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大、猛、狂) (二) 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这些句子。 (课件出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了雨水之大,而且雨水的来势凶猛。)齐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雨水的大而凶猛。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雨水的来势凶猛: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让学生自己发现。(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 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 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找出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句子指导朗读。) ( )这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村民什么样的心情?(恐慌、紧张、害怕) 2、同样是在山洪的突发时刻,谁的表现不一样呢?(老汉)继续读3---10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老汉的句子。(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读完这些句子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老汉。(镇定、沉着、冷静)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情况下他依然镇定的指挥着大家。出示: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1) 引入:在镇定的老汉面前,纷乱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播放影象:汹涌的洪水。同时出示字幕: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洪水中响起了老汉的声音:“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生读) (2)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想读出老汉的什么呢?(指名说,并读一读)坚定的信念、沉着的性格 引入: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谁来读读这段话,咱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 (四) 寻一个“情”字,走进人物内心 引入:在撤离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幅画面(出示画面)。 (1)这是谁?(老汉),老汉在干嘛?(把小伙子从队伍中揪出来),小伙子是谁?(党员)从哪看出来的? (2)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1)自已读读,看看老汉此时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很凶)从哪看出的? 谁能读出老汉的凶(指名读) (2)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揪”(狠狠地、用力的、坚决果断的、公事公办的)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分组读 (3)你觉得老汉揪出的仅仅是小伙子吗?还揪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想想“揪”字还揪出了什么? 小组交流(揪出了村民的希望,老汉的大公无私,群众生命的安全,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以及作为一名党员决不能损害群众利益的价值观。) (五)——“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这样好的老支书,最后“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只剩下一片白茫茫 齐读最后一部分(24——27自然段)配乐 引入:老汉和小伙子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课文结尾才说明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小组交流 (设置悬念,更有利于突出和表现老支书的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是文章更具有震撼力) (六)领悟“桥”的内涵。 1、现在你觉得题目中的“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木桥吗?文章以“桥”为题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交流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2、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我们此时对老支书深深的崇敬。请听——这响彻云霄的赞歌——《为了谁》 总结:老支书,你是一座桥,是一座把党和人民紧密联系起来的桥!他和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中的一员,为的是我们的党,为的是我们亿万人民群众的幸福,他们是最让我们感动的人,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课的学习。 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12.桥 生 命 桥 沉着无畏 忠于职守 大公无私 英勇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