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
一、采用有效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句话:“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抓住学生的强烈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而且小学生年龄小,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喜欢学。比如,小学语文中很多课文可以运用表演的方式演示出来,因为具有趣味性,会强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表演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小狮子》这篇课文时,因为属于对话形式,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书中小狮子、大树、狮子妈妈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这样学生就会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而且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热情。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并给学生营造一种适合阅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做到入情入境,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以及阅读内容的丰富多彩。这样,经过反复的阅读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而且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因为这种阅读方法的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阅读情境,因为文中提到白鲸喜欢听《蓝色的多瑙河》这首歌曲,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首歌,并当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首歌的渲染中阅读本篇课文,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阅读热情,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提倡个性化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反观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大部分都是由老师带着读,因为他们觉得小学生年龄太小,没有过多的思想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就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但是,很多体验都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才能体会到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提倡个性化阅读,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六年级下册《人生礼赞》这篇课文,因为是首礼赞人生的抒情诗,我们就可以采用学生自读和互读的方式,并让学生彼此之间对这首诗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真切认识到优秀品质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语气去读,仔细感悟这首诗中的文字,这样的阅读效果要比传统的老师带着读的方式好得多。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把阅读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然而,方法可以不断变换,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能变的,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把学生当做阅读教学的中心。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以上仅是我个人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和看法,在这里将我的这些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2
摘要:现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结构,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习随时随地随需得以实现。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构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构建应用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即指每人拥有一台数字化学习终端,并能够运用所提供的学习平台和资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而且,整个知识构建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现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结构。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融为一体,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习随时随地随需得以实现。
一“、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应用研究伊始,参加实验研究的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环境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构建了“课前搜集整理—课堂展示交流—课后作业拓展的教学模式”。即:课前给学生提出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筛选、分析、整理等方式完成具体的任务;学生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放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从而解决重难点。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模式的界定比较笼统,虽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但由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解答,去探究,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有层次的学习。学生由于课上展示搜集的资料较多,课堂常常出现完不成任务的状况。不少教师在这一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了“课前预习整理—书网结合探究—平台读写联动—课后作业拓展”的学习模式。
二“、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整理,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课前预习中,教师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终端里准备了与课文相关的《自主学习校本资源》。学生阅读文本,并结合资源进行自主地、个性化地学习,然后将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分别上传到平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前的有效预习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提出了学习中困惑,为课堂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如《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关于非洲的资料,访问平台中的站和学习资源了解非洲多姿多彩的景观和艺术。在主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很快了解了非洲植物、动物、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这种自主、快乐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预案。
(二)书网结合探究,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讲解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使得学生在长时间听课状态下会感到乏味。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朗读文本,查看资源,获取信息,在书网结合的学习方式中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解决“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教学重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在朗读文本时,学生对“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样的词语很难通过朗读来理解。此时,学生带着问题在平台中交流自己搜集的`图片、视频资料,可以充分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这种书网结合的学习方式使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了。
(三)平台读写联动,达成情感目标
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写的环节往往通过在本上的练笔来完成。学生完成后,教师只能通过提问几名学生来了解完成的情况。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上传到班级平台中,学生相互浏览评价,实现自我学习,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同时在师生间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中也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在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对虎门销烟的过程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播放“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亲眼看到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学生看后激动、振奋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可顺势而导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发表在班级平台中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当学生真切体会到虎门销烟的意义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入到朗读中,从而很好地达成了情感目标。
(四)课后作业拓展,知识与情感的延伸
课后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检测。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完成拓展练习的能力不高。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课后拓展的作业,是传统课堂中教师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同时,学生自己的习作作品在“小作家”平台中进行投票、交流和评价。在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得到了延伸。例如,教学《翠鸟》时,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利用思维导图将本课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应用思维导图这一网络学习工具,将自己对翠鸟的外形、习性以及文章表达的情感课课堂学习的新知进行了巩固和拓展。
三“、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读写联动”的环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作品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的欲望。在每堂课过后,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可利用平台对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在线评价。教师对小组合作阶段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评价。课后,学生还可通过“我的博客“”习网作业PK”等环节进行生生间的作业评价。另外,在学习评价中,教师通过极域发布问题,学生上传测试结果,平台将自动出示测试成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即时进行纠错修改,平台还将统计出的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跟踪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总之“,一对一”数字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不仅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而且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这个模式创建了个性化学习的环节,使得学生学习更主动了,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从而实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与高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中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3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出发点,结合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首先讲述生本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其可行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本理念
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其主要目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1没有真正树立学生的学习地位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没有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有真正树立小学生的学习地位,仍然在延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没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教师的主体角色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刻意地放大,忽略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从而出现了教师与学生主客颠倒的现状。
1.2倾向基础教学而忽略阅读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字、词、句等基础教学为主,只有当小学生进入到高年级以后,才会接触到语文阅读教学,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倾向于基础教学而忽略了阅读教学。其实,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稳固小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提升小学生掌握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学习方法。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开始,教师就注重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当学生进入到高年级接触语文阅读教学以后,能对语文学习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会显得尤为吃力。但纵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以基础教学为主,将基础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小学生因为缺乏教师详细的阅读指导,很难掌握阅读的内容。
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教师想要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前提是需要树立生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充分地学习和掌握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明确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生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实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自主阅读的方法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布置学生阅读任务前,可以先对学生提出课后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语文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答案,这样的做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潜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2.2创设生本阅读情境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本阅读情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充分掌握阅读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教学情境,让小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深度体会了解阅读的内容及涵义,准确地把握阅读内容,进而提升阅读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成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这样比较容易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为创设阅读情境提供有利条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2.3引导学生感悟阅读
阅读是一个感性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将视觉上阅读的内容、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以及心灵感触相结合起来,达到感悟阅读的'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小学生依靠自己完成阅读学习是很难的。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阅读内容产生感悟,体会到阅读的内容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
2.4积极进行阅读拓展
积极进行阅读拓展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实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往往会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所以很少会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拓展,但这个想法恰恰阻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给学生开设阅读书目是必定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拓展来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阅读水平。其次,教师在为小学生开设书目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阅读水平,避免书目太难,给学生造成学习压力,压制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适得其反。
3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生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对其加强重视。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培养和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凤秀.以生为本亲历语言: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快乐阅读,20xx(06):41.
