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第四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二年级 学校 北马小学 教师姓名王爱贤 章节名称 猴子种树 计划学时 两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麻雀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树。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 学习者分析 学生普遍年龄小,大多7岁多,有的6岁。识字不多,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窄小,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需要老师用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浓郁兴趣。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猴、梨、施、将、鸦、哇、谚、拔、麻、雀、樱”11个生字,会写“拔、掉、杜、肥、短、将、鸦、梨”八个字及以下词语:“拔掉、将来、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 (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拍手按照节奏读词语。在新授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合理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课文。 依据的理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低学段阅读课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指导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认识11个生字 会读、会认。 多媒体课件 交流讨论 创设情景、提供练习和反馈 会写8个生字 写正确、规范、端正,会组词。 多媒体课件 示范、观察、练习 提供练习和反馈 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理解课文 多媒体课件 讨论交流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出示画图,板书课题。 对课题进行质疑。 激发学生阅读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读课文,感知语言 出示生字及词语,检查生字读音。布置学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交流识字方法,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把课文读正确,想想主要讲了什么? 培养学生试学能力。 思考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三、再读课文 感悟语言 让学生联系课文相关段落,思考问题,结合观察插图,指导朗读。 1、读猴子与乌鸦的对话内容,并观察插图,思考回答老师出示的问题。 2、画出麻雀、杜鹃说的话。练习朗读。 3、学习最后一段,交流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教会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 四、分角色朗读 内化语言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把猴子、乌鸦、麻雀、杜鹃说的话读好。 给学生创造朗读展示的机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练习 积累语言 1、让学生读一读“学习连接”。2、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 1、读“学习连接”,了解什么是谚语。2、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学写几个在空花朵上。 让学生积累语言。 六、识记字形 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分析笔画,观察生字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观察,描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让学生掌握生字的结构及书写方法,练习把生字写规范、端正、美观。 七、总结 谈收获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谈收获。 谈收获。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