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教材解析  …………………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亲切通俗、富有韵律的语言,丰富有趣的自然科学知识,能吸引学生走进大自然那奇妙的世界。

课文共6小节,按总分总的结构展开。第一小节总述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激发阅读期待。第二至五小节以并列的结构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四种天然的指南针。第六小节不仅点题,还点明诗的主旨,并与开头相照应,告诉学生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知识,鼓励学生走向大自然,细细观察,多多思考。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样。以第二人称“你”来叙述,并采用假设的语气,“要是你……可千万……”“要是你……就不会……”这样的语句读来倍感亲切,仿佛作者就是一个真诚的朋友,把大自然的秘密向我们娓娓道来。文中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说明天然指南针的作用,如,“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大树也会来帮忙”“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作者还注意运用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如,“辨别、分辨、认出”“帮助、帮忙、指点”,既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又使文章情趣盎然。另外,这首诗每小节末句押韵,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野外夜景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高挂在天空,能帮助学生理解第三小节内容;第二幅是雪后天晴图,沟渠里的积雪一边化得快,一边化得慢,与

第五小节相对应,为突破难点提供帮助。

………………… 教学目标  …………………

1.认识“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认的13个生字,“忠、实、盏、闯、稠”是翘舌音,可归类认读,并在连词练读中读准确。“碰、积”两字的字音要作强调。“碰”,韵母易误读为"ong",“积”的声调易误读为第二声,要注意正音并加强示范。

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字形,了解字义,并注意在学文中随机巩固。

(1)联系熟字识记。

部分生字可鼓励学生联系学过的字识记,如,熟字加偏旁记忆“忠、实、导、闯、稠、稀、积”,熟字“咏”减偏旁识记“永”。

(2)扩词识记。

有的生字,如“慌、辨、盏、碰”,学生对其中的一些部件不熟悉,或拆分开来表述很复杂,不宜作字形分析,要引导学生整体识记,并与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不仅能巩固识字,而且能丰富词语积累。如:

慌:慌张、惊慌、慌忙      辨:分辨、辨认、辨别

碰:碰碰车、碰面、碰撞    积:积水、积木、积少成多

(3)结合语境随文识字。

“忠实”,忠诚可靠的意思,在文中指用太阳来辨别方向非常可靠。可以进行拓展运用,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忠诚可靠的,如忠实的朋友、忠实的战士。“稠、稀,,是反义词,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结合语境加以理解。

(4)结合字义识记。

“渠”字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可结合图片,先让学生明白“渠”指人工开凿的水道,再让学生认读“渠”字组成的词语,如沟渠、渠道、水渠。

2.写字。

本课要写的9个字,要注意分类整体观察。左右结构的字“指、针、碰、积、助、特”,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发现每个字左右两边的宽窄、高低关系,“指、针、碰、特”左窄右宽,“碰”左边靠上——这是学生第一次写石字旁的字,要特别强调石字旁写得小且靠上;“积”右边的“只”上部要底于左边的“禾”。上下结构的字,也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宽窄、长短等关系。如,“帮”上宽下窄,“导”上窄下宽。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帮、碰、积、助、特’’几个字关键笔画的穿插,将字写得紧凑、美观。

本课9个字书写要点:

指   “扌”中的提收笔指向右部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右部上部略宽于下部。

针   “十”字的横穿插到金字旁第二横和第三横中间。最后一笔竖稍长,收笔比金字旁下端低。

帮    右上部分第一笔横撇弯钩起笔与左上第一笔横平齐。“巾”字窄于上部,居中,竖沿着竖中线行笔。整个字三部分都要写紧凑。

助    第五笔为提,不要写成横,起笔略高于第七画的收笔。“力”的撇要穿插到左下方。

导   上面是“巳”,与第一笔相连,不要写成“已”。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稍下一点。

永   第一笔在竖中线起笔。横折钩中的竖段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是捺,不是长点。

碰   右边的第一笔点要高于左边“石”的第一横。最后一横在“石”字的下面起笔。

特   牛字旁最后一笔为提。第七笔横起笔穿插于牛字旁横和提的中间。第八笔横比第七笔横短。最后一点写在竖中线上。

积    “口”比禾木旁稍低。“只”字的撇穿插到禾木旁点的下面,最后一笔是长点。    -

本课要求写的字,可以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加以巩固,如指南针、帮助、向导、永远、特别、积雪;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如指路、打针、助人为乐、导游、永久、碰碰车、特点、积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采用第二人称来叙述,将科学知识融于生动的表达之中。朗读时,语气要亲切,像在给朋友热情地介绍大自然的知识。另外,文中不少地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读时要表现出童心童趣。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句,“要是”读后稍停顿,体现出假设的语气,“野外”要作强调,表明不是在城市、村庄等其他地方。“可千万别慌张”应紧接上旬,“千万”应重读,表现关心。“别慌张”可带上摇头或摆手动作读。“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要强调“天然”,表明不是真正的指南针。

