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升本试题

时间:2024-10-09 08:24:55 语文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专升本试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专升本试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专升本试题

语文专升本试题1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

  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老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层递

  C.对偶

  D.对比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满招损,谦得益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

  A.演绎、对比

  B.归纳、对比

  C.类比、归纳

  D.对比、比喻

  6.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

  A.参加国之一

  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

  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

  D.国都的三分之一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  )

  A.《史记》

  B.《论语》

  C.《左传》

  D.《资治通鉴》

  9.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  )

  A.博闻强记

  B.拔刀断指

  C.义不忍食

  D.射塔明志

  10.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柳宗元

  D.李白

语文专升本试题2

  一、单选题(30题)

  1、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2、吉檀迦利的意思是()

  A、祈祷

  B、献诗

  C、祝福

  D、歌颂

  3、在《宝玉挨打》中,贾政毒打宝玉的根本原因是()

  A、宝玉与琪官交往

  B、宝玉同情跳井的金钏儿

  C、贾环挑拨是非

  D、宝玉鄙弃仕途经济

  4、公文的成文日期即公文的生效期,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即()

  A、讨论出台日期

  B、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C、通过日期

  D、批准日期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相传《礼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郑玄

  C、戴圣

  D、左丘明

  7、《羊脂球》的故事背景是()

  A、1848年革命

  B、1870年的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8、下列选项不是端午节习俗的是()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9、李斯《谏逐客书》使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A、对比、演绎

  B、对比、类比

  C、类比、引证

  D、类比、演绎

  10、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中的辟易是()

  A、双声词

  B、叠韵词

  C、叠音词

  D、重叠词

  11、杂剧《梧桐雨》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汤显祖

  C、王实甫

  D、白朴

  12、鲁迅《风波》一文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

  A、揭露民众的愚昧落后

  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1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以是()

  A、介词:拿

  B、连词:因为

  C、动词:认为

  D、动词:用

  14、《赵威后问齐使》一文选自()

  A、《战国策·秦策》

  B、《战国策·赵策》

  C、《战国策·齐策》

  D、《国语》

  15、下列作品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A、《燕歌行》

  B、《氓》

  C、《关山月》

  D、《行路难》

  16、《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普希金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欧·亨利

  17、《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18、心指数等于()

  A、心率×搏出量/体表面积

  B、心率×搏出量×体表面积

  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19、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句话的'作者是()

  A、白居易

  B、杜甫

  C、陆游

  D、李白

  20、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1、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号是()

  A、香山居士

  B、柳泉居士

  C、六一居士

  D、东坡居士

  22、《哀郢》出自()

  A、《楚辞·九章》

  B、《楚辞·九歌》

  C、《楚辞·天问》

  D、《古诗源》

  23、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的思想主张()

  A、韩非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24、欧·亨利是下列哪个国家的作家()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25、以乐—悲—喜为情感线索的作品是()

  A、《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B、《宝玉挨打》

  C、《石崇与王恺争豪》

  D、《前赤壁赋》

  26、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2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出自于()

  A、《秋水》

  B、《论语》

  C、《老子》

  D、《诗经》

  28、20xx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获得()

  A、茅盾文学奖

  B、普利策小说奖

  C、诺贝尔文学奖

  D、但丁文学奖

  29、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出自()

  A、《论语》

  B、《寡人之于国也》

  C、《李将军列传》

  D、《报刘一丈书》

  30、《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二、填空题(20题)

  31、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欲辩已忘言

  32、王实甫的《西厢记》歌颂了女主人公____和男主人公张生对爱情的追求

  33、毛泽东《答友人》中的友人是指____

  34、蜀道之难,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难》)

  35、《____》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3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37、陆游《关山月》:____,沙头空照征人骨

  38、____,我行不来

  39、____,羽化而登仙

  40、《论言谈》的作者____是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41、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

  42、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

  43、____,总是离人泪

  44、《荷塘月色》的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

  45、月明星稀,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6、李清照《声声慢》: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47、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____

  48、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49、王实甫《长亭送别》:下西风黄叶纷飞,____

  50、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有代表性且自成体系的是《____》

  三、判断题(10题)

  51、张若虚、贺知章、张旭、杨炯合称吴中四士()

  A、否

  B、是

  52、韩愈《祭十二郎文》采用了追叙的手法()

  A、否

  B、是

  53、乐府原是东汉王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

  A、否

  B、是

  54、《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A、否

  B、是

  55、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然后得出个别情况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演绎法()

  A、否

  B、是

  56、《兵车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品()

  A、否

  B、是

  57、《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历史散文集()

  A、否

  B、是

  58、侯方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文作家,著有《壮悔堂文集》()

  A、否

  B、是

  59、《废墟》是一篇情理交融的散文()

  A、否

  B、是

  60、鲁迅的小说《风波》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A、否

  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

  61、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

  62、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

  63、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索

  64、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

  65、又以为疾己之宝。

语文专升本试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

  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  )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3.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史论

