音乐教学论文合集15篇
现如今,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学论文1
在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很多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它们的这种联系与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程的内容、巩固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封闭狭隘的课程观念,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隔阂,开拓思路,引导学生建立起联想式与宏观概念的音乐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出高水平的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音乐人才,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基本的音乐素质训练课程,内容包括有节拍、节奏的训练,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的视唱与听辨训练,通过一定课时的训练,逐渐建立起音准、调式等概念,它对于一个人良好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高师视唱练耳的课程在某些方面显现出一些弊端,使这门课程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背离了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阻碍了高师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些弊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过于注重技术训练,缺乏音乐感觉的培养
曾经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视唱练耳课程过于枯燥,练习过于乏味,技术训练的成分过多,这些对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强烈的打击。技术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遏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达不到它应有的目的,还会起到反作用。高等师范是培养我国的音乐教育力量,它与专业的音乐院校的目的是不同的,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音符的学习,注重音乐感觉的培养,对于我国未来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举足轻重的。
二、未能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
当今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高师音乐教育,应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这已是世界音乐教育者所达成的共识,具体到每门课程中也应有适当方式的表达。如今,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主要体现出欧洲音乐的元素和一些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而世界其他各民族和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元素和现今各种音乐文化元素,几乎没有得到体现,这种狭隘的音乐观影响下的内容设置,使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丰富的音乐文化时,恍如一个“音乐盲”。当然,这不是视唱练耳课程所独具的缺陷,但作为一门音乐基础课程要更多的与世界音乐教育接轨,尽快并鲜明地体现出新的教育模式的优势。
三、不能对其他专业课程构成有力的支持
之所以称为基础课程,是因为它与其他课程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对其他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所形成的有力的支持,视唱练耳课程正是这样一门学问。它对于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有重大的影响,音唱不准,影响你的歌唱;节奏不稳,更影响你的乐器演奏。除此之外,和声、曲式、歌曲作法、钢琴伴奏等等,这些课程都需要视唱练耳课程的坚实基础。而现在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往往造成孤立的局面,使它与其他课程严重脱节,学生无法在视唱练耳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和声课程中对于音响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往往无法将练耳课中的感知应用于和声课,就造成理论强于实践,不能完全领会和声的魅力和精体,进而也造成了《钢琴即兴伴奏课》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学习障碍。
强调学科间的综合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发展趋势。要消除上述这些不良因素,视唱练耳课程应开始从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与其他课程进行一系列的融合。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它容纳声乐、器乐、东方、西方、古典、现代音乐于一身,将更多的`音乐知识送到学生面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融入音乐欣赏课程,将会从各个方面改善视唱练耳课程的结构,消除视唱练耳课程的不足,发展视唱练耳课程的基础作用和支持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欣赏课程自身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两种课程融合的可能性。
一、在视唱练耳中融入音乐欣赏课的音乐元素
在高师音乐欣赏课中,有丰富的音乐语汇,它们包含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的片断编入视唱练耳中,能够使学生解决难点问题,从而得到更为全面、丰富的音乐基础训练。如提高对变化音、调式的掌握、增强细微节奏变化的辨识能力等。同时,这些由作曲家殚精竭虑提炼出的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消除视唱练耳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求知识,以及加快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音乐欣赏课中的音乐作品加强对听力的训练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耳朵的听力训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它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因此难度也更大一些,往往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却得不到好的效果。如对和弦的听辨,仅仅进行单独的训练或在简单的序进中训练,学生不能很清楚地区分和弦的性质、功能与音色等概念,造成在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毫无用处,失去了练耳训练应有的作用。利用音乐欣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以和弦为例,在了解了基本的和弦音响之后,将适当的音乐作品片断,连续地播放给学生,先从宏观入手,逐渐再进入细微的听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和弦的存在,感知和弦的交替和变化,这种在实践中的感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孤立的听辨要具体得多,对于和弦的感知和理解也将大大提速。对于听辨的理解并不能局限在音高的听辨,通过这种结合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音色、力度以及不同的乐器和人声的发音在音乐中的表现和作用,从而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音乐听辨和感知,在其他课程中发挥作用。如钢琴即兴伴奏课中就能根据作品选用不同的音区、运用具有更加丰富色彩和音响的和弦来编配,使伴奏听起来更富于变化、更生动一些。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够在曲式和作品分析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从而也就能够理解作曲家、把握作品的风格、透过作品探究各种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只有这样,视唱练耳课程才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利用欣赏课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在视唱中的创意思维
如今在高师的音乐欣赏课中,已经大量地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动画、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综合方式,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的目的。如果把这些手段配合音乐旋律一起运用到视唱练习中,将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启发,能够极大地改善视唱练习的效果。视唱不是简单的照谱演唱,在现代的视唱教学中,有很多不同的要求,如发音的清晰、气息的均匀、强弱的处理、情绪的表达、科学的换气、乐句的划分以及看谱直接演唱歌词。这门课程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识谱,它已经是为更好地演奏、演唱和音乐理解做准备了,而想要做得更好,创造力是不可缺少的,艺术的教育就是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但这个过程是需要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的。利用音乐欣赏课的这种多媒体手段能够启发学生在视唱中的创意思维,发展独立的音乐见解和个性,以与众不同和多元化的方式来表达音乐,将视唱课程发展为培养音乐创造力的课程,从而更好地层现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因此,将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融入视唱练耳教学是可能的、可行的,它对于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想实现它们的融合,教材的编写是关键。丰富的内容加上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
因此在教材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和持久的吸引力
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是要通过实例来培养审美观念的,而审美对象如果过于单调乏味,或进行多次的重复,将导致审美主体思维的机械和消极,即形成审美疲劳。所以我们在将音乐欣赏课的内容融入视唱练耳课的教材编写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充分挖掘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潜力,打开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欣赏课的内容是丰富和多样的,需要我们来仔细研究它的内容,然后结合视唱练耳每一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精心、慎重地选择有针对性的、最合适的音乐片断,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主动地接受和掌握知识。
二、加强视唱练耳课程的运用和实践
音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加强它在实际中的运用,才能发挥视唱练耳课的基础作用,以及对其他课程的应有支持。那么在教材上要更多地体现这一点,而欣赏课的特点和内容非常有利于视唱练耳知识的实践。比如:在实践的内容上安排欣赏课中的一首经典名曲,将其作为视唱来让学生练习,这其实就是一种综合练习,它将视唱中的各种要求、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综合能力训练。刚开始可以先唱乐谱,逐渐地直接演唱歌词和加入情感,然后播放原声录音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包括音准、节奏、歌词,对于强弱、整体的处理和把握方面的对比。在这种反复的实践和对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出对新作品视唱的速度和准确度的把握,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对乐曲的内涵的体会,对于学生将来在演唱方面的提高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三、体现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模式的运用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乃至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领悟力、鉴赏力,拓宽视野,带领学生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殿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应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就需要借助大量的音乐欣赏课中的优秀多媒体资源和教学课件,使视唱练耳教材更加的生动、直观、具体,从形式到内容上也更具有说服力。另外,优秀的教学法是现代教学目的实现的有力保证,现在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人们都在研究和探索着各种各样的音乐教学模式,并已经将它们付诸实践。优秀的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自己就音乐的综合理解和知识作出判断,并积极参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分析与创作的能力及经验。适合的教学法在视唱练耳教材中的运用,将会加强它和音乐欣赏课程的融合,使这一基础课程的优势得到全方位的体现。
音乐艺术教育是音乐文化的教育,它能够培养、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尤其在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身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中各音乐元素、音乐种类的融合必将成为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探讨它们之间的交织和融合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多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曹理《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发展回顾与前瞻》见《中国音乐教育》20xx年第12期
[3]刘延中《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见《教育研究》20xx年第11期