[2]温拂柳.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xx.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4
众所周知,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就小学生而言,学会阅读既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学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帮助学生掌握技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不断地去探索,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的意义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至关重要,笔者主要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以及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1.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会显得陈旧、古板,这时教师往往是先带领学生将文章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就不同的层次进行讲解,最后再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大意,这种 "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由于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学生就会认为不用思考,反正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也会告诉我们结果,这就使得学生理解的内容不断减少,也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学生阅读的效果始终得不到提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只有积极的融入到大集体中去,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共享知识,才能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力,不断的增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生就能够在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看法,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不能理解的部分告诉老师或者同学,让大家一起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实现共赢。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世纪的`今天,我们身处于一个合作与竞争共存的社会,学生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而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合作学习这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众所周知,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倾听他人意见的过程,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去。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从教材资源出发,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受兴趣爱好、年龄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较为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的利用教材,全面地挖掘教材中有可能存在的各种积极的因素,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运用合作学习这中全新的学习方式时,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最终纠正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差。在点拨学生的观点时,教师也不能过度的夸张,相反的,应坚持适时适度和鼓励的原则,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如果一味地责怪学生,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课文 《孔子拜师》时,教师就要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教育寓意,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去感悟孔子孜孜向学的好学精神以及老子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态度。
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具体教学中,小学生会显得比较好动、好学,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教学中存在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思想很容易开小差,这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十分不利。为此,教师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地的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此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师教学中去,从而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值得重视的是,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时,必须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及相关比赛不能超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比如课文 《画杨桃》,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观感。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践来提升学生对于课文主旨的认知。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选择一个物品如苹果、香蕉等,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去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物品形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此外,在小组活动中,那些表现不积极的同学也会被带动。最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将自己的画册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并作出适当的点评。
3.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为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去,笔者指出,教师在教学前就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方法有很多,但这些方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系列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游戏,不断的拉进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合理分组而言,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或认知角度入手来进行, 比如在课文 《夸父追日》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夸父这种徒劳无功的追日行为可取吗? 说说你们的看法"这就自然地将学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小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学生负责记录学生感受最深的句子,在讨论结束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句子与同学一起分享。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与学习,最后做出总结: "人都是有目标的,无论这个目标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只要你认真去实践,那你的人生就是圆满的,我们可以不认同夸父的行为,但我们必须赞赏夸父的精神。"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合作学习法作为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一种主流,已然成为素质教育不断加深的历史必然。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要不断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合作学习法运用到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存在的潜能。此外,合作学习法的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最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丽华。 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现[J]. 才智,20xx,09: 3.
[2] 王利峰。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xx,S2: 3.
[3] 黄杨。 分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J].新课程导学,20xx,19: 1.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5
【摘要】本文将简单介绍多媒体信息手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进而重点探讨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融合的有效途径,主要基于以下维度对其进行重点研究,即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学生角色转变等。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重要价值;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1将多媒体信息手段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1)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吸收教材内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可视化程度,促使传统的阅读教学向声像教学转化,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背景,提升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深度,由于具有数字化的声像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从视觉和听觉增强阅读教学的场景化和交互性。以《海底世界》的教学为例,受限于学生认识水平,其对海底自然生物环境的认识仍然处于模糊的状态,因此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更加生动全方位地展示海洋环境,比如可以利用图像资源和视频资源,强化学生对海洋环境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延长记忆周期。
(2)塑造学生的审美意识。对于教师而言,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将多媒体信息手段融入阅读教学之中,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其初步塑造审美意识,通过设置场景化的教学情境,将作者的心理状态与情境感知,借助于生活化场景,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从深层次感知课文的.内在美感。以《西湖》为例,教师除了传统的内容宣讲,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湖水流动的优美意境,选取精美的视频资源,描述西湖湖水的洁净,同时通过游客的惬意,向学生提供一幅极具品质的湖边精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育以及塑造学生的审美意识。
(3)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结构。多媒体信息手段与阅读教学的融入,既有利于对语文课程资源完善,同时还未丰富学生思维结构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伯牙绝弦》为例,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手段,对伯牙和子期的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借助互联网手段对《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和旋律进行展示,不仅可以让学生生动感受《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同时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两人的友谊,进而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让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再枯燥,增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性。
2实现多媒体技术融入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文阅读教学手段,多媒体信息手段的运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利用体信息手段,能够丰富有关课文内容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课文创造背景以及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此可见,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多媒体信息手段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发挥去最大价值,推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转变教学理念,学习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
在素质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阅读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水平,丰富阅读教学的课程资源。现阶段,计算机是教师获取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在获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提取课程资源的核心,并将其进行整合,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现状和课程安排,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这样才能增强课程资源的趣味性,通过制作内容丰富的PPT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体现,但由于部分教师不注重内容的针对性,使得PPT的展示和讲解过程较为枯燥,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所以教师在制作和展示PPT时必须对PPT内容进行严格把控,PPT内容应该与课程内容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整个PPT利于知识的传播,如果注重严格把控内容,PPT就有课程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降低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PPT的制作和讲解必须具有针对性,具有清晰的逻辑,体现教师缜密的教学思路。
(2)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提高多媒体信息手段的应用率
此外,语文阅读教学课程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自身角色转变,并将其体现在阅读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氛围的构建,让全体学生融入教学与分享,主动参与知识的解读和传播当中,这样才能让多媒体信息手段更好服务于智慧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手段的利用往往忽视了徐盛的主体地位,将多媒体课程资源诸多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所以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手段的同时,需要平衡数字化课程资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阅读素养的提升作为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的根本目的,这样才能兼顾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3)积极整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
就教学实践而言,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两者都具有值得对方借鉴的地方,以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教师需要认真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本的内容以及教学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并不断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而对于互联网教学模式而言,其无法实现有效的内容变更,特别是PPT教学而言,一旦幻灯片的顺序发生错乱,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必须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对教学进行明确,并展示在PPT中,PPT的角色更多是引导以及提示作用,而非将其当做课程内容的简单堆砌,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声音以及图像等元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其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郭海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05):122-123.