朗读时要注意突出每一种天然指南针的名字,并重读关键性的词语,体现出这种天然

指南针如何指点方向。如第二小节,“太阳”要读得稍重,读后停顿,体现这小节介绍的是“太阳”这种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要连读,并强调“忠实”,读出夸赞之情;

另外,“中午、南边、树影、北方”几个词语应读得稍重一些,以突出太阳指点方向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大树和雪当作人来写,“帮忙…‘特别怕…‘指点方向”等词语,让人感觉它们像朋友一样,亲切地给我们指明方向,要读出亲切友善的感觉。另外,诗中许多意思相反的词语,朗读时要注意。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一句第六小节再次出现,与第--+节形成照应,但要注意区分重音的不同。在第六小节中,重音要转移到“很多”上,与后面的“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形成关联,从而传达出你只有细细观察,多多去想,才能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的意思。

2.理解运用。

课文语言生动,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很丰富。教师要有明晰的目标意识,扣住“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个单元要素,把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以及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时,可以以“天然的指南针”统领对全文的理解。

首先让学生借助图片或实物认识指南针,然后出示“天然的指南针”,谈谈理解。如有困难,可引导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天然”这个词(天然的溶洞、天然的温泉、天然的大理石),从而理解“天然”指的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制造的,再来理解“天然的指南针”,并通过朗读表达出大自然中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

第二至五小节分别讲述了在不同时间里这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人们辨认方向的,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接着导学第二小节,理解太阳怎样帮人们辨别方向。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光

和影子的方向是相对的:灯在前方时,影子会在后面;灯在左边时,影子会在右面。也可

以回忆自己走在阳光下时,影子和太阳方向的关系来理解“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在此基础上,理解“忠实”指忠诚、可靠,“向导”指引路的人、指点方向的人,中午时分高挂于南方天空的太阳,会让树影指向北方,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第三至五小节,先让学生自己读,勾画“天然的指南针”,小组交流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然后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逐小节学习,突破难点。北极星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可借助课文插图或其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说明北极星很亮,一直高挂在北方。

引导理解“稀”和“稠”,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比较常见的“稀”,知道“稀”指枝叶少,树叶之间空隙大;再结合语境,来猜“稠”的意思;最后出示枝繁叶茂的大树图片,进一步形象感知“稠”是指枝叶多而密,从而学习借助意思相反的词来理解新词的方法。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让学生了解南边阳光充足树叶就长得多而密即可。最后指导朗读,突出“稠、稀”“南、北”的对比。

文中没有直接讲明积雪是怎么样指明方向的,可告知学生沟渠北方的雪化得快。建议借助沟渠的图片,简单引导学生理解:沟渠南面因有遮挡,阳光照射时间比北面少,所以沟渠南面的雪化得慢些。然后引导学生仿照上一小节来表述: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雪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最后一小节旨在揭示诗的主题,与开头照应,可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课关于事物名称的词语较多,“指南针、北极星、指路灯、沟渠、积雪”,可以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来理解。“慌张、辨认、忠实、向导、乱闯”等新词可结合近义词来理解,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词语积累。

3.课后练习。

第一题,建议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完成。(详见“朗读指导”和“理解运用”)

第二题在识字和理解课文中都可以渗透,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集中读一读,发现每组词意思相近,然后记一记。

第三题是选做题,旨在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向家人或亲友了解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多问一问,适当时机安排在班上简单交流。

三、问题提示

中午的时候一定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吗?    ’

课文中“(太阳)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地球上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而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的部分或全部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在一定的时间内,这种说法不适用于这些地区。每年的3月21日至6月22日前后这段时间内,太阳光的直射点逐渐由赤道移到北回归线上,然后又南移。由于太阳光线直射点的北移,在这些地区这段时间中午的树影,有可能指的是南方,因为太阳在北方。

与本课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要不要理解?

与课文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教学中不必一一讲解。出于理解课文的需要,一些直

观明了的常识可融于具体内容的学习中简单介绍,不可讲得过多、过深,避免把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比如:“因为南边的阳光充足,大树南面的枝叶会长得多,长得密”学生易于理解,可以直接告知。而有些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怎么找到北极星”,课堂教学中不作讲解,可顺势鼓励学生在课外去了解、探究,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资源…………………

北斗七星与北极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座中七颗明亮的星,形状像勺子,因容易辨认,故可以借北斗七星来辨别其他星。用直线把勺形边上两颗星连接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即北极星的位置。

沟渠中的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还是南方?

因遮挡的缘故,阳光直射到的是沟渠的北边,所以沟渠北边的积雪化得快。与之相反,沟渠南边积雪就化得慢。而高山上的积雪,南面要化得快些。

野外判断方向的办法

1.利用指北针。

将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后,标有“N’’的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

2.利用地物特征。

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庙宇:通常也是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3.利用植物生长特征。

北侧山坡,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比向阳面发育更快。树木树干的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稀疏,向北一侧则年轮较紧密。

附:

《同步解析与测评》听力答案

沟渠、慌张、野外、渠道、辨认、忠实、稀少、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