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课文《枣核》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课文《枣核》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课文《枣核》优秀说课稿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2、学习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了解巧设悬念、以小见大等写法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抓住线索梳理内容,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咬文嚼字,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品味简洁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游子的思乡情结,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
1、较为深刻地理解本文的主题内涵,是重点也是难点
2、品析本文质朴情真的语言,是重点
教学构想:
“读”为手段,“品”为重心,“情”为基调,“悟”为目的
教学用具:
儿歌《一个枣核大不大》, 歌曲《我的中国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儿歌,切入课题
儿歌:一个枣核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一个枣核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
(板书课题、作者)
二、用心聆听“枣核”,感知内容
1、生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记叙了美籍华人索要生枣核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读文章的第1、2、10、11段,男生1读第3至6段的旁白,男生2读7至9段的旁白女生3读第3至6段中“美籍华人”的话,女生4读第7至9段中“美籍华人”的话)
读后小组合作:请用横线画出文中含有“枣核”或“枣树”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枣核”展开故事情节的。
枣核—— 枣核—— 枣核—— 枣核
3、同学们,面对梳理出来的情节,在本文构思上,你会有怎样的发现?(一线串珠)
4、“美籍华人”只索要枣核却不说用途本已“蹊跷”,要了枣核不回答我的询问更显“故弄玄虚”。
(巧设悬念):设置悬念——加深悬念——解开悬念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小小枣核,饱含真情同学们说,这一粒枣核小不小?
三、用智美读“枣核”,品析语言
1、这枚小小的枣核确实“不小”,因为她寄托着美籍华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真挚的爱国之心。
那么此情、此心具体体现在哪些字词上呢?请自由美读课文,在值得品味的好词下加小圆点、好句下画波浪线,然后选择你个人最受触动的一处进行简要旁批。(学生放声自由美读,圈点批注教师巡视进行个人点拨学生举手发言)
a、“托”——细节传情
b、“劈头就问(第3节)”(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第七节)依依杨柳、柄柄睡莲,哪一样不是故乡之景、不蕴思乡之情呢?——叙事言情
C、(第七节,生齐读)这四个“想”说来是京腔京韵,品来是催人泪下。——独白抒情
d、“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看似很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第5、6段用不少的笔墨写“美籍华人”居所环境的幽美和家庭的美满,是不是有点跑题?——对比显情
四、用情齐读“枣核”,深悟主题
1、在弄懂了“枣核”的奥秘之后,“我”对于“旧时同窗”索种枣核的行为给予了怎样的评价?
(男女生分组赛读第11段,要读的深沉而热烈,读出由衷赞叹之感,女生先读 )
贝聿铭——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 (海外游子,思乡情浓 )
2、萧乾是作家,在饱受中国“文化变动”折磨刚刚被平息的1979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之邀,开始了中美文化交流之旅,在美国的日子里,他心系祖国、不计个人恩怨,透过美国的灯红酒绿,以资深记者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美国社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去记录旅美华人永不褪色的民族感情,这就是萧乾创作《美国点滴》的经历。知其人、读其文,我们不能不说因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可敬可叹的爱国者,所以他能借“枣核”来发掘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浓,篇末的话不仅是对海外游子的褒扬,更是对所有爱国心的赞美。 (华夏儿女,爱国情深)
这颗枣核大不大!——因为……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阅读一篇叙事类散文的一般步骤:知背景、理内容、悟主题、品写法学习了本文,我相信这位美籍华人的思乡爱国之情一定会久久地萦绕于同学们的心中,下面我们就在《我的中国心》这一饱含深情的歌声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之旅吧!
初中课文《枣核》优秀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 体味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 分析并学习课文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往往集中在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李白的《静夜思》是直白而又最朴素的抒怀。“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首《我的中国心》更是牵动着千千万万的海外游子的心。这一节我们要学的《枣核》一文,抒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二、要求学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越到晚年思乡越切,以试种枣树来寄托自己思乡这情的故事。全文洋溢着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三、解决教学重点过程
1. 爱国,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小事情也能反映出爱国之情。课文就是用几颗小小的枣核来寄托浓浓的思乡爱国深情,请同学们将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 请同学们再把有关“枣核”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将全文结构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
枣核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结构是:要枣核——见枣核——谈枣核——点主题
3. 小小的不起眼的几颗枣核却能把一个海外赤子的拳拳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利用它来组织文章,也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写得迭宕起伏,这都归功于本文精巧的构思,这就是层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
4. 小结
海外老人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让同是炎黄子孙的我们热情澎湃,作者巧设悬念的手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初中课文《枣核》优秀说课稿3
设计说明
本文讲了一个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小孩子,帮助父母干活,帮助乡亲们追回牲口、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勤快、聪明。教学时,让学生先读文,再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特点。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聪明;能复述故事。
学习重点
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聪明,能复述故事。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谈话揭题。(用时:3分钟)
1.教师板书课题,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
2.揭示课题的含义。
1.师生交流,说说自己由课题想到的。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枣核”在文中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师要求:找出文中的过渡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3.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用时: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枣核的勤快。
2.默读第4~13自然段,了解枣核的聪明。
3.安排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1.学生相互交流表现枣核勤快的段落。
2.学生默读课文第4~13自然段,抓住枣核的语言、动作,理解枣核智斗县官的经过,体会枣核的聪明。 2.枣核的勤快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的“大摇大摆”写出了枣核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复述故事。(用时:12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本课的.写作顺序。
2.请学生按顺序复述故事。
1.学生自读课文,列出本文的写作顺序。
(枣核出生→枣核勤快→枣核帮乡亲们追回牲口→枣核智斗县官)
2.学生按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抓住了文中的过渡句进行,让学生弄清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枣核的特点,然后通过读文,学生抓住了重点词句,深入体会到了枣核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复述故事的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效果不错。
【初中课文《枣核》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枣核说课稿07-17
《枣核》说课稿09-11
《枣核》教学反思04-07
初中数学优秀说课稿07-29
初中语文说课稿优秀11-25
火烧云课文说课稿01-20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07-08
初中说课稿07-26
《核舟记》语文教案优秀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