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说课稿

时间:2024-06-22 15:25:0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化学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甲烷,本内容共计一个学时,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下我对这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位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教科书必修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教材的主要内容为甲烷的结构(包括结构式、电子式),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又包括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以及受热分解。将《甲烷》这一节放在这里,是考虑到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学过物质结构的知识,如共价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等基础知识,具备了学习本章的理论基础。烃又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而甲烷作为结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又是学习烃的入门,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甲烷的知识,就是为学习烃、烃的衍生物及接下来学习有机部分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教材设置时有机化学与前面部分内容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对无机化学部分学的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这是学习化学的新的开始,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更多的鼓励学生,无疑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学情分析

  在制定任何一个教学方案前,我们应该对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所了解。我们知道,学生在初三化学学习中已经对甲烷有了初步了解;本教材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学习也为学习甲烷的结构打下基础。我所要教的学生,他们思维开阔,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也存在基础较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特点。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甲烷分子结构以及甲烷取代反应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据此,我作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设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之前,还应该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理解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以下就是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

  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甲烷正四面体结构,以及其与稳定性的联系。

  2、能够写出甲烷燃烧、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方程式,并正确记忆反应现象。

  3、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讨论、合作等方法建立有机物的认识关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深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内应,外因辩证关系”等哲学思想。

  2、 通过能源危机及甲烷燃料的了解,感受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情分析和目标设定,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它的化学性质以及取代反应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以及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机理。

  五、教学方法

  (先不换页)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整个课程的把握如下:引入主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出答案→归纳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带领、教导和解说的作用。(ppt下一页)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甲烷这一主题,然后介绍甲烷的物理性质,再借助甲烷的结构模型、甲烷制取、氧化反应的演示实验以及甲烷取代反应的视频等形象生动的方法让他们理解和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在模型构建及问题分析部分,可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设定以甲烷的结构—性质—用途为教学主线,各环节加入学生参

  与元素,而教师则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归纳提升的作用。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课堂。

  1、甲烷的物理性质

  主题引入:以低碳经济作为切入点,引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日益受到大家重视的能源物质——甲烷。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的天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

  分析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的外观,讲解甲烷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从甲烷的分子式出发,讲解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

  解决问题:无色无嗅,密度比水小(0.717g/l),极难溶于水。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兴趣。

  2、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提出问题:甲烷的化学表达式怎么写?

  引导思维:利用球棍模型将甲烷分子结构形象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给出甲烷的分子式(ch4)与结构式、电子式的图片。根据图示,分析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以及电子式。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3、甲烷的化学性质

  主题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可以燃烧,操作不当可致人中毒。在生活中,天然气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是否说明它的化学性质活泼。

  引入问题:甲烷会与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

  分析问题:通过观看甲烷制取、氧化反应的演示实验和取代反应的视频,逐步引出甲烷的化学性质。借助甲烷分子的结构模型,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出发,动手拆解模型,加深学生对甲烷结构的理解,同时分析甲烷具有上述化学性质的原因。

  引出答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出甲烷的化学性质;从甲烷的分子结构特性出发,向学生解说甲烷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等具体性质。 作用:使用形象生动的模型、实验与视频,加深他们对甲烷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甲烷的性质,灵活记忆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式。

  4、归纳与总结

  依据板书,与学生一起复习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在这一节课,学习了: a.甲烷的分子式ch4、结构式与电子式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甲烷分子球棍模型

  b.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气体,而且它无色无嗅,密度比水小,极难溶于水。

  c.甲烷的氧化反应:

  d.甲烷的取代反应:

  练习:课后习题。

  七、板书设计

  甲烷

  一、甲烷的结构

  分子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示意图:

  二、甲烷的性质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嗅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a. 甲烷的氧化反应:ch4 + 2o2co2 + 2 h2o (放热反应)

  b. 甲烷的取代反应:

  c. 甲烷的加热分解:ch4 c + 2h2 点燃

  以上,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程等方面说明了甲烷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采用以上设计方案的原因。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次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高中化学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思想汇报专题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高中化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学生感觉亲切、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应该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但是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只是在烯烃的学习中开始从微观结构认识物质。因此在乙醇的教学设计中,回避了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而是借助水分子与乙醇分子、氢氧化钠和乙醇钠的对比,渗透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科学分析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乙醇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学生小组实验探究的方式突破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够列举出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能完成乙醇与氧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操作,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师生共同归纳,初步学习羟基、官能团等概念,并能解释羟基对乙醇化学性质的影响;