音乐教学论文2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初中音乐教学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对于全面发展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不够理想,教师渴望新课程改革的力量能够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对广大教师来说,需要大胆创新,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践当中,把有效教学看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打造高效教学模式。那么我将针对初中音乐教学,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的改变是彻底的,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此,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而不是记忆理论的知识。就以《友谊天长地久》的教学为例,这首作品融入了典型的欧美音乐元素,以及结合情境表现了浓厚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感受上,而不是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初步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其中的音乐元素,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点,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启发,从而感受音乐的情感与情绪。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帮助教师更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现在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听流行音乐,所以教师可以以流行音乐为背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教学为例,这首作品音符表现了月亮的灵动美,然而对于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的初中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其中引入有关“月亮”的流行音乐,如王菲的《水调歌头》为背景,带领学生感受月亮的美,学生听到这样的流行音乐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再从二者区别出发,让学生欣赏《半个月亮爬上来》并且思考这两首作品的意境与情感有怎样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流行音乐为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的内容。
三、运用科学的辅助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课堂上诞生出了多样的辅助工具,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能够科学地利用这些辅助工具来开展教学,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就以《茉莉花》的教学为例,这首作品可以说是已经享誉全球了,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其表现了茉莉花的洁白淡雅,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感受茉莉花的美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来完成教学。教师在导入阶段先利用多媒体系统插入有关茉莉花的图片,学生面对这些图片立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师进入正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展现出歌词的内容。
四、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音乐教学本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对教师来说,不应该将活动限制在课堂上,而应该为学生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创建更宽广的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定期地组织校园艺术节,邀请有才艺的学生进行表演,初中音乐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在班级内开展“班级好声音”的活动,鼓励爱好音乐、唱歌的学生参与表演,学生既可以选择学过的曲目,也可以选择课外的曲目。这样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熏陶了学生的艺术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多样的活动,改变传统的格局,促进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学在初中教学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良好地体现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力量进行针对性优化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地营造一个有成效且对学生发展有意义和价值的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淑.音乐剧: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载体[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2]李花婷.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
音乐教学论文3
一、流行音乐的内涵
但是,总体来说,因为流行音乐的本质是商业化运作,而且其内容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将其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时要有选择性,要以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接受流行音乐的影响。
二、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教学的作用
1.善用流行音乐的“人气”
流行音乐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我们要善于在优美的流行音乐中发现其宝贵的财富,比如某位歌星的歌曲中运用了传统的乐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一类流行音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学生认可中国的传统音乐,进一步宣扬传统文化,又可以为音乐教学注入活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这些都可以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强化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能进入课堂教学,有的流行音乐存在不健康的信息,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音乐老师在选择流行音乐时必须要慎重,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比如说张杰的《高飞》,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将奋斗的力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影响。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让流行音乐更好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措施
流行音乐的特点是通俗简单、很容易掌握、音域比较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如果将具有青春、自信等元素的流行音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无疑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影响,这样的流行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老师要在辨别良莠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学生的流行音乐,让流行音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总体来讲,积极向上、健康信息的流行音乐都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作者:聂秋 单位:贵州省桐梓县第四中学
音乐教学论文4
摘 要:音乐舞蹈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舞蹈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是很难达到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的,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对于音乐舞蹈教学中制约因素,简单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且粗略的例举了一些在课堂中能够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望能为今后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舞蹈;制约因素;教学优化;培养积极性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音乐舞蹈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发展很快,一些较为新颖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为音乐舞蹈在当代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中带来较为良好的影响。音乐舞蹈教学在陶冶中学生情操的同时,也成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音乐舞蹈教学的方法、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是一项极为赋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 在音乐舞蹈教学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1.教学环境的制约
教学环境的制约,大致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校园的大环境,比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分为、管理者对音乐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等;二是说狭义的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是在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硬件设施等等。当前来看,众多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学环境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学生不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全身心投入到对于音乐舞蹈的学习当中去,对于所处学习环境的乏味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音乐舞蹈的积极性。
2.课程设置的制约
当前教育中音乐舞蹈教学方面的发展受到课程的设置影响。音乐舞蹈课程的设置较少,教材单一性以及陈旧性也会对学生在音乐舞蹈的学习中造成影响。虽然当前的音乐舞蹈教师也极力的使教学内容避免陈旧过时,但也难以改变教学课时制约的现状,教学形式上的单一,以及模式的不足,导致在教学的内容上,往往学生们刚调动起积极性,课时就已经临近尾声,无法真正融入到音乐舞蹈艺术的乐趣中去。
3.师资力量的制约
在音乐舞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教师个人水平和业务素养的影响。综合实际情况来说,在目前的教育中,音乐舞蹈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与关怀,因此,师资力量的建设与配置的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于音乐舞蹈的兴趣。这样一来,即使校园中有大量的对音乐舞蹈有爱好以及富有天赋的学生,但是在师资力量以及课时的设置中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就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在音乐舞蹈学习中的积极性。
二 音乐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及运用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是音乐舞蹈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保证。可在教材选取上尽可能多的选取内容新颖的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教材。在面对教学对象时,要体现出高度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三 让学生体验音乐舞蹈的乐趣
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课程是比较枯燥、单调的,只是让学生欣赏歌曲、学习歌曲、演唱歌曲,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只是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枯燥的课堂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是同学们逐渐的失去了对音乐舞蹈课堂的热情,完全变成了被动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体会音乐舞蹈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并且充满激情的.去迎接每一堂音乐舞蹈课,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在思想和观念上首先进行改变,不能再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把学生的良好发展作为音乐舞蹈教学中的唯一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做一些游戏,例如,可以将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分为几组,进行歌曲接龙,接龙的歌曲不限,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对于接不上的同学进行小小的惩罚,例如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可以是任何方式的小节目,擅长唱歌的可以给大家唱一首歌,擅长跳舞的可以给大家跳一段舞蹈,擅长朗诵的可以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在游戏结束以后,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投票来选出游戏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在本节课接下来的歌曲学习中担当领唱,通过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现的空间来树立更多的自信,调动学生在音乐舞蹈课程中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将歌曲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并且给学生们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积极表达出自己对将要学习的歌曲的理解,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们学习新歌曲的目的。
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对什么类型的舞蹈感兴趣,进行教授,来提高同学们的乐趣,也可以通过教同学们学习当下比较流行的舞蹈来激发学生们对于舞蹈的兴趣,在课堂的空闲时间可以带领同学们观看国内外比较流行的音乐剧 或者舞剧,来加深学生们对舞蹈的认知范围。
总结:
基于音乐舞蹈教学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们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音乐舞蹈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舞蹈兴趣,间接的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自信心,同时加大对音乐舞蹈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音乐舞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舞蹈。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希望通过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进行音乐舞蹈教学的同时,结合课堂实践,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雅丽.浅析舞蹈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职业时空,20xx(24).
[2]乔佳佳.浅谈舞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魅力中国.20xx(02).