[2]吴芸.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xx(05):44.
[3]程志峰,程时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xx(10):83.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6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要使教学计划更具条理性,课堂提问的问题所包含的范围要广,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考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参与教学,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师生间要有足够的思想交流互动,教师要用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课堂。
2.建立不同的教学类型
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类型,对于阅读教学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它包括积累、消化、解析和鉴赏。不同的教学类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初读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假设问题的答案,再通过仔细阅读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这样有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3.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明确、适度、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基础,同样也是教师的教学依据。教师要能够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前先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跟随教师去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拥有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是感悟,提高小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对学生的潜能挖掘
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标注,对于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可以教小学生如何去查字典,让小学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生字词的问题,然后再读课文,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即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小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小学生具有对阅读甚至对语文乃至各学科学习的探索精神。通过阅读教学,使小学生总结出一定的学习规律,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小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另外,阅读教学还要培养小学生使其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书,扩大阅读的范围,正确引导小学生从课堂走向讲外,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为将来的写作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7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能够在现有教学方式中提倡创新、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现有阅读教学模式的积极创新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优点进行发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考虑,在做好具体教学目标设置的同时将其贯彻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具体目标方面,就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发展情况相适应,尽可能通过更为明白、清晰的语言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变化进行描述,即保证具有较高的检测性、操作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如在《匆匆》这堂课中,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对本课生字进行学习,能够对伶伶俐俐、赤裸裸、饭碗、徘徊这几个词语进行正确的读写,能够把握重点句,在联系自身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而对于以往教学目标中经常出现的“培养”“启发”以及“指导”等词语则不应当将其应用在教学目标当中。在该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培养,在教学中对统一性、规范性进行充分体现的同时,获得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在做好课程文章教学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文的基础上做好延伸阅读,以此在保证没有同教学中心目标相偏离的同时对语文阅读知识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提升。
二、优化教学方式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从实际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选择,在做好不同学生关照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课堂行为方面,要完全为了学生的合作、自主以及探究性学习进行服务,最大程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去年的树》这堂课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小鸟同大树间真挚的友情进行体会,则可以安排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直观演示、谈话以及练习等多种方式的应用进行学习。而当教师在对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预习情况的演示之后,则可以让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学习,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以及巡视,并由学生进行汇报。需要注意的时,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学生个性以及自信心方面的考虑。在学生对自身成果进行展示时,教师需要多进行鼓励,并尽可能地给更多学生以展示的机会,以此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认真的姿态进入到课堂当中。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方式的积极优化,能够在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获取的同时,获得问题发现、分析以及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方式改革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且根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阅读综合素质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在实际阅读课程开展中,通过不同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对学生阅读热情进行点燃的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行激发,需要教师能够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实际评价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对来自学生的心声进行充分的倾听,对形式多样化引起充分的重视,对于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以及交流,需要跑做好评价适度、适当的把握,并保证具有充实的内容以及较好的激励性,避免简单的评价为“好”或者“很好”,且需要避免重复评价情况的出现。如在《梦想的力量》这堂课程中,当学生对教师安排的“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则给予评价:“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的学生!”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前,教师就进行了一定的考虑。对于该问题来说,其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就能够寻找到答案,对此,教师则可以将该问题交给语文阅读能力一般的孩子,并通过该种激励评价方式的应用使其获得更高的阅读自信心。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激发,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方式方面,也需要能够做好小学生特点的考虑,最好能够以试卷为主、分项测试为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对于分项测试,在日常教学中就可以开展,并以笔试口试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以此在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的同时实现其实际操作以及动口能力的掌握。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对学生未来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8
摘 要:主要分析了当前小学阅读语文生态道德教育,并提出了几点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态道德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小学语文阅读素材的作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生态道德教育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开展的学习语文知识的活动,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生物和生态环境知识,还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在这一教育中,师生、知识、社会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互动,因而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价值。
二、如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这一教育新课题,教师应该多加探索,不断实践,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1.依托阅读素材,感知美好环境
小学语文阅读素材中有很多被附上美丽的插图,还描绘了美丽的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素材的道德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感知美好的环境。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素材中的插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古桥、溪水、山林、悬崖等自然美景,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好会在学生心中唤起感觉,这时再来学习课文,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中美好的景物,如草原、森林、田野、城镇等,引导学生感知自然环境的美好。
