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高年级作文审题能力的培养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审题是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思考题目内容,明确题目范围,揭示题目意义。这就是审题。只有这样,作文内容才符合要求。否则就会出现“走题”、“偏题”现象,甚至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一、指导学生完成审题任务 (一)审清体裁 体裁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在小学阶段涉及的体裁一般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等。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记叙文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种形式。审清体裁,就是要弄清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形式的文章,是写人记事呢,还是写景状物。 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体裁,题目都有明确的揭示,要留心辨别。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XXX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XXX人;以写活动为主的记叙文,常常注明XXX活动。如“发生在家里的事”、“记一件有趣的事”、“记一件互相帮助的事”,这些题目都标明是写事的文章。“记一个勤奋学习的人”、“吃苦耐劳的妈妈”、“助人为乐的张阿姨”,这些题目标明是写人的文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记一次冬游”、“记一次参观活动”,这些题目都标明是写活动的文章。 一般情况下,标有“记”字的,常常是记叙文,如“记一件事”,“记一个我熟悉的人”。以介绍物品名称为题的,一般是说明文,如“洗衣机的使用和保护”、“文具的保养常识”。 有的文题,可以写几种体裁,如“母校使我难忘”,既可以写母校的老师、同学 使我难忘,又可以写母校的事使我难忘,还可以写母校的景色使我难忘,这样的文题,要先确定内容及中心,再确定体裁。 (二)审清人称 人称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用第几人称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如“在雷锋的精神鼓舞下”,应用第一人称来写,这样容易写出自己的感情,表达得亲切自然。如果用第三人称,写别人怎样受鼓舞就不如第一人称真切。再如“雷锋精神鼓舞了他”,应用第三人称写,这样能比较灵活自由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审题确定人称,不能只看作文题中的人称代词。如“我的同学”,题目中的人称代词是“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同学”是写作的主要对象,应重点表现同学的品质,最好用第三人称。又如“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她”是第三人称,但她是文章重点写作对象,这样的文题,最好用第一人称写。 (三)审清选材范围 文章的题目很多在选材范围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注意弄清这些要求,以防所写的内容跳出“圈”内。如“上学路上二三事”这个文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范围要求:时间范围“上学”;地点范围“路上”;数量范围“二三事”。再如“我爱妈”这个文题,不仅规定了写作对象“妈妈”这个人物范围,还规定了写作内容“怎样爱妈妈”。 确定文章的选材范围,要注意分析题目中的修饰语。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修饰语是“一堂生动”。从这个修饰语中我们清楚地看出,这堂语文课的数量范围只能是“一堂”,写作内容应围绕着怎样“生动”来选材。一般来说,题目中的修饰语越多,写作的内容就越窄,范围越小,反之,修饰语越少,写作的内容就越宽,范围越大。如“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这个题目的修饰语较多,严格限制我们必须写“星期六的晚上”,不能写其他时间的晚上,也不能写星期六的其他时间,只能写晚上,而且只许写“一个”晚上,不能写两个。如果这个题目就是“星期六”,范围就广泛多了,早晨、晚上,一个、两个星期六都可以写。 (四)抓住“题眼” “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揭示思想意义,体现文章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题眼”是关键词,审题必须重点抓。如“一个刻苦学习的人”,题眼是“刻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我心爱的铅笔盒”,题眼是“心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美丽的冬天”,题眼是“美丽”,揭示了文章的重点。 分析题目中的题眼,要注意文题的结构类型。如果文题是一个短语,修饰的词语一般是题眼,如“美丽的冬天”中的“美丽”,“珍贵的衬衣”中的“珍贵”是题眼。如果题目是一句话,一般来说题眼在题目的后半部分中,如“小华后悔了”中的“后悔”,“小明和小强和好了”中的“和好”都是题眼。 审题抓住题眼十分重要,题眼抓得准,有利于突出重点,表现中心。否则就容易把文章写偏,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审题,除了弄清以上各项内容外,还要注意题目下面附带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审题的一个方面,要予以重视。如“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标省略号的部分由自己填上,可以写人,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并写出你喜爱的情感。作文前,要先确定中心,想好叙述的顺序,列出简要的作文提纲。写完后,要认真读一读,看看是否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如有不够妥当的地方,用修改符号加以修改。”这个文题附加的要求较多。首先提示了写作体裁要求,然后提示了写作的重点,最后又提示了写作过程。审题如果注意这些附加要求,写起来就能更好地把握住。 二、教给学生审题方法 审题的方法很多,常见的审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分析法 分析法,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文题是由哪些词组成的,然后再逐词推敲,弄懂每个词的意思,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如“好风气”这个题目的审题,首先要清楚这个题目是由“好”和“风气”两个词构成。然后再推敲一下这两个词的意思:“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好”是指优点多的或使人满意的。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好风气”是指好的爱好或习惯。分析法分析要正确,只要有一处差错,就会造成不切题的毛病。如写某人做某件好事,没有群众性、广泛性,就不太切合题意。 (二)比较法 有些文章,表面上看,意思差不多,可是你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有时差别还比较大。如“我的同学”和“我和同学”这两个题目,差别较大。“我的同学”中心词是“同学”,“我”是修饰成分,这篇文章要求写有关“同学”的品质等内容。而“我和同学”是并列关系,这篇文章要求既要写“我”,又要写“同学”,还要写出“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及发生的事。如果只写“我”不写“同学”,或只写“同学”不写“我”,或者没有写“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及“我”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就不切合题意了。 比较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相似题目要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有鉴别,作文才会更切题意。 (三)提问法 提问法是一种常见的审题方法,一般来说,看到一个文题,学生常常在心里提出问题,一边问,一边从文题中寻找答案。 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文章应用第几人称写?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文章的重点应写什么? 如指导学生写《大家都夸他》这篇文章,在审题时可以问一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可能学生会提出:“大家都有谁?都谁夸他?他又是谁?为什么夸他?夸他什么?”一边问,一边集体寻找答案,文章要写的内容,表达的中心,选材的范围也就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