  (4)通过阅读、交流加深对酒驾、乙醇汽油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的认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教学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3.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四、教学指导思想

  新教材特别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鉴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主要采用认知同化的学习模式,即先探明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知识进行拓展、加深。

  五、教学过程

  教学第一环节——讨论、交流,激活已有知识

  学生依据学案,分组(4-6人)交流关于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已有知识,最早完成学案的小组到展示台展示,之后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质疑和和补充,教师参与总结。对于乙醇的分子结构,大部分学生正确写出了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不规范的加以纠正,在此引导学生:乙醇属于烃吗?并与乙烷的分子结构作对此,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学生总结的比较全面,而乙醇的化学性质,学生只能写出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对于乙醇的用途,学生知道的还是相当多,在此基础上,借助两个新闻标题为学生介绍了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节约了石油资源,解决了我国的能源危机,然而乙醇汽油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玉米,从而出现了汽车与人争粮食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教学第二环节——关注生活现象,提出新问题

  由3名学生到讲台表演我准备好的台词,也可以课前演练一下。

  甲:你买新车了,请客!

  乙:当然!

  甲:干一杯!

  乙:我开车,不能喝酒。

  甲:你酒量那么大,喝一杯没问题。

  乙:三杯五杯也没问题!

  (甲、乙喝酒状)

  甲:喝多了吗?还能开车吗?

  乙:没事。再喝几杯也没问题!

  丙(上):酒精测试!喝了这么多酒还开车,扣车,罚款!

  乙:时代不同了,汽车还喝酒呢!我喝点酒不算什么。

  甲:警察同志,他酒量大着呢,没喝多。

  通过表演,我提出了以下问题:1、你对甲、乙二人的行为有何评价?2、从这段对话中找出涉及乙醇性质的关键词,提出你想进一步了解的涉及乙醇性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酒驾的危害,珍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主要观点有饮酒不能驾车,不应该劝开车的人喝酒,酒后驾车是对生命的漠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等等。但也有的同学提出:只喝一杯啤酒能开车吗之类的问题,我对学生的发言充分肯定,然后为学生出示我国关于酒驾的界定标准和处理规定,学生对酒驾的认识更加全面。

  对第二个问题,经过学生的互相启发和教师的点拨,提出的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

  (1)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交警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原理是什么?我把这两个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逐一解决。

  教学第三环节——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学生最为陌生的,是乙醇在人体内的变化。我为学生提供了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图,乙醇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饮酒的人很快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能麻痹大脑的中枢神经,随之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不协调等症状,因此乙醛就是造成司机酒后肇事的罪魁祸首。一段时间后,乙醛又被氧化为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酒醉到酒醒。乙醇生成乙醛的这种变化在人体外用铜或银作催化剂就能实现,接下来我为学生示范了操作过程,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我对课本中的的实验做了简单改进:将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改为了小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一是对学生来说插入铜丝更容易,防止插入过慢铜丝变冷,对学生来讲也更安全;二是降低了容器的高度,便于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

  学生观察铜丝表面颜色的变化,并对比实验前后液体气味的变化。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铜是催化剂,实质是乙醇和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并给出乙醛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比乙醇和乙醛的分子结构,从原子守恒的角度书写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方程式。这一过程,学生对乙醇的催化氧化有了更深的体验。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在描述现象的时候会发现做过催化剂的铜丝更新、更亮了(如果学生发现不了就需要老师点拨一下),那么如果想把旧铜器变新,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我为学生展示了铜银在焊接时的图片,对于银器表面生成的黑色氧化膜,工匠说,可以把银器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就会光亮如初。如果你家有一件旧银器,你会如何处理呢?学生的情绪又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一定在想象有什么机会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了。

