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08 19:11:33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就要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入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熟悉的情境中快乐学习,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在为学生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

  每一堂数学课都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和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设定教学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否能够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发展。所以,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始终围绕这本课的教学目标展开,发挥设定情境的促进作用,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师设定的数学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师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所以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束缚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应该具有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我播放了北京申奥成功时的片段,并且出示了各个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激发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教学情境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比如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常用的问题情境、比赛情境、故事情境等。不管教师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设定具体的情境。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创设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的教学情境,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通过数学本身的学科魅力来感染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

  二、深入研究教材,传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输入有效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数学知识指的是他们还不知道和了解的数学新知识和新材料,需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否有效与数学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学到了应有的数学知识才能说是教学的成功。第二,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数学知识不是智慧,学生会运用这些知识才是真正做到了智力的发展。第三,数学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学生只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数学知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愉悦感,才能真正驱动自己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确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探究学习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虽然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不够成熟的学习主体,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有限,所以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会学习。特别是学生在遇到分歧或者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施以援手,加以指导和点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论课程如何改革,这一目标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研究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2

  【摘要】说起有效性,对于参加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师来说,是个常谈的话题。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学的有效行为。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策略

  一、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俗话说“国无君,民亦乱”,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能成就大业。

  1.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记得以前,我每次上课都站在讲台上,从不走到学生中,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老师老是站在高高的地方……”听了这几句话,我恍然大悟,经过反思,我终于走进了学生中,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设置合理的作业,全面开动思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设置作业时,我将繁杂的教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这样完成的质量好,学生的兴趣高。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题:“请你回家,将家中的苹果平均分给你的家人”,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分说明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同时,在评价作业时,也应时常鼓励学生,也许正是作业本中的一句赞扬的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起了孩子们学习的风帆。一个学习较差的孩子,在一次作业中,把一道较难的题目做对了,我不但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表扬,还在他的作业本上,画上一张笑脸,同时,加上了一句话:“你做得真棒,继续努力,老师期盼着你的成功”。就这样,这位孩子在我的表扬和鼓励中,学习认真刻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引导、导向。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时,我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商店”,同时让学生准备一定的“钱”(用彩纸代替);在活动中,让学生自扮收银员(或服务员),其他同学扮购物者,由于学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2.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我事先准备好实物—10枝铅笔,让学生自己先去数、去分,然后在小组内共同分,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而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3.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采用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及插图等,让学生整体性的认识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再如:在教学“厘米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等,借实际的东西初步了解,再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4.让学生思考,自己总结结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例如:在教学“数的比较”中,我采用游戏及鼓励的言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我加入了学生的游戏中,和学生一块进行比较、猜测,让学生先写一个两位数,而我写一个三位数,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写一个三位数,而我写一个四位数,进行比较……依此类推,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来寻找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也找到比较两个位数不同的大小的初步规律。接着再让学生在游戏“猜数”中进行比较同位数的大小,从而总结出数的比较规律,从而实现了本课的目标,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学。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朱仁宝,王荣德.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浙江大学出版社,20xx.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3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思想的融入,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发展平台。

  (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处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教学活动时常保持着“鸦雀无声”的氛围。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关注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便能够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

  (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的指导有时候会使小学生“摸不着头脑”,尽管言语中表示“听懂了”,但是实际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应用效果较差,学习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以学定教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能够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与小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系的事物,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为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通过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综合评价活动,适当引导学生思维等方式来开展。

  (一)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很多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氛围构建,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构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盈盈的家中有10棵苹果树,桃树的数量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数量是苹果树的3倍,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盈盈家一共有多少棵树,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数量分别为多少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积极通过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解答题目。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数学概念、练习简单的数学题目;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多练习习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可以适当进行拓展训练等等。

  (二)开展综合评价活动,适当引导学生思维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评价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结合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回答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于学生质量不佳的学生,针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问题进行思维引导。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操场中的大树,提出“同学们,你们猜操场上的大树有多高?”,也可以结合教室中的门,提出“你们说我们班级的门有多高”等问题,通过不同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米、分米以及厘米,并通过实际测量教室中门的长度、铅笔盒的长度以及橡皮的长度等,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面,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适当留出自主思维的空间,适当通过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学定教,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结语

  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思想的融入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发展平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综合评价活动,适当引导学生思维等方式,使小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4

