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1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高一化学教师黄爱育,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铁的重要化合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铁的重要化合物包括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以及铁盐、亚铁盐等内容。它们的主干知识是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和铁离子的氧化性。但我结合我们平行班的特点,本堂课设计只包含了前两个内容,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教科书对于这些主干知识采用实验进行构建、用图表进行加深、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强化巩固,而对其他一些基本知识则采用学与问、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等形式展现。
通过本节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一些感性的认知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化学必修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2) 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 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2)教学难点: Fe(OH)2的制备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铁的化合物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学好铁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并且在前面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又在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学习方法,并且为后面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而且平行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思维也比较活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设计实验,让学生上讲台动手演示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教法选取与学法指导
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分析对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知识并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总结与提升,体验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六、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主要分为五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为了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我现场用榨汁机榨苹果汁,让学生观察整个变化过程,创设这个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一些有关铁的化合物实物及图片,贴近生活,让学生感知化学来源于生活。
第二个板块为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这一块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所以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填写学案上的相应内容,然后通过展示学生的学案进一步总结巩固铁的氧化物的知识,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
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因此在这个事情上花费的时间最多。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制备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对学生提出来的猜想进行点评后,抽取两位同学一人动手实验,一人观察并阐述现象,分工明确,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关于仪器问题第一次上课我就是用的试管进行实验,不方便投影,也不方便观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就改在培养皿里边投影实验,便于观察。在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会发现实验现象与事先的猜想有所不同,抓住这个看似没有成功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得出氢氧化亚铁不稳定的性质及变化过程的现象,进一步进行思维扩展,要求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来制得较纯净的氢氧化亚铁,培养学生更深层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时给学生灌输科学探究需要实事就是的精神。最后由氢氧化亚铁常温下不稳定引出氢氧化铁受热不稳定的性质,以及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第四板块是对本节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在ppt上例举出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某些可溶性的盐,通过加入某些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并且特别强调氢氧化亚铁到氢氧化铁之间的转化,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最后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增加课堂互动性,反馈教学信息,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
七、板书设计
虽然有了多媒体ppt和展示台,但印象不够深刻,为了体现教学重点和关键,在板书设计上采用提纲式板书,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便于记录和复习。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2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20xx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第一章及第二章,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和推理能力;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元素的化合价体现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经过九年级化学的学习,学生对铁元素也已经比较熟悉,了解铁单质的诸多性质、知道较多的铁的化合物种类。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也已经经历过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保存方式及用途的科学逻辑,为学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奠定了基础。但于此同时,高一学生的物质知识和反应原理知识仍然比较匮乏,对铁的化合物认识也只局限名称和简单的性质了解,不成体系,这正是本节课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第一,认识氧化亚铁、氧化铁以及四氧化三铁,知道这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知道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制备方式,能准确描述制备过程的实验现象、能正确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第三,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探究性问题,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我的教学重点是铁的氧化物及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难点在于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制备与转化。
在本节课的课程设计中,我围绕了新课标统领下的三个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以及实验探究和推理思想。并以这三种思想之间的自然转接连接着我整节课的'教学流程。首先是分类思想,我通过PPT图片向学生展示了诸多生产生活中的铁的化合物,让学生体会到铁的化合物种类数量非常庞大,我们现阶段的学习里没有时间和精力逐一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自行发觉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分类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清晰化,再逐一解决,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物质的分类的意义。给学生以化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同时,自然的引导学生将铁的化合物分为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三大类。
其次是类比的思想,在进行过种类划分后,引导学生开始铁的氧化物的学习。借助铁的常见氧化物有氧化亚铁、氧化铁及四氧化三铁三种,带领学生将三者的性质放在同样的多种维度下对比,找出他们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异同。鼓励学生以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对三种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也帮助学生对于铁的氧化物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是实验探究和推理的思想。进入到铁的氢氧化物的学习,我会向学生提出如何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问题。要求他们依据金属钠的学习时掌握的经验来提出合理方法。学生自然能够推理得出铁直接与水反应、铁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等方法均不可行,需使用可溶性的铁盐和亚铁盐与碱反应的方式来制备。并采用该方法,以演示实验的形式来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通过观看实验,学生能轻易察觉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而氢氧化亚铁虽为白色絮状沉淀,但会立即变为灰绿色直至最终变成红褐色。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暴露最终的颜色会变为与氢氧化铁相同,学生不难想到这是因为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引导学生书写上述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随后,我会留下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问题:既然氢氧化亚铁极不稳定,那如果要想较为持久的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白色絮状沉淀,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探究,培养科学精神。
