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带来长长的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20分钟带来长长的反思

        ——执教《台湾的蝴蝶谷》课后反思

                             羊毫街小学周青梅

当听到别的老师到外校讲课,回来说:“学生真难调控”时,我不以为然:难道他校的学生不是学生吗?和本班学生有多大差别?我想不通。真正自己实践,才知道了课堂调控的重要性,以及我与孩子们的沟通,与文本的沟通的重要性。

3月27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在晋华小学做课《台湾的蝴蝶谷》第3自然段,短短的20分钟却留给我长长的思考:

(一)自己没有激情,也带不起学生的激情

——没有激情的课堂

“课堂要成为学生兴趣的课堂。这么美的文本,自己没有走入文本,学生也没有走入文本,还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激情的老师,调动不出学生的激情,同样课堂也没有激情。”——教研室王老师一针见血地点到。

在刚上课起立时,学生们便懒洋洋,我为了提高学生自信,在读课题“台湾的蝴蝶谷”时读了3次,我引到:“同学们,教室这么大,听课老师这么多,我们让每一位老师都认识我们二(3)班充满自信的孩子们。”这时,学生们声音宏亮,可后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一直到美美地品读课文,学生们都没有跃跃欲试之感,我也平平淡淡,也许我还没感到蝴蝶谷之美,也许是陌生的学生,也许是我心理放不开紧张的缘故。导致自己没有激情,和孩子们没有“学”成一片,使课堂气氛并不活跃,并不浓厚。

(二) 朗读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目的的朗读

“美文更要美读”。在初读课文时,我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很明确。但到后来品词品句后,要求读出美感,从读中体会黄蝶谷金光灿灿的美以及彩蝶谷五彩缤纷的美,我都没有说要求,只是简单地说:“同学们,请再来读一读。”没有提出要求,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没有层次地读。美文的“美”成为空洞之词,无稽之谈。    

(三) 预设精彩之处没有在课堂中出现

                         ——没有预设的完美。

在备黄蝶谷“金光灿灿”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找出哪个词看出黄蝶谷景色迷人?学生马上找到“金光灿灿”,于是继续引导:“你认为那些事物金光灿灿呢?”我预设中学生回答:金子、金元宝、秋天成熟的一大片油菜花等。这时相机指导朗读:你能试试吗?让老师和同学听你的读感到成群的黄蝴蝶在太阳照射下都把我们眼睛晃得睁不开了。但事与愿违学生却回答:星星、月亮、彩虹、雨点……一下把我的思路打乱了。预设中精彩的指导朗读也搁浅了。课下和同年级老师探讨,关于“金光灿灿”这个词的理解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少,没有联想到黄金、金元宝等,而是想到了日常相关事物:星星、月亮、灯笼等,不过,黄金、珠宝我也是从电视、电影上看到的,更不用说见也没见过的油菜花了。这些缘于我在备课中没有备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生活体验,这折射出我备课的浮躁,没有贯彻“以生为本”的新理念,只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的错误思想。

(四)评价学生词语乏溃,平淡无奇,抓不住学生心理

       —— 没有激情的评价                                                                                                            

       因为第一次讲20分钟的课,我只是想着不要超过时间,尽快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草草评价,甚至指导朗读后,指名学生读课文后也置之不理或简简单单不痛不痒地评价,“真好”“真棒”,使朗读这一重要环节成为一种摆设,没有真正使学生读进文本,再走出文本。

上面四点是我20分钟课带来的反思,该如何处理甚是困惑。

困惑的问题:

1、如何走进文本,走进学生心理?

2、在出现第三种情况时,如何扭转,从而更好地指导朗读?

                                            200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