音乐教学论文5
一、当前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现状
(一)对音乐理论教学重视度不够
音乐教学注重的是欣赏和体验,通过实践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才能真正掌握音乐的魅力。而参与实践体验的前提是掌握好理论知识,但是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听起来较为枯燥,并且学校对其的重视度也不高。此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都在扩大招生,而职业院校招生时对理论知识的参考不是非常注重,并且理论知识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很多学生音乐基础薄弱,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更是不尽人意。而到了职业院校以后,教学计划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描述较少,参照教学计划根本不能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为此,学好音乐基础理论,并将其与听、唱、演结合起来是音乐教学的重点。
(二)音乐师资力量有限
在我国很多职业院校中,音乐教育一直都处在边缘地位,职业院校不能对音乐在素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较差、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给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所有这些都影响到了音乐教学质量,因为缺少音乐教师,学校在制定课程安排时较为松散,经常随意开课,缺少统一课程管理。因此,鉴于师资力量的不足,音乐教学在方法上很难实现创新和发展,依旧沿袭传统欣赏式、听讲式,课程氛围不活跃,教师想到哪就讲到哪,备课以及收集音乐素材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音乐教材老旧,缺少创新
音乐教学存在不足,其原因除了师资力量、基础设施不足以外,还有一项重要原因是音乐教材不能实现更新。音乐教学中的理论及素材知识都是从教材中获得的,如果教材中的知识依然是传统的知识,学生的音乐学习就等于重蹈覆辙,永远突破不了传统观念束缚。此外,教材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并获得音乐体验的基础。为此,做好教材的编写工作非常重要。在教材编写中应该多编入一些时代感强的音乐或者曲目,将一些老旧的、距离学生较远的曲目取代掉,还要融入一些歌颂祖国和人们的曲目,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爱国情怀。总之,教材编写要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符合时代需求。
(四)课堂教学需要改革
音乐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很多职业院校中,受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手段、教材配置以及教学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符。职业院校中的教师将自己看成是知识的传播者,重在对知识的讲授,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却非常少,学生最终将沦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但却缺少对学生的引导。
二、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开设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人才,担负着提高国民素养的重任,而音乐教学是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此,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也要体现以培养音乐素养高的人才为目标。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的讲述和分析,还要具备各方面特长,比如,唱歌、表演、会演奏、创作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起榜样作用,使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可以说,实现学生具备会唱、会演、会弹、会创作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是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改革的目标。在明确了教育目标以后,各项教学手段实施才能更加有针对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是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组建出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素质强的教师团队,并培养出学术研究能力强的核心教研队伍,将其作为学科带头人。只有职业院校中有专业带头人才能使教学研究更加深入,为实现教学改革提供力量。此外,还要积极引进高学历的人才,为教学改革提供中坚力量。定期组织教师出国培训,使教师能够开阔眼界,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其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靠天赋,但是并不是所有爱音乐的人都有天赋,但是很多在音乐上有造诣的人都对音乐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为此,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关键。在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乐器或者是曲目练习和表演,让学生独立完成音乐创作,使学生能够塑造出独特的个性,培养其创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段旋律,让学生在听到旋律后自由创造曲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当前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为此,从树立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教学论文6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初中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陈蓓营指出: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艺课,教师的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上规定的内容”上。虽然音乐课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技能技巧。但关键是,首先要使学生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要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习、快乐的去学习、有感受的去学习。而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我们的学生都可以被音乐的某一点打动、感染、促进。但是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音乐的欲望都被扼杀了,把音乐课当作了可上可不上的课。所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艺术化的课堂中,学生才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最枯燥的、最难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也都是可以在愉快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的。
一、备课艺术的重要
一堂质量高的成功的音乐课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必须要充分、有条理。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水平、思想品德的状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甚至心理特点等等。所以,教师根据自己的艺术性了解来准备大量的音响资料、录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还要选择吸引学生入胜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寓教与娱乐;如果,一节无准备的、无构思的、随意性很大的音乐课,必然是一节枯燥无味、失败之极的课,因为它已失去了中学音乐教学的`作用了。
二、教学过程的艺术表现
1、设计艺术的课堂导入。音乐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那么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音乐课的导入就相当的重要。比如:在上一堂《绣红旗》的声乐课时,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学唱歌曲,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旧中国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资料片,并给它配上《绣红旗》这首歌的旋律,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历史影片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音响资料的运用,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动力会特别强,学习兴趣随之加浓。
2、用艺术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下改革中学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这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引导——启发——领入的方式,引起学生认知的冲动,进入自主的认知过程。在音乐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求知、探索而发现得到的知识要比老师的直接阐述来得更深刻。同时,这种自我求知和探索性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艺术的音乐教学手段。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来灵活的,巧妙的运用教学手段。所谓“灵活”,指对教学手段不千篇一律和一个模式。其中所说的“巧妙”,指教学手段的应用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所乐。比如:在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除了只播放音乐作品外,还可以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来教学。教师可以从网上调出关于所欣赏的那首曲子的所有资料,让学生了解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感性欣赏水平,而且还加强了学生理性欣赏的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4、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教学组织艺术性。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关注音乐,享受音乐,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表现音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匪浅。但是,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强求一致,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应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培养,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注重个别学生的学习。让每食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要允许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大大激发教师自己的教学热情。
5、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艺术性。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理解以及情感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教学相长的互激效应。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学生说话或做小动作的现象,这时老师可以不动声色的走到他身边,轻拍他肩膀或用眼睛看看他来提醒学生,不受纪律的学生,马上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然后坐端正,开始认真上课。这样做,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关爱,民主、平等、友好的对待他们,学生才会喜欢老师,因为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上老师的课。如果师生之间不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学生看到老师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情绪,那么教师的教学也就根本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对音乐课就不会重视了。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以亲切的笑脸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综上所述,只有把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艺术化了,才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让每个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保持愉悦的心情带着所学知识走出音乐课堂,让学生学会“学海无崖‘乐’作舟”,音乐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音乐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音乐教学论文7
一、音乐与德育的结合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共处的集体主义精神。许多学校德育工作中都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懂得环保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环境保护必须从孩子抓起,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可以使学生在娱乐中思索,在思索后感悟,并真正化为行动,从小树立爱自然,爱环境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自选课外歌曲《环保小卫士之歌》时,学生学会歌曲后,已经对环保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还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对学生回答再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不光自己要注意环保,还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因为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这类的环保歌曲还有很多,如:《嘀哩嘀哩》,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二、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从古至今,文学就和音乐融于一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都可吟唱。许多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等还作为教材编入了语文课本。像这样的歌曲,先让学生来读一读,再配上旋律让学生来唱一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有利于在歌唱中情感的发挥。在教学《大树妈妈》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在学校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下和在散发着清香的香樟树下玩耍纳凉的情景,然后再饱含深情地将歌词当成诗歌朗诵,那充满温情的语言立即使学生受到了感染。故事一直就对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将歌曲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向学生讲述,能使学生个个兴致勃勃,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音乐与“劳技”的结合
