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学习、创新、实践中进步 ——关于《如何搞好小学作文教学》的交流体会 教学总结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很头疼的一件事,但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我们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词汇贫泛,内容空洞,思路狭窄,缺乏真实感,语病较多等毛病。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增强他们写作的意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上学期在教导处的统一领导,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下,我们进行了《如何搞好小学作文教学》的教研课题研究,现结合许多教师的工作体会,课题研究想法、经验交流,我整理出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各位老师有所启迪和帮助,当然肯定有许多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并借这次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一、好的作文教学方法。 在上学期的作文教学改革尝试中,我们边学习探索边交流总结,许多老师想方设法的要让作文课出彩出新,在备课时大家常常是集思广益,有时候,突然有了一些新想法,马上就去实施,“好的”就保留下来,经常使用;“不好的”就反思原因,或直接放弃,或改进完善。至于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不好的”,我们的判断非常简单:标准的唯一定位来自于孩子们,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好的”,不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不好的”。一切关于作文教学的复杂深奥的问题,就都变得简单化、明了化了。 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 通过学习教育经典,及观看名师们的教学录像课,我们感受到了那些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功底,感受到自己文化底蕴的严重的缺失,认识到了,只有多学习,多读书,才能使自己的教育研究走得更远。所以老师们平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去反思,力争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三、在评价中思考,在探索中成长 上学期孙春霞老师指导的作文课《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和吴彩霞老师指导的《我学会了……》这两节课的设计比较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力求师生对讲平等,努力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充分利用表扬、鼓励等外部刺激和学生渴望成功的内部求成欲等,让学生们多多体验成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来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爱好。总结其作文指导有几个特色: 第一、多媒体的运用为作文教学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及参与,使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激发了习作热情; 第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了学生的习作心里,如吴彩霞老师让学生把半成品不倒翁材料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体验了过程,在亲自参与动手的过程中写出真实的学习过程和感受,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孙春霞老师上课伊始就很自然的借助讲台、黑板、板擦,创设情境,再现了同学们司空见惯却从未仔细观察过的的同学擦黑板的一幕情景,指导学生边看边说边想边写。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习作障碍解决了,学生写起来自然就很上手,学生当堂完成作文率较高; 第三、老师注重了方法的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及怎样把一件事有条理的叙述完整。, 第四、把课文教学于作文指导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文当成范文来教,教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特点,用了哪些好词好句等等,如孙春霞老师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特点时,就再现了课文《尊严》的片段,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再次观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指导学生用于自己的习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说到这,想借用124团小学兰海燕老师的作文教学感悟与大家共勉,兰海燕老师说:语文教学不是读懂课文万事休,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怎么布局某篇的,要带领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体味不同文体的艺术特色,要引导学生在文体中走两个来回: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披文入情,由情悟文! 在你设计教学时,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去定,而不是根据文本去定目标,去驾驶课堂。如:“一夜的工作”假如让专家去上,他首先会这样定目标: 1、有感情的去读课文,体会总理一夜工作的辛劳和简朴生活。 2、学写自己最充实的工作(生活片段)。 教学流程: 一:学生学习生字词;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总理一夜工作的辛劳和生活的简朴; 三(一般老师在上到此时有个拓展:总理在想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根本没什么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没有提高,没有。这是专家所说。)专家去上是让学生去募仿写熟悉 的生活片段,让学生把学会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学生的写作中。从总理的生活片段去引导,激发学生联系实际去表现自己的生活片段——学会迁移。这一课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练习上,而不是浪费在学生能读懂的文本上。 再说说其他教师的作文指导课: 1、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巧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有感而发,并引导学生怎样把现实与想象有机的结合起来,如王庆玲老师指导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时引导学生写好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中怎样借助语言、动作、神态及环境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作文的中心;祁慧莲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写精彩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时,都巧妙地的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指导方法,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目的。 2、在习作中用好评价手段 作文课主要有两个表现形式,“一为指导”、“二为讲评”。上学期我们老师的作文教学课上都较好的运用了这两个表现形式。 四、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有成绩也有不足,下面总结一学期的作文教学不足之处: 1、 学生的习作质量虽然提高了,但是心理意识并没有多大改变,喜欢写作文,自觉自愿写作文的学生各班都在少数。 