  B.奏疏

  C.小说

  D.辞赋

  4.《左传》是一部(  )

  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

  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

  5.《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将兵的特点是(  )

  A.行军无部伍行阵

  B.正部曲行伍营阵

  C.士吏治军簿至明

  D.谨于法度

  6.《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

  A.类比方法

  B.夸张手法

  C.讽刺手法

  D.拟人手法

  7.《氓》是一首(  )

  A.抒情诗

  B.叙事诗

  C.哲理诗

  D.寓言诗

  8.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  )

  A.惟陈言之务去

  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文以载道

  D.以适用为本

  9.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  )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陶渊明

  10.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的是(  )

  A.李白

  B.自居易

  C.李商隐

  D.陈子昂

语文专升本试题4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2、下列《陌上桑》诗句中,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

  3、下列《陌上桑》描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表现方法与“脱帽著峭头”相同的是()

  A、采桑城南隅

  B、缃绮为下裙

  C、冉冉府中趋

  D、但坐观罗敷

  4、下列《陌上桑》诗句中,表现罗敷机智的是()

  A、采桑城南隅

  B、脱帽著峭头

  C、使君一何愚

  D、为人洁白皙

  二、填空题

  1、《陌上桑》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__________》。

  2、《陌上桑》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____的故事。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2、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3、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4、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5、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四、分析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简析这段文句的层次大意。并概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依次分析这段文句的表现方法及其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C

  二、填空题

  1、乐府诗集

  2、刺史调戏罗敷并遭到严词拒绝。

  三、词语解释题

  1、好:容貌美。

  2、笼:竹篮,系:绳子。

  3、颇:很。一说,略微。

  4、谢:问。宁可:可不可以。

  5、殊:特殊。优秀出众。

  四、分析题

  1、本段文句分四层:首四句,总写“秦氏有好女”。次四句,写“罗敷喜蚕桑”,热爱劳动。“头上倭堕髻”四句,写罗敷美貌。后八句,用观者的反映烘托罗敷的美貌。结构上,为总——分——总。重点写罗敷的容貌美。从全诗情节结构言,叙说起因,为下文作铺垫。

  2、“日出东南隅”二句,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罗敷美貌。“秦氏有好女”二句,叙事,以“好女”直接评价容貌美;以名字“罗敷”暗示容貌美。“罗敷喜蚕桑”二句,行为描写,正面描写。“青丝为笼系”二句,器物描写,侧面烘托罗敷美貌。“头上倭堕髻”四句,肖像描写,正面描写。正面描写的效果是直观、鲜明、明确。“行者见罗敷”八旬则是典型的侧面烘托,作者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写效果,烘托罗敷美貌使读者根据效果想像造成这效果的原因,以美的效果表现美本身。侧面描写的.特点是:委婉、朦胧、含蓄、韵味悠远,引人遐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的再度创作,在想像中感受美。罗敷的容貌在读者的想像中可能始终是模糊的,但永远是美丽的,读者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去想像。之后刺史求婚也是罗敷美貌引发的效果,对罗敷的美貌也同样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

语文专升本试题5

  满分:150分 时间:l50分钟

  一、选择题:l~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

  A.茅盾

  B.赵树理

  C.老舍

  D.巴金

  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

  A.曹禺

  B.巴金

  C.鲁迅

  D.茅盾

  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 ( )

  A.李煜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

  4.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 )

  A.感情充沛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间

  D.感情充沛

  5.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

  B.《论毅力》

  C.《季氏将伐颛臾》

  D.《论快乐》

  6.《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 ( )

  A.清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明代中期

  D.晚清

  7.《门槛》一文是 ( )

  A.寓言诗

  B.散文诗

  C.抒情诗

  D.哲理诗

  8.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

  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

  9.《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 )

  A.叙述和抒情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

  10.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1.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

  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2.“易安居士”是指 ( )

  A.苏东坡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辛弃疾

  13.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

  A.契诃夫

  B.泰戈尔

  C.屠格涅夫

  D.伏尔泰

  14.《论毅力》的作者是 ( )

  A.欧阳修

  B.康有为

  C.梁启超

  D.王安石

  15.《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

  D.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16.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A.比喻拟人设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设问 夸张

  C.拟人对偶反问 比喻

  D.对偶 拟人反问 比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20xx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1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我和徐公比,谁更美?