音乐教学中有机进行“劳技”教育渗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在教学“音的强弱、长短”内容时,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音源材料。如:可乐罐、沙子、瓶盖和塑料袋等启发学生制作简易乐器来探索怎样使它们发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不亦乐乎,自制打击乐来亲自感受音的强弱、长短,并用自制的简易乐器为三拍子歌曲伴奏。通过动手、动脑,学生兴趣浓厚,不但轻松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利用音乐教学中的美术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到歌曲的美,更好地表现歌曲的美。教唱《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在唱、动中学会之后,让学生在音乐中画出美丽的夜空,不局限他们所画的景物,这使学生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学生把自己“美丽的星空”图展现在黑板上,在自己的歌声中欣赏自己的“佳作”,其乐无穷。这样的课不仅使学生能唱会动,更使学生能画会创,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因而,通过舞蹈能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节奏感,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对于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上欣赏课《我是草原小骑兵》时,先教几个简单的骑马、勒马和放哨等蒙古动作,然后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学生们随着欢快的乐曲,手舞足蹈,有的做挥鞭子动作,有的做勒马动作……通过身体语言的表达,学生们情绪高涨,为歌曲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六、音乐与动画影视的结合
动画影视具有形象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尤其符合低段年级的心理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的作用,把动漫影视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挖掘音乐内涵,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各个要素在音乐中表现的作用。在《动画音乐》一课教学前,我给学生欣赏《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孩子们热情高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扩大了音乐文化的范畴。
七、音乐与乡土文化的结合
南音,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民族音乐的根,华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让学生用最熟悉的语言演唱闽南语歌曲和南音,让同学切身感受闽南歌曲的韵味,再次体会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弘扬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教学论文8
摘要:
小学音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变得尤为重要。图形谱作为音乐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和力度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对于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构建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全新感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图形谱的应用效果,目的是更全面地体现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图形谱;应用情况;教学作用;
引言:
图形谱在有音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关注,积极将图形谱运用到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以明显提升教学效率。但是目前我国不少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对图形谱存在不重视的态度,难以将图形谱的积极作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全面体现。基于此种情况,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图形谱应用情况的研究,确保图形谱的积极作用得以全面体现。
一、图形谱的分类与应用情况
(一)格子图形谱及应用
所谓格子图谱就是采用图形的方式将音乐时值长短表示出来,学生在观看图形的过程中可以对音乐节奏快慢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此种图谱下可以避免老师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能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帮助学生清楚认识音乐时值的长短。格子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被广泛应用[1]。举例来说,“走”和“跑”分别表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以此为基础老师可以用“蹦蹦跳跳”表示十六音符,在引导学生对前后附点进行体会时可以用“齐步.走”和“向.前看齐”,借助“下课了”来帮助学生对小切分节奏进行感悟;也可以用“你真棒加油”来引导学生对前十六节奏进行感悟,用“小小朋友真乖”引导学生对前八后十六节奏进行感悟。比如在小学一年级《两只小象》音乐教学中,老师为了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全曲的节奏可以用小格子来表示,四分休止符可以用空格表示,让学生按照格子朗读歌词可以轻松地掌握时值。
(二)色块图形谱及应用
此种形式的色块图形谱下可以借助不同颜色和颜色的浓淡情况来帮助学生对音乐风格和音乐情绪进行更好的区别,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举例来说,在小学音乐《海》和《海上风暴》教学中案例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静的大海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示,不平静的大海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三)点线图形谱及应用
旋律的高低走向和强弱变化可以通过点线图形谱来表示,在引导学生对音高行进进行辨别时可以采用点线图形谱,此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难点。此外,点线图形教学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对音区变化进行感受[2]。举例来说,三拍子的强弱可以用●○○表示,二拍子击拍可以用↑↓表示。点线图形谱下可以将看、唱、画结合在一起,能促使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举例来说,在《大峡谷组曲》暴风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曲线和直线来表现主题1和主题2旋律的变化情况,借助阶梯状和舒缓流畅的旋律图形谱让学生形成对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轮廓的直观印象。在此种类型的图形谱教学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形象图形谱及应用
形象图形谱可以借助简单明了的图形将音乐中不确定、无形的表现要素具体化、形象化呈现给学生。此种类型的图形谱被应用到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以构建起学生对音乐活动的感知,能便于学生找到图像和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举例来说,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小红帽》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采用形象图形谱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用小红帽图形来表示乐句的旋律和节奏走向。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便于学生对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能构建起相应的音乐教学情境,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
(五)实物图形谱及应用
实物图形谱也是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常采用的图形谱类型。此种图形谱主要是借助简单的缩小版的示意图将实物本身具备的形象展示出来,比如三角铁代表的是哪种乐器的演奏、铃鼓代表的是哪种乐器的演奏等。这里所说的三角铁和铃鼓就可以被看作是实物图形谱。此种图形谱可以凭借自身的外形特征,产生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能让学生融入到演唱或者演奏中的情境中[3]。举例来说,小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过新年》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借助“寻找锣鼓节奏-模仿敲锣打鼓-实物敲击锣鼓-肢体探究音色”的流程,结合歌词中锣鼓的节奏,用实物图像展示出来。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可以促使学生用肢体语言将敲锣打鼓的动作呈现出来,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图形谱应用的作用
(一)结合教材提高对图形谱运用的重视程度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音乐作为一种抽象性的艺术,可以借助图形谱的方式将无形的音乐元素展示出来,尽可能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引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需要全面认识到图形谱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将图形谱运用到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采用图形谱教学最需注意的问题,就是要结合教材提高老师对图形谱运用的重视程度。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材编写的特点,从简单到复杂将图形谱教学模式逐步展示给学生。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将简单的点和线构成的图形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点和线构成的图形谱中进行本节课的学习[4][5]。举例来说,在《大雨小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点线构成的图形谱。而到了高年级,则可以逐步开始运用复杂的图形谱,比如在六年级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星空畅想》学习中,老师就可以借助星星来构成相对复杂的图形谱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不断递进的过程中,可促使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得到更为全面的.体现。
(二)抓住重点,激活图形谱的运用方式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灵活运用图形谱开展教学任务,还需要老师善于抓住重点,激活图形谱的运用方式。一是图形谱可简化识谱教学重难点。节奏、音准以及强弱等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原色。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时,需要理清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要善于借助不同类型的图形谱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图形谱运用的针对性。举例来说,老师带领学生对声音的强弱进行认识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轻声细语和唱歌、猫叫与狮子等不同的声音进行比较,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声音的强弱变化;二是借助图形谱突破歌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老师在带领学生对某首歌曲进行感知时,可以借助图形谱[6][7]。比如在《柳树姑娘》这首歌曲中就非常适合采用点线图形谱开展歌曲教学任务。歌曲中悠扬的旋律可以转化为笔尖下微风中摇曳的柳枝,让学生根据手中笔的起伏来对本首歌曲呈现出来的旋律特点进行感受,在脑海中构建起春天柳树姑娘婀娜多姿的美感。此外,学生在朗诵歌词的时候也可以灵活借助图形谱,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歌词中字体的变化形式,带领学生体会歌曲的力度变化和节奏变化特点;三是图形谱可促使抽象教学内容变得更具形象化。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展开欣赏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积极将图形谱运用到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可以构建起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直观认识,呈现给学生具体化的视觉感受,便于提高学生对音乐感知和欣赏的能力。举例来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对《大海啊,故乡》进行欣赏时,就可以灵活借助图形谱,歌曲欣赏之前老师将一幅图形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图形谱来感受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映着皎洁的月光,在脑海中勾勒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场景。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促使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可极大增强教学效果。
(三)拓展创新,促使图形谱的运用得以延伸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图形谱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图形谱的运用效果,老师可以结合原有的教学经验对图形谱的运用方式进一步创新,促使图形谱的运用向更广的方向延伸。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制图形谱。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谱教学的原有认识,学生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图形谱,可以进一步增强自身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功喜悦。举例来说,老师引导学生对《春天悄悄来临》进行欣赏时,就可以结合本首乐曲的特点将重要的几个主音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聆听琴声的过程中,结合音乐旋律的起伏,用笔画出一条旋律线。活动一开始肯定有的学生画得不好,此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耐心指导和帮助,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图形谱的创作中来,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8,9]。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图形谱是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需要对图形谱有全新的认识,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图形谱灵活运用到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下,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洁.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及应用[J].甘肃教育,20xx,(23):69.
