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 李维勇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的方法读准轻声词、儿化词、多音字;通过讲授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杂拌 儿、正月、万象更新、腊月、腊八”等词的意思。 2.通过列表梳理的方法,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 3.通过朗读感悟,联象拓展等方法体会北京春节的年味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详略得 当地描写的写作特色。 4.感受春节这一中国传统的丰厚博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列表梳理的方法,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通过朗读感悟,联象拓展等方法体会北京春节的 年味儿;并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详略得当地描写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感北京春节的氛围 1.事先板书课题,说说感受,读出不同的读法。了解“春节”“北京”。 2.提示本文作者。 3.过渡:老舍是一个老北京,这么一个老北京写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又会透出 怎样的京味儿和年味儿呢?请同学们读读这篇文章。 4.这篇课文的用词很有特色。归类出示字词,指导学生读好。 轻声: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规矩 掺和 红火 儿化: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通过读文中句子,了解“杂拌儿”。) 多音:万象更新 正月 间断 分外 5.请学生说说“北京的春节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 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 1.过渡:老舍是怎样写出北京春节的这些特点来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完成这份表格。 既然是填表可要注意简洁,尽量用几个关键词来表示。填好后,同桌之间可以讨论核对一下。 出示表格:(时间、风俗栏内容待学生填。) 时间 风俗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除夕 赶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年画、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正月十五 挂灯、吃元宵 正月十九 残灯末庙,春节结束 2.交流小结,北京的春节何时始,何时终。随机理解“腊月”“正月”。了解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 的。 三、感受北京春节的年味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透过这么一个表格看到了老舍眼中北京的春节印 象。老舍选取了春节一个多月中的其中六天来写,如果让你选其中的一天去经历一番,你喜欢哪天 呢? 预设:除夕 元宵(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随机重点教学“除夕”与“元宵”两天。) (1)除夕: 1)师:除夕一到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就到了! 请生自读。 2)说说读着这段文字,看到了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逐步感受完段落中的每一句) 师:一句话一番景,老舍的语言异常简炼,高度概括,却一下子把除夕的热闹繁忙的景象展现在了 我们的眼前,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指名读。 齐读。 3)师:老舍的语言虽然概括,却又是如此的丰富,既写出了人们的繁忙喜庆,又写出了满城的鞭炮 不绝,还写出满街的红火绚丽,写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 齐读。 4)师:不光如此,同学们再来看: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我们可以看到那是“家家” 的热闹。我们再读下去——“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如果我们也用刚才一样的叠词来说的话,那 是怎样的热闹呢?……(概括出“人人”“处处”“时时”“户户”) 5)师:怪不得老舍谈起除夕,一开口便说——除夕真热闹。 齐读出热闹。 (2)引述“正月初一”: 1)引读这一部分,说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有什么不同。 理解“截然不同”。 2)体会初一的早上为什么如此安静? 预设:因为除夕实在太热闹了。 为了下午能继续热闹。 3)引读下午的情景。 (3)正月十五: 1)写元宵节的内容有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清楚元宵节的情景 的。 2)请学生读读两处写灯的地方。说说我们眼前一下子展现出了怎样的情形? 出示画面,指导学生读好两个部分。 3)用文中的一句话说,正月十五怎样?引读——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 4)思考老舍写正月十五的花灯,仅仅是在写灯吗? 体会人多、热闹。 5)师引读: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大家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连天,怪不得老舍先生 说“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观灯赏月品元宵,心情多么舒畅,怪不得老舍先生 由衷赞叹“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师:在老舍眼中,北京的春节是——,是——,也是——,这是老舍眼中的北京的年味儿! 板书:年味儿 3.了解文章写作的详略 师:北京的春节很长,有一个多月,可是老舍却只选了这么六个特殊的日子;而在这六个日子中, 老舍又只选了其中的几个日子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你们看出来是哪几个日子了吗? 生答。预设: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请生说说他为什么这么安排。 预设:这是北京的春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日子,是最热闹的日子。 师:是呀!老舍就是这样抓住了几个典型的日子,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他的文字并不华 丽,但是却一下子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四、品味北京春节中的孩子 1.过渡:北京的春节不仅仅因为有了这些年味儿而美丽,更因为有了孩子而显得格外热闹。 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描写孩子的语句。 2.出示。齐读。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 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 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 具。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师:春节里,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4.师:我想大家春节里也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 幕来写一写,让我们大家都来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时间五分钟。 交流。 五、比较不同人眼中的春节 1.师:春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上总洋溢着我们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北京更是如此。孩子 们欢喜,老舍也欢喜!这同样是老舍眼中的年味儿!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看看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请生自读阅读链接材料,体会与《北京的春节》的不同处。 2.交流: (1)梁实秋《过年》 1)体会他的并不特别喜欢。 2)体会他的其实挺喜欢。 3)了解明贬实褒的写法。 (2)斯妤《除夕》 1)老舍抓大场面,斯妤则写一个家庭。 请学生读读最喜欢的语句。 2)一个家庭都如此热闹,整个村子就更热闹了。 3)抓局部,反映整体的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