  B.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呢?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哪管他的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称:适合

  B.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除:解除

  C.主上向我,为首为讳乎 首:自首

  D.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 直:值得

  20.下列各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

  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1.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4分)

  22.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

  23.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2分)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4~26小题。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4.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4分)

  25.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6.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4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27~29小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7.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逆:

  就:

  滋:

  淫辞:

  28.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4分)

  29.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0~32小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30.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2分)

  31.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4分)

  32.在这一片段中作者运用了修辞方法来说理论事,其作用如何?(4分)

  (二)刚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33~35小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33.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2分)

  3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4分)

  35.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4分)

  (三)阅读小说片段,回答下列36~38小题。

  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36.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2分)

  37.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4分)

  38.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四、作文:50分。

  39.题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求:A.文体:议论文;

  B.字数:不少于800字;

  C.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语文专升本试题6

  一、选择题

  1.茅盾的处女作是(  )

  A.《白杨礼赞》

  B.《蚀》三部曲

  C.《子夜》

  D.《腐蚀》

  2.作者写往昔“桃源”香市的盛况,所运用的是(  )

  A.景物描写

  B.人物描写

  C.场面描写

  D.细节描写

  3.茅盾的著名短篇小说集有(  )

  A.《春蚕》

  B.《沉落集》

  C.《泡沫》

  D.《烟云集》

  4.茅盾的著名散文作品有(  )

  A.《白杨礼赞》

  B.《故都的秋》

  C.《风景谈》

  D.《香市》

  二、分析题

  《香市》一文的中心主题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作品主题的?

  参考答案:

  一、

  1.B

  2.C

  3.A、C、D

  4.A、C、D

  二、

  本文的中心主题是通过写“香市”昔盛今衰的巨大反差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江南农村、市镇面貌的变化,揭示大革命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的现实,展示旧中国由封建自然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破产这一悲剧。作品揭示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军阀反动势力深入农村是造成农村自然经济衰败的主要原因。而作者对往昔“桃源”时代农村自然经济的`田园生活的留恋恰恰反映了他对大革命后社会 动荡现实的不满。作者在本文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小说的主题。

语文专升本试题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2.《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

  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

  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

  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

  3.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国殇》

  B.《楚辞》

  C.《九歌》

  D.《九章》

  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送别诗

  B.爱情诗

  C.边塞诗

  D.山水诗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借代、比喻

  D.借代、夸张

  8.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香市》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自然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  )

  B.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灭亡》。

  C.冰心擅长写散文,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誉为“冰心体”。

  D.《故都的秋》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南国之秋的意境。

  9.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A.《锦瑟》《无题》

  B.《蜀相》《行路难》

  C.《山居秋暝》《春晓》

  D.《杜陵叟》《饮酒》

  10.《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语文专升本试题8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参考答案:C

  第2题.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参考答案:D

  第3题.《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参考答案:B

  第4题.《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参考答案:A

  第5题.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参考答案:B

  第6题.“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参考答案:C

  第7题.“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参考答案:B

  第8题.《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参考答案:C

  第9题.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参考答案:C

  第10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

  参考答案:D

  第11题.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

  参考答案:C

  第12题.《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参考答案:C

  第13题.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参考答案:C

  第14题.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参考答案:A

  第15题.《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参考答案:D

  第16题单选 在下列诗句中,使用了“赋”的表现手法的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参考答案:C

  第17题单选 下列散文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A.《往事》(一之十四) B.《故都的秋》 C.《箱子岩》D.《爱尔克的灯光》

  参考答案:A

  第18题单选 《冯谖客盂尝君》中孟尝君是( )

  A.魏国人 B.赵国人 C.楚国人 D.齐国人

  参考答案:D

  第19题单选 《论学问》是一篇有关学问的( )

  A.普通的书信集 B.论说性随笔 C.随感录 D.演讲稿

  参考答案:B

  第20题单选 下列句中“之”是实词,当“到”讲的是( )

  A.八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B.夫子欲之。 C.大军不知广所之。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参考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9分。

  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21题简答 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4分)

  参考答案: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力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

  第22题简答 全诗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全诗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表现了对世无英才的慨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所向往的君臣济世、清平政治的理想,表明了报国无门的忧思。

  第23题简答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第24题简答 孔子这段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思想?(2分)

  参考答案: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

  第25题简答 将“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

语文专升本试题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的根本措施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产于别的诸侯国,来证明驱逐

  2、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例证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3、《谈时间》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论证 B、比较论证;

  C、归纳论证 D、类比,对比,归纳论证

  4、《论毅力》中,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

  A、半途而废 B、功亏一篑

  C、事倍功半 D、劳而无功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在论证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时,所用的比喻是( )

  A、擒贼先擒王 B、浮雕突出于石面

  C、常山蛇阵 D、自己打自己耳光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

  A、类比显现 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 D、侧面烘托

  7、李密的《陈情表》一文属于

  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

  8、《爱尔克的灯光》中,象征着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

  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

  B、哈里希岛上的爱尔克的灯光

  C、“我常常看见的”“我的心灵的灯”

  D、“傍晚,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

  9、《往事》中说,“海是神秘而有容”。这里的“有容”的寓意是( )

  A、容貌美丽 B、胸怀宽广

  C、从容自得 D、充实丰富

  10、《背影》中,叙写父亲买桔子之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是( )