  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创设情境,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去体验,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画面所反映的问题编成有趣味的小故事,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一天,猴妈妈和猴宝宝来到一片桃园,看到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摘了两个桃子,问猴宝宝:“把这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桃子?”“一个。”猴宝宝不假思索地回答。猴妈妈拿起其中的一个桃子问:“把这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多少呢?”“这……”猴宝宝摸着自己的头,回答不上来。看到猴宝宝答不上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借助学具盒里的各种梯形,先拼拼看哪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三、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我经常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四年级级部组织学生去爬山,门票价格如下:50人以下每人30元,51~100人每人28元,100人以上每人25元。四年级一班有49人,二班有56人,三班有53人。请同学们设计买票方案,计算出钱数并比较哪种方案最佳,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这一实际问题巩固了乘法计算,体会到了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总之,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以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求新知,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不断发展。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5

  一、加强情境创造,激发学生产生有效学习的情感

  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情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创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创造情境应该目标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创造有目标的教学情境,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提炼数学问题。问题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新意。

  2.创造情境应该具有时代气息

  教师应该运用动态发展的目光来看待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教师创造的情境应该具有时代气息,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的时候,教师可以创造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和其他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过的百分数来提出疑问,解决疑问。

  3.创造的情境应该符合学生的生活

  经验和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创造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赛情境等。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情境。对于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儿童,教师可以讲故事,进行游戏,直观演示等,对于高年级儿童,教师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吸引学生,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钻研教材,保证知识的有效性

  教师要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的观点和材料,学生学后有效果的内容。这些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很有关系。首先,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有效性实现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力发展在有效知识量中决定。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智慧,实现知识的迁移。学生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是可以随时提取和灵活应用的,这些知识是有效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外显。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获得深思熟虑,有效的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因为获得知识而产生快乐的感受,成为学生活动的源泉和动力。

  三、实现有效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谐发展,提高教学的效果。小学生还不成熟,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弱。教师要组织好,引导好,点拨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面向有差异性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实现分层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创造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

  创造生活情境很重要。数学教师要创造时机,营造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学生的背景知识,创造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创造生活情境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现实的生活情境,联系教材中熟悉的生活环境进行加工创造,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教师一定要创造开放的环境,对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创造学生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积累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教师也要创造多元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教师加工和整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实现课堂导入的生活化,运用优美乐章式的教学导入,例题教学生活化,唱响教学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源泉和归宿,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可以给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加以应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心人,积极为学生创造生活素材,将数学和生活进行整合。教师要让静态的书本的数学变成动态的'生活的数学,让数学学得实实在在,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无定法,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师不是神仙,不能将课堂设计得完美无缺。教师要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优化数学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控教学状况和学生学习状况,找到有价值、有规律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学习和反思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思思考的过程,解题的思路,分析的过程,运算的经过,语言的表达,教学的思想方法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效果。

  六、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是目标明确的认知活动,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教师应该改革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革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6

  摘要:

  跟着数学被广泛使用,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也在发生着改动。新课程的调整不仅仅是在学习方面,更主要的是在教育理念的改动上,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办法深受教育理念的影响。联系小学数学教育讲堂,剖析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的现状,并对现状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处理。

  关键词:

  小学数学;现状;战略;处理疑问

  处理疑问教育应从实践情况动身,教育内容是从学生日子的环境中动身,使用讲堂的解说,准确的剖析数学疑问,并使用到日子中去。在小学讲堂中,学习数学即是将日子中的疑问转化为数学疑问进行处理,来进步学生处理疑问的才能,构成处理疑问的思想逻辑。可是,成果却是差强人意,现在的小学数学讲堂中处理疑问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疑问,这篇文章就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的现状

  (1)讲堂教育不切实践,办法单一

  处理疑问教育办法即是培育学生将讲堂中学到的数学常识使用到实践日子中并处理所遇到数学疑问的才能,可是现在教育还是以播映幻灯片和牢记书上的公式为主。一般老师在进行处理疑问教育时,由于通常是使用幻灯片将疑问展示出来并进行处理,使得教育内容和教育办法变得单一,更有甚者有些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践日子。在数学教育讲堂中,传统的教育办法是以老师教育为主,然后学生课后在进行强化训练,在这种办法下,学生对学习数学越来越不活泼,考虑越来越缓慢,使得教育不能有用进行。