2.依托文章亮点,激发生态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可以依托文章的.亮点知识,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针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一些是借景抒情,有些是托物言志,还有一些是借古讽今等,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写作手法,抓住文章的写作亮点,向学生上一次生动的环境教育课。例如,在学习《白杨树》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白杨树与边疆战士的关系,学会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对白杨这一景物产生崇敬之情的时候,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景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心中燃起对环境的赞美之情。
此外,教师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还可以借助于课外活动形式,如减少制贺卡送祝福数量、312种植行动、保卫山林拾垃圾、调查水污染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保护道德意识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9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明确目标,指明阅读教学方向;了解学情,划定阅读教学起点;个性解读,确保教学方向不偏离;接轨生活,顺利到达阅读教学终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目标 学情
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筛选,以提升阅读教学品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上小学语文阅读课就像是带领学生参加一场赛跑,需要让学生明确起点和赛跑方向,并且确保赛跑时不偏离方向,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以下,笔者详细介绍自己的阅读教学“四部曲”。
一、明確目标,指明阅读教学方向
清晰的目标能让人产生坚定的信念,且目标越清晰,信念就越坚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妇女弗罗纶丝·查德威克在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后又决定挑战卡塔林纳海峡,即从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游向加州海岸。但那天因为浓雾弥漫,在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时她却因为看不到海岸而放弃了。可见,缺乏清晰的目标对一个人达成一件事的影响是巨大的。同理,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教学任务,需要教师研读教材,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目标作出了详细规定,这是阅读教学需要遵循的总体目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每一篇教材文本都有具体的阅读目标,教师只有对目标资源进行搜集、整合、优化处理,才能最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才能顺畅地开展。
以语文S版第十册《珍珠鸟》一课为例,笔者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之前,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课的阅读目标: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领悟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的道理。其次,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珍珠鸟的相关描写,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再次,教师给予示范诵读,要求学生模仿诵读,注意体会珍珠鸟的个性以及作者的情感发展。接着,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阅读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集体讨论。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为话题,写一写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教学,能让学生紧紧围绕阅读目标进行阅读学习,教学秩序井然。
二、了解学情,划定阅读教学起点
学生的阅读学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基础、阅读悟性、阅读习惯和方法都存在差异,其阅读学习行为也会体现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要展开学情调查,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阅读教学设计和引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比如,笔者班上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村孩子,有的学习基础较好,有的悟性较好,有的还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符合他们的阅读学习起点,促使他们能有专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以第十册《提灯女神》的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前跟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没有听说过“国际护士节”,有少数几个学生了解护士节,但没有一个学生了解该节日的由来。因此,笔者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标,把本课教学的起点设计为:让全体学生先听教师讲一个传奇的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文学习内容--《提灯女神》;鼓励中等生和学优生主动探究“这个提灯女神是谁”“为什么用提灯女神来赞美一个护士”等问题,并鼓励学优生尝试着把相关问题的答案告诉同伴。这样,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会在故事的吸引下主动阅读课文,学习中等的'学生会带着问题去探究课文,学优生会在探究课文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个别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掌握课文的主旨,但也能通过学优生的解说了解到南丁格尔的伟大事迹,以及国际护士节的由来。
三、个性解读,确保教学方向不偏离
参加过跑步比赛(如400米及以下距离的短跑)的人都知道,从起点冲刺往终点跑的过程中,参赛者是不能偏离自己赛跑跑道的,否则比赛成绩就无效。同样,要想让阅读教学顺利到达终点,也应该不偏离阅读方向。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尊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到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又确保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偏离主要方向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较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以及渊博的知识,才能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进行肯定、引导或纠正,使学生的阅读学习始终不偏离方向。
以第十册鲁迅的《少年闰土》一文为例,对于少年闰土这一人物的分析,课文中有不少的相关描写,但是书中描写的闰土形象不一定和学生脑海中的闰土形象相一致,教师如何做到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解读结果呢?对此,笔者是这样引导的:“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对少年闰土的相关描写,说说自己眼中的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通过‘我给少年闰土画张像’的方式表达你对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的认识和感悟。”这样,教师既能从学生的画像中了解学生对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又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偏差进行纠正。比如,当时有一名学生画的少年闰土是脸色呈紫黑色,脖子上戴着银项圈,手里拿着一柄钢叉,样子却十分害羞。从该生的画像中,笔者了解到该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少年闰土的外貌特征,但是却混淆了作者对闰土性格的描写。因此,笔者对该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这样的引导和纠正:闰土见人时确实很怕羞,但是,对于擅长的捕鸟,管獾猪、刺猬、猹等,闰土却是十分自信和勇敢的,在画闰土画像时你要把握这些区别,然后再决定是画闰土的哪一面。
这样引导,教师既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化阅读时间和空间,又能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果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引导或纠正。
四、接轨生活,顺利到达阅读教学终点
“学习是为了运用。”语文从生活中来,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习的语文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终点目标。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诸多契合点,教师要做的就是观照学生的生活认知情况,让学生生活与语文教材内容顺利接轨,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生活,以及在生活中感受语文,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童年乐趣》描写了一个六岁儿童创编乐曲的经过。这个故事带有传奇性,大多数学生不一定都有这样的学习体验。如何让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接轨呢?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创造。这个创造不一定是伟大的,即使是作出了一点小成就,也十分值得我们回味。请你结合以往的生活经历回忆一下这种感觉。很快,就有学生说道:“妈妈经常让我拖地,我虽然不想干,但不敢违抗妈妈的命令。在一次拖地时,一只抹布缠住了我的脚,我忽然发现原来我走路也能够拖地。后来,我就将抹布固定在拖鞋上,在房间里走几圈就完成了拖地任务。听说现在市面上刚出了一款新式的拖地拖鞋。哈哈,我觉得它和我的‘小发明’差不多,这让我心里暗自得意……”在确认学生有了类似的情感体验后,笔者才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去理解克利斯朵夫创编乐曲的经过。这样,学生就能理解课文中所说的克利斯朵夫的童年乐趣了。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按照如上四个阅读教学步骤开展阅读教学,势必能够给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来全新的感受,并且对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0
摘 要:课堂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所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怎样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根据学生实际,制订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也需要考虑教学内容。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阅读内容是提高语文阅读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教材知识的讲授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每篇文章、每段文字的教学目标都有自身的要求,教师应该进行精细的目标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当同样的语文阅读材料出现在不同的教学氛围中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另外,制订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科学。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订缺乏深入的解读,教学目标只是一个整体的框架。比如,阅读材料掌握生词、阅读文章后理解文章的主题等,这些阅读目标都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缺乏实践,是一种整体目标,基本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篇阅读文章中,对于目标分层、目标的实现等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