  A、铺垫 B、侧写

  C、对比 D、象征

  11、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 D、通俗易懂

  12、孔子认为“大同”与“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事制度; B,物质文明;

  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

  1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诗人是( )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

  15、《陌上桑》同“脱帽著帩头”相同表现手法的是

  A,采桑城南隅;B,缃綺为下裙;

  C,冉冉府中趋;D,但坐观罗敷;

  16、《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

  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

  ( )

  A、流水对 B、鼎足对

  C、反复 D、顶针

  18、下列作品,通过副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 )

  A、郭沫若的《炉中煤》 B、高尔基的《鹰之歌》

  C、屠格涅夫的《门槛》 D、契诃夫的《苦恼》

  19、《断魂枪》描写的时代背景

  A、戊戌变法 B、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前后)

  C、清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0、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还是留在人间!

  B,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C,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刮起东风,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色的你的衣服,就在我的心里。

  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

  2、 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泣孤舟之嫠妇:

  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

  5、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

  6、行十余里,广佯死。

  佯:

  7、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逆:

  8、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卒:

  9、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

  疾:

  10、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

  三、文言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一段文字: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请回答:

  A、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写出其中的两个对偶句。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A、请回答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B、“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

  C、此段话的论据是什么?

  D、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8、阅读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一段: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请回答:

  A、这段唱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心情?

  B、前四句与后两句抒情手法有何异同?

  C、“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因心中暗暗想道:“……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请回答:

  A、这里的说话人是谁?是对谁说的?

  B、“早听人一句话”、“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同指什么事?这说明说话人是什么性格的人?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灯下漫笔》中的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傍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见《现代评论》二十一期)。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A、划分这段话的层次

  B、此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C、此段话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D、找出这段话中的排比,对偶,比喻的修辞方法。

  阅读散文诗《钱江夜潮》的一段描写:

  蓦地,脚底响起雷霆,一万头猛狮跳到身边,咆哮惊天,翻滚动地,疑在影中,恍如梦中。正当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时,巨大的潮涌已从眼前掠过。留下一江碎银,满耳喧响。

  请回答:

  A、这里描写的钱江夜潮有什么特征?作者有什么感受?

  B、“雷霆”、“猛狮”、“碎银”分别喻指什么?

  C、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A、这首诗作者是谁?诗的题目是什么?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B、分析诗歌中的呼告,比喻,拟人,象征,反复等艺术手法。

  五、作文

  请以《触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语文专升本试题10

  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一、选择题

  1.下列史书中属“国别体”的是( )

  A.《左传》

  B.《史记》

  C.《战国策》

  D.《资治通鉴》

  【答案】 C

  2.“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A.《郑伯克段于鄢》

  B.《秋水》

  C.《李将军列传》

  D.《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是( )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答案】 C

  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

  A.《左传》

  B.《史记》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 D

  5.孟尝君是战国时期( )

  A.魏国人

  B.齐国人

  C.赵国人

  D.楚国人

  【答案】 B

  6.冯谖三次弹铗高歌,说明了他( )

  A.无才无德、志短性贪

  B.装愚守拙、巧于试探

  C.对现实生活不满

  D.喜爱唱歌

  【答案】 B

  7.冯谖收债于薛、矫命焚券,是为了( )

  A.市义

  B.报复孟尝君对他的轻视无礼

  C.帮助孟尝君恢复相位

  D.营造“三窟”

  【答案】 A

  二、填空题

  1.《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_体史书,是西汉末年___________整理编定而成的。

  【答案】 国别、刘向

  2.《战国策》主要记叙战国时期___________的言行及其纵横捭阖的斗争。

  【答案】 纵横家

  3.孟尝君是著名的“___________”之一。

  【答案】 战国四君子

  4.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___________思想。

  【答案】 民本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使人属孟尝君。

  【答案】 同“嘱”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答案】 以……为贱;给……东西吃

  3.食之,比门下之客。

  【答案】 比照,与……同等

  4.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答案】 高举;拜访

  5.孟尝君客我!

  【答案】 以……为客

  6.后孟尝君出记

  【答案】 通告

  7.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答案】 熟悉;债

  8.冯谖署日:“能”。

  【答案】 签署

  9.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答案】 束

  10.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答案】 到;核对债券

  11.孟尝君不说,日:“诺。先生休矣!”