  教学第四环节——验证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

  交警是如何检验司机酒后驾车的呢?鉴于重铬酸钾氧化乙醇的应用价值,高锰酸钾作为有机化学常用氧化剂的重要地位,再加上这两个实验易于操作,现象明显,我把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给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乙醇的还原性,不仅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还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教学第五环节——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乙醇的氧化反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想了解乙醇的更多知识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百度百科中搜集到的“乙醇钠”的相关信息,乙醇钠是制造二十余种西药的原料,之后我提出问题:水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那么由乙醇如何获得乙醇钠呢?学生观察发现水和乙醇中均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很容易想到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我顺势抛出另一问题: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学生想到氢气的验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并提出了与教材相同的实验方案。但是以往实验中,由于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切取的钠块较小,大试管中的空气很难全部排出,氢气的验纯需要较长的时间,钠块太小产生的氢气量较少则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对本实验也做了改进:取一支注射器,拔下注射器活塞,将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其中,再将注射器活塞装上,之后轻拉活塞,使乙醇进入注射器中,可以观察到钠与乙醇发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注射器内不纯净的气体排出,迅速倒转注射器,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将乙醇排出,待钠消失后再排出多余的乙醇,轻推活塞,点燃产生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改进之后的实验减少了钠的用量,无需验纯,点燃时现象明显。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验证了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并对比了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之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书写方程式。

  归纳整理:总结了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对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的分析引出羟基、官能团的概念,初步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途径有很多,要善于从化学视角留心生活中的问题,并想办法加以解释或解决。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催化氧化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3)燃烧反应

  2.乙醇与钠的反应CH3CH2OH+3O

高中化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下午好。我是高中化学组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亚铁盐和铁盐》。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化学实验性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凝练科学方法,建构认知模型,基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是将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的桥梁。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化学性质。

  2、通过师生活动和实验探究,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化学实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化学的魅力。

  通过对以上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离子的.检验;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在初中已经接触了简单的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酸反应,这些金属通性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每一种金属的相关性质掌握的还不够熟练,需要进行细致的学习;在能力层面,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已经向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转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确定以后,教师能否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就成为其能否完成任务、实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针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我将会以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为主,以讲授法和谈话法为辅,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方案,观察每一个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5个环节来展开。

  (一)情境导入

  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概念、新原理、新知识做好铺垫和准备。因此我将会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并提问这些常见金属中铁都有哪些化学性质和化合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亚铁盐和铁盐。

  (二)新知探究

  为了更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新授部分分为两个环节。

  环节一:设计实验验证Fe2+、Fe3+的性质。

  首先我会准备好实验试剂和实验器材,分别是FeSO4溶液、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0。1mol/L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铁粉、铜片、锌片、试管、胶头滴管、镊子。

  我将会利用上述的实验用具和实验试剂,结合之前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Fe2+、Fe3+的性质。学生可以根据两者的性质设计三组实验方案。实验一:①取5ml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②取5ml 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实验二:①取5ml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②取5ml 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实验三:①取10ml FeSO4溶液中放入锌片,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②取5ml FeSO4溶液加入新制氯水,观察颜色变化。

  设计三组实验后,预设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环节二:进行实验,验证Fe2+、Fe3+的性质

  我将会在这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进行验证,首先进行实验一,在本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①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②中无明显的颜色变化。通过这一实验现象,我会带领学生进行总结Fe3+与SCN—发生反应生成Fe(SCN)3,说明可以硫氢化钾溶液可以用于Fe3+的检验。

  接下来进行实验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发现①铜片的质量减少,颜色中间从棕黄色发生了颜色变化,②中的铁粉逐渐消失,溶液颜色逐渐从棕黄色变为浅绿色。通过这一现象,我会带领学生共同总结Fe3+具有氧化性。

  最后就是Fe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验证,这个通过实验三证明,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①中的溶液浅绿色逐渐变浅,锌的表面有析出,②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黄绿色气体逐渐消失。我会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了解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三)巩固提升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请学生完成下面两个问题:1。现有一瓶掉标签的试剂,如何鉴别它的阳离子是Fe2+还是Fe3+?2。展示一瓶放铁粉的FeCl2溶液,提问:固体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通过这一方式能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方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四)小结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自主回答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总结阐述,我也会进行归纳补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五)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环节,我会请学生课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了解Fe2+、Fe3+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的鉴别方法,从而达到课后巩固本节课内容的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能够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板书内容也更加的直观。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去我的板书吗?谢谢考官。

