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

时间:2023-07-25 07:18:04 日记 我要投稿

(优)实用的过年日记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年日记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实用的过年日记

过年日记 篇1

  俗话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窗花,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火红亮丽的灯笼,马路上的车来来往往比平时多了几倍。

  晚上,我们一家提着礼物来到奶奶家,姑姑等已经都在那儿了,好热闹啊,我们互相问候。他们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走五子棋、有的在躲猫猫。奶奶和姑姑亲自下厨,做好了几道菜,很快就烧好了,餐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丰富可口的菜肴。会喝酒的就互相喝酒,不断的碰撞声音和祝福声。我也倒了一杯牛奶代替酒,敬他们一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长辈们新年快乐、祝小弟弟和小妹妹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过年日记 篇2

  中国人最重视新年,新年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因为中国人认为新年是一年的开始,寄予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而新年所含有的众多中华名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是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新年联欢晚会。妈妈告诉我什么是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新年(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这时妈妈给我讲起了有关新年的风俗。比如: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述职,人们为了让灶王爷求上天言好事,一年保平安所以要祭灶。

  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守岁的人们又把灶王爷请回来,希望灶王爷能给全家福气。“送灶王爷上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再比如:白水人喝五豆、吃腊八面、去仓颉庙上香。再比如:潼关正月十五前不擀面等等。

  啊!原来中国的年文化这样丰富呀。

过年日记 篇3

  星期天,妈妈、爸爸决定做一次大扫除,我听了一蹦三尺高,我们说干就干,妈妈做指挥员,分配我们各自做什么,结果是我专门擦家里的柜子,爸爸专门擦玻璃窗,妈妈专门清除灰尘。

  于是,我拿了一块布,擦起了柜子,爸爸拿来擦玻璃窗的工具擦起来,妈妈也拿着拖把清除起灰尘来了,就这样,我们擦了一次又一次,把屋子里外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虽然,我们已经累得汗流满面了,可是,看着这干净的'屋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过年日记 篇4

  随着那一声声鞭炮声传来,我们大家日思夜想的过年,终于踏着那缓慢的步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全家就忙开了――爷爷和叔叔出去买年货,爸爸出去买鞭炮,其他人则在家里帮奶奶准备一切事宜,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都为准备过过年出一份力。

  大年三十,鞭炮声从早上一直响到晚都没停过,直到晚上10点之后才渐渐稀疏下去。吃过早饭,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

  夜幕渐渐暗下来,不知是谁开的头,“嗖”地一声,突然冒出一柱烟花,“砰”地一声,在空中炸出了一个美丽的映记,霎时间,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燃起了烟花,“砰”“啪”,空中不停“开”出一朵朵美艳绝伦的“花”,看,这朵恰若流星雨,颗颗下落并拖出一条条绚目的星尾,那朵更似满天星,眨巴着小眼睛,不一会儿又不见了,更有其他五彩缤纷的.烟花,将这才刚刚暗下来的夜幕刹那照的如同白昼。于是,我们就在这美丽的夜幕下开始了三十晚上的团圆饭。

  吃过晚饭,可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只要你的嘴巴甜一点,你就可以在这时大捞一笔:不时地找个亲戚,说上一两句祝福语,他们就会笑呵呵地从口袋里掏出红包,送给你当压岁钱。收齐红包后,再一边清点着自己的“家产”,一边兴奋地想着要如何花费这笔“巨资”。

  晚上12点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所有人都在安静而又兴奋等待着这个美妙的时刻。5,4,3,2,1,“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顿时,整个神州大地都沸腾了起来,人们都欢呼了起来,到处奔走,互相贺喜,鞭炮声响彻云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诉说着同一句话:新的一年到了!

  这就是我过年的一天,我觉得还这是过得既开心,又十分的有意义。我希望明年大家都还可以过的这样快乐和幸福!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了日记04-26

过年的日记12-30

过年日记07-20

【精选】过年日记07-20

过年日记(精选)07-22

过年了日记07-21

过年日记01-06

过年的日记04-15

寒假过年日记05-01

初中过年日记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