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信息技术整合说课稿

时间:2024-05-27 10:05: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信息技术整合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信息技术整合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信息技术整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垂直与平行》一课。新数学课程标准将“图形与几何”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垂直与平行”就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它是学生在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正确认识平行、垂直等概念是学生今后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知识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基于以上理念: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采取“观察、想象、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②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活动。

  ③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三、教学过程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画图感知,激发兴趣。

  新课伊始,课件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先找出图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由此引导学生复习三种图形的特征,并说一说最喜欢哪一种图形,为什么?最后老师说一说,最喜欢的是直线,因为它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想长就长,想短就短。由此引出新课。通过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一起借助一张白纸做一个想象活动:想象这个面变大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两条直线,想象两条直线的位置是怎样的?学生大胆“画”线。通过想象、操作,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都由两条直线组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初步建立了垂直与平行的表象,同时为研究两条直线间位置关系提供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请小组长负责把小组内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由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全班交流,再次补充不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经历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的逐层递进的过程,为学生自主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小组交流,说说分类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小组内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为下一步的积极探究奠定基础。小组汇报分类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第一种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第二种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第三种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引导学生“交叉”现象在数学中称为“相交”。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上各种分法,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出现第二种分法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和演示直线延长,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是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

  当出现第三种分法时:引导学生理解分类时要统一标准。相交、快要相交、不相交都是以相交与否为标准,而相交成直角是根据两条

  直线相交后所成角度来分的,二者不是同一标准,从而统一分类,即相交和不相交。

  课件出示小练习加深巩固,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创造了条件。

  第三个环节: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引导学生分析不相交图形,揭示平行的概念。

  课件演示,回顾两条直线向两边延长后也不相交。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很快学生就会发现这两条直线间的距离没变。然后课件演示两条直线间距离的度量,学生得出结论: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再者,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不相交”这一现象,理解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不是平行线,从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课件揭示平行的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互相”的意思,两条平行线,其中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课件出示斑马线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能准确的说出图上的一条条斑马线都是平行线。我们应该向行人学习,做一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及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分析相交图形,揭示垂直的概念。

  先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相交的各种情况,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两条直线相交形成角,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学生先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验证直角,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课件演示验证过程,引出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让学生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一条直线不能说它垂直。通过学生用工

  具验证相交后成直角的现象,清晰揭示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同时注意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与平行。(引出课题-----垂直与平行)

  第四个环节:运用概念,巩固拓展。

  本环节我设计了在三种练习

  一是生活实践练习。即找生活中常常遇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看看运动场上有垂直与平行这样的现象吗?这道练习题是为了使数学生活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二是理解应用练习,即出示几组图形,让学生运用概念的本质属性辨别是否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通过学生的辨别分析找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三是拓展延伸练习。即找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五个环节: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顾总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做全课总结。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把传统的教学由静态转化成动态,让重点内容发生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点上,为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打下了良好的基本。

  本节课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位置关系,使其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课堂采用讨论和交流方式,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本课从“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的理念出发,在整堂课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力求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我相信,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信息技术整合说课稿】相关文章: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06-16

垂直与平行数学说课稿08-01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15篇12-28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02-25

平行与垂直的教学反思01-17

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06-14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15篇03-08

平行与垂直教学反思15篇04-20

《垂直于弦的直径》的说课稿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