  (2)传统的授课办法

  讲堂授课首要以幻灯片和老师解说为主,由于教育内容和教育办法的单一,致使学生的学习爱好下降,乃至有些学生很少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强化训练,不仅如此,这种传统的授课办法还会致使学生学习办法化回忆,对讲义的回忆多停留在固定的公式上,不能有用地使用数学常识处理平时日子中的实践疑问。

  (3)解题思路的固定

  现在的讲堂首要以考试考题为主来进行教育,解题思路的固定致使学生处理疑问的办法对比死板,而且由于重视成果而疏忽了对学生处理疑问才能的培育,然后使得学生处理疑问的才能不足,考虑疑问不全面。教育的首要意图不是由于考高分而处理疑问,而是为了处理疑问而处理疑问,由此疏忽了教育中对学生解题战略和思路多元化的培育。

  二、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进程中的战略

  (1)讲堂常识与实习活动的联系

  现在的教育首要以讲义上的常识为主,与讲义相应的实习活动很少或许根本没有,这么学生就没办法将学到的常识运用到实践日子中,处理疑问也仅仅是依托讲义上的常识,但那是远远不够的,一朝一夕,学生运用数学常识来处理疑问的才能下降乃至没有。因此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实习活动的组织,将讲义上学到的常识有用地运用到日子中。

  (2)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性

  现在的教育仍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讲堂的庸俗无聊直接致使了学生听课的功率,以及课后考虑疑问,这么按部就班的固定学生考虑疑问的办法,不使用学习功率的进步。老师在教育进程中应鼓舞学生多讲话以及多方位的考虑疑问,以这种讲堂办法来启示和推进学生的思想开展。数学处理疑问教育是进步学生处理实践疑问的主要途径,因此经过改善教育办法,进步学生处理疑问的才能,全方位地进步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学习功率。

  (3)具体疑问情形设定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育进程中应设定相应的情形,使小学生自动发现疑问、提出疑问并处理疑问。学生在学习数学进程中应活泼答复老师的疑问,让数学讲堂不再沉闷,气氛可以活泼起来。新课程在对小学生的教育理念上,重视有关疑问情形的设定,疑问一定要合适小学生,这个教育理念首要是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然后进步学习数学的功率。老师可以在教育进程中,播映视频或许以讲故事的办法提出疑问,进步学生的听课功率。

  (4)老师在处理疑问教育办法下还应重视学生之间的评论

  在处理疑问的进程中,对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有利于开拓学生考虑疑问的办法,构成处理疑问的立异办法,在培育学生处理疑问战略的一起进步处理日子疑问的才能。学生在交流中将疑问极好地处理,可以培育学生学习的趣味。总之,老师在教育进程中,应发起解题的多种办法,也要多提出一些立异性的`疑问,学生可以从不同视点来考虑疑问,让学生经过一个从发现疑问到提出疑问再到处理疑问的思想进程。

  (5)考高分的一起对处理疑问才能的培育

  在小学数学教育进程中学生需要把握考题的侧重点,而且可以熟练地把握有关的公式,这么的教育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用的进步学生成果,可是对学生处理疑问的才能上效果并不明显。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来讲,其首要的作业不应是将学生培育成一群只会考高分的机器,而疏忽对学生处理疑问才能的培育,一起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爱好,使得我国的小学生不在对数学感到恐惧,而是英勇的面临并处理。

  三、结语

  经过对教育理念的改善和传达,老师应改动传统的教育办法,大胆立异将讲义疑问转化为实践疑问进行处理,进步学生运用数学常识处理疑问的才能,一起培育学生考虑疑问的全面性和处理疑问的多样性。在实践的教育进程中,小学老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点去考虑疑问,而且鼓舞学生英勇的回答疑问。一起,还应多提出开放性的疑问,训练学生的思想逻辑,有针对性的将学生培育成具有立异和考虑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降伟岩.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的现状及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xx.

  [2]巩明.小学数学处理疑问教育研讨[D].聊城大学,20xx.

