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日记

时间:2024-10-30 07:47:16 日记 我要投稿

冬日的日记[共3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日的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日的日记[共3篇]

冬日的日记1

  一

  鲁迅似乎对于冬天并无好感,在那些“表现深切和格式特别”的短篇中,严冬往往与悲哀的事物相联。然而,我仿佛记得见过一帧鲁迅、蔡元培与萧伯纳在宋庆龄宅院中的合影,那是旧上海的冬天,萧索的园子、癯然的树干、一地衰草,矮小的大先生,身着棉袍,右手持烟,露出往常相片中难得一见的笑容。在这里,我们似乎能窥出一点《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中,鲁迅对萧伯纳惊鸿一瞥的好感,“这并不是因为看了他的作品或传记,佩服得喜欢起来,仅仅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一点警句,从什么人听说他往往撕掉绅士们的假面,这就喜欢了他了。还有一层,是因为中国也常有模仿西洋绅士的人物的,而他们却大抵不喜欢萧。被我自己所讨厌的人们所讨厌的人,我有时会觉得他就是好人物。”此处,我们看不到任何政治身份、文化背景与家国现状的差异,没有阴郁、隔膜、国民性,唯见他的率真、幽默与犀利。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灰寒的背景下,似乎唯有那指端所挟纸烟一星微暗的火,传来些许的暖意。

  二

  据说马塞尔·普鲁斯特倒是不怎么讨厌冬天,那是因为由枯草热导致的哮喘,使他不得不大部分时间呆在温暖舒适的卧室里,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鸟啭莺啼的春天于他而言,无疑是危险的季节,枫丹白露的美景最终只能通过忆念落到笔下。那些绵延的细节(小到众所周知的小马蒂兰点心)、漫无边际的遐思(抽象的哲学问题),还有完美的结构与梦幻的文字之美,在时光的香味里,轻轻翻阅着从前。冬天的窗外,残月冷照、四野空茫,一片苍凉与冷峻,正好适于他那冷静与敏锐的神经,炉火已不温了,虫声寂寥,从前的逝水年华却历历在目,躺在松软的眠床上,他艺术的眼睛里涌现众多我们平常所难感到的风景。也许,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拥有的唯有永恒的记忆,并且能够幸运地回到自身的经验,最终,一如马塞尔·普鲁斯特,在数不胜数的`琐忆里,构造了时代的全景。

  三

  永无穷尽的景致,在某种意义上,无论细琐、卑微,还是风华绝代,个人经验永恒,一如贡布里希所言,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艺术实践早于我们任何个体的生命,而我们反复实践与借用的只是一己之见。然而,正是托尔斯泰、哈代的冬天,巴金、朱自清的冬天,以其独特的经验,丰富了那个寒冷的季节。那么,在这个初冬某个光线稀薄的下午,我在书架上看到了什么?哦,那是多年之前的某个隆冬,我离开半山的公寓,随某个书商去择几部旧书。十二月雨雾迷蒙的午后,一路泥泞,几株枯树倒在野地里,荒寒、冷寂,然而,我所抵达的村落,却秩序井然,到处是惯见的乡村阁楼。老式的建筑格局,光线有些阴暗,厢房的苞谷散发出雨天霉变后特有的酣甜。灰蒙蒙的天,整饬的雨檐、乌青的围墙以及风雨剥蚀的台阶,这种乡村特有的寂寞与自足,让人联想起简·奥斯汀或者哈代。那天,我在几排书架之间逡巡许久,最终选择了鲁迅上世纪70年代的别集、叶圣陶文集、米兰。昆德拉最早的几种译本,以及两册精装的《追忆逝水年华》。冬季的乡村阒无人声,仿佛沉睡了一般,寥廓的青天之下,那些房子淹没在雨雾之中,犹如一场虚无的梦幻。

  四

  我还记得多年前看过的一部法国电影《冬天的心》(还有什么比在凉月孤悬的夜晚观看一部法国电影更令人怀想?)我记得男女主人公宁静的疯狂,而它所透出的静默、叹息与沉思的意味,含蓄幽微,就像在徐志摩《沙扬娜拉》那首诗里,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及那珍重里蜜甜的忧愁,万种情思,尽在无语凝噎之中。回想起来,这也许是我看过的最具法国气质的电影,那种错过、迟疑、眷恋、怅惘,背对尘世,内敛而饱满,仿佛有种生生不息的遗憾之美。永逝的爱,更接近的生命的真实,一如拉康所言,心想事成之人并非绝对快乐。当伍尔芙怀揣碎石,走进家门口那片湖水,那一刻,远离意味着回归与永恒。也许冬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保持距离的愿望,让现实与幻想都退居内心,并让背影像一枚落叶,随寒风与流水永驻于心。