本节课的最后,我会进行课堂总结以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法指导;并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3
第一部分说课标
1、教材内容和地位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内容。前面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知识”,由于铁是一种可变价元素,所以本节内容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接下来学习第四章中变价非金属元素物质的性质提供研究模型。
2、课标要求及教材处理
课标要求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课时为1课时。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通性,学生能根据钠、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知识,用分类的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所以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侧重于铁盐和亚铁盐中Fe3+、 Fe2+的检验,并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深入学习铁的不同价态间的相互转化。
第二部分说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知道如何检验Fe2+、Fe3+,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依据氧化还原理论,掌握+2价铁与+3价铁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利用类比法来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懂得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如实记录实验现象,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实验室保存亚铁盐溶液”等问题的探讨,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第三部分说实验内容设计
考虑到Fe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元素,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氧化还原理论的第一次融合,所以确定Fe2+和Fe3+的检验方法,Fe元素不同价态间的转化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氧化还原知识还不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有限。以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实验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第四部分说实验方法设计
本节实验教学采取边实验、边启发、边讨论、边归纳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现代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直观教学的无缝连接。
1、 教师创新性实验(调酒实验)
2、 教师验证性实验(Fe2+和Fe3+)
3、学生探究实验(“铁三角”的相互转化)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设计的:鸡尾酒在调酒师的手上变得多彩绚丽,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充当一次调酒师。
【教师演示】变色酒
同学们变色的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在此,我的设计意图是:运用化学小魔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探索新知的科学殿堂。从而引入新课,本节课我们要来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但作为高一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方法还是技能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并不具备直接开展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建构实验探究的基础。
第二环节对比分类,归纳总结
【活动一】图片展示铁及化合物的样品
在此,我的设计意图有两个:①引导学生观察铁及其化合物的`颜色、状态。完成学案中的表格。②引导学生依据元素化合价进行分类。
第三环节预测假设,建构基础
【设计意图】根据活动一引导学生依据元素化合价预测0价、+2价、+3价的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且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我们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为例进行探究。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活动二】提出两个思考问题。
【思考】
1、《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2、如何检验Fe3+、Fe2+ ?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与学生讨论实验探究的原理。通过探讨,师生达成共识:验证物质具有氧化性,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使其化合价降低,通过实验证明化合价降低的产物。相应的,如果验证物质具有还原性,和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使其化合价升高,通过实验验证化合价升高的产物。
接下来,由教师演示实验: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5l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SCN溶液,观察现象。在此,引入了 Fe3+的科学检验方法。同时,学生也会提出疑问, Fe2+如何检验呢?在此,引入Fe2+检验方法。
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起到了多方面的示范功能,学生收获了①知识支持,了解了Fe3+、Fe2+检验方法。②方法支持:明确了探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至此,为学生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做好了知识、方法、技能等多方面的铺垫。同时,也为本节课重难点突破奠定了基础。
第四环节交流研讨,实验探究
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之所在,我将引导学生依据氧化还原理论,按照“推测→设计→验证→观察→结论→评价”六步分组,进行开放式探究实验,来突破重难点。
在接下来的15分钟,引导各小组现将工具栏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分类,然后根据抽签挑选出本组的试剂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前老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① 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记录实验现象及填写学案的工作。
② 实验过程中试剂的取用量及实验的规范操作。
接下来的课堂就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老师所要做的是: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规范要求、解答疑难。实验结束后进行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设计方案及结论。 其他学生补充并评价。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有多种方案、不同的观点,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当学生呈现“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测现象”不相符的方案时,其他学生帮他分析,深化氧化还原知识。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分析Fe、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的可行性。由以上探究学生能总结Fe2+有还原性,可以加入氧化剂把其氧化成Fe3+,同理也能得出加入还原剂把Fe3+还原Fe2+。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引领学生从知识层面、能力与方法层面及情感价值态度观三方面,进行拓展提升。
首先,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探究铁、二价铁离子、三价铁性质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三者的转化关系。即建立了铁三角。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其次,在能力与方法层面,使学生建构起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核心思想。那就是①分类观②转化观③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效的实现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了这些方法,对于下一章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也建立起了活动探究的“铁三角”。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提升,使学生从知识层面、方法与技能层面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进一步得以升华。
第六环节学以致用,练习反馈
在此,我的设计意图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
首先是“调酒”揭密,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就能理解变色的奥秘。第一个杯子中加有三氯化铁,当加入SCN溶液时会出现血红色,当三价铁离子遇到柠檬汁时,会被维生素C还原成二价亚铁离子,从而血红色退去,当再加入新制氯水时,二价亚铁离子会被氧化成三家铁离子,血红色又再次出现。使学生体会到:提出问题——预测——验证——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学以致用二:生活中的应用(补铁剂为什么要配合维生素C使用?)