2、 虽然充分利用表扬、鼓励等外部刺激和学生渴望成功的内部求成欲等,让学生们多多体验成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激发了他们对作文持续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解决了提起作文,学生挠头,教师犯怵。孩子们胡编乱造,东拼西凑,改头换面抄作文,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毛病”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许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不会举一反三。 3、 对作文的讲评力度不够,“讲评”应该重于“指导”。有这么一个比喻,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前面小跑,老师在后面跟着,当学生遇到坑坑洼洼的时候,要摔跤,要跌倒的时候,上前去扶一把,告诉他应该注意什么。而不是,老师在前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跑啊跑,让学生在后面跟啊跟。以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老师跑在前头,跑啊跑,学生脱鞋戴帽地在后面跟啊跟。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学生在前面一路欢快地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看着,看到美好的表达方式,告诉学生,写得真好,大家一起来分享;看到学生的表达出了问题,或没有把握好火候,过了头,摔了跟头,教师见了,喊停,抱扎一下,调整一下。讲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将作文读一读,老师讲一讲,评一评。还应该练一练。教师批改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点,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学生也有心理认同感。这样的训练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 其次, 作文讲评,主要应该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全班共同的进步,共同的成功之处,在讲评时热情加以鼓励。对于存在的带共性的问题,最好也通过表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使没写好的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一般不要采用把写得不好的作文拿出来当众讲评的办法。表扬鼓励要照顾全面,不要总是表扬少数几个写得好的学生,忽视多数学生的苦心与进步。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作文比较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当众加以表扬。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用心的地方老师注意到了,提到了,体会到成功或进步的喜悦,也看到自己的不足,盼望下次作文能写得更好。 五、今后作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1、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2、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 3、重视作文批改。 作文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作文批改由教师一包到底的现象。这种批改,费时费力,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学生往往拿到被教师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时,只简单地看一下教师的评语或所给的分数就了事。这样,教师的劳动变成了无效的劳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批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因此,小学作文尤其是中高年级作文批改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上来,要引导学生自己评价、品味,自己动手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作文。 4、改变作文流程 一直来,我们作文教学的流程大多是:作前指导—学生习作—批后讲评,这种作文的模式无形中已把指导、习作、讲评、修改基本分离开来。同时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作文指导、学生习作,而轻视了作文评议和修改。这样的作文教学出现了许多不足:因为老师作前的模式指导,绝大多数的学生的作文思路都按老师的语言指导去写,不会自己发挥,训练效果欠佳。而因轻视评议、修改,不能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因此,要打破这种作文教学流程,作文教学的过程应贯穿: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想象,自己习作。教学的流程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5、迁移运用,巧妙仿写。 对于部分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在提倡仿写的同时引导其明白仿写与抄袭的区别,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天安门广场》、《九寨沟》等文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 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局部模仿,内容较多,范文较广,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但应指出的是,不是课文中的每一个片断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断,进行仿写练习。换句话说,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之“点”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哪些该仿。哪些不该仿,模仿哪些“特点”,怎样模仿等,都需要教师细细指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是属总起分述段,或是属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清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仿写时,同时告诉学生这种片断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6、教师要重视学习。 语文教师可以说是教师中最忙的人,超大量的工作,课难备、难讲,作文难批、难改,还得干班主任。很多语文老师不是不想看书学习,充实自己,而是实在没有时间,尤其是没有大块时间看书学习。教学杂志上阐述教学理论的文章不仅新颖、实用,贴近教学,而且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少则三五分钟,多则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一篇。不仅不感到劳累,还是百忙中的一种调味剂。同时,在这些教学杂志上,各期都选登了不少教改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或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经验和成果,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拿来借鉴,从而引发自己在这方面的教改实践或指导自己在这方面已有的教改实践取得成功。 总之, 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老师给学生创设一个遐想的空间。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次训练,上好每一堂作文指导课,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让学生把心中的激情化作写作的热情,使学生会写善写作文,而且越写越精彩。 成绩总是在不断地实验探究中获得的,要有收获就要不断的努力,不懈的付出,我们不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多远。但我们应该清楚:水流了,终有归海的时候;花开了,终有结果的时候;车动了,终有到站的时候;努力了,我们的理想又怎么能没有实现的时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