[2]林菲凡.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图形谱的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xx,39(20):193-195.
[3]刘诗文.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音乐教育,20xx,(2):14-18.
[4]邱芬芬.浅谈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以<森林的歌声>为例[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xx,(9):243-244.
[5]张永霞.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图形谱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3(20):247.
[6]奚恩云.小学音乐教学中图形谱设计方法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3(20):249.
[7]谢燕真.探究图形谱对小学低段音乐能力的培养作用[J].北方音乐,20xx,(7):112-113,141.
音乐教学论文9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旨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背景之下,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及模式的应用价值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实践与认可,集中凸显在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初中音乐的教学实况,探讨了提升广大学生参与度与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元化;初中音乐;现存问题;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是学生身体成长与思想完善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以及今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各所初中的艺术育人价值。特别是基于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探究艺术教育多元化背景下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科学性的具体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初中音乐教学工作育人价值探析
新课改教育大背景下推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了音乐教育的含义、特点、属性以及开展价值,即初中音乐是初中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必修模块,也是大部分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技能。但是基于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学生发展需求,有关主体应当牢牢把握新课改中对音乐模块的具体规定以及细节要求,积极探索一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道路,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歌唱技能的有效培育。而要想全面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与积极的姿态来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最终实现自身音乐素养、歌唱技能以及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本文理论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策略探究
(一)合理整合音乐鉴赏教学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初中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选择往往凸显出主观性的显著特征,即其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关注自身的兴趣爱好,且可以在自身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全面的学习。而音乐鉴赏作为歌唱学习的基础所在,其开展深刻影响着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认知与参与。基于此,教师应当勇于打破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牢牢把握初中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音乐基础、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要素,积极探索一条同学生们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音乐鉴赏教学道路,从而引导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具备较高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意识以及理解能力,为其歌唱技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要想在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借助于学生最感兴趣的流行音乐。无论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功夫》,还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亦或是京腔说唱与现代说唱相结合的音乐曲目,都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浓郁的`音乐渲染力与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在自身较为推崇的流行音乐中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实现自身音乐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单项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者、控制者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传输,缺乏更加主动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很难获得自身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实践探索能力的全面提升。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桎梏,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积极性的基础上,全面彰显其主体地位。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讲堂活动,即让同学们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资料的收集活动,并且完成对某一曲目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情感引导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更加全面的音乐知识[2]。另一方面,在实际教授学生歌唱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台上走到台下,与同学们融为一体,及时了解不同学生参与教学的状况,并且妥善解决其在学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发掘不同学生音乐学习的潜力。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契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无论是班级内部的主题合唱比赛,还是基础性的乐理知识竞赛,亦或是独具艺术魅力的音乐剧表演,都可以引导学生们逐步具备较高的的专业素养与鉴赏能力,助力其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积极应用鼓励评价模式
初中生所在的年龄,往往十分渴望获得外界的关注与鼓励,而教学评价作为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开展要求教师应当以肯定、鼓励为主,全面提升同学们参与音乐学习的自信心。无论是课堂上的教学工作,亦或是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兴趣活动,都要求教师全面跟进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发展趋势,深入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与鼓励[3]。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展现自我的机会,无论是歌曲的学唱示范,还是一些理论性问题的回答,亦或是一些小组任务的开展,教师都应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鼓励与认可。除此之外,在开展学生课程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融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这三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的考量不同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状况,从而使同学们可以直观、明确的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更有针对性的发展与完善自我。
(四)全面优化创新教学方法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反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协同眼、耳、鼻、手等多个感官,才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特别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广大初中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所面临的信息选择也更加繁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多媒体平台,更好地契合广大学生的层次化、多样性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在充分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平台,有效融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要素,从而将课前准备的理论知识,或者是影像资料直观展现出来,让同学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到音乐艺术领域的基础知识[4]。特别是针对一些有关动态的音乐表演形式的教学,借助于多媒体平台,同学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体验到这一艺术形式的鉴赏价值与艺术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理论式教学模式的桎梏,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及课堂参与度,使其更快、更好的步入音乐艺术的世界,成为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五)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表现能力,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对作品情感的有效感知。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关主体应当避免出现单纯的理论灌输,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情感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感知,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我们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的欣赏教学为例,在为同学们播放乐曲之前,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向同学们展示这一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德沃夏克的生平经历。如此一来,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体会音乐中昂扬进取的积极因素和去国怀乡的惆怅感伤,实际的课堂氛围十分高涨。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其目的包含但不局限于指导同学们学唱某一作品,而是使其通过对音乐作品创作故事的了解以及对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进而逐步培养其较高的音乐素养与鉴赏能力,助力其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结语
初中是学生身体成长与思想完善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阶段。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从合理整合音乐鉴赏教学、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应用鼓励评价模式、全面优化创新教学方法以及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等层面入手,不断提升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助力广大学生音乐素养、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庄婉瑜.农村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xx,(11):70-72.
[2]汪海英.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xx,(30):180-181.
[3]洪燕.农村自然物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xx,(08):113-114.
[4]高翔.发展农村美术教育的地域特色[J].美术教育研究,20xx,(15):116-117.
音乐教学论文10
参加工作十几年了,经历了三年制初中的教学,实践了四年制教育的改革,又转回了三年制初中教育。转眼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也已经很多年了。回顾这么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总感觉有一点遗憾、一点美中不足,虽然学生学会了怎么学唱歌曲、学会了怎样练习简谱视唱。偶然,在电视节目中听到了“音乐五线间”,我找到了答案,对,是我们学生现在接触的只是简谱,如果学习器乐、弹奏钢琴,他们到现在甚至不认识、不知道五线谱。
音乐教育,这是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没有地域区别;音乐学习,是一种能力培养,也不应该有城市农村的差异。所以,作为从事音乐教育的我们,应该为他们能力的增长做一个全面的铺垫,而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
现在我们农村教育选用的课本都是简谱本的,无论是四年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本,还是我们现在应用的广东版“走进音乐世界”的新教材,我们的学生看惯了、习惯了简谱,接触到五线谱的时候他们会不知所措,学习器乐演奏这是一个让他们头疼的大难题。
在这里将我的实践和尝试告诉大家,希望我们能够交流一下,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音乐。
一、学习谱表“顺口溜”
在五线谱的讲解中,过多的'解释会让学生烦腻,所以,我把五条线画出来之后,就要求他们注意我接下来的书写和解释:“划完五条线,然后来写上高音谱号,这才能称之为谱表。高音谱号的写法:二线下开始,左到三线,右下到一线,再从左边上到第五线上,在五线上面左传到正上方,直线拉下来,然后给它画一个小脚(音符记录符号),这样它就可以称为谱表了——高音谱表。”然后把顺口溜和他们一起来总结,在嬉笑中我省略了讲解,也省去了他们的烦躁,顺口溜是这样的:
五条线,四个间,
从下向上一、二、三,
高音谱号定谱表,
C调1在下加一线。
这个顺口溜的内容已经包括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及其注意事项,在观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高音谱号的书写方式、记录形式。
二、音符记录
画完了谱表,接下来就要记录音符了(很多的同学都说线谱就是一个童话——小蝌蚪找妈妈)。关于音符的时值讲解,在简谱教学中我们早就讲过了,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把简谱和五线谱对应起来就可以了。在这里要记录是它们的记录“模样”: 全音符是个圈,
二分音符插根杆儿,
四分音符象蝌蚪,
八分音符长尾巴。
这些音符的样子,根据这个解释同学们能够在谱表上画出来了(在一行里面记录音符的样子),不信你可以尝试哦。
三、五线谱音阶记录
有谱表,有音符,没有调号,我们还是没法确定首调,因此,我们还得进一步来引导:
C调1在下加一线,这个同学们早就知道了,因为我们已经熟悉过这个内容,那么按照C、D、E、F、G、A、B上四下五的专业教育,我们能够把它们排到谱表上,但是我们要熟悉它还要一段时间,所以,我建议学习一个调号要熟悉一段时间,然后学习另一个。我们不妨跨学科联系一下让学生很快地记住音阶,那就是——分别看看四个间的音排列名,不难看出,它们分别是:F、A、C、E。音阶中分别是——4、6、高音1、高音3,它们能组成我们熟悉的英文单词“face”即汉语的“脸”,这就很容易识记了。
四、随身携带的五线谱
学习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事情,不一定非得在书房或者教室才能学习,所以请你告诉学生:有时间记得多练习五线谱,你们随身携带的五线谱会给你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呢?伸出你的手,五指分开,放在脸前,你看到了什么?哈哈哈,不太规则的五线谱,对,就是他们,能让你随时都可以想起:五条线,四个间……还有四个间的音名:F、A、C、E——“脸”。然后,你可以想想那些记录音乐的符号,这就好了,一首简单的《小星星变奏曲》不用你引导,不用你强调,他们会让你大吃一惊,相信吗?