高中化学说课稿5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散系和它的几种分类,谁能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你来说下!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把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了三点,下面老师做下总结补充: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 。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

  (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有九种组合方式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

  (3)溶质粒子直径比较:溶液小于 1 nm;胶体 1~100 nm;浊液大于 100 nm 。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区别溶液、浊液的胶体的一个特殊性质———丁达尔效应 。

  二、新课讲授

  师:同学们请看,桌子上有三个小烧杯,分别装有 25 毫升的蒸馏水、硫酸铜溶液和泥水,现在老师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腾的水中滴加 5~6 滴三氯化铁饱和溶液 。好,我们继续煮沸,溶液变成红褐色了,停止加热 。

  师:同学们,这个时候烧杯里生成了什么呢? 对,这个时候已经生成了氢氧化铁胶体,我们将三个烧杯放在暗处 。好了,下一步实验我需要台下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完成,好,你表现最积极,你上来吧! 老师会分别用激光笔照射三种液体,这位同学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有什么实验现象,一会儿由这位同学告诉我们答案 。

  师:好了,实验结束了,这位同学,你来跟同学们说下你看到的现象吧 。

  师:谢谢这位同学,请坐,这位同学说,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就叫丁达尔效应,它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

  三、联系生活,加深印象

  师:丁达尔效应作为自然界中一种奇妙的现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见过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

  师:好了,同学们,观看过图片,是不是觉得,自己对丁达尔效应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呢?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这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呢?

  师:嗯,非常好,今天我们观察、定义并解释了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还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希望大家可以形成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其实胶体的世界远不止这些,更美妙的还有它的电泳与聚沉,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 。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

高中化学说课稿6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专题四《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及其确定依据、教材处理、教法和学法、课堂设计、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八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是贯穿本章始终的核心观念。

  以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为例,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背景和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作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右;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因此,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内容编排

  本节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分为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二、学生分析

  知识方面:通过前面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这两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因此本节课从这两方面入手比较容易;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为本节课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能力方面的保证;

  情感方面:学生有资源合理开发和应用的意识,通过这一节课的简单介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资源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及其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要求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了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前面以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一步加深水资源的利用、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方法和实质的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温故知新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四、教材处理

  (一).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确定本课的重点为海水的蒸馏、海水中溴的提取和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由于蒸馏装置比较熟悉,因此难点是海水中溴的提取和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为了便于教学,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过程探究,突出规律方法揭示,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依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分为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两部分。课堂教学中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快步走的教学设计。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易接受,我较多的采用多媒体,放大现代技术效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处于指引方向、启迪思维、设疑解惑的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知识,积极思考的主动学习状态中。

  (二)学法

  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动手的'有利因素,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身受用的方法。

  六、教学内容及课堂设计

  1.引课设计

  从问题入手:利用多媒体从“海水是美丽的,也是富饶的”入手介绍海水资源的特点→提出问题:利用海水资源,要解决哪些问题。

  2.关于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

  实物呈现:海水淡化装置→实验演示(原理分析)

  给出蒸馏装置,让学生自行组装完成整套装置。

  多媒体呈现:海水化学资源概况→问题探究:海水提溴,海带提碘→实验→研讨: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3.例题和习题的设计:设计一些与水的淡化,海水提溴、碘的综合习题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保证课堂训练到位。完成书后作业中镁的提取的题目,强调海水的综合利用。

  七、板书设计

  海水资源的利用

  一.水资源的利用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二.化学资源的利用

  溴的利用

  碘的利用

  三.海水的综合利用

  八、作业设计

  按教学要求让学生收集海洋资源及其利用方面的资料,撰写从海洋资源中提取镁、溴、碘等物质的小论文或制成PPT文稿,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高中化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 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 OH-

  KOH=K+ + OH-

  Ba(OH)2 = Ba2+ + 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 + SO42-

  KNO3=K+ + NO3-

  NH4Cl=NH4+ + 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 (2)氯化铁溶液 (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高中化学说课稿8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作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 第 章,第 节,第