  [3]张桂芳.小学数学处理疑问办法多元化的研讨[D].西南大学,20xx.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7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将生活情境运用在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有所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成绩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数学学科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生活情境运用于教学工作中,从而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以上内容,教师需要将教学工作和生活建立更多联系,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便可以对抽象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而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运用可以对学生创新及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下面我将就运用方面教学工作进行分析。

  一、将生活情境运用于例题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通常会通过例题向学生讲授知识点,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例题中,从而使学生对例题题意更容易理解,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对“比一比”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将全部的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组的学生按照身高顺序进行排队。通过这种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教师可以将知识的内容更好地进行表述;再例如,教师在对“认识物体和图形”进行讲解时,可以事先准备正方体、长方体、球以及圆柱体形状的多种商品,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让学生扮演店员及顾客等角色,教师为学生下达命令。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购买球类商品,学生便去挑选皮球、篮球等商品,教师要求学生购买圆柱体类商品,学生便可以去挑选铅笔等圆柱物体。教师运用“购买商品”的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各类物体图形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有更多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运用生活情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及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二、将生活情境运用于小学数学导入教学

  若想使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做好教学的导入,基于以上要求,我国小学教师已经将生活情境运用于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中,从而使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通常情况下,教师将生活情境运用到教学的导入环节,学生便可以在教学工作伊始便对本节课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产生探究的兴趣,并对知识产生更多熟悉和亲切感。第一印象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样重要,而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便会扭转对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认识,从而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产生更多兴趣。例如,教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将生活中“过生日切蛋糕”的情境向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请四位学生来到讲台,让学生把蛋糕进行切分,学生不知该如何切才比较公平,这时教师沿着蛋糕(圆形的)的两个垂直对称轴将其平均的分成四份分给学生。通过此类生活情境,教师便可以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导入,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在课堂开始时便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将生活情境运用于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学

  很多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应将方法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可以将教授的内容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对学生数学思维方面的培养工作产生足够重视,从而实现新时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思维教学及方法教学工作中,从而使学生可以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题目:如何将本班的40名学生分成8组?每个小组由几人组成?教师在对此类问题进行讲解时,学生往往无法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实际解题过程中更是漏洞百出;然而教师可能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场景,在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游戏时,需要将学生分成8组,这时学生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进行分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对以上情况进行思考,发现学生未能将该类生活情境和数学知识建立联系,未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转换思维式思考,将数学学科和生活独立开来进行理解,未能形成数学思维。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将游戏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之间建立联系,辅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从而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总之,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自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知识点解决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方法,达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就生活情境的运用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对生活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的导入教学、思维培养以及例题讲解等几个模块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帮助,更好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8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媒体展示教学图片、讲数学故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小动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两种动物,小白兔有三组,每组有两只在一起玩;鸡有四组,每组有三只在一起吃东西),再向学生提问: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一个学生提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2+2+2=6(只)。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这时还有学生举手,我让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鸡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3+3+3+3=12(只)。我再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了想说:4个3相加得12,我看到图上每堆有3只鸡,那么4堆就是把4个3加起来得12。呵!他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我接着问: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又一个学生说: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2×3=6(只)。几个学生附和着说:嘿!我也是2×3=6(只)。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就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又有学生举手说:鸡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3×4=12(只)。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3、4、12分别表示什么?”有的问:“‘×’是什么号?怎么写,怎么读?”还有的问:“3×4=12这道算式怎么读?”……

  二、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数后,一一写下。这些数有些乱,怎样把这些数整理整理?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学生纷纷说:一位数为一类,两位数为一类,三位数为一类……;或者整十数为一类,不整十数为一类,整百数为一类,不整百数为一类……;单数为一类,双数为一类……虽然孩子的分类有些笼统,有些幼稚,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甚至是创造,如果老师不放手,不让学生去讨论、去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得出如此丰富的分类结果。

  我肯定了他们的分类,接着问:谁知道40、56和1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是整十数还是不整十数?学生纷纷说:“40是由4个十组成的,还可以说是由40个一组成的,是整十数。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是不整十数。100是由十个十组成的,是整百数。”问:“3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一说:“300是由300个一组成的。”生二说:“300是由30个十组成的。”生三说:“300是由3个一百组成的。”真不简单。我说:一百一百地数,3个一百是三百。那么8个一百是多少?一个学生举手说是八百。又问:“一千是几个百组成的?”同桌数一数、说一说:“一百、二百、三百、四百……八百、九百、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300、800是整百数吗?一千又是整百数吗?一千是几位数?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个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并使每个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师生角色转换,把课堂的阵地还给学生