音乐就这么简单,那是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音乐就是这么麻烦,用我们一生的时间来研究的也只有七个音符,不过乐在其中、趣在其中。
音乐教学论文11
当前电视、媒体虽在不断大力宣传红色传统的民族歌曲,可是学生们似乎并不喜欢听,他们总是选择如张杰、汪苏伦、周杰伦等歌星演唱的流行歌曲。因此,重视民族音乐与教学,培养音乐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提高认识,加强自身修养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活泼、其乐无穷,而且还能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想要学生喜欢音乐课,必须让学生喜欢音乐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加强教师本身音乐修养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完成教材所给的内容与要求,更应该注意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充分挖掘其中的内在的`美,这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与学生不断的审美需求,让学生愿意、喜欢接近老师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
二、开拓视野,深化了解
教师要多留意电视、媒体等播放的音乐,不断收集积累,用录像、录音设备等,把电视与媒体中好的、有意义的视频及时录制下来,以备平时教学使用,并把平时积累的材料应用到教学之中。如通过播放录像形式,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当学生看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世界级音乐大厅受到外国朋友的喜欢,听到了经久不衰的掌声时,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三、以情感为主线,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
没有情感的教育学生不能产生兴趣,同时情感又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对民族的音乐热情呢?教师要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音乐作品,同时加强对教学形式的精心选择。如唱、奏、欣赏各种类别的传统优秀音乐内容时,要先考虑培养民族音乐思维,激发学生主体主动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营造浓厚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
四、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音乐与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进行民族教育。在校内,教师可组织民乐队、合唱队,再配合音乐课的教学,教唱民族音乐和民族歌曲,并组织各种民族歌曲比赛、音乐比赛等。
(2)民族音乐与多媒体的紧密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在播放音乐时加入图片或图谱,提示学生从音乐要素、色彩、内容、表达情绪等方面去捕捉信心,并从视觉上加以辅助,降低学生听觉上的疲劳,用直观明了的方法去指导欣赏民族音乐。
(3)民族音乐与表演有机结合。在欣赏中,教师要抓住中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通过以上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的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热爱,不断增强民族意识。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会让民族音乐真正的潜入学生的心田,培养音乐人才,使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发扬与光大。
音乐教学论文12
一、运用准确的专业型课堂语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准确使用音乐教学术语
专业型教学语言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工具,准确使用专业术语,是各行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基本体现,在音乐课堂上的专业型语言,更应该注重专业术语的使用。要是教师均使用生活化语言、俗称等代替专业术语,一方面体现不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另一方面给学生留下“音乐课就是唱歌”的片面印象,更不利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例如生活化语言中将三声部称作“上面的”声部、“中间的”声部以及“下面的”声部,而专业术语应该叫“高、中、低声部”。
(二)发挥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广义上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音乐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艺术舞台,在舞台上肢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要善于并指导学生准确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舞台表现力和音乐艺术的美感[3]。肢体的伸展舒张均要与音乐节奏旋律相协调,与音乐不协调的肢体语言显得生硬,甚至“画蛇添足”,因此要用准确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享受音乐艺术的美。
(三)善于运用诗化语言描述音乐作品
要善于运用诗歌般美妙的语言描绘音乐场景,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语言环境之中。如音乐作品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宁静的夜空,月光皎洁,江水缓缓的流淌,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如何的月光,宛如缓缓流动的江水,化成美妙的雨滴倾洒在凤尾竹上,凤尾竹斑驳的影子在晚风中摇曳,向舞动的绿色精灵……”这样的描述一下子让学生置身于美妙的意境中,受到教育与感染。
二、适当运用时代型网络语言,让音乐课堂接地气,传播正能量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语言正在逐步改变并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环境,音乐课堂作为一个小的艺术传承和音乐教育平台,音乐教师也应该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后备人才和传播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为己任。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运用网络词汇沟通
恰当使用网络词汇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借助网络词汇更好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恰当的运用网络热词能使得授课与时俱进,比如用“给力”等词汇对学生进行表扬等。
(二)要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发展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将音乐课堂巧妙地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相结合,自然体现社会面貌和时代气息,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操。
(三)使用健康、文明、积极的网络语言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使用健康、文明、向上的网络词汇,不能将具有骂人、歧视等负面意思的词汇带入课堂,不论那种语言,语言之美都以文明向上为最基本的前提。
三、重视语速语调
在课堂上,正确把握语速语调尤为重要,不恰当的语速让学生听课往往精神不振、一惊一乍或者昏昏欲睡。语速过快则让人不知所云,显得敷衍行事、照本宣科,语速过慢则显得有气无力、缺乏激情;语调过低学生难以听到或者打不起精神,语调过高则显得粗糙高亢,缺乏美感。因此,适当把握语速语调,是保证课堂语言美的重要方面,多快多高为宜,因人因环境而异,但总的原则是要符合教学课程的情景情节,强调重点时高亢、直述事实时平直、长串排比时明快、优雅安静时缓慢。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语言,往往给人以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受,能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的热爱。
四、结束语
音乐课堂语言,承载着神圣的使命,课堂语言之美,主要体现在幽默、平实、专业、准确、积极向上等多个方面。音乐教师,必须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将音乐课堂变成艺术传承、音乐享受、知识传播、道德教育的平台。
音乐教学论文13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创客教育多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跨学科融合等方式为基础,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多元化的存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创客教育理念,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编辑音频与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可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整合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资源,使音乐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客教育;编辑;化繁为简
创客教育是一种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以育人、塑造人的灵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众所周知,音乐课的教学离不开音乐本体,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声音和图像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应用创客教育的模式对音乐课本中相关的音频与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并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使虚幻的音乐形象更加具体直观,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也能化繁为简。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性认识,也增强了音乐课学习的直观性,使课本复杂的知识内容以简单直观的形象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弥补课堂教学中课本知识的晦涩难懂,使整个课堂教学更立体、生动。通过创客教育模式的运用,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给音乐课的教学增添魅力,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高效。
1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其促进学习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儿童注意力的活动性特点,也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运用创客教育模式,编辑音频与视频,可以使音乐课堂“活”起来。尤其是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有趣的动画都为音乐课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使抽象的音乐形象更具体,复杂的音乐结构更直观,这些都为音乐教学创设了形声兼备的情境,唤起了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愉快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教材中民间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频编辑为该课即将出现的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编辑了声音,为接下来的欣赏环节打下了基础。将事先编辑好的动画视频文件同时播放,为学生呈现一个传统打击乐器讲述的关于一群小鸭子的故事。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都情不自禁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对创客教育理念的`灵活运用,编辑音频、视频文件加入到传统教学之中,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替代了传统的说教方式,也避免了学生直接接触作品产生的厌烦感和枯燥感,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产生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传统打击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要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就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作品、体会作品。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氛围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方法有许多,但最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思维特点的方式就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编辑相应的声音、图片以及视频文件,以创客教育的理念形式展示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一种积极宽松的预设情境之中,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教材《水上音乐》一课,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伦敦的泰晤士河以及大本钟等图片编辑起来,配以《水上音乐》的B乐段音乐循环播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来到这部作品演奏的特定地点。