二、选择精准的教学内容
1.依目标,定内容
新课标将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划分为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根据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很容易完成这三个维度,通过阅读课文,能够识字,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精文本,定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之后再细读文章、领悟文章中的词句,然后再勾画文章的'意境。在细读说明文文本时,需要加强对过程描述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在阅读诗词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关键词的理解上,善于利用关键字词,逐字逐句地进行品味和推敲,勾画出文章的意境。在阅读小说作品时,应该细细品味其中的文本,通过小说描述的人物形象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中文言文的引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逐字逐句地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方法
1.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评价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以及生活经历都不同,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能一刀切。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
2.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实现阅读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起着引导和评价的作用,如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可以进行生生评价和小组互评等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开展小组互评活动,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组内其他成员充当评委的角色,这样就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除了小组互评方式,还有全班互评以及同桌互评等方式。采用各种评价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评价交流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学内容过于空泛,解读不深入,教学方法与语文阅读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评价方式落后。因此,教师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学生实际,制订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方法,最终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1
摘要:互联网时代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课堂关系的重新构建提供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体验。“互联网+”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能切切实实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基础;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怎么教是关键。而“互联网+”是一个可以让教师教得更加有效、让学生学得更加有效的平台。因此,当“互联网+”遇上“核心素养”,就要求教师学会积极传承与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倡导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互联网+”能为我们提供便捷的预习平台——班级QQ群。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通过QQ群发放学习任务单——告诉学生要做什么,而这些学习任务单就是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直接反馈。通过学习任务单首先可以驱动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过课文阅读勾画、网络搜集、图书查阅等系列的活动)自主学习,将自主探究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手段,呈现在课前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开放性和自主性。其次让学生上传朗读录音,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各自的朗读情况,向优秀的朗读员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进行个别指导,给出针对性评价及建议。第三,学生借助微课这种具体、形象、典型的动画教学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认知水平,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第四,学生还可以结合任务单在交流平台上围绕问题,讨论交流,寻求相应的解决方式,同时能够发现他人理解的独特之处,懂得自身的不足并探求原因,从中获得启发,进而取长补短。在这种积极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学生的探究意识更明显积极,也更好地启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同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让教师洞察到更多的学情,明确教学的方向。这种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合作性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效地驱动学习动机的形成,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阅读的情感氛围,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互联网这种交互式的教育技术,将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丰富、视听结合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营造阅读的氛围,为语文课堂教学收集更丰富、更生动、更全面的信息资料,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积极转变。[1]
1.图片导入法图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而且可以传递多种信息。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的“辉煌”时,此时教师的.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中所涉及的那小部分内容,就难以理解“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精华”,这对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无疑是一种阻碍。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图片资料,如在教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们,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圆明园中的景观多达1000多处,而第三自然段只用了174个字就包括了全部景观。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让我们先走进“亭台楼阁”去感受一下。接着出示不同造型的亭、台、楼、阁、榭、曲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亭台楼阁就是指这类建筑,从而懂得丰富的建筑景观就被作者浓缩在“亭台楼阁”四个字当中,再读着“亭台楼阁”这个词,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的美景(链接图片):瑶台阁、牡丹台、烟雨楼、听雨亭……通过这些图片的引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景点之美的赞叹之情,更重要的是能教给学生新型的学习理念和方法,让他们明白:书本上所描写的往往只是“一孔之见”,要想窥得全貌,还应从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展入手,让自己获得信息的素养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视频导入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毁灭”时,教师可以引入《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圆明园的惋惜之情。如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可就是这样一座堪称世界艺术精华的皇家园林,却因为战火绵延,毁于一旦,让我们一起回到当时那个令人痛心的一幕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直观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明白“国弱则人欺”的道理,此时,学生的爱国心与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再让学生研读文本,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课堂教学水到渠成,感情自然得到升华。此外,教师还可使用希沃助手,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批注等实时上传至屏幕,现场分析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策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情感,主动交流,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三、拓宽课文的读写空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挖掘内涵,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读写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毁灭”部分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氛围(学生眼中看到的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耳中听到的是《哀郢》的悲凉音乐)借此引导学生写感想。此时孩子们心中的惋惜、愤恨之情达到极限,感悟由心而生,胸臆直抒笔尖,有效地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高效融合。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QQ群或班级博客这样的互动平台,将自己写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上传至网络,与全班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这既是满足学生的倾诉欲望的需要,也给其他学生以新的启迪。在交流中,学生还可以针对别人的阅读理解,互相发表各自的评价,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过程,而是在自我表达与相互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学会欣赏、学会思考、学会更好地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教师还可适当根据文本内容或类型,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因为“语文素养”归根结底是植根于“大量的阅读”这个沃土中的。大量阅读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促进了学生多元化多角度积极地学习探索,也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军.培养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33).
