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日记

时间:2024-10-19 06:07:41 日记 我要投稿

关于家乡的日记模板锦集八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日记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乡的日记模板锦集八篇

家乡的日记 篇1

  丽水有个地方叫青田,那里出产

  杨梅。到了每年的六月份,人们最喜欢的杨梅成熟了。

  杨梅树种在山坡上。杨梅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到了夏季,杨梅一簇簇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就像一个个小灯笼害羞地躲在树叶底下。要是夏至的时候,你到青田,青田的杨梅梅香四溢,热情好客的侨乡人民准会摘下最大最甜的杨梅,让你吃个够。

  摘下来的杨梅有的运去买卖,有的制成杨梅干。

  杨梅的功效可大了,不但可以解渴,还能开胃呢。用白酒浸泡杨梅所产的杨梅酒,味道可口,而且还有解暑的功能呢!

  青田真是一个好地方。

家乡的日记 篇2

  家乡的冬天是美丽的,家乡的冬天是寒冷的,家乡的冬天也是茫茫苍苍的。

  在我的`家乡,冬天到来时,雪就是我们的常客。

  严寒的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人间,给人们展开另一幅生动的画面: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风停雪住后,一颗颗银树傲然挺立,一座座玉宫平地而起,到处是炫目的光点,到处是刺眼的银剪,街道仿佛是银子铸成的,那么有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人们好似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七色尽逝,满目皆白,一场閠雪,遍地洁白“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画面尽显在眼前。在这里,银鸡潜影,皓鹤无影,人们只有一种感觉:白,白,白!这纯洁的白使人感情沸腾,心灵净化,理性升华……每个人因此都变得透明无暇,完美融化在白色的俏丽之中。

  在那茫茫苍苍的云雾里,飘洒着亮晶晶小雪花。雪花飘洒到山坡上,给山坡盖上舒服的棉被,雪花飘洒到房顶上,给房顶穿上一件厚厚的棉衣,雪花飘洒到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了美丽的银装。

  雪姑娘带来了各色各样的礼物,它大方的把大衣送给屋顶,把白围巾分给树枝,把白帽子戴在稻草垛上。送给大街的该是什么礼物呢?雪姑娘早想好了,它要给大地铺上一条纯白色的毛毯。孩子们呢?该给他们一些礼物吧!雪姑娘左思右想,最后把欢声笑语送给了孩子们。所以,正在这时,孩子们都在跑着,闹着,玩着……打雪仗,包雪球,堆雪人,滑雪车……大地上到处都是欢歌笑语。

  雪地旁,是一个花园,里面的菊花已被冰雪笼罩。在花坛里还有一棵雪松,雪松迎着刺骨的寒风傲然挺立。雪松四周挂满了冰条儿,犹如一朵朵银色的菊花,晶莹剔透。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冰条上,反射出夺目的亮光,美极了。

家乡的日记 篇3

  我的家乡是鹤岗,他在中国的东北部,是祖国的边陲小镇。

  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冷的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北风吹到你的脸上,你会觉得像刀刮一样疼。你们都把脸给盖住了,只露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到了美丽的夜晚您会看到五彩缤纷的冰灯。

  下雪了,雪花是白色的六角形的,落到地上找不到一模一样的雪花。雪花像一个个在空中飞舞的小精灵。冬天我们还能吃上粘豆包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好好吃呀;还有冰糖葫芦冰凉凉的,酸甜酸甜的,爽及了;还有热气腾腾的火锅……好馋呀,你流口水了吧!

  在冬天我们还能滑冰,堆雪人,打雪仗,打初溜滑……好玩吧!

  冬天还有梅花开放!

  这就是我们美丽家乡的冬天!

家乡的日记 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不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熟悉了这首诗,家乡的过年习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炎陵县鹿原镇,但镇旁乡村的春节才令人回味无穷。大年30早晨,我早早地来到奶奶家拜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精巧的对联,那鲜红纸上的一撇一捺显得龙飞凤舞,像一个笑眯眯的脸蛋,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气息。听奶奶说:贴对联是当地的一门手艺,大年30一大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就得在对的一字一句的字眼间上下一番苦功夫了,怪不得一幅对联上藏着各种各样的笔风:有稚嫩的、潦草的、坚韧的……应有尽有。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包含着一种浓厚的风情。走进厅堂,桌子上花花绿绿的食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清脆的藕片铺在“宝莲灯”上,各种各样的'瓜子成堆地散落在“蝴蝶翅”中,色彩鲜亮的油炸食品摆成奇形怪状的形状等等。丰富多彩的食品一方面招待拜年的孩子,另一方面食品越多,喜庆分布则越来越广泛,是来年的好兆头。但是食品的并不能使我馋涎欲滴,蚕豆粉丝的味道才是真正的十里飘香。在家乡,贴完春联后,拜年的客人接连不断,但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在一起吃蚕豆粉丝。

