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名人名言

时间:2024-07-16 07:03:02 名人名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书法的名人名言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法的名人名言

书法的名人名言1

  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5、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书法的名人名言2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字要练,练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好字。

  3、字以尽言中意,笔用限行远志。秦少游

  4、字如其人,文如其心。梁启超

  5、忘记字的.人,注定被淡忘。沈从文

  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字如其形,形如其意,意如其人。

  8、万事先看字,字字见文章。蔡松年

  9、字如其人,纸如其命。陆文夫

  10、常怀感恩之心,感恩之心常新。

  11、字由心生,文寄情长。梁实秋

  12、气韵生动于笔,手法独特于纸。陶渊明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法的名人名言3

  1、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梁谳

  2、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谳《平书贴》

  3、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刘熙载

  6、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王羲之

  7、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

  8、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9、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10、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2、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13、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14、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1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1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

  19、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2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

  21、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清。梁章钜《学字》

  22、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

  23、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卫铄

  24、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5、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清。梁章钜《学字》

  26、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黄庭坚

  27、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

  28、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2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30、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31、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

  33、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4、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梁谳

  35、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恽寿平

  36、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7、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38、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39、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40、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41、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

  42、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

  43、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44、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

  47、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48、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郑板桥

  49、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清。钱泳《书学》

  5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51、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52、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53、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蔡邕

  54、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

  55、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56、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王淑

  57、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5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

  59、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董其昌

  60、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明。解缙《学书法》

  61、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62、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朱和羹

  63、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

  64、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65、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徐浩

  66、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

书法的名人名言4

  1、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2、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3、护尾,点画势尽,力收之。

  4、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5、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6、匆匆不暇草书。

  7、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8、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

  9、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

  10、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11、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12、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

  13、大率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

  14、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15、轻重出于心,而妙用应乎手。

  16、用笔须手腕轻虚。

  17、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健,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动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

  18、趋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畐,真乃居先。

  19、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

  20、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21、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22、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

  23、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24、用笔当须如印印泥。

  25、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26、作字要熟,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

  27、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

  28、学书如溯急流,用尽气力,不离故处。

  29、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30、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31、凡书画当观韵。

  32、凡学书,欲先学用笔。

  33、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

  34、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

  35、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后为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务速,又多失势。

  36、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

  37、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38、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39、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

  40、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难精进。

  41、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4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43、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

  44、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衬于纸,则运笔如飞。

  45、书法要旨,有正与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

  46、“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

  47、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

  48、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49、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蒇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

  50、臂肘一悬,则周身之力自至矣。

  51、臂、腕、指三者功夫齐到,方能成书。

  52、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本领极要紧,心意附本领而生。

  53、用硬笔,须笔锋揉入画中,用软笔,要提得空。用软笔,管少侧,笔锋外出,笔肚著纸,然后指挥如意。用硬笔,管竖起,则笔锋透背,无涩滞之病。

  54、楷书结构极难,而行草亦不易。

  55、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56、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切莫寄人篱下。凡临摹各家,不过窃取其用笔,非规规形似也。

  57、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

  58、中锋腕力尚矣,然腕力之运行,全在肘力左右之,非怒笔木强之谓。

  59、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

  60、古来善书者多善画,善画者多善书。书与画殊途同归也。

  61、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

  62、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

  63、字莫患乎散,尤莫病于结。散则贯注不下,结则摆脱不开。

  64、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

  65、离形得似,书家上乘,此中消息甚微。

  66、冷看古人用笔,不贵多写,贵无间断。

  67、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

  68、习古人书,必先专精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然非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若专此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

  69、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

  70、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得刚。

  71、用笔沉劲,姿态乃出。

  72、执笔欲死,运笔欲活。指欲死,腕欲活。

  73、汉、唐隶法,体貌不同,要皆以沉劲为本。

  74、楷书不当布置平稳,然须从平稳入。

  75、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

  76、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

  77、临摹古帖,笔画地步必比帖肥长过半,乃能尽其势而传其意者也。

  78、篆书之圆劲满足,以锋直行于画中也;分书之骏发满足,以毫平铺于纸上也。真书能敛墨入毫,使锋不侧者,篆意也;能以锋摄墨,使毫不裹者,分意也。

  79、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80、欲知多力,观其使运中途。何谓丰筋?察其纽络一路。

  81、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或呼疾而应迟,或呼缓而应速。

  82、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论书者每曰“换笔心”实乃换向,非换质也。

  83、起笔欲斗峻,住笔欲峭拔,行笔欲充实,转笔则兼乎住、起、行者也。

  84、书有振、摄二法。

  85、他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

  86、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

  8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

  88、书要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

  89、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涩法与战掣同一机窍,第战掣有形,强效转至成病,不若涩之隐以神运耳。