[2]庞旭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7).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2
摘要: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被数据概括指引的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已经无处不在。然而,语文教学服务为了追赶当下时代的步伐,也开始运用了大数据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大数据时代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什么变化呢,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大数据时代来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的转变。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开启是一次重大时代转型,即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模式。然而对于语文学科这种历史悠久的内容都在变革当中,因此大数据时代也会给语文教学带来重要影响。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促进语文阅读采用最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学生改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从而可以体现出大数据时代带给人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大数据掌握,阅读教学与生活贴近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总是会有一些固定的教学模式,阅读文章的类别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就是掌握文章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剖析,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想感情上的解析,这样一篇阅读教学似乎就完成了。这样长时间以后,学生会对阅读学科没有兴趣并且讨厌老师教课的内容。教学中的文本内容是很充分的,但是教学的方式却很老套,所以会产生差距产生时代感。有些教师还会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为学生寻找一些课外现代感很强的文章作为教学辅助,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教师在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学生对这些内容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所以当大数据时代来临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阅读进行对阅读文章的筛选,还可以非常便捷地挑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对学生讲述文章大意以及简单补充一些阅读相关的知识,那样是很难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但大数据显示,现在的小学生似乎对一些趣味书籍以及实验书籍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用来引导学生作为本堂课的拓展,主要是为了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这种课外延伸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特别积极认真,还主动与老师交流自己喜欢的内容,与老师互相讨论。
三、大数据掌握话语热点,阅读教学与时代贴近
社会发展的很快,语言文字也跟着变化的很快。变得快,是有一些重要的事情在不断发生改变,航空事业发展的多快,地球那么大,一下就飞到了;电脑网络通讯发达的人们都不用写信传递消息了,一个信息一个电话就都搞定了;上学的时候教师都会教学生怎么写信,采用什么方式,信是一种文体,有一定的格式。现在的学生都不懂了,然而再学习写信技巧也没有什么作用了,想说什么发短信就能够表达了;然而最重要的是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变多了,多种语言的相互接触,使中国话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语文中的语言文字是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的,比如,“白白”本来是外国话,现在很多人把它当中国话了,并且已经养成习惯,变成临分别时必须使用的词语;有人用“520”表示“我爱你”,而早已经传播给大众知晓,当然,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都会逐渐出现一些新词语新的含义,比如失联、微信、刷屏、高富帅、白富美等等,本来都是开玩笑的,但是这种表达方式让人觉得会很有趣,会吸引很多人用这些词语表达内容。所以不断地拓展自身阅读的范围,让学习语文知识可以贴近时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当中蕴含的热情,教师因此不断吸引学生,可以和学生一起看报纸上的新鲜报道以及相关评论,及时观察学生的思考方向,让学生随意表达自己的见解,不断让学生养成热爱思考的习惯,侧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辩证能力。
四、大数据表现教学状态,阅读教学精细化
依靠现在科学技术,对阅读课堂全面整治,利用相关技术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保存,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来看阅读教学的真实情况。在过去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同时教很多班级,老师难以解释的是,为什么同样的教学方法有的班课堂就很活跃也很积极配合老师,但是考试成绩却是不怎么理想,相反有的班级课堂气氛并不活跃反而有些沉闷,学生看起来也不在状态,但为什么考试成绩却比活跃度高的班级学生成绩好呢,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教师很不解。所以教师开始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采取,教师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同行评价、其他科目教师评价等方式,还可以进行综合专业培训、综合教学质量提升、有针对性地互相进行改进建议。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如果依旧还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视角去教学,那么在目前发展迅速的时代下,就会逐渐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了,所以教师通过借助大数据可以将课堂内容完整的'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这种方式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科学理性地分析文章内涵以及解决文中问题,如此教学方式,教师也不再是盲目教学。大数据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阅读分为准确而又细小的内容逐一进行学习,还可以帮助我们制定阅读的目标,在需要对阅读内容精细化学习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情况进行深入教学,逐渐细化教学。并且通过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学生阅读能力不高提升较慢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少,学生没有及时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自身思维并没有被激发,对于阅读题的分析理解也比较吃力,主要就是掌握的词汇量以及课外延伸阅读不足造成的。
五、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想要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知识并且构建知识,就要发现语文学习当中的规律以及目前的学习现状,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思维,并且能够在自身的认知状态下通过大数据学习从而对阅读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只有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阅读知识能力的吸收,并且跟上时代转变的步伐,响应现代教育改变的时代需要,提升阅读方式和思维,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这样才是采用大数据教学的最好结果。
参考文献:
[1]马鹏华,王金涛.“大数据”时代小语课堂阅读结构范式的重塑[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1):92-94.