  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时间和空间。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就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教学就会丰满、充分、有效。比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时,我出示了一组数:450、380、630、453、572、699、306、705、60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前面3个数最后一位数都是0。生2:我发现后面3个数中间的一位数都是0。生3:我发现它们都是比100大的数。生4:我发现它们都是三位数。我又问:谁会在计数器上拨出450,并读这个数出来?生:在计数器百位上拨4颗珠,在十位上拨5颗珠,在个位上不拨珠,读作四百五十。真了不起。我问:你们都能把这组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吗?试试看。从拨珠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有的数是几百几十,有的数是几百几十几,有的数是几百零几。生2:我发现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生3:他说的只是中间3个数的读法,我发现前面3个数后面的0都不用读出来。生4:我发现后面3个数中间的零都要读出来。现在你们知道这组数各是由什么数组成的吗?我把这个“大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他们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几组成。这样1000以内数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他们不仅发现了读法的规律,而且能发现这些数组成的规律。对小学生而言,这些发现虽在情理之中,却又在老师的意料之外。几个数在学生的眼里成了一只奇妙的蜜蜂,引领着他们认识其它新的数,学生为自己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充满了成就感。

  传统课堂教师是主体,新课标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课堂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还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问题的余地、时间和空间,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新起点,也是提高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9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近年来一直在谋求新的教学模式,尤其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学界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培养目标,即实现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寻求使学生知识、思想、个性、情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就要做到拓展自己的讲学内容,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势,尊重学生的心理诉求,三者结合。才能达成在素质教育层面的有效教学,提供给学生充实学习,自由表达,全面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探索,汲取经验与思想摸索。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因为大多数处于思维启蒙阶段,思想与感知方式较为稚嫩,因而教师们往往忽视了促使学生们采取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而采用硬性灌输为主的知识传导方式。既然新课标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与能动性为教学目标。那么教师们就需要思考突破目前单向性的灌输性教育模式,摸索新的教学手段,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塑造全新的教学体系,提供给学生们开发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的空间。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老师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其学习信心

  小学生处在人生的个性萌芽于思维启蒙阶段,其心智固然不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思维模式。在数学老师的课堂讲学过程中,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或者对一个讲解方式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向与结论。例如老师在讲到平行四边形一课时,首先对平行四边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平行四边形是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的一种,这时一部分学生首先反映过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对边也相互平行,时候属于平行四边形的一种。一部分学生则想到若是只有一对边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又属于什么呢,其面积计算有没有规律呢等等问题。老师这是并不深入讲解,而是让学生将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看法在课堂上以举手发言的形式大胆的说出来,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对自己的意见有了成就感,在课堂上会更加积极地思考的老师的讲话与问题。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成果被尊重与肯定消除了其对数学这门抽象性学科的不适应感与恐惧心理,带来了对该科目全面深入掌握的自信,是激发其大胆思考,深入探究知识的前提。此外,老师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主张与看法的同时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考模式特征与知识擅长的方向,有利于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潜力,发挥其自身优势应用在学习上。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要想学生积极的对数学课堂投入精力去深入探究,不禁要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学好的信心,还要让其对数学课堂有学习的兴趣。小学生性格较为天真散漫,其对课堂教学是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还是自觉听老师讲学,主动思考甚至与老师交流主要是来源于其对老师授课方式与内容的感兴趣与否。数学代表着无数枯燥的数字与符号,学生天性对数学感兴趣的极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的知识传导方式上多下功夫,丰富教学形式,是课堂氛围生动起来,来拉动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以丰富的色彩或生的视频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还可以将找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受到数学的现实用途从而主动思考。例如老师在讲述一元一次方程式之前,引入了一个生活问题,老师昨天去买菜的时候,正好遇到集市上有人在卖橘子,上前一问进口橘子的单价是本地橘子的两倍,老师买了三斤进口橘子与10斤本地橘子一共花了64元,学生们可以算出老师的买的橘子的单价各是多少钱吗?学生们一听说是老师做过的事情,纷纷来了兴趣,主动开始了演算,经过列举法,比较法等计算方法学生花费了较大的时间与精力将老师的问题解答出来了,老师肯定了率先算出答案的`部分同学,同时说道,这个问题有更加简单的计算方法并适时引入方程式的讲解,学生由于这个理论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部分听得比较仔细,一节课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对方程式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三、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