  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本节课的学习为

  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

  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2、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从生活出发学化学,体验化学对生活、生产及科技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难点是:

  四、教法

  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活动,结合实验、层层深入、多层次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并使知识的学习系统化。

  五、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是目的。因此,教师要启发、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学生通过“问题情景—实验探究—质疑讨论—f分析推理—整合运用”的学习方法。此外结合反馈补救法,通过学生的习题检测,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每一位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新课引入。“导入旧概念,提出新问题。”

  第二环节:新课学习,全民总动员。

  首先:

  其次:

  再次:

  第三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实验探究得出本节课的重要结论,并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学习方向和侧重点,最后布置相应的'习题,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我是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类比法、分组讨论法以及学生自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等教学手段,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中化学说课稿9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第一课时,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的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物质的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处于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的相关知识。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而高中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很多,学生不会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学习,从而加大了学习负担,增加了学习难度。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学生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使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难点】

  常见的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应用。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学会总结归纳。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采用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超市购物引入“分类”的话题。由于本节课的课题很简单,也很生活化,只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化学知识也更具有系统化,便于以后的学习和教学。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采用“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结合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交叉分类法

  教师通过问题,在初中化学中我将元素、物质如何分类,引出化学中“分类”的概念。提出学习任务,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进行分类,在任务的驱使下,学生自主学习到交叉分类法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对物质的组成及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复习旧知识的形式引入分类话题,再让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物质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中,学生会用到新知识交叉分类法,学生也会自主地学会交叉分类法。此时的老师只需简单的`提点,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轻松化。

  2.树状分类法

  教师通过分配任务,大家分组阅读P25页第一段,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完成图2-3。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HCl、 H2SO4,CH3COOH,NH3H2O,Ba(OH)2,KNO3,NaHCO3,Cu2(OH)2CO3。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查阅资料,探究学习,师生通过共同交流,学会树状分类法,并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完成化学分类图。

  本部分是整节课的亮点,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3.化学反应的分类

  通过复习初中四种基本反应,找出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引出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新的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因为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对刚学过的分类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应用。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在知识学完后为学生呈现几道道物质分类的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

  先采取学生小结的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再结合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结课。由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节课的课后作业预留了必做题、选做题的方式,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类题。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让学生学会学有所用。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物质的分类》说课稿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采用的是纲领式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中化学说课稿10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键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 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过程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①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②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②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行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考题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似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6、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留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

  化学键

  一、离子键

  Na+Cl2===2NaCl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a 原子

  b 离子(阴、阳离子)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AB,A2B,AB2型)

  AB型离子化合物:

  AB2型离子化合物:

  A2B型离子化合物: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写成“====”。 4.不能把“?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高中化学说课稿1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2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本节内容分三个课时,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物质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数量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因而目前高中各版本教材中均将此部分知识放在了整套教材相对靠前的地方进行介绍。

  (2)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摩尔。“物质的量”不但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边的教学。因此,我将用生活中的现象和以前所学过的长度、温度等基本的物理量进行对比讲解来引入,后将深入浅出的讲清物质的量的概念,但学生未必能明白,所以只有在本节教学和后续的各章教学中帮助学生反复理解概念、运用概念,不断纠正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较深刻的理解,较灵活的运用这一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及其单位——摩尔的理解。由于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对于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尝试采用HPS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但从另一方面看,缺乏联系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桥梁,也就是本课的教学内容,而本节课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度大,学生对于本节的概念抽象思维形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的内容标准要求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些“工具性”的概念,《课程标准》淡化了对于概念本身的理解和相关关系的推导,着重强调了对这些概念的应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关于“物质的量”的讨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本节课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掌握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

  (4)掌握N、NA、n三者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2)通过对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通过科学史料的再现,学习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2)初步培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的教学,采用HPS教学模式,还原历史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并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这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学生在这一概念建立的科学背景下,体会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对于本节的'概念抽象思维形式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一方面注意学习过程的逻辑性;另外注意高视角、低起点,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建立、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生活中,我们如何购买面粉?

  【生】买面粉是论斤论两,如买50斤、100斤面粉等。

  【师】为什么不买一颗或几粒面粉?