  【答案】 同“悦”,高兴;算了吧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答案】 因家中贫困无法养活自己,便托人去告诉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答案】 盂尝君的左右随从认为主人看不起冯谖,就给他吃些粗劣的食物。

  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答案】 随从回答说:“就是唱长长的剑啊,我们回去吧,的那个人。

  4.窃以为君市义。

  【答案】 我自作主张为您买回了仁义。

语文专升本试题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庄子》 B.《孟子》 C.《论语》 D.《左传》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

  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

  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

  4.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A.苏轼B.韩愈C.柳宗元D.王安石

  5.所谓伶官是指()

  A.民间艺人B.宫廷艺人

  C.优伶D.朝廷授予官职的宫廷艺人

  6.《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A.司马迁B.司马谈C.司马光D.司马炎

  7.朱自清《论气节》是一篇()

  A.演讲稿B.社论C.文艺评论D.抒情散文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秋水》

  C.《陈情表》 D.《五代史伶官传序》

  9.鲁迅《灯下漫笔》发表在()

  A.《语丝》 B.《莽原》周刊C.《小说月报》 D.《创造》周刊

  10.《选择与安排》选自()

  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

  11.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A.叙事散文B.回忆录C.抒情散文D.随笔

  12.培根是()

  A.德国哲学家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美国小说家

  13.代表沈从文艺术创作高峰的一部中篇小说是()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14.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贝多芬传》

  C.《高老头》 D.《匹克威克外传》

  15.《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

  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

  17.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18.《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______。

  19.选自巴金散文集《_________》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

  20.《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______________。

  21.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_。

  22.《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

  23.《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24.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25.杜甫是我国古代______诗人。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谨库序之教

  谨:

  27.公伐诸鄢

  诸:

  28.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

  29.以此诟远。

  诟:

  30.闻鸡鸣,即起盥栉。

  盥栉:

  3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问:

  32.黄沙百战穿金甲。

  穿:

  33.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

  34.东风无力百花残

  残:

  35.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关山月》)

  将军不战空临边:

  3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8.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

  妆楼颙望:

  3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千里共婵娟:

  4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42.试说明《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

  43.莺莺的叛逆精神是怎么表现的

  44.什么叫文赋?

  45.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七节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6.两节诗一是头,一是尾,各起了什么作用?

  47.两节诗在句数、字数、句式、用词、重复、变化几个方面的关系怎样?

  (二)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人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8.这里揭示了赵七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49.行文之间是否运用了讽刺手法?请具体说明。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50.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清指出作者、题目。

  51.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

  52.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四)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挨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5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

  54.对宝玉的挨打,林黛玉是怎样反应与表现的?

  55.这表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怎样的关系?

  七、作文(50分)

  56.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C 7.A 8.D

  9.B 10.C 11.D 12.C 13.C 14.D 15.C

  二、填空题

  16.往事知多少17.短篇小说18.北平19.龙·虎·狗20.弃妇诗

  21.乐府旧题诗22.王昌龄23.田园诗24.将登太行雪满山25.现实主义

  三、词语解释题

  26.认真地从事27.之于28.横渡29.辱骂,污蔑30.洗脸梳头

  31.探访32.磨穿33.毫不犹豫34.凋败35.歌曲名《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作,代亡国之音

  四、翻译题

  36.将军不打仗白白来到边境。 37.在明亮的月光下不忍心回头看故国。

  38.在妆楼抬头凝望。 39.相隔千里共赏天上明月。40.细雨点落在梧桐树上。

  五、简答题

  41.通过描述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自己渴望北伐而不得的虚度光阴的苦闷,也是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鞭苔。

  42.该曲开头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句都是三种景物,词性及句式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因称“鼎足对”(鼎这种古容器就是三条腿的)。

  43.主要表现在她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看重自由恋爱,两人如同并头莲,朝夕相处,永不分离。也表现在对母亲背信弃义、通张生进京赶考的怨恨。

  44.又赋就是散文化的赋,一般采取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形式;散文句与对偶句交互使用;也讲押韵。

  45.贾政素日就不满宝玉常与优价交往,不在仕途经济上用心,以致王府派人来查询、怪罪。贾环借机拨弄是非,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宝玉和贾环之间,存在嫡庶之间的矛盾。

  六、分析题

  46.《再别康桥》的一头一尾这两节诗,句式、节式相同,只是在相同部位更换了词语,一是引入,一是收束。两相呼应,突出了抒发主人公重游旧地,物是人非、感慨万干、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

  47.两节诗句数相同,句式相近,均用叠词,都有“我”、“我走了”、“云彩”等重复使用的词语,自然也有变化。这表明诗人在追求新诗的建筑美、音乐美;两节诗关系密切,前呼后应。

  48.揭示了赵七爷作为农村的复辟势力,是个不学无术、十分凶恶狡猾的人。

  49.显然用了讽刺手法。说赵七爷“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三国志》,还能说出“五虎将姓名”,便以三十里方圆内的出色人物、学问家自居。盘辫子,胡说八道,也是对他的嘲笑。

  50.本段文字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

  51.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

  52.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53.采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

  54.林黛玉十分同情,极为悲痛,“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55.这表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封建家族的青年叛逆者,他们心心相印,相知相爱,相互同情,相互关心。

  七、作文(略)

语文专升本试题12

  一、选择题

  1.屈原的《国殇》选自他的(  )

  A.《九章》

  B.《九歌》

  C.《离骚》

  D.《天问》

  2.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离骚》

  B.《九章》

  C.《九歌》

  D.《天问》

  3.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A.屈原

  B.李白

  C.曹操

  D.陶渊明

  4.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

  A.操吴戈兮披犀甲

  B.车错毂兮短兵接

  C.旌蔽日兮敌若云

  D.矢交坠兮仁争先

  二、填空题

  1.屈原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2.《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的___________加工而成的组诗,共___________首。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车错毂兮短兵接

  2.凌余阵兮躐余行

  3.平原忽兮路超远

  4.首身离兮心不惩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首身离兮心不惩。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五、简答题

  1.《国殇》的主要思想内容。

  2.诗中是怎样表现将士们英勇拚杀的战斗精神的?

