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的家访(四年级下册班主任工作总结)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蓬安县城东路小学 邓晓华 就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而言,学生接受教育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辅,要使学生全面发展,老师的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行之有效的目的。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异于他人的个体,他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事物,这种种的不同就注定了他们在思想性格上的迥然不同。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那么对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老师就必要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的家访。 家访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或者是对于家长都是有益无害的。首先,家访有助于老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弄清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是否一致;放学后是迅速回家还是三五成群在路上逗留或是到游戏厅、网吧等游乐场所玩耍。也有助于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的了解。其次,通过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共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再次,通过家访与家长谈心,沟通,是家长和老师建立起友谊的桥梁,进而增强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感,从而得到家长对老师工作更多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通过家访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对学校的看法、对老师的工作的要求,并听取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检查、反省自己,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家访工作呢? 首先,家访要有目的、有针对性,不要盲目的进行。对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长,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对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可以以身边简单的事件为例,使家长明白其中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提高认识,进而更好地配合老师共同教育自己的孩子;对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可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式、新课程理念与之进行交流和探讨,结合学生实际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其次,家访要经常化,持之以恒,不要搞形式,走过场。要持续家访与家长保持联系,相互沟通,这样有助于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绪波动,找出问题的根源,立马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千万不能等到学生犯了错误后才去家访。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这种“告状式”的家访不但不利于沟通反而会造成师生间的矛盾对立,这样做的后果多数只是带来了家长对孩子的一顿“皮肉式”教育,对于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 望子成龙的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又要给家长讲清道理,事情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最后,家访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当着家长的面指出孩子的缺点时,态度要缓和,千万不能急躁,尤其是“你的孩子不中用”“如何如何的笨”“不可救药” 等词汇是万不可出现在谈话内容中的。因为这样不但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反而家长还容易对老师产生不好的看法。要语重心长地讲解,使家长明白道理,让家长感到老师的批评是合情合理的,是出于真心帮助、关心孩子的,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遵循教育教学原则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做到循循善诱才能使艺术之花开得绚丽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