学以致用三:实验室中的应用(如何保存FeSO4溶液?)
通过这几个不同梯度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及化学学科的魅力,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次升华。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高中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介绍金属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本节课的知识是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从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为引入,以及在介绍铁的氧化物时,列举了氧化铁作为涂料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说明了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意义与价值。在介绍铁的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性质时,以实验探究为手段,重点介绍了Fe(OH)2的、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1)与“物质分类”知识的衔接。本节对钠、铝、铁、铜四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同类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编排便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例如: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碱与酸反应,这些通性在教材中都是直接一笔带过,没有安排相应实验来介绍。
(2)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教材“学与问”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碱,写出它们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Fe2O3、FeO与酸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性质均以离子方程式书写,充分体现了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
(3)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衔接。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质就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内容。教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引出了Fe3+遇到强还原剂、Fe2+遇到强氧化剂的变化,正是利用化合价变化来对反应类型进行判断。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
教材介绍Fe(OH)2的制备与性质、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做好几个教材安排的几个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3)知道溶液中Fe3+的检验方法。
(4)知道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3)通过对铁的化合物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策略
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金属氧化物、碱、盐)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本节课安排了3个实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Fe3+离子的检验以及Fe3+与Fe2+的转化。相对而言本节课实验的内容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质或是Fe2+与Fe3+的转化,均涉及到+2铁元素的还原性这一特点,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为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把“Fe(OH)2的制备与性质实验”、“Fe3+离子的检验”和“Fe2+与Fe3+的转化”三个实验进行整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情景,以起到优化课堂效率,形成知识系统的作用。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填写以下表格:
【学生实验1】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FeCl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新制FeSO4溶液(在大烧杯加入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并保持Fe与H2OS4反应不断进行,放在公共药品台上,学生自行取用)。
②先往两支Fe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动作要迅速),观察与记录现象。再往两支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与记录现象。
【问题情景1】
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
1、含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Fe2+离子没有此现象,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Fe3+的存在。
2、含Fe2+离子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与KSCN溶液会出现红色,证明生成了Fe3+,由此说明Fe2+溶液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
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因被氧气氧化会而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
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2】
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P61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3】
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
1、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
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师生小结】
1、以铁粉为还原剂,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此时溶液与KSCN不变红,说明溶液中已无Fe3+离子。加入氯水后溶液重新变红,说明前面反应的产物是Fe2+,遇到氯水后重新被氧化为Fe3+。
2、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可以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往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试管,一段时间后仍有铁粉过量,说明溶液中已无Fe3+(已充分反应)。若反应不充分,滴加KSCN后溶液会出现红色,不能证明Fe3+已被铁粉还原。
【问题情景3】
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指导,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相关文章:
铁的说课稿06-26
高铁自我介绍03-24
高铁自我介绍04-25
信任的重要作文04-04
教育重要的名言02-17
高铁乘务实习报告01-21
高铁站感谢信02-14
校园安全重要的句子11-09
重要的考试作文09-09
圈子很重要的经典句子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