冬日的日记2

  记忆总在那个冬天里打转,千景萧条、万木枯荣,大地在生灵的沉蛰潜伏里归向沉寂,一切都是灰灰样子、毫无生气。即使月高星疏的夜晚,搓着冰凉的手走在路上,咳着寒气,被动的接受一切冬日的严寒与无趣。偶尔一声两声躲在墙旁玉米秸秆垛里的麻雀,在急促的犬吠声中唧唧喳喳,显的那样令人讨厌。

  如同我曾经讨厌过的村庄,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曾经为那里的闲言碎语厌烦,曾经嫌弃那里去愚昧落后,曾经憎恶那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村落里原野里的每一条崎岖不平的黄土道,冬雪夏雨都让它们泥泞不堪异常难走,所以不喜欢雪,不喜欢雨,也攥着拳头在心中起誓————一定要走出这个地方。

  雪景在那个村落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屑去欣赏的,踏着厚厚的积雪,狠狠的踩出一串深深的脚印,没有了往日桐树园里疯跑、踢毽子、跳绳儿的狂热,仅有的一双布棉靴完不成“志在千里”的使命,禁足在一团红火旁,挤着棉靴里的雪水烘烤着,一场大雪阻碍了所有除上学以外的行走,一双棉靴成了佳境入心的桎梏!

  为了稳定姊妹们的心,也为了避免看到我们因不听话踏雪疯狂后,托着一双冰碴子棉靴回家受冻的样子,下雪的时候母亲总喜欢在红红的火盆上架起一顶铁锅,将玉米粒慢慢炒熟,分享给我们,屋里香飘四溢,炒玉米被嚼的“嘎嘣、嘎嘣”响,那是童年最美的零食,外面已不再是那样的诱惑难挡。

  课文里的《第一场雪》熟记心间,看景不如听景的事实此刻显得淋漓尽致,看着冰雪覆盖下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尽不见妖娆半分!弟弟曾学着课本上,把竹筛用系着绳子的.棍子支起,希冀扑获一只麻雀来摆脱雪日的无聊,可一无所获。寒冷把热情击落,打着寒战期待这场大雪、这个冬天早点过去!

  一场大雪尽管厌烦,但雪下时就离期盼的新年、离春日的温煦阳光越来越近,所以冬日是怀揣着希望的,在梦里能听见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听见破冰的声音、花开的声音,梦见在暖暖的阳光下奔跑!

  记不得是哪年的冬天,一场大雪堆在了寒假的第二天、第三天……急于进城给我们买过年新衣的母亲,早早的叫醒了我,匆匆的吃过早饭,天色微亮便出发了,雪冻结成块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小心翼翼行走其上,母亲说趁早雪未融化,路就和城里的柏油路面一样,布鞋(靴)里就不会进水了,所以幼时脚踩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靴的我们,对柏油马路充满向往,极力想走出那个村子,为的只是能天天走在柏油路上,布鞋不再被雪水浸湿,不再受那份寒冷,现在想想真的滑稽可笑!没有了母亲的千层底棉靴,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少了一份踏实,不管脚再温暖,心却是少了一份依靠。

  所谓景由心来,进城的激动、新衣的诱惑让我没有理由为这场雪伤神,和母亲穿过村子,心情是欢喜的。哞哞的牛叫声在屋前的桐树园里悠扬冗长;几家草房的椽上挂着一排排一尺多长的冰条亮晶晶的,有着童话般的美;村前的河床旁边垛着成垛未来得及浴开及晾晒的红薯粉条,塑料布罩着,像一个个蒙古包儿,连脚步也是轻快的了。

  哼着歌儿,晨曦微露的时候,和母亲气喘吁吁的爬着村对面的那架大坡,母亲细数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的说着村里的一些新鲜事,一路尽是景色。兴致来时我加快了脚步,把母亲甩后几十米,待爬上坡顶回头看着母亲,我看到了此生都无法忘却的美景!