  【生】面粉颗粒的质量太小,买“大量”的面粉更方便。

  【师】“买面粉”的记数思路是“将微小的不可直接称量的物体(面粉) ‘集合’成大量可称的质量”。这个现象启示我们,在记数时有时要采取“集合”的思想:即将部分集合成整体、微小汇成多数。

  同样,水是大家很熟悉的物质,由水分子组成,那我们怎么可以迅速知道1滴水(0.05ml,0.05g)有多少个水分子?我们如何“数”这么多的微观粒子?

  【生】显然不能一个一个地数,应采取“集合”思想记数微观粒子,即将很多微粒视为一个集合。以此数微观粒子。

  随着人们对微观领域认识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隐隐地感知到: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存在、却难于计量的微观粒子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量的关系。

  那么,这种量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宏观与微观这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之间我们如何才能建立科学的联系?

  2、呈现问题情境,在化学史中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重新面对这个问题,重温历史,了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

  事实上,生活中就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12只鸡蛋      1(dozen)打

  1250000张纸     2500(ream)令纸

  15000000 粒大米   375(kg)公斤大米

  这种“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意义不变”的简化原理是什么,这种简化的条件又是什么?

  在实际工作中,老师也遇到了同样难题,比如:现在我有如下这么多微观粒子,(微观粒子的质量、体积都非常小,我们只有取出极大的量,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用于科学研究)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简化原理,对它们进行简化后的描述:3.01×1023个钠原子、6.02×1023 个水分子 、1.204×1024 个氧气分子。应该选择多少为一个集合标准来数微观粒子呢?

  同学们在解决了一个难题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难题:我们48位同学就定义了好几种不同的单位,这对于我们来说就产生了交流与沟通上的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为微观粒子量的描述创建一个国际公认的单位。

  问题一:用什么作为计量微观粒子数的单位呢?

  1900年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Ostwald,曾经用Mole 这个拉丁文原意为“成堆的”、“大量”名词,描述微观粒子——分子(Molecule)的重量 ,所以,1971年,由41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就决定用Mole (摩尔)作为计量大量微观粒子的新的单位,符号为mol。

  我们刚刚解决了摩尔是什么的问题,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问题二:这个新的计量单位——摩尔,对应的物理量又是什么?

  每一个单位都有其对应的物理量,用以诠释其物理意义。那么,摩尔这一新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又是什么呢?

  1961年,荷兰化学家、物理学家EAGuggenheim把摩尔叫做“chemists amount of substance——化学家的物质的量”,1967年4月单位制咨询委员会借用了Guggenheim的部分描述,定义摩尔作为“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这一物理量的单位。

  因为,“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所以,它就像其它物理量的名称如:“质量”、“时间”一样,不能擅自更改、增减其中的文字。

  首先说明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让学生联想已知的长度、质量、温度、时间等物理量,指出物质的量与它们一样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的名称。其次阐明每个物理量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例如,长度是表明一个物体长短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一个物体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而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并让学生联想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正是因为确立了这样一个新的物理量,当我们取“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作为一个计量对象时,便可以将单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

  因此,“物质的量”是将物质宏观和微观领域的属性联系起来的纽带。

  问题三 1 摩尔的微观物质中有多少个粒子?

  在定义一个单位时,我们总是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每一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单位——1kg 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的标准是多少呢?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都不一样,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所以,1971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协会(IUPAP)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CP)达成协议,同意将0.012Kg碳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摩尔的基准。

  【计算】已知一个12C质量为1.993×10—23g,求0.012千克12C含多少个原子?

  这个数据,最先是由Austrian physicist and chemist——Johann Josef Loschmidt洛斯密德(March 15, 1821 — July 8, 1895)

  首先算出,所以,在一些德语国家至今还将这一数据称为Loschmidt number 。但为了纪念Avogadro 对溶液浓度和分子重量研究的贡献,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微观粒子数重新命名为Avogadro's number( Avogadro's constant),用符号NA表示。NA的精确数值还没有准确算出,在计算中,取其近似值 6.02×1023。

  反之,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我们就说它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简称1摩。

  问题四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N)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可以举宏观例子,一打有12只鸡蛋,48 只鸡蛋是几打?