  实践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并根据结果得到验证与加深理解的过程,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极强,有部分数学原理通过老师的理论性阐述或是板书演算,学生亦是难以理解。但以实践的方式,以实践结果反推理论学生反而因为实践过程比较具体而可以感受数学院里的推导过程,并最终深入理解掌握该数学原理。老师在讲到分数一课时,感觉到大部分学生在初步接触分数时,难以理解分数的代表含义,对分数这一抽象性表达难以掌握并运用,因此在第二堂课老师准备了许多画有圆形的卡片发给学生,使学生根据量角尺将圆划分成10等份。老师让学生将圆看做一个整体分母,里面的扇形格子看做分子。老师说分数,让学生以彩色笔涂格子的方式将分数表现出来,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对分数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在课后的应用作业的上也表现出对分数应用的掌握更为透彻

  四、及时评价,全面分析,拉近师生间情感距离

  老师的教学方式的改进与丰富是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养成更好的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但要让学生在结果上真正达到成绩的长足进步,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形成所谓的有效教学。老师在注重教学方法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掌握与评价,全面分析学生在数学理论认识与应用熟练程度各个方面的值得肯定之处与需要指导纠正的地方。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或是评语等手段将自己的分析客观的反映给学生,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一个清晰地认知。在此层面上,老师还应注意,多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即使学生有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地方也不要用斥责的语气,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良好心态。

  五、结语

  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老师在努力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与对数学情感态度的积极培养。才能科学的使学生形成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达成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策略———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xx(10):250—250

  [2]孔企平。“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xx(2):33—33

  [3]陈冬梅。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xx(40):135—136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0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从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首先要放正心态。当我们拿着教案走进课堂时,如果心里想着:我讲课来了,学生必须坐好认真听我讲课!那么这节课一定不会太精彩!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人坐在飞机上和坐在自行车上想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和走进学生中间想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摆正,当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老师要学会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如何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最美好的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美景,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第三,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快乐还是痛苦,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比如去看大海,如果我们只管看到大海就行了,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难受极了,等欣赏到大海的美景时,一定会大打折扣。对于师生,学习过程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我们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

  第四、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这样,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能够吸引学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二、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三、挖掘课堂的深度

  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的有效性,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跟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当作学生探求知识的同行者,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吧。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1

  摘要:

  在应试教育背景影响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是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就无法得到提升。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则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转变教学的观念,创新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的结构以及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引言

  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方法上进行优化和组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教学的方法,并且要进行灵活的运用,保证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无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自身只是作为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知识的来源主要就是靠教师的讲解。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数学的思维分析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与时俱进,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现代教学观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要求,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还影响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决定教学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细分教学大纲,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及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要求进行细分,将教学大纲从框架变为具体。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比如,指引教师的教学方向以及学生的学习思路。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可以使教学的步骤有序的进行,控制课堂的节奏。制定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协调课堂教学的结构,减轻学生的课堂训练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达到教学目的的表现方式,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师的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这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科学、合理。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需要满足启发性、自主性等原则要求。要求趣味性是因为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要求启发性是因为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活动向教学的目标靠拢;要求自主性是因为应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还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出时代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

  五、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具体落实和实现的。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就是教师先在黑板上列出板书,讲解相关概念,然后再让学生通过题目进行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运用练习,这种反复单调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长久保持良好的数学学习热情,并且也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继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全面普及和运用,推动了各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和优势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多媒体教学继承了以往教学形式的所有特点,并且实现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创新。利用计算机来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图片和文字展示等多种功能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对学生产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切实提升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及时转变成为以学生为核心积极主动学习的全新数学课堂。在美国很多学校中,教师仅在课堂中讲解十分钟,其余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沟通、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教师则在其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鉴于此,我们国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也在实践教学中大胆尝试,采用该种形式对课堂时间进行大胆分配,依据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只讲解十到二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课堂时间结构进行规划和分配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规划和分配课堂时间。优化高效的数学课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快节奏和高标准。而应具备下述特征:“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由浅入深、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并且,教师在处理和设计数学教学内容时,应保证和学生以往知识结构相匹配;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新知在课堂上理解和内化;保证课堂训练的“精”和“简”;保证课堂信息反馈速度和科学评价;保证课堂时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2

