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7单元语文常识复习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方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作品有《信任》、《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白鹿原》。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5.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海伦凯勒、张海迪、夏洛蒂、贝多芬…… 6.背诵课文1、2、7、9自然段。 16.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 6.关于草原的诗:《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7.背诵1、2自然段。 17.麋鹿 1.《麋鹿》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麋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等。 5.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颠沛游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练习5》 1. 熟悉带“风”字的词:寒风、劲风、金凤、凉风、疾风、和风、热风、朔风、狂风、微风、暴风…… 2.填空。 (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天高云淡,(金凤)送爽,大雁排着队往南方飞去。 一阵(狂风)刮来,飞沙走石,人们难以行走。 雨住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凉风)习习,人们感到舒服极了。 3.背诵风速歌及《秋》。 4.知道自己最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动物世界,大风车,魔力发明秀……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2.巴金原名李尧堂,又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作家,曾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他是一位世纪老人,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萌芽》、《随想录》等作品。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3.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老舍。 5.课文习题2。 (1)“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2)“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6.巴金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是:(1)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2)为社会添上光彩;(3)为别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 7. 文中的“开花”并不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巴金爷爷一生开出了绚丽的花朵,表现在:(1)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2)没有领过国家的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3)他曾经一次又一次地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4)他将自己所有的藏书都捐给了国家。 8.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封充满爱的回信是一朵花,一个鼓励的眼神是一朵花…… 9.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4句话。 19.钱学森 1.《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 3.读钱学森的话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位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实事。 (2)“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时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4.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5.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0.詹天佑 1.《詹天佑》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公里, 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3.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事迹——修筑京张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作者依次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4.居庸关:两端凿进法;八达岭:凿井开凿法;青龙桥路段:设计“人”字形线路。(要求会画示意图。) 5.“……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中的“争夺”是指争相夺取。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铁路的修筑权。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这句中的“争持”指争论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说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们的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 21.鞋匠的儿子 1.《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2.林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3.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及林肯的谦逊。 4.课后第三题。参议人员对林肯的态度由 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大度、不卑不亢、仁爱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 5.“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句话中“房子”指美国这个国家,“裂开的房子”就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完整的整体”指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句话表达了林肯希望国家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愿望。背诵这两句名言。 6.有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屠格涅夫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 我不一定会胜利,但定会真诚行事。我不一定成功,但会保持一 贯的信念。 ——林肯 练习6 1.颠倒词:意思相同和意思不同的,除课本上的再分别记5个。 2《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西汉刘邦所作,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1)诗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透彻地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2)词解。 学问: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始:才。 终:到底,毕竟。 躬行:亲自实践。 绝知: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深入透彻地理解。 示:指示,训示。 (3)全诗意思:古人做学问总是不余遗力,少年时期花的工夫要到老年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透彻地理解必须亲自去实践。 2.《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来比喻人的心智。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心智更加开豁,眼光更加敏锐。 (1)诗中表达诗人读书感想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词解。 观书:读书。 鉴:镜子。 开:清澈。 徘徊:来回移动。 渠:它,指方塘。 为wèi:因为。 (3)全诗意思: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都倒映在其中,在水面上浮动。要问方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的清澈,因为有活水源源不断地从源头流来。 3.关于读书的名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背诵两首诗。 23.学与问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背诵《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有关“学与问”的名言警句。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重要。——爱因斯坦 5.背诵课文中括到的句子。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 3.理解“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义: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读懂大自然的文字。要走进自然,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善于请教。 4.举例大自然的各种文字(三个)。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青蛙乱叫,大雨来到。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重要性、读报的方法,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第二、讲文明,读后要整理,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染。 练习7 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及古今贤文(读书篇)。 学和做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认识新词。 炒股 资讯 打非 曝光 脱贫 给力 神马 倒计时 多媒体 含金量 地球村 一头雾水 白色污染 豆腐渣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