之后,以“穿越”的形式,带领学生回到18世纪的英国,通过展示当时英王乔治一世即位庆典举行的游船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当时盛大隆重的场景,并跟随预设的情境,成为这场国王加冕仪式的参与者。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预设情境中,充分聆听作品,感受乐曲情绪,并从旋律进行、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上感受音乐富丽豪华、宏伟壮观的风格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与想象能力,并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使我们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3化繁为简,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音乐课本中,一些交响音乐作品或由于曲式结构复杂、或由于篇幅较长、或由于音乐本体抽象性的特点,都对学生学习理解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因此让学生产生了“高雅音乐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是充满幻想和憧憬的。因此,应用创客教育的理念,合理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音频与视频文件进行编辑,可以把这些作品分割成若干小段,或是把作品的主题材料单独编辑出来,把复杂程度降低到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程度,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交响音乐难以接近的恐惧心理,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重点难点分割成若干问题逐一解决,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感受到音乐的可塑性和无穷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六年级教材《魔法师的弟子》一课,乐曲是一个用管弦乐队来讲述的有关魔法的小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乐曲描述的故事情节把整首乐曲编辑成若干音频文件,通过配合动画视频模式以“小扫把”的形象贯穿整个作品,用讲故事的方式,先把乐曲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代表人物形象的主题旋律提取出来,让学生在聆听乐曲之前,先了解主题形象,之后一边播放乐曲片段一边引导学生走入故事情节,在分段聆听了作品之后,再播放视频文件。学生观看了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版本的《魔法师的弟子》,从而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进一步体会音乐塑造各种形象的方式,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在这节课中,如果用传统教学模式来欣赏,很难把重点的主题乐句提取出来,让学生反复熟悉,并带着熟悉的乐句参与到音乐的聆听中。因此创客教育理念的运用,合理整合了多媒体资源,在类似作品的欣赏中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以直观立体的方式抓住学习重点,化繁为简,轻松地掌握作品,从而喜欢上交响音乐。
4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容量
利用音乐课本有限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拓展出一个更为广阔的音乐天地是音乐课教学的一个亮点。新版的小学音乐课本中,涉及到的音乐知识、音乐体裁与题材内容都非常丰富,但这些内容又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的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应合理把握创客教育理念,适当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挖掘教材中所隐藏和涵盖的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教材《单簧管波尔卡》一课,教学中围绕着这首经典乐曲的欣赏,通过多种形式的聆听欣赏和参与表现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作品的音乐表现魅力,同时又不拘泥于对这一首乐曲的欣赏,而是拓展延伸到对同一类体裁乐曲的特点认知,如什么是“波尔卡”以及其音乐风格特征的体验与认知。教学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并喜爱音乐打下了基础。
5结语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理念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创客教育的理念与音乐教学的完美碰撞,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的有机整合,把声音与图像适当加入到音乐教学中来,将大大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并逐渐成为音乐教学的好帮手,同时也促使音乐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奠定了技术支持。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创客教育的理念还将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是辅助的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应该合理利用这一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及特点,使之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教师更乐于教,学生更乐于学。
参考文献
[1]吴瑶香.音乐课例与专家评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2]吴跃跃.新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3]邰方,耿坚,胥娟.小学音乐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伍娜.与你同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xx.
[5]徐慧琴.新课程小学音乐教学课例与评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6]孟庆欣,王英奎,关松林.小学音乐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音乐教学论文14
摘 要: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常见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以语言替代音乐的语言型, 单一音乐欣赏的只听型,过多地灌输许专业知识的学院型等,已不能适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突破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教学模式。作为现代社会的音乐教师,特别要重视教育观念和新教学模式的学习 。新的教学模式很多,笔者和大家一起讨论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它们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主体型,运用现代媒体的媒体型,以活动激发兴趣的活动型等。
关键词: 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
情感对于一个健康人的作用,对于一个正常的,持续发展的社会的作用,越来越被公众所认识。而音乐,是最能够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和增加丰富的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于人的作用,不象语言和文学,要通过词句和篇章,要通过概念和逻辑,音乐是“直指人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是的,音乐不象文字那样能够表达准确的含义,甚至不能像绘画那样表达清晰的情景,但是音乐所能够表现的人的情感的涟漪、人的心灵的悸动,又是或语言或文字或美术或戏剧,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表达、无法转译的。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气质、修养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上个世纪之初伟大的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就曾说过:“没有音乐的人是不完全的人”。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以及发展想象力,陶冶情操,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方面,它用非说教式的感性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愉悦和亲切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它又极富有理性思索,从深邃的哲理内涵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都显示出了音乐的强大魅力。所以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位音乐工作者的共识。于是有关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起来,但即使再多教学方法的出现也掩盖不了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以枯燥、单调的分、合为基本手段;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欣赏者”而不是“鉴赏者”的地位。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欣赏课也仅仅注意到改进了教学方法,而不是从本质上去改进、指导教学。当我们为达到某些局部目标而欣慰时,却没想到自己的辛勤却培养了一批思维上的懒子。目前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对素质教育这个大而无边的`概念,很多老师感到无从入手,笔者愿意和大家共同讨论,研究如何突破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找到一种较好的方法来提高欣赏教学的质量。
几种常见传统的教学模式浅析
语言型
顾名思义即以语言替代音乐。老师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想以此来让学生听懂欣赏的音乐。笔者以为这种课型不符合音乐自身的特点。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因为音响在时间中展开,因此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还有聆听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音乐艺术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惯于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尽管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它是流动的音响中,依靠于听觉来感受的特殊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看不见,尽管有人用色彩来引发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也是非语义的(不是一种确定性的语言)音乐是由音响通过听觉,产生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而音乐在流动的音响中以音的高度、长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和织体等表现手段、才能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言义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比较间接,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绝非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那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音乐欣赏教学其效果充其量只是诗歌、散文、故事即语言给人的感受,这样就完全不符合音乐欣赏审美的规律,也达不到音乐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丰富情感的目的。
诚然,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都是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音响,但是,语言仍然不能替代音乐,教师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依据教学参考书来解释音乐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导学生的想象,而音乐艺术的某种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的是适当的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
形成语言替代音乐的原因较为很多,有的教师具有很好的条件,如:文学底子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师在忽视了音乐的非语意性的前提下,常常会形成一种习惯,即:以语言替代音乐。一部分教师属于此类,另一类教师由于并不具备音乐教师的全面能力结构,无奈之下大量地按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作品”。
只听型
