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运用 盱眙县旧铺实验小学 张家琴 摘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立足于综合;着眼于实践;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关键词: 综合 实践 创新 活动 正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一、 立足于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这里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基本特征应为:(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2)伴随着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训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必须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伴随着肢体活动。特别是对小学低中段的学生,陶行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可以让学生多动手。(4)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学习了《鲸》、《蟋蟀的住宅》、《雪猴》等语文后,就可以以“人与动物”为主体设计活动课题:(1)蚂蚁(或其他小动物)生活习性探秘(实地观察、交流介绍)。(2)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搜集材料、汇报成果)。(3)动物知多少(知识竞赛)。(4)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作)。这一活动设计,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综合性原则得以落实。 二、 着眼于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了解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综合实践中的“实践”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爱我红旗”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有以下几项内容;(1)观察红旗水库的野鸭,进行描述(写作)。(2)为红旗水库的鸭蛋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上街展示)。(3)采访养鸭户,了解环保情况(口语交际,写采访稿)。(4)实地查看红旗水库的水面,了解环保情况(调查访问,小组汇报)。(5)为了整个子孙后代——致家乡人的一封公开信(调查访问,小组汇报)。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三、 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活动中的“文化蕴育点”,在生活中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科书、教学挂图、各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还有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等,教师要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关注差异,追求新奇。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察;要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语言。 例如:“如何把课本编得更好?”这一问题的设计,自然就会使学生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有魅力,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又有实践能力的锻炼。再如:让学生品评广告,“搜集广告,评出优劣,把劣质广告重新设计一下。”学生搜集广告的途径是多样的,评比的形式是多样的,重新设计的广告更是百花齐放。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五、 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我认为教师组织活动可以不拘形式。 (1) 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或实物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走出去进行实地考察。(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如:调查学校家庭周围的环境情况,如有破坏,请设计改善方案。可以先个人活动进行调查,设计方案时又需小组合作进行,班级汇报交流又是班级活动。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活动。(3)活动组织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最好的合作与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总之,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要抓住综合性,突出实践性,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语文这一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