  一、师生互动

  (一)用生动的事例打动学生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比起枯燥呆板、千篇一律的解答,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师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但它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陈景润读中学时,他的数学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道闻名世界的数学难题。老师格外强调了难题诞生的背景,这让陈景润记住了那个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的数学巨擘哥德巴赫,以及他留下的1+1的谜团。试想如果没有那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背景,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证明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的规律被一语带过,也许数学天才陈景润的创造力还在仰望这颗自然科学皇冠上的宝石。

  (二)鼓励学生编题

  鼓励学生自己出找规律的题型,可以考察学生对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在出题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又能找到学习中的盲点。根据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老师,需要真正的放权。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老师绝不干预。与此同时,鼓励学生互为老师,交换题目来做。每个人熟悉的规律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编题的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二、发散思维

  (一)万变不离其宗

  找规律侧重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能不能找到规律要看学生的思维够不够发散。单纯局限于数字或图形本身的表述肯定不能碰到规律的触角。学生需要在数字、图形里透漏的.信息寻找解题的线索。有些信息是为了干扰学生的正常判断,造成复杂的假象。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在找到规律的注脚,思考规律可能触及到的方面,自然能够扫除雷区,一马平川。

  (二)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原是精神病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近代心理学上被广泛运用,是形容创造性思维奔发的情景。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上运用头脑风暴,首先需要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把找规律的题型汇总起来。学生自由畅谈解题过程,分享发现规律的心得和技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大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一般性问题分成几个方面剖析。讨论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积极活跃气氛,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可以穿插一些智力游戏,如猜谜、脑筋急转弯等。

  三、总结

  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学生创造力的启发大有裨益。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侧重对找规律题型的训练,有利于在学生心智发展阶段思维、逻辑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课堂情景模拟,师生互动,发散思维等教学方法,结合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们相信,这不仅是对找规律题型的教学研究,更是对启迪人类创造力的崭新探索。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3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与起步,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与质量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在新课改以后,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改革也在持续进行。其中,情境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情境的模拟与创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出发,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对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逻辑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小学数学又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基础。因此,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家长都不约而同的关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生是一群充满兴趣充满求知欲的群体,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不够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小学数学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模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同步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知识,相对的概念理解和习题练习都比较抽象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尚不具备完整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情境教学法正是契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改变原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取得理想的成绩,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

  小学课堂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师生关系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老师的权威作用,经常是老师主导整堂课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情境教学法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转变,在具体情境中展开学习,创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师生关系质量。

  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于简单阶段,思维单一,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较为抽象的小学数学知识正是其学习的难点。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法,将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有动力和兴趣去学习数学,而且也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通过主动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

  转变教学理念,认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新时代下,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方向,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及时更新和转变,以适应时代和新课改的要求。以教学情境创设来说,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的观念,认识到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通过情境教学将某些知识置于特殊情境,使得学生学习过程轻松有趣,并且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利用小学生充满好奇的求知欲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积极提问,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将该掌握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兴趣往往集中在新鲜有趣的事物上,因而情境问题的创设要结合有趣,且富有表现形式,例如老师在讲授《倍数》这一知识时,老师可以设计年龄提问的方式,小朋友的年龄是8岁,妈妈的年龄是32岁,爸爸的年龄是40岁,分别是小朋友的几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增进与爸爸妈妈的感情。課堂气氛也会随之变得活跃,学生学习的过程会更加轻松有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尤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可以为同学们充分展示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信息。例如老师在教授学生认识图形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圆形、三角形、矩形等等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识记这些图形的特点,掌握其特性。也可以利用视频展示其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紧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虽然比较抽象,但其也是来源于生活,更是服务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师单纯的将本节课程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听,甚至是灌输式的教给学生,往往忽略了其背后的生活内涵。因此,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从生活实践出发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小数乘法》时,为了保证学生对小学的充分理解,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模拟生活中购物的过程,铅笔一只1.5元,买2只铅笔要花多少钱,通过收银员与顾客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使得每一个学生更有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也在经历着改革与发展,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改变传统的教授模式,使学生学得更有兴趣,老师教的更有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创设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的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廖香秀.丰富问题情境创造精彩课堂--对小学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探讨[J].华夏教师,20xx(6):45.

  [2]王会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xx(23):11

  [3]佘福全.探析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J].新课程导学,20xx(3):34.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13篇12-09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总结02-1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6-16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0-08

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总结12-09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7-1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2-23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3-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