  3.诗的.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对表现英雄彩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六、分析题

  阅读《国殇》的前十句(第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1.这十句诗在描写方法上属于什么描写?

  2.“旌蔽日兮敌若云”包含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3.体现战斗结局的是哪两句诗?这个结局是什么样的结局?

  4.这段描写歌颂了什么样的精神?

语文专升本试题13

  一、现代诗文阅读(本大题计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一)阅读现代散文《琐记》中的几段文字,回答第1-5小题。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听着鲁迅先生的谈话,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我又觉得精神百倍了。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1、第一段话的描写方法是 (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2、 在第一段话中,不能用“告诉”取代“告白”的原因是 ( )

  A.“告诉”只有向人陈述的意思

  B.“告白”具有自我声明的意义,且态度严正

  C.“告白”具有自我声明的意义

  D.“告白”态度严正

  3、说明第二段话中冒号的作用 ( )

  A.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B.表示后面的话是对前面内容的说明解释,即“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是对居高临下的解释。

  C.表示这段话具有多重的丰富内涵

  D.冒号表明前后两个部分是并列关系

  4、第三段话中“梦魇”一词的意思是 ( )

  A.梦中遇到可怕的恶劣情景

  B.梦中遇到可怕的'欲望

  C.梦中遇到可怕的事而发出的呻呤、惊叫

  D.梦中遇到可怕的欲望而感到万分痛苦

  5、简述第三段文字的含义。

  (二)阅读余光中诗《乡愁》,回答第6-7小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

  A.善于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B.善于选择典型细节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C.采用古典诗词一咏三叹的方式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D.巧妙地运用一组意象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7.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语文专升本试题14

  一、选择题

  1、“夙兴夜寐”一语出自()

  A、《短歌行》

  B、《诗经卫风氓》

  C、《国殇》

  D、《蜀相》

  2、“信誓旦旦”一语出自()

  A、《诗经卫风氓》

  B、《短歌行》

  C、《国殇》

  D、《行路难》

  3、下列诗歌中以弃妇为叙事主人公的是()

  A、《国殇》

  B、《上邪》

  C、《诗经卫风氓》

  D、《行路难》

  4、在《诗经》中最具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是()

  A、国风

  B、大雅

  C、周颂

  D、商颂

  5、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是()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二、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

  2、《诗经》分为__________、雅、颂三部分。

  3、《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__________、兴。

  4、《氓》从题材内容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诗。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4、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7、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8、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四、简答题

  1、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征各是什么?

  2、诗中写桑叶的诗句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含义?

  3、诗中通过哪些生活片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她的不幸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五、分析题

  1、阅读《氓》第三、第四两章,然后回答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喻义是什么?

  (2)“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喻义是什么?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喻义是什么?

  (4)第三、第四两章从内容上看形成什么关系?

  2、阅读《氓》第五、第六两章,然后回答问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从中找出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的喻义是什么?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

一、1、B2、A3、C4、A5、B

  二、1、诗经2、风3、比4、弃妇

  三、1、愆:错过。

  2、咎:不吉利。

  3、贿:财物,这里指嫁妆之类。

  4、徂:往,到。

  5、渐:浸湿。

  6、爽:差错。

  7、夙:早。兴:起。

  8、泮:通“畔”,边。

  四、1、女主人公性格特征:纯洁善良、勤劳贤惠、忠贞刚烈,对爱情矢志不渝。氓的性格特征:虚伪狡诈、朝三暮四、背信弃义。

  2、用的是比兴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主人公的年老色衰。

  3、《氓》叙述了一个女子的不幸遭遇。诗中通过对女子外嫁三年中早起晚睡的辛劳,横遭丈夫的打骂、兄弟的嘲笑,以及被抛弃后的涉水回家等生活片断的叙述,写出她的悲剧。还通过桑叶的'比喻,写女子因操劳而憔悴从而被喜新厌旧的男子休弃的痛苦。通过她的不幸遭遇,再现了春秋时期下层妇女的可悲命运,显示了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在客观上揭露和控诉了那个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五、

  1、(1)比喻女主人公年轻貌美。

  (2)比喻女子不可沉溺于爱情之中。

  (3)比喻女子容颜衰退。

  (4)对比关系。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年轻貌美时被追求,第四章写女主人公色衰遭遗弃,一喜一悲,对比鲜明。

