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花牛歌》赏析(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花牛歌/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赏析]

《花牛歌》通过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在草地里做梦,表现了花牛悠闲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相近的文字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结构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快。作者以孩童幼稚天真的眼光去看待花牛,描述花牛,不过分追求思想的深刻和复杂,也不过分追求语言的华丽。

诗人通过描写草地上的花牛行动的各个情景,表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诗歌借景抒情,借情写诗,看似简单平常的画面,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抒写更加动人的诗篇。

[诗歌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描写草地上的花牛行动的各个情景,表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读完了这首诗歌,我们知道这是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第一节: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无拘无束。

第二节: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霸占”一词写出了花牛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无拘无束。

第三节:花牛甩着尾巴走在在草地上。“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这个动作令我们感受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第四节: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做梦”和“偷渡”是拟人修辞,做梦可以梦到很多东西,偷渡则给人神秘之感,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这两处拟人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设想,也许花牛在梦中有美味的青草,有蛐蛐在弹琴,有傍晚的阳光......

读着这首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

《花牛歌》这首诗歌描写了一只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的花牛。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