[2]孙阳.iPad环境下“数字布鲁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6.
[3]王金涛.“阅读跨界”与“思维翻转”的范式变革[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6(2):9-10,16.
[4]周雪.小学语文阅读类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3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许多途径与方法,其中讲读法是大家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尚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讲读法
一、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说法一: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
说法二: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
说法三: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说法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以上说法基本上体现了了阅读的概念,说清楚了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如今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或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课上尽情展示教师的文化底蕴,甚至把阅读课上成文学欣赏课,忽视学生基础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首先,阅读教学过于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环节多。有些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总是怕有遗漏,怕教少了考试考到怎么办?教多了,即我们常说的把课文教肿了,又使教学过程繁琐,内容冗长,造成学生厌烦、老师疲惫、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其次,是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第三是方法、策略不合适。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三、关于讲读法
(一)抓重点,多精讲。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是一口清泉。大家都知道,只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教学中才能避免或减少盲目性。讲解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现在,恰恰在语文教育上因目的不明,或对学生的情况不明,花费许多无效劳动。如教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不问难易,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由内容到写法,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不肯割爱。这样做,精神可嘉,效果可疑。小学的课文除了几篇古文以外,都是白话文,学生识了字,自己去读,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结合上下文去理解,是可以读懂的。特别是现在使用的教材,多数课文的语言都很通俗,有的就是学生自己的语言,教师何必讲那么多呢?还不如少讲点,腾出点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读,多练练,效果会好些。教师的讲解,一定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讲学生不懂的,讲学生理解不到的,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有学头,有想头。
(二)找规律,教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个范例。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目的绝不是仅仅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思想和各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这一载体,教给学生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会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大家知道就语文而言,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毕业,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何况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日益更新。教师无论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有位大学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说道:我们教育学生就象猎人打猎一样,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持枪,而不是老让他们带干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一种工具,并最终运用这个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熟练使用持枪是猎人生存的基本保证,那么灵活运用知识一定是学习成功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给学生方法极其重要。教师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得到的知识将会是无限的。
(三)多朗读,找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新课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像才能理解和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4)找重点,练思维。
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全面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的讲解的起点必须比较高。一般的东西不要讲,只选择难点、优点和缺点加以分析。所谓难点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估计学生不懂的地方;优点主要是指选词炼句方面的精华;缺点不一定有,也可能有。这些知识点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现手法在内,但更主要的是在语言方面。如在讲《夜》一文着重分析这样一句话:他的手软软地不敢便接,好象遇见怪秘的魔物;又不好不接,便用手心去承受,松松地捏着,偷窃似的赶忙往衣袋里塞。根据上文,这个人物是个商人,他帮姐姐去探听外甥女夫妇被杀的情形,他这时接到外甥女夫妇的一张字条。这句话就是写他接字条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软软地这个词选得好,历为害怕字条落在手里,手自然不会用劲,所以手的状态是软的。两个软字重叠,不仅表示程度加重,而且音节和谐动听。能表示软这个意思的,还有发软很软;但发软在程度不及软软地,很软不能表示此时发软的意思,而且音调不和谐,只有软软地最准确最形象地表示人物此时的心理状态,承受是被动地接受由上落下来的物体,它准确地描写了不是用手拿而用手托着字条的样子。松松的修饰捏着,怕接触的情态非常逼真。偷窃似的一塞表示动作快得出奇。这些词充分地揭示出了人物的恐惧的心理状态,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陆向红《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
3、董纪良《谈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4、王书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4
一、合作学习的准备
在合作学习展开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后续环节得到顺利的展开。教师此时要做好正确的指导,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任务,并把这个教学任务向学生们说明。同时要求学生们把需要用到的相关学习工具准备好,为合作学习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开展过程
1.教师首先要确立好教学目标和整体计划
在合作学习展开之前,教师首先应该要把本次课堂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在黑板上或者是通过课件的形式列明。例如:本次课堂需要阅读的文章是《草原》,那么教师应把以下教学目标列出:
(1)要求学生们对可以自主的认读“地毯、渲染、马蹄、拘束、摔跤、天涯等这些生词。
(2)要求学生们认真的朗读课文,体会蒙古大草原的所表现出的美丽风光。
(3)文章中主要讲了什么,你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用哪个词语来描述草原最合适?
