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巧评价激发潜能促发展(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教师随笔)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场所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发展最重要的阵地。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相反,它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某种抑制作用;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能够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充分活动,形成良好教学氛围和师生互动关系,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案例来说明。 四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我给学生讲了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品《过故人庄》。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除个别学生(郭兆东、彭惠刚、杜银钊)外,其他同学当堂课已经能够背诵下来并把古诗抄写了一遍,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放学时我鼓励大家争取把这首诗默写会。 下午到校,我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默写古诗,收上来一看,彭惠刚同学居然没有出现一点儿差错,我激动地提笔写到:“老师真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再接再厉!”要知道,彭惠刚是这个学期刚刚从农村转来的,两个多月以来,各门功课都在最后,特别是语文基础差,短短的一句话里能同时出现好几个错别字;每次听写生词都要错一多半以上……最近似乎有了点儿进步,但不明显。说实话,对这个学生我很是头疼。没想到今天的默写让我眼前一亮,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地表扬一番,以激发这些后进生的潜能。我大声宣布这次默写全对的学生名单,当我读到彭惠刚的名字时,故意放慢了速度,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又“哇——”张大嘴巴惊叹得不得了,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继而便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再看彭惠刚,头埋得很低,很羞涩的样子。当他抬起头时,我分明看到他眼睛湿润了。我示意让同学们的掌声停下来,让彭惠刚讲讲自己是如何做到的。他满脸通红,声音不是特别洪亮,他说:“我中午回到家就背,背会以后就试着默写,写完一遍就跟书对一遍,一连写了好多遍,直到写对为止。”听了彭惠刚的话,我深情地说:“同学们,彭惠刚说得多好啊!‘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何况是默写一首古诗呢。‘滴水穿石’、‘绳锯木断’都讲一样的道理……”我的话还没说完,有同学抢着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嗯,说得很好!”我表扬了这个同学,忽然灵机一动,再一次鼓励同学们:“刚才咱们教室发生的这一幕很是难得,请大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我话音刚落,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看得出大家都有急于表达的欲望。此时的教室里很安静,我不动声色,耐心地等待同学们的佳作登场。 没过多久,同学们陆陆续续把“作品”交给我看。有的写彭惠刚的表现给自己的启示;有的写对彭惠刚的真诚鼓励;有的写号召全班同学向彭惠刚学习……特别是杜银钊同学在习作中表示要和彭惠刚展开竞赛。无论从哪个角度,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尽管有错别字出现,尽管有个别地方语句还不太通顺,但只要稍加修改,都是不错的小精品文。我兴奋地告诉大家:“这是我接任这个班以来,最最成功的一次习作。大家情绪高涨,纷纷要求我马上点评,当然这也正是我想要做的,但我没有马上就同学们的习作发表任何评论,而是让大家先自已修改,然后分小组进行互改,最后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我加以总结。通过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了写作水平。这次的即兴习作作品被同学们收入自己的个人成长档案袋里。 在后来的语文学习中,彭惠刚同学的进步真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他已由当初的“基础差”跃为班里的“进步明星”了。杜银钊的进步也很明显。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任何学生都是喜欢老师的表扬和激励的,每一名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对他的评价,当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时,或者用惊喜的语调、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等方式来表扬每一名同学时,或者写上“老师希望看到你更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骄傲”、“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批语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了,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这种激励功能的作用下,学生都被作为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而受到尊重,自觉地沿着不同的成长轨迹不断发展。 通过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明确了以后的努力方向:教学与评价活动,应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使评价不仅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且促进教学活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