  显然学生通过迁移规律,就能找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n=N/NA

  问题五

  为什么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摩尔是描述微观粒子的基本单位?

  【计算】

  如果將6.02×1023 美元,分給地球上的所有的人,按地球约6×109(60亿)人计,每个人可分得多少美元?

  如果1克米有40粒,按地球约6×109 (60亿)人计,假设人均每年消耗250千克,计算6.02×1023粒大米可供全世界人用几年?

  【思考】你对摩尔所描述的对象——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集体有怎样的认识?

  由此可见,宏观物质就是再小,如果用摩做单位来描述它们都显得太巨大了。所以,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都只能用于描述微观粒子。因为摩很大,因此,在使用時可以出現小数,其推导单位还有千摩、毫摩等。

  问题六

  科学上为什么以0.012 kg 12C 含有的原子数作为1 mol 的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的标准呢?

  学生会联想到相对原子质量的规定标准。教师因势利导,采用论证的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从而得出摩尔质量的定义,并分析出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

  n=m/M

  3、课堂评价与小结

  【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答案D、E)

  A.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B.1mol氧气一定含有6.02x1023个02分子

  C.1mol氧约含有6.02x1023个02

  D.0.5molNH3一定含有1.5mol氢原子

  E.1.204 x1023个H2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0.4mol

  (设题意图:掌握物质的量的含义、应用要点,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转换关系,公式见下图。)

  【练习二】计算并填下列空格(答案:48克、0.4克、1.5mol和1.5NA)

  1.5mol 02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1.204x1023个H:分子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84克Fe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含有Fe原子的数目是_________ ?

  (设题意图:引出摩尔质量的概念,熟悉物质的量、质量、微粒数的转换关系,公式见下图。)

  4、作业

  1)以“摩尔”为第一人称,写一篇摩尔的自述(4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物质的量的产生条件,背景,含义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以及摩尔的概念即可,本节不适宜作过多的联系,可在结束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属于“工具性”概念,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不断使用。用一个恰当的比喻,给你一个新手机,你不可能一下子对它的功能了解,但一年以后,你大概都可以闭着眼睛发短信了。

高中化学说课稿12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 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2课时

  二、学况分析

  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三个单元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水),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指导学生阅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设置问题:

  (1)什么是元素?

  (2)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如何?

  (二)新课教学

  1.元素概念

  通过说明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使学生对“元素”有初步的印象。进一步分析,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元素的概念在举例中导出。

  2.学生讨论

  ①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总结: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②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种。

  教师讲解:物质的简单分类。

  3.元素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设疑: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关系?

  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举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讲成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4.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中地壳中各物质的含量,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而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并要求学生记住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利用“养闺女”的谐音,帮助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生物细胞中元素分布的资料,使他们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

  (三)知识迁移

  分组讨论:课本P73,学生讨论活动。

  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 ?元素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只是进行重新组合,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种类也没有发生变化。

  (四)本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知识反馈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3种元素是( )

  A.硅 铝 氧 B.铝 硅 氧 C.氧 铝 硅 D.氧 硅 铝

  2.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 D.原子的相对质量不同

  3. 水是由__ 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构成的。

  4.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元素。

  (六) 课后作业

  1.从生物学或科普刊物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2.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3.背诵课本P75,常见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

高中化学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xxx中的XXX,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钠的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几种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钠的性质,了解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及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通过初中化学的教学,学生虽已具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初步知识,但还有不少内容是他们不熟悉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掌握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3)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法及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的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的性质。

  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与酸反应速率、热稳定性的比较,使学生掌握这类可溶性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性质区别。通过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氧化还原的概念,巩固了元素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关于本节过氧化钠的教学,我采用实验探研法,首先做好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补充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然后以化合价入手,分析过氧化钠应具有的性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我采用对比讨论法。通过演示盐酸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实验及热稳定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说学法

  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对比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学法。如学习钠的氧化物时,可展示样品,用观察法使学生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状态、颜色等物理性质有初步知识。在学习化学性质时,首先观察几个演示实验及补充实验,使学生认识到过氧化钠跟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不同。从而得出结论: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学习上,通过演示盐酸与它们分别反应的实验,观察这两个反应的速率有明显区别,然后演示热稳定性实验,观察碳酸钠受热时没有变化,而碳酸氢钠受热后发生变化,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从而得出结论。钠另一重要化合物硫酸钠的性质、用途则通过自学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提问】:钠的性质怎样?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

  学生回答后,总结,引入新课。

  【板书】一.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包括化学式、氧元素价态、电子式、颜色状态,具体略)

  【设问】:这两种氧化物是否溶于水?加水后能否反应?