(4)进行回顾和总结,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组织学生展开合作讨论
教师把教学目标列明之后,此时可以把所有的学生有效的组织起来,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出一名组长作为代表。让每一个小组自由展开讨论,要求他们根据之前列出的教学任务逐个的去完成,首先是每一位小组成员独立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圈出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部分。接着,组长把各个小组成员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大家在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分工合作,你查阅学习字典寻找生字的正确读法,我帮忙把生字的拼音记下,你解决文章中的这个问题,我解答另外一个问题,大家通过商量的方式把各自的任务分配好,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通过合作提高了解答问题的速度。组长把大家讨论出的最终答案记录下来,在进行整理。等待每个小组都讨论完毕后,结束讨论。此时,教师要按照列出的教学任务展开讲课,首先是先认读生字。从每一位小组成员中抽取一位作为代表(各个小组在讨论部分已经把各自的任务分配好),对生字进行念读,完毕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其次,在从每一位小组成员中,还是抽取一名代表来对文章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代表朗读的同学都会出于为本组争光的原因和更加用心,每一位小组代表都朗读完毕后,由全班同学一起评选表现最出色的学生,然后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接着,教师继续做好引导,完成第三个教学任务。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在本次阅读文章中,主要讲了些什么?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用哪个词语来描述草原最合适?要求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然后进行描述。依然由每组的成员代表(在讨论过程中已经分配好任务)来进行回答,A组的回答是本次文章中描绘了大草原,草原上无边无际,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着。B组成员的回答是草原一望无际,找不到边,草原上的蓝天白云,充满了乐趣。C组的回答是草原辽阔,景色宜人。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在每一位小组答案中,都只回答正确了一部分,最适合形容草原的词语是一碧千里,因为这个此可以很生动的描写出草原大而绿的特点。在本次文章中,不仅仅讲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还讲到了草原上的人,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们努力发挥想象力,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草原那一幕幕美丽的景象,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是,引导大家完成最后一个学习任务,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询问学生在本次学习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在这个环节中,没有固定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们自由发挥,大胆发言。A组通过谈论后结果是:在本次文章中祖国壮丽景色,拥有美丽的大草原,草原上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非常独特,他们热情,善良。B组讨论结果是:草原又大又美丽,草原上的人民互敬互爱,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C组讨论结果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美丽的`景色。教师根据学生们回答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对课堂进行小结,在大家的努力合作之下,大家顺利的完成了本次的教学任务,大家都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三、合作学习开展后学生们的情感升华
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深刻的明白到了这样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把每一个人小小的力量汇集起来后,就会凝聚成一股大大的力量,明白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大家应该要相亲相爱,学会分担,分享,共同督促,一起提高学习成绩。结束语以上所述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成果理想,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力推广并且使用。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15
【摘 要】 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学科,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都有其特殊的教学重任。但是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数语文老师仍旧采用传统型的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很单调,教学方式上缺乏良好的引导和趣味化的表达。本文就具体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建议分析,探究如何强化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语文既代表着遣词造句等语法类、语言组织类的能力,又代表着我国几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淀,学好语文,将会培育孩子丰富的文化认知能力和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份教育的重任,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乐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通过有效的语言教学来培育提升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在20xx年提出的教育概念,它主要指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们的内在文化素养。针对这一教学要求,相关学校在进行课改的时候发现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针对性的教学策划来综合提升学生们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完成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言,学生们因为缺乏足够的语言积累,所以他们对于字典的需求远远大于高年级的学生,字典既是他们认识新字的工具,又是遣词造句的标准典范。因此,老师就需要立足于小学生们的学习现状,仔细地分析小学生们的自学模式和自学习慣,在此基础上,针对小学的识字语言教学特点,给予学生们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充分培育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观潮》时,因为本课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文章里关于景色描写的句子非常多,生字词也较多,那么老师就应该抓住行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到那些描写非常巧妙、传神的句子,让他们充分地朗读和背诵,然后进行临摹描写,培育他们的语言素养。老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速读课文,分出文章的三个层次--潮前、潮中、潮后,然后要求学生们仔细对应不同层次中的语句描写,找出生动传神的句子,如:“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描写,有条件的还应该提前准备好PPT课件,向学生们播放浪潮的视频,将抽象的语句描写直观地转化为自然景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锻炼他们的描写技能。
二、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个特点--教学和生活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节,这一特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老师只进行课文教学,而对于社会时事缺乏延伸,而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让语文教学变得单一且枯燥。所以,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做到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不脱离生活化的轨道,这样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才能够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更加充盈。例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文章的主题是感恩和回报,所以老师就可以在课堂里面穿插讲述社会上的一些信息,还可以向他们播放一些感人的视频,如《感动中国》,让课文的'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之中,不仅如此,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欣赏之后,老师还应该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出一种合适的方式向自己的亲人们表达自己的感恩,完成一篇活动有感,记录自己的经历。通过这种有机地延伸,能够切实地帮助学生们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继而优化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通过习作教学来培育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所占比例很大,习作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因为一篇良好的习作需要学生们有足够的语文功底,这主要表现为良好的语言描述能力、一定程度的文化积累和一定层次的思考水平,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强化学生们的习作能力。小学生的学习会表现出非常强的阶段性特点,他们随着年龄的上升,对于语文词汇的运用和表达会呈现跳跃式的成长,这都和他们的语文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老师在习作课程的设计中也需要充分迎合学生们的阶段性特征,要保障每个阶段的教学都要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需求。在具体的习作教学中,老师应该创建主题式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都充分进入习作学习的情境之中,然后积极引导学生们思考,要通过一个论点来引发学生们多元化的思考,这种思考不应该拘泥于一个方向,应该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语文思维的宽度。在保证学生足够思考的基础之上,老师要通过切身的辅导帮助学生们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和谐地表达出思维,完整地描写出一件事、一个人、一片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上佳的效果,所以老师一定要顺应学生们的成长,让他们逐渐地成长进步,切忌过于追求效率而违背了和谐教学的原则。
简明扼要地来说,要想有效地培育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绝非一时之功,这需要老师立足实践,进行长期的探索。无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教学理念上,老师都应该充分顺应小学生们的认知需求,要顺应他们的天性,将教学趣味化、多元化、实践化,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邹丽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xx(z2):48-49.
[2]万智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之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xx(13):0170-0170.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7-2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7-2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1-06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论文02-0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5篇05-2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5篇)11-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集锦15篇)11-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5篇(精)07-25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