与语言型相对的另一种是:只听型,即教师找来了许多音响资料,音乐欣赏课以单一音乐欣赏为主。这种单一的课型是不符合普通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原则的。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非专业音乐的音乐教育,这种普通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应该具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的基本能力和音乐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综合教学的能力。一般的音乐课堂教学应该都是由多项教学内容构成的和侧重一个方面的综合课。因此教师必须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结构。根据上述原则,单一的音乐课型不利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发展,同样“单一欣赏课型”也是不利用学生更好的赏析音乐的,这样单一的课型使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我们知道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我们学生们经常说的“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据调查统计,这种“单一型”的音乐课,是造成学生们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之一。就说单一的音乐欣赏课也是让学生们普遍感到没有兴趣,疲劳,这种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肯定是只听音乐没有其他的设计所造成的。实践证明,那种“一听到底”,“一唱到底”,“一舞到底”各种单一内容、形式的其他音乐课型也是不好的教学模式。
诚然,现在的高中《艺术欣赏》课程,各地的教材均分为《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两部分,就《音乐欣赏》来说,是否就是以单一欣赏课实施教学呢?实践证明,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归纳以下:普通高中的学生仍然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 普通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他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有自己的感受,并更多的寻求能结合自己已掌握的各种知识,(包括历史、政治、地理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因此,执教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对象的审美心理、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并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高中学生已基本度过了变声期,这个年龄的学生有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欲望,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他们将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甚至创造音乐。笔者认为在每节课上完全可以给一点时间,让高中学生学一点歌唱方法,唱一些力所能及的歌曲和合唱。这样,不仅对学生是终身收益,也有益于我国业余合唱事业的发展,而一个国家的业余合唱状况如何,往往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国民音乐教育优秀程度。
遗憾的是,尽管教材的编者(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在《高中音乐课本》的,《教师用书》的使用说明)再三提示:“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前面我们讨论过“音乐欣赏当然应以聆听为主,但是,应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歌唱、演奏、律动、对音乐的讨论、评价以及创造性活动)相结合,”等等,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师对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片面理解,使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走入误区。把课上成了单一的欣赏课。
单一欣赏型的产生,主要是教师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不甚清楚,一见教材中有音乐欣赏的内容,就用单独上欣赏课,并上得十分专业。此外,有些教师是因为不具备音乐教师的全面能力结构,如自己在音乐专业上有多方面的能力缺陷,于是,采取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扬长避短”的单一课型。
学院型
既把大专院校老师的教学方法照搬到中小学课堂的模式。教师常常以自己在大学读书时的感受,并以大学教师教学的模式照搬行之。过多地灌输许多音乐的专业知识。
比如有些首先教师强调了训练耳朵听力的重要性,整堂课就是听写音程的为主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映被动。当我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理由是:“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教师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为学习音乐欣赏打好基础。”显然,这些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视唱练耳”的依样照搬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要不要训练耳朵,提高听觉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要以少年儿童主动参与的形式,而不是专业的“视唱练耳”。似乎教师都有意把某一方面训练得更加强一些,更专业一些的愿望,甚至有的教师还错误地把这些当作“特色”去追求,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发展,由于过多地灌输许多音乐的专业知识,中小学生难以接受,同样会造成中小学生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不喜欢音乐课。那种把唱歌,器乐,舞蹈等上成专业的音乐课,又按照专业音乐院校分成“乐理课”、“视唱练耳课”、“合唱课”、“音乐欣赏课”等等,是不符合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原则,也不符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原则的。
形成学院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教师音乐教育观念和本人能力结构的影响而造成的。而现在的教材已经是按照突出实施素质教育原则编写,如果教师的音乐教育观念不改变,对自己的能力不采取在“扬长”的同时,不断地“补短”,是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的需要的。
音乐教学论文15
【摘要】本文主要以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据,首先说明了小学音乐概述;其次分析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合音乐创作背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通过交流互动,引发学生用心感受音乐三个方面。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情感教育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能够升华小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相关知识,为小学生在音乐艺术中茁壮成长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分析音乐本质进而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
一、小学音乐概述
音乐为人类彼此之间传递情感的艺术,其由跳跃的音符和丰富的韵律组成,带给大众一种美的享受。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以“情”为主,带着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进行音乐活动才会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换句话说,音乐教学指的是音乐情感教学。音乐的产生来自生活,通过生活许多美好的事物使人类感情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对人类心情和精神上加以完善和补充。音乐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音乐的思维和想象内容多样化,并且蕴涵着大量情感。所以说音乐是众多情感艺术中最美好、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人类的自身情感也是丰富多样的,在内容上可与音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安排情感教育,使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以便更有效地实现人生理想。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1.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情感的来源和感悟是音乐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健康快乐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如何在教学中引入情感?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所谓情境,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并主动与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生处在对新鲜事物存有好奇心的年龄,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实现情感教育教学。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小花鼓》音乐活动中,教师设置问题,乐器种类繁多,同学们最喜欢哪种乐器呢?借助乐器引出小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音乐课的主题。由此,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情感教学的进行。
2.结合音乐创作背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
小学阶段的许多音乐教材中都包含经典音乐,这些音乐作品皆是在特殊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而创作背景又与音乐家的成长历程有着紧密联系,成长经历促进音乐的形成。一个良好的音乐作品中通常寄托着音乐家的某些情感,在音乐作品中人类也能够体会音乐韵律,在了解音乐背景基础上研究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体现,进而能够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我爱我的家乡》,教师在课堂中介绍作者在创作音乐时包含着对家乡的无比喜爱和热情,在这种强烈感情下唱出《我爱我的家乡》,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深刻情怀,学生就会以自豪和愉快的心情学习和感受。这样,在每节音乐课中适当介绍创作背景,学生便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世界,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丰富情感。
3.交流互动,引发学生用心感受音乐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思想会有所差异,影响教学进度。积极主动的学生会勇于和教师或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提高学习音乐效率;消极被动的学生会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世界里,不愿和他人沟通交流,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需与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敞开心扉,培养其自信心,进而引发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奥秘,并从中获得真实情感,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春天来了》,这首乐曲写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对“春天的事物”这个话题进行交流谈论,教师问学生“在春天会出现什么新鲜的事物?春天这个季节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春天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景象?”等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及互动,最后让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篇乐曲产生好奇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的真谛在于如何向人们传递自身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主动和学生交流互动,才能使学生更深了解音乐韵味,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质量提高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炳燕.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四步教学法[J].儿童音乐,20xx(2):74-75
[2]张红敏.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J].软件:电子版,20xx(9):82-82
[3]许智英.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明日风尚,20xx(7):56-78
【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论文08-10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11-04
中职音乐教学教育论文11-08
音乐教学论文15篇11-02
音乐教学论文(15篇)11-02
情感教学小学音乐论文06-16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6篇)11-05
有关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通用13篇)12-06
美术教学论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