  90、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于字中,大者旁礴乎字外。

  91、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

  92、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

  93、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94、隶形与篆相反,隶意却要与篆相用。以峭激蕴纡余,以倔强寓款婉,斯征品量。

  95、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96、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97、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98、篆书要如龙腾凤翥。

  9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00、草书之律至严,为之者不惟胆大,而在心小。

  101、书艺与诗情、画意合着一个灵魂,都强调简约之美,气韵之美,中和之美,它们体现着自古流传下来的中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理想。

  102、书法,就其现象而言,它是一门借助于汉字,追求运动、节奏、张力,有着无穷变化的'点画线条形式及其递进组合态势的抽象艺术。

  103、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104、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

书法的名人名言5

  1、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万岁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2、第一点,宣传部的基本功我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书法基础,从高中开始就开始在宣传部工作,熟悉宣传部内的基本工作流程,在同是大一的新生里面,我觉得我对电脑的操作不算是差的,这也是我的优势。

  3、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4、为了修身养性,母亲让我岁开始学习书法因为还没断奶就会说话,母亲又断定了我有语言天赋,从小安排大量的语言训练又因为母亲年轻时的作家梦,我从岁开始接受正规的写作辅导。

  5、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6、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7、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士

  8、解读这句话本身是在谈书法。从练字来说,永远摹帖,不过是照猫画虎亦步亦趋;只有别出心裁,才有可能自成一派。

  9、(作者简介郭沫若,川省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著述颇丰,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10、有一句名言宁向西去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玄奘大师一生告诉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非常了不起。玄奘大师就是取经译经传经,如果过分贪大,就不精了。你没有理由去要求姚明会翻跟头吧?你没有理由去要求刘翔是书法家吧?每个人把自己一件事做好就不得了。

  11、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大队委,更要有出色的成绩。我热爱班级体,热爱少先队,善于团结同学,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德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除了书本的知识,还积极学习其它科普知识我爱好广泛,书法比赛,曾经取得全校二等奖。

  12、这本书不仅是咱们中小学生的良师,也是古诗书法绘画爱好者们的益友。它内容丰富,书画优美,功能齐全,形式多样,装帧精美,是诗歌赏析园中的奇葩,相信一定会吸引无数的鉴赏者。

  13、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14、汤展中与书法结缘,缘于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学回家后,用毛笔写描红作业。他觉得很好奇,跑到厨房,用脚夹了块小木炭,在地上学哥哥写字。这一幕,让刚干完农活回来的父亲看到了,父亲想乡下人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喜欢写对联,何不训练儿子练好书法,以后靠卖这换口饭吃。

  15、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16、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法的名人名言6

  1、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2、以德为先,以礼为重

  3、清明上河,王羲之的书法。

  4、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5、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6、回答如下:武术精神格言:以德为先,以礼为重,以勇为本,以智为先,以忍为贵,以诚为本,以气为根,以身为战,以心为行。

  7、一位中国武术大师曾说过:“力求永恒的武术境界,心系天地的义为先。勇钜专行离不开谦抑,独善其身只在厚德。”

  8、力求永恒的武术境界,心系天地的义为先。勇钜专行离不开谦抑,独善其身只在厚德。

  9、笔下龙蛇似有神。

  10、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11、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12、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3、有很多名人名言可以写的,例如常见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毛的江山如此多娇等等。

  1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15、“振衣千仞岗,濯足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6、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17、以勇为本,以智为先

  18、希望这份书法品能够传递武术精神,激励人们在练武之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注重自身品德修养。

  19、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20、以下是这句话的书法版:

  21、拳要打,字要练。

  22、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3、武术精神格言书法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锻炼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方式。

  24、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明·李贽《续焚书》

  25、此外,书法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这也能够培养人的耐心和专注力。

  26、同时,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促进人的思考和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7、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28、练字,更练自心性,现在太难得静心了。气躁,干什么都不你静心,只有你心里有寄托,致志做某种让你觉得有希望的事情才会让你静心。练字,任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事都能让你平静安稳。

  2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0、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1、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32、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33、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唐·耿《咏宣州笔》

  34、试着投入进去。所谓有爱才有一切,逼着自己去做不喜欢的,恐怕静心很难。其实这个命题反过来更合适,人一旦静下心来,写字就会写得很好;更准确地说,一旦静心,很多事都可以做得好