  快到中午时,我和表兄弟们赶紧跑到田埂上塞住耳朵,等待爷爷奶奶放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我们躲在远处的田野,心像小兔子似的怦怦地跳起来,只因为这鞭炮像张牙舞爪的怪兽,发出的声音,胆小如鼠的我。鞭炮放完之后,新的一年来到了,我们一溜烟跑回家。堂屋里弥漫着烟雾,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但是我们几个小馋猫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吮吸着润滑而又带有韧性的蚕豆粉丝。汤汁的香味扑鼻而来,似乎了难闻的烟味。

  烟雾散尽后,我们一窝蜂冲出去,手捧一堆鞭炮,悄悄地来到水边,用火点燃鞭炮扔入水中,随后水花四溅,一股泉水直冲,几条鱼儿一跃而出,翻了个跟头,一会儿,水面上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候用烟点燃鞭炮,还没来得及见检查是否点燃,就一闪而去,可水面上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当我们欢呼而来探个究竟时,突然,一个大浪头翻滚而来,鲤鱼打挺的景象又重现。接着,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回响在周围,打破了山峦的寂静。这就是孩子们唱晚而又惊险的游戏。晚上,亲人团聚在一起放烟花,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雨点散开来,蕴含着一股轻松而又欢快的心情。

  家乡的春节令我回味无穷,家乡春节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感受到的美好。

家乡的日记 篇5

  我的家乡是在江苏海门的一个小乡村,它地处长江边,气候四季宜人。家乡人一直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都重视过节,而且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过法,但,清明节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节日,因为清明,总是带着些许淡淡的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节照样是在海门乡下度过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记忆犹新。清明节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来到了乡下亲婆家,爸爸因为远在南美洲圭亚那进行援外医疗,没有与我们同行。相比较往年去墓地扫墓不同的是这次我们首先在乡下家中进行了祭祀活动。因为今年是第一次为刚去世的亲公祭祀。在我的记忆中,亲公是个比较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他脾气很火爆,喜欢和亲婆吵架,而且每次吵得都特别凶。但他对我说话从来都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每次我一去乡下,他总是放下手上的农活,把手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后,轻轻地把我抱起来,亲了又亲,在空中抛了又抛,直到听到我“咯咯……”大声的笑声,他才松手放我下来。然后带我到他的屋里,从他藏着的“百宝箱”中拿出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来,什么花生呀,桂圆呀,香蕉呀,苹果呀等等。看着我吃了个饱,他就高兴地带我到乡下各处去玩,领我看小羊欢快地吃草,小鸡艰难地下蛋,小鸭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户农家玩耍,他都骄傲地介绍说:“这是我孙子!”“小宝,来磕个头!”亲婆的喊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我连忙拿出妈妈事先给亲公买的纸衣服、纸手机、纸烧酒等,这些都是亲公的最爱,把它们放在香炉中,随后看着一缕缕青烟缓缓升起,点点火光在闪烁,我仿佛又看到了亲公……最后我对着亲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祭祀亲公小屋旁边的就是一条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里一条条欢快的鱼儿就是亲公生前喂养的,如今它们都已经长大了。我捡起一块石头,往河里扔,河水马上溅起一朵美丽的水花,仿佛是亲公的笑脸,他好像在笑着说:“小宝,你又长高了,好好学习呀。”这时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家乡的日记 篇6

  清晨,我披着露珠,走在家乡一条最寻常的小巷。我踩着青石板,寻找着家乡的味道。

  这条小巷似乎睡着了,只有白墙和黑瓦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一旁的小河又把潺潺的流水声送给了小巷。两只乌黑的鸟儿以惊人的速度和我擦肩而过,而我只听见“噗噗”的扑翅声,两个小生命早已不见了身影。整个小巷被一层薄薄的湿气笼罩着。我想,可能要下雨了吧!我连忙撑起油纸伞,继续在小巷里漫步。这可能就是家乡的味道。