  2、(1)夙兴夜寐、信誓旦旦。

  (2)比喻女主人公愁苦无边。

  (3)表现女主人公与负心的“氓”彻底决裂的果断态度。

语文专升本试题15

  一、单项选择题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国。

  A、颛臾

  B、鲁

  C、齐

  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 A、1927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

  A、李广

  B、沙子龙

  C、水生嫂 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

  B、《论语》

  C、《尚书》

  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 A、冰心

  B、朱自清

  C、巴金

  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8、《东篱乐府》是( )

  A、诗集

  B、词集

  C、曲集

  D、文集

  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甫

  D、王维

  20、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A、河南

  B、河北

  C、湖南

  D、山西

  21、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 )家之理。

  A、儒

  B、佛

  C、道

  D、法

  22、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国作家。

  A、英

  B、法

  C、美

  D、俄

  23、李斯《谏逐客书》中所写的重在四面扩张的秦国君王是( ) 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

  24、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白居易

  D、苏轼

  25、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

  26、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27、《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本末体

  28、《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

  A、李伶

  B、严嵩

  C、顾秉谦

  D、杨继盛

  29、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

  A、茅盾

  B、鲁迅

  C、郭沫若

  D、成仿吾

  30、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31、杜甫的《登高》是( )诗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32、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

  二、多项选择题

  1、《赵威后问齐使》所褒扬的人物是( )

  A、叶阳子

  B、钟离子

  C、北宫婴儿子 D、齐使者

  E、於陵子仲

  2、下列有关《谏逐客书》说服力来源说法正确的有( ) A、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

  B、从论据看,主要是事实论据

  C、从论证方法看,主要是对比论证

  D、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E、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3、朱光潜在他的《选择与安排》中认为,选择常犯毛病的表现有( ) A、脱节断气

  B、面面俱到

  C、前后重复

  D、浮光掠影

  E、意思杂乱

  4、郁达夫参加的社团有( )

  A、夏社

  B、创造社

  C、左联

  D、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E、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5、下列作品中使用详略方法的有( )

  A、《郑伯克段于鄢》

  B、《李将军列传》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E、《报刘一丈书》

  6、《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阐发的艺术创作思想是( ) A、胸有成竹

  B、庖丁解牛

  C、轮扁斫轮

  D、心手相应

  E、车过腹痛

  7、侯方域的《马伶传》中提到的《鸣凤记》所述的人物有( ) A、杨继盛

  B、严嵩

  C、阮大铖

  D、魏忠贤

  E、顾秉谦

  8、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 )

  A、鲁迅

  B、茅盾

  C、朱自清

语文专升本试题16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2],得李翰所为《张巡传》[3]。翰以文章自名[4],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5],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6]。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7],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8],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9]。两家子弟材智下[10],不能通知二父志[11],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12],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13],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14]。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15],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16]。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17],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1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19],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20],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21]。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22],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23],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24],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25]。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26],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27],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28],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29],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30]。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一、选择题

  1.《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抨击的人物是( )

  A.张籍

  B.于嵩

  C.李翰

  D.贺兰进明

  【答案】D

  2.《张中丞传后叙》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

  A.抒情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叙事并重

  C.抒情与议论并重

  D.描写与抒情并重

  【答案】B

  3.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韩愈

  D.陈子昂

  【答案】C

  4.本文中作者所写的主要人物是( )

  A.张巡、许远

  B.张巡、许远、南霁云

  C.雷万春、张巡、许远

  D.于嵩、张巡、许远

  【答案】B

  二、填空题

  1.“后叙”是一种兼有叙事和__________的文体。

  【答案】议论

  2.本文所记叙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唐朝__________期间。

  【答案】安史之乱

  3.韩愈,字__________,后人又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退之;韩昌黎 韩吏部拔

  4.作者在本文中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描写来刻画南霁云的性格特征的。

  【答案】刀断指、箭射浮图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翰以文章自名

  【答案】自许,自负

  2.不能通知二父志

  【答案】通晓,理解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答案】考虑

  4.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答案】 断

  5.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答案】将近

  6.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答案】接近,趋向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答案】许远不怕死也就(很)清楚了。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答案】 扯起绳子把它拉断,绳子必然有断开的地方。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答案】张巡、许远才德过人,他们的考虑(已很)精细周到了。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答案】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里的宝塔,箭射中了塔上的砖,箭的一半射进砖里。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答案】我回去打败敌人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只箭是用来作标记的。

  6.擅强兵而坐观者,相环也。

  【答案】拥有强大的兵力而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

  五、简答题

  1.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来为许远立传的?