  35、笔者是书法爱好者,也经常写七字的励志名言,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学海无涯苦作舟;旧书不厌百回读;轻舟已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

  3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7、婉若银钩,源若惊鸾。

  38、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39、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40、以忍为贵,以诚为本

  41、要说说不完,凡练书法者必有体悟。

  42、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43、书法是国学,从古至今不乏格言名句,比如:

  44、以气为根,以身为战

  45、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6、练字可以提高个人素质,让人觉得你有文化内涵。练字可以修身养性,磨练你的`意志。练字有助于你在岗位上受人青睐。练字可以提升人的审美。练好字会使你慢慢知道,受益终生。

  47、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48、通过学习和练习,不仅能够提高个人身心素质,还能够了解和领悟中国文化内涵。

  49、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50、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51、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书法的名人名言7

  1、一个人要么做一个好人,要么模仿一个好人。德谟克利特

  2、人之为善,不自吹自擂而为人之誉;人是邪恶的,不能自我毁灭,而要被人毁灭。

  3、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吕氏春秋》

  4、说远近的人说得好;谨守他的约,设谋略的,这人便为善。

  5、人们愿意为人类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自由。

  6、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吕氏春秋》

  7、好不积累,不足以成名;邪恶不足以杀人。

  8、积累的好家,总会有余情;不好的房子会被摧毁。

  9、人是好的,但还不够好,人是不好的,但还不够好。

  10、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韩诗外传》

  11、德无常师,善师;好无常的主啊,合克。

  12、心善耕地耕田,好为宝与无限。我们要有一颗纯洁的'心,为群众积累好东西。幸福是没有极限的。

  13、为善异,同归于治;对于邪恶不同,与混乱。

  14、对好人行善会使他更好;你若善待恶人,他必越发作恶。米开朗基罗

  15、善治,人心惧;好的教学,人们喜欢它。善治兴邦,善教兴邦。

  16、用金钱分人以利,教人以善以忠,为天下赢得人以仁。

  17、人性的善良就像水的善良。没有好人,就没有水。

  18、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坏人虽不好,但一天也不够。

  19、善的事,我必行。他们做错了什么,我就改变。

  20、看到善,自然的实践将存在于自身;瞧,可怜的乔兰会自省的。

  21、绅士要有知识,有知识,有德行,不游手好闲。

  22、行善与其说是爱别人,不如说是尊重自己。

  23、亲切的话语带着人,温暖比布;伤人的话比长矛还伤人。

  24、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本身,而不在于地位的存在。

书法的名人名言8

  1、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3、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梁武帝《又答论》

  4、盖有骨必有肉,有实必有虚。否则峥嵘而近于险恶,无缥缈空灵之势矣。清.盛大士《溪山卧浮录》

  5、书法趋骨力刚健,最忌野。清.梁献《学书论》

  6、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7、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8、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唐.欧阳询《用笔论》

  9、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11、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12、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3、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14、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16、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17、笔格遒劲,亦是浑厚有力,非出筋露骨,令人见面刺目。清.华琳《南宗诀秘》

  18、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卫烁《笔阵图》

  19、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20、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1、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22、使尽气力,至于沉尽入骨,笔乃能和。和则不刚不柔,变化斯出。故知和者,沉劲之至,非纵逸之谓。清.王淑《论书滕语》

  23、瘦而露骨,肥而露肉,不以为佳;瘦不露骨,肥不露肉,乃为上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24、画促则字势横,画疏则字形慢;拘则乏势,放又少则;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饨,比并皆然。萧衍《答陶隐居论书》

  25、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北宋.米芾《海岳明言》

  26、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骨气而曰洞达者,中透为洞,边透为达。洞达则自之疏密肥瘦皆善,否则皆病。

  2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用骨得骨,故取指实;用筋得筋,故取腕悬。清.刘熙载《艺概》

  28、人知直画之力尽,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利多锋。清.笪重光《书筏》

  29、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书之六局,以气为主。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30、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宋.姜夔《续书谱》

  31、夫运者,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坚如屈铁,注全力于指尖。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32、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清.刘熙载《艺概》

  33、刚劲忌野,清劲忌薄。清.梁献《评书贴》

  34、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明.项穆《书法雅言》

  35、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36、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7、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38、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39、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40、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41、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42、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43、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4、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45、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46、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7、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48、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书法的名人名言9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5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法的名人名言】相关文章:

书法的格言10-09

经典书法名言02-16

书法活动总结03-29

书法教学反思05-17

书法活动总结05-18

书法教学总结06-26

书法的教学反思06-07

书法教学反思11-04

关于书法的名言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