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的,作为母语,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十分有限。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所谓教材只是例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后,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

    一年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外练习的设计布置上,注意开发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创新课外练习设计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遨游。

一、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因此,布置的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前布置阅读。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的内容,往往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教《种一片太阳花》前,指导学生读有关介绍太阳花的书籍、文章,使他们对花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内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介绍。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

2、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冰心的《忆读书》,巴金的《鸟的天堂》后,分别推荐学生借阅这些作家的有关文集。这是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了有关课文后,寻找类似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3、读后展示成果。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我注意课外阅读的反馈,给学生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举办手抄报比赛、故事会、演讲赛等活动,评选“故事大王”、“背诗大王”、“读书能手”等。这些活动,使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与激励,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那往往是因为学生脱离了现实生活,苦于无话可写。其实,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其触角可以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学生都能汲取营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正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的。因此,我常常把课外练习的设计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和家长、朋友一起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并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学生在直接地接触社会,感受缤纷的社会生活后,作文才言之有物,习作水平才能提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要解决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给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寓作文训练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交际应用中学习作文。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孩子们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摘野花,挑马兰头,甚至吟诗作画;在天高云淡的金秋,带学生到菊花怒放的公园赏菊,去一片金黄的田野帮助劳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平时,开展种植花草蔬菜,饲养小动物,做科学小实验等活动;组织体育项目比赛;星期天做一天小当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了解自己的家世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写作兴趣。学生的课外练习安排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为语文课外练习注入了新的内涵,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作文,就不会把它当作负担,而是一种感兴趣的活动,一种美好生活的享受。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在我设计的课外练习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去综合实践的,如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让学生搜集劣质的产品说明书,进行分析,指出其漏洞,并帮助它改正;又如布置学生开展错别字大扫除活动:学生利用双休日,找到不少店名、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人员指出,讲述写错别字带来的危害,劝其改正。学生最喜欢“找碴”,对这一项课外练习,人人都兴致盎然。这项活动一举两得,学生的作业中错别字明显减少,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这一类课外练习在完成的过程中,往往既要使学生动口、动眼,也要让其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协同“作战”,所以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跃跃欲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又如学完《春潮》结合时令,我设计布置了这样一份为期一周的课外练习:

1、走进书海描绘春天:课外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谚语、诗歌、散文、故事等等;

2、走出家门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去野外放飞多彩多姿的风筝,到草地上打几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并把这春情春景春乐春趣拍成照片,让美好的春色永驻。

3、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并擅长的形式赞美春天:喜欢绘画的绘成画,爱好文学的写成文,擅长作诗的作成诗尽情地赞美大好的春色。

这项情境型专题练习,让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拓展了春的知识,丰富了春的语言,体验了春的美丽,熏陶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同时还培养了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等智能,真是一举多得。完成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岂不快哉!

四、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如孩子们最喜欢过节,有关节日的文化、习俗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而写调查研究报告,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他们内心的这种需要,当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了。

一学期来,我班学生有的研究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有的研究过家乡小河的环境卫生问题,有的还研究过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护等问题。这一项项专题练习,让学生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调查访问,在看、听、问、想中对问题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写出了一份份颇有见地的调查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所没有的许多知识,学会了查阅资料,分析研究问题,丰富了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外练习的设计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学习资源,创新课外练习的设计,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