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浙江江山实验小学 刘土梅

教学是教与学的科学与艺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是现代教师所应树立的理念。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追求。只有有了正确的理念,才能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才能掌握丰富的教学艺术,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我觉得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一教学理念,我们必须树立三个层面的教学观。

一是基础观。这是从终身教育的层面来考虑。我们小学教学必须年年把好打基础这一根弦,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把好我们的方向。

这个基础应该是“全面”的基础,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如果把高等教育比喻为矛的话,那么基础教育应该是盾;如果把学生的素质比做一个桶,高等教育取决于其最高的那块木板,而义务教育应该取决于桶的最低的那块木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小时侯,数学尤其突出,还显出其非凡的才能,而他的父亲却没有在这一方面给其加压,而是请了一位老师专门为其辅导学习《孟子》,为其在人文学科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杨振宁回忆此事依然感慨万分,他觉得《孟子》给了他的一生的帮助远远胜于其他。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有长远持久的发展。席慕容在一篇散文中写到:早开的莲都是弱小的花,只有经过积累,长为杆的莲才能开出鲜艳夺目的莲花来。富有哲理,令人回味。作为小学教育就应该是打好基础,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全面的基础,而不是过早的确定学生所走的路,强扭的瓜不甜,伤仲永的悲剧是令人遗憾的。

二是过程关。这是从教学方法的层面下考虑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做人要注重过程,认真踏实的过好每一天就够了,而不要以成败论英雄。教学也一样,特别是对于刚刚走上人生之路的小学生,应在教学中把握好每一个过程,重过程而轻结果。重过程就是要重视在过程中提高。在过程中锻炼,在过程中培养,某些时候,结果其实并不重要,现代提的研究性课程,就是要让学生根据一个课题,自己去发现,去择素,去找资料搞实验来解决,课题能不能完成,结论是不是正确的,这其实都不重要,所有的成果在过程中体现,很多时候,有创见得失败比墨守成规的成功更有价值。爱迪生的电灯是上千次的失败的成果,而每一次失败,每一个过程都是更接近于成功。因此,题海战术是不可取得,它其实是通过简单反复机械的劳动来博取一点考卷上的成绩,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力来获取的,是以牺牲学生的天性来换取的,这是得不偿失的。小学生的人生刚刚起步,过程刚刚开始,请不要关注那一丁点可怜的结果吧,而应重在过程,把握好每一个过程,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幸福考虑,为人而考虑。

三是启发观。这是从心理的角度去考虑的。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是一把火炬,需要我们用心灵去点燃。学生不是容器,什么东西都硬塞进去。现在我们都谈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去发展,而不是在教师的压制下去发展的。有人把素质教育当成一个大筐,什么东西都装进去,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也不能培养真正的适合时代的人才。相反,可能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走上社会就成了淘汰产品,甚至还没走去就已被淘汰。因此善于启发,敢于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火炬自己燃烧,我们只是一个添油人,那么这火炬一定会越烧越旺。

世纪的钟声已响过,WTO已走近我们,时代在呼唤着创造性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正是我们光容的职责,让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追求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理念,努力钻研,精心耕耘,为江山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邮箱: www.liutum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