  【答案】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为许远立传。首先,作者先对许远作了总的评价,肯定他“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认为许远与张巡共同守城而死,建立了功勋,保全了名节。然后针对小人诬蔑许远的三个错误论调,逐一进行辩驳:第一驳斥了“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认为许远畏死降敌的谬论。第二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谬论。第三驳斥“二公以死守”,未能“弃城而逆遁”,“责二公以死守”的谬论。本文二、三、四三个段落,每一段均驳一个论点,逐渐深入,层次分明。作者在批驳之中,皆以史实为理由,在叙事中进行批驳,使记叙和议论完全结合起来,使说理形象生动,言之有据,具体可感。同时在叙中有议,用以点明事件的内在含义。作者采用这种夹叙夹议的手法,不仅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达到为许远辩诬的目的,同时得出“远之不畏死亦明矣”,“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的结沦,并且记叙了许远让贤授权与张巡“守一城,捍天下”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为许远立了传。

  2.文中两次关于张巡就义前的场面描写是怎样表现出英雄崇高形象的`?

  【答案】文中关于张巡就义时的场面描写是很动人的。第一次是睢阳城陷落之时,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但不投降,反而对南霁云喊:“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作者用张巡对南霁云的激励,表现了张巡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舍身取义的高尚品质。第二次行将就义的场面也很动人:“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日:‘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通过对张巡言语、神态的描写和以众人的动作、表情作衬托,张巡在部属之中所享有的崇高威望,从容镇定的气度和视死如归的可贵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3.作者是怎样刻画南霁云形象的?

  【答案】作者选取了三个精彩的场面来刻画南霁云的英雄形象。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以示志,箭射浮图以为记,以及不屈就义这三个场面,写出了霁云气慨豪壮、嫉恶如仇、忠心为国的可贵品质。同时作者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一是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二是“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三是汴、徐二府的人长期广为流传南霁云的英雄事迹,歌颂南霁云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语文专升本试题1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2.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 )

  A.白居易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3.“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大同》

  D.《郑伯克段于鄢》

  4.《史记》中,用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 )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5.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论语》

  6.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 )

  A.旧题乐府

  B.新题乐府

  C.绝句

  D.律诗

  7.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

  A.《氓》

  B.《蜀相》

  C.《饮酒》

  D.《从军行》

  8.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陆游

  D.白居易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10.下列哪位作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11.《报刘一丈书》是一篇( )

  A.书信体记叙文

  B.书信体议论文

  C.书信体抒情文

  D.奏章

  12.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1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 )

  A.设景抒情、时空跳跃

  B.设景抒情、多用比兴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借景抒情、多用比兴

  14.《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帝国主义

  B.中国的奴隶制度

  C.资本主义

  D.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15.《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做文章最重要的是( )

  A.搜寻材料

  B.要有创作的灵感

  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D.选择与安排

  16.“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演绎法

  17.梁实秋早年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左翼作家联盟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王不归罪于年成不好。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向东眺望。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私下认为那是过去的事了。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而严厉。

  19.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

  A.《骆驼祥子》

  B.《断魂枪》

  C.《茶馆》

  D.《月牙儿》

  20.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从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2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孳:

  天:

  爪:

  离:

  22.请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23.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2分)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24.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沉吟:

  枉:

  存:

  契阔:

  25.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26.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三)阅读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7.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4分)

  28.分析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4分)

  2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麦琪的礼物》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杰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阃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间,下楼跑到街上。

  3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揭示人物心理的?(4分)

  31.这样的写法对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好处?(4分)

  32.从前面文字中可以反映出德拉心理上的哪些变化?(2分)

  (二)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33~35小题: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3.“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34.“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4分)

  35.《再别康桥》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往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

  他们都笑了——我也笑说,“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海是超绝而威严。楫说的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36.谈海的用意是什么?(2分)

  37.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海具有怎样的品格?(4分)

  38.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4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团圆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3.【答案】B

  4.【答案】A

  【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世家是《史记》的编写体例之一。

  5.【答案】A

  6.【答案】A

  【解析】曹操《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属于汉乐府《相和歌·平调曲》。

  【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要求考生了解新、旧乐府诗的概念。如果只对乐府诗有一个大致模糊的印象,往往会对此类细节问题作不出正确的回答。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陆游的诗现存九千三百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创作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

  9.【答案】A

  【解析】《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宋词表现生活内容狭窄的局面到苏轼才开始有所转变,苏轼以其志向高远、托情言志、胸襟开阔、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因此,本题应选择B项。

  11.【答案】A

  【解析】这是一篇书信体的记叙文。宗臣(1525--1560),明代嘉靖年间,严嵩父子把持朝政,一些无耻之徒奔走钻营于严府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在这种情况下,宗臣在回复刘一丈的信中,借题发挥,尖刻地讽刺了明代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故本题A项正确。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A

【语文专升本试题】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05-27

初中语文试卷试题08-10

语文练习题试题01-12

高中语文必修二试题11-03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02-28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11-03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11-16

小学期末语文试题11-03

高三语文期末练习试题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