  走着走着,一面黑子红底的大旗映入了我的眼帘,上面绣了一个斗大的“酒”字。这就是绍兴酒店的招牌了,虽比不上霓虹灯引人注目,可在白墙黑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走进店门,鱼干、腊肠挂满了一墙。而墙角下堆着大大小小的许多酒缸,大的酒缸足可以装下三两个小朋友——这也是我们躲猫猫的藏身之地;而小的酒缸只有手掌般大小,显得又精致又可爱。出于好奇,我小心翼翼地掀开了用竹编的.酒盖。哇,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面而来,真想立刻捞一碗来尝尝!这黄酒,在古代,勾践用它投醪壮师;而今天,美国总统也用它来招待贵宾!我坐在长凳上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吃着茴香豆,真是人间美味啊!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起身离开酒店,一拐弯,随手推开一扇斑驳的黑漆小门,一座小巧而精致的园林出现在眼前。“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在这里流传至今!绍兴的每一堵墙、每一扇门,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三味书屋里的“早”字,刻画着鲁迅刻苦求学的精神;青藤缠绕着的书屋,掩映出徐渭艰难而不羁的一生;大通学堂里的枪声,伴随着秋瑾不屈的呐喊……这厚厚的人文沉淀,更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纯纯的,让人心驰神往;家乡的味道,淡淡的,令人回味无穷;家乡的味道,厚厚的,那迷人的气息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间。

家乡的日记 篇7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的家乡——唐山,过春节更是意义重大的节日。

  腊八节开始就有了年味,在这天每家每户都要熬腊八粥,将各种干果,米,豆熬在一起,象征团圆吉祥。热闹的气氛也随之而来。

  腊月十五过后,家家户户都要去坟前为去世的长辈们过年,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从这天开始,就算真正的过年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还没到清晨,屋外便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正在熟睡中的人们也毫无倦意,投入到新年即将到来的喜悦气氛之中。晚上吃饺子算是小年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中的每个 成员都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分享一年来的喜悦与收获。过小年是春节的一个铺垫,为了迎来更加热闹的春节!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就是春节的前期准备了。这两天,许多人家擦玻璃,收拾屋子,万象更新。象征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更加美好,有辞旧迎新之意。

  除夕之夜可真热闹!鞭炮声连续不断,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盛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彻夜不眠的守岁。欢歌笑语从屋内传出,此刻的景象似一幅祥和的图画。

  正月初一的早晨,人们穿上新衣,到各家各户拜年,长辈们留在家中接客,祥和的气氛传递在每个人的心中,幸福与喜气洋洋笼罩着此刻的`城市!

  正月十五闹元宵,城市的大街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象征美好未来有的象征科技发达……总之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人们也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尽管年过完了,但人们的心没有变,大家都期待着下一个团圆日的到来,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日记 篇8

  我的家乡在长江三角洲的一个小镇上,青山绿水,风景宜人。祖国经济建设的风潮向这个漂亮的小镇,在这几年时间里,我的家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我们的那个小村庄说起吧。

  三年前,在我刚刚进入梅小读书的时候,我的那个小村庄三面环水,出路只有前面的一座小桥。村里的房子都很破旧,一条小路歪歪斜斜的通向村外。爸爸每次送我上学的时候,开着摩托车带我穿行在小村的弄堂里,过了小桥还要绕过几个小村庄才能到学校。

  。乡下的小路很狭窄,屋子间紧紧地的挨着,墙边的小草生命力是那么顽强,在拼命地挤兑着本来就很小的泥巴路。每到下雨的`时候,路上泥泞不堪,我们父女两个好不容易赶到学校,却发现我们的裤管都沾上了黄黄的泥渍。

  后来,祖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终于我们的小村也赶上了好时候。一天放学回家,听爸爸在说我们家也要拆迁了,这个村要改造成一个很大的新小区了。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一幢幢漂亮的小别墅平地而起。爸爸对我说:“今后我送你上学再也不用走窄窄的泥巴路了。”不久我家的房子终于也完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里,我们搬进了漂亮的新家。我高兴地跑上楼梯,在三楼的大阳台上眺望着,看着一座座整齐的房子,一条条宽敞的马路,我不禁开心地笑起来。

  现在,村里在房子周围都种上了花草树木;马路边还安上了路灯。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了。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就散步在干净整洁的马路上,闻着阵阵花香,觉得生活是这么的美好。去年,中国的“神舟十号”又成功地飞上了天,祖国慢慢强大起来。国家富强了,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我为祖国骄傲,对我们的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了。

【家乡的日记】相关文章:

家乡的日记03-16

[精选]我的家乡日记08-10

我的家乡日记(精选)07-28

家乡的端午日记02-19

关于家乡的日记03-15

我的家乡日记02-10

我的家乡日记【经典】07-29

(经典)我的家乡日记07-30

(经典)我的家乡日记08-10

【通用】我的家乡日记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