  低矮不平的屋舍白雪覆盖错落有致,屋顶炊烟袅袅,绕过屋外疏密有致的树木消在空中,一轮太阳微微升起,金色的光洒向白雪皑皑的千沟万壑,洒向层层叠叠的梯田,洒向树木房屋,站在高处,俯览整个村庄,回忆着《沁园春、雪》里的句子,再次俯览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户一舍,一切印在了记忆深处。

冬日的日记3

  然而在这杏花烂漫桃花欲放初春的光阴里,总让我想起年初的那场雪来,似乎这鲜花的缤纷抵不过雪花的冷艳,这也许是对春天的不公,可是那久经未面雪的印象似乎占了记忆的上风。

  纷纷扬扬硕大的雪片急欲蝉蜕浓云的囹圄,挥别了天空的眷恋,沿着自由却无规则的足迹荡漾着没有香味的繁盛,一片接一片坠落。有时候闭上眼睛,似乎能感觉到这坠落的”沙沙“声,而当你刚刚触觉到的时,一片雪花飘来轻抚眼皮,飕的一丝凉意,惊得连忙睁眼。哇,这雪又大了啊。而地面这时像盖了一层又一层的粗纱,慢慢的看不到了地坪、瓦砾、枯草。大地接纳了天空的恩赐,换上一洗素装,掩饰了冬季原本单调的肌肤。

  这时你会想到大地博大精深的胸怀,雨下接雨,风起纳风,雪落容雪,总之一句话“既来之,则接之”,来者不拒。她于四季变幻着身上的衣服饰品,以免人们的审美疲劳。春天的华丽,夏季的翠绿,秋日的艳黄,冬来的素白,让人美不胜收,歌咏赞叹。只是到冬天才显露她的本色,空旷的原野袭过阵阵北风,几乎剥光衣衫仅剩几片枯叶的树木矗立在路边,被劲风吹断草茎的野草依偎在河岸,只有那一片顶着萎黄的麦苗点缀着略显单调的大地。可是雪一下就焕然不同了,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

  即使没有风,雪花的落依然婀娜,他不像雨,倾下来的雨若没有风的助力,就像垂下的珠帘,直直的流下。桃花飞雪、梨花飞雪,也只有花瓣迎风而坠,才见其落英缤纷。而雪花则不然,他的轨迹永远不是垂直,总是飘荡的轻盈浮沉、婀娜多姿、洋洋洒洒,怪不得有人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或是理所当然的,雪是雨的精魂,自是迥然不同。从审美观来讲,都是降水,雨水略显单调,意象的韵味还是不够浓烈;而雪总觉得感性,含而不露,姿态轻盈,又介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自然要占上风。不过这是个人的看法。雪美的优势,很大部分在于形状,雪的后面常常带一“花”字,称之为“雪花”,虽然大有唯心主义迹象,但毕竟和花儿相连,花儿是美的事物,雪花亦然,很有一种爱屋及乌的味道。这也许是一种偏爱,但偏爱也有所不同。譬如一人媚外,自然认为进口的东西都是好的,国外的月亮似乎也比国内的圆,就此看“偏爱”也有广义和狭隘的区别。以前常听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以当前的社会观和价值观来讲,应该是翻案了,只是不要盲目的好些。但有一点还是亘古不变的,偏爱自己的故乡,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这是国人的情结。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只说“春运”这个词就说明一切。今年的春节家里格外透着祥和,父亲的情致也胜过往年,特别是那场大雪,大有锦上添花的意思。早起我去扫雪,父亲说“这场雪真好啊”,是啊,瑞雪兆丰年。于是我们都活跃起来,也许是年龄小些的缘故,老二老三的兴致大了许多,一个个忙着堆雪人、堆雪物,忙的不可开交,玩的不亦乐乎。工作了半日,都制成作品,老三堆成的雪人,老二炮制的坦克,平添了几分雪季的热情。然而两个侄子对于他们爸爸的.劳动成果丝毫没有怜惜,一回头便去捣乱,没到下午这两件艺术品就惨遭毁坏。隔了一天,都坍塌的不成样子了。又一天,弟弟说还是铲了吧,免得孩子玩湿衣服。再过几日,都融化了,融化的雪水流的满院都是。

  这时候雪和雨的区别仅仅在于流淌的快慢,储存的长短。殊途同归说明了两者的渊源,道家说的归一的道理又得到应验了。可是春天毕竟来临,浅红的杏花,粉红的桃花,还有花朵很小颜色艳丽的迎春花,加之柳絮的嫩绿,白杨的黄绿,草茵的鲜绿,构筑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流露着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冬日的日记】相关文章:

冬日的日记11-11

冬日的日记精选[15篇]03-12

冬日日记合集九篇03-12

冬日日记合集7篇03-14

冬日日记合集5篇03-05

冬日日记合集四篇02-22

实用的冬日日记三篇03-08

实用的冬日日记四篇03-09

冬日日记汇编八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