  【演示实验】:把水滴入盛少许过氧化钠的试管,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随后滴几滴酚酞试验。

  【提问】:通过上述现象得出结论?以Na2O代替Na2O2?

  【板书】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②与CO2反应

  【设问】:过氧化钠能否与CO2反应?如能,那么产物是什么?

  【补充实验】:在一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后立刻用瓶塞塞住,充分反应后,打开,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提问】:上述实验可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投影-1】小结:

  主要表现出强氧化性

  【设问】:过氧化钠是否有漂白作用?

  【补充实验】:过氧化钠溶于水后;将酚酞试液滴入该试液中,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Na2O2有漂白作用。(注:与HClO、SO2漂白原理是否相同?)

  3.用途。学生阅读课文后小结

  【板书】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式、俗名、颜色状态略)

  【设问】: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将有白色晶体析出,此晶体为何物?这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溶解性:Na2CO3>NaHCO3

  【改进实验】:如图所示,在气球中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且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分别倒入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实验】:将少量NaHCO3装入试管中加热;并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稳定性Na2CO3>NaHCO3

  用途及制法:学生阅读课文,小结。并介绍侯氏制碱法。见【投影-2】。

  2.硫酸钠,

  俗名:芒硝。化学式:Na2SO4·10H2O。用途自阅。

  【投影-2】:侯德榜(1890-1974年),我国现代化学家。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又获该院哲学博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国。从此为发展我国的制碱工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33年他将自己摸索的制碱技术毫无保留地公开于众,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39年他克服了苏尔维制碱法不能利用氯离子和产生大量氯化钙废渣等问题,提出了联合制碱的连续过程,1942年该法成熟。即为“侯氏制碱法”,对全世界化肥和纯碱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投影-3】:总结:

  【投影-4】:练习:

  1.相同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跟过量盐酸反应,其中____放出CO2快,____放出CO2多,____消耗盐酸多。

  2.(1)有一包白色晶体如何鉴别是Na2CO3还是NaHCO3?

  (2)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NaHCO3?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3.在120℃、1.01×105Pa时有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6.2g缓慢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增重6.0g。求:

  (1)混合气体中CO2和水气的物质的量?

  (2)若将上述6.2g混合气体通入30mL5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求新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

高中化学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硫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的内容。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接下来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高中化学教材是高中化学课程的物化形态与文本素材,是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内容主要包括:硫、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教材重点关注“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突出了硫及其化合物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应用及教育价值,这样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硫及其化合物,有利于学生建立价类二维的`元素观,也是渗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

  这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理论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元素周期律的重要体现。其中,二氧化硫被称为高中化学的明星分子,是各类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本次说课也是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即“硫和二氧化硫”。

  结合以上你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结合具体实例、历史资料等,学习硫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认识硫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体会硫单质作为重要的非金属单质在历史上的用途。

  2、通过实验观察,推断得出到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提升证据推理意识。通过二氧化硫与水、与氧气反应的学习,初步建立可逆反应的概念。

  3、能够结合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对SO2的性质进行预测,并且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认识SO2的还原性、氧化性,并且书写SO2与H2O2、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结合SO2和SO3的化学性质初步认识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酸雨的危害,提出防治硫酸型酸雨的措施,提升社会责任感。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SO2的广泛应用,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认同化学在社会发展中所做的重要贡献。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单质硫的化学性质、SO2的性质、可逆反应

  【难点】SO2的漂白性

  二、说学情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接下来我将对我所面临的学生进行分析:

  在必修第一册,学生已经以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为例,能从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化学物质,并学习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能从周期和族的角度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微观视角认识化学物质。

  学生初步具备了在具体问题情境下评价、改进、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初步具备了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初步具备了基于具体物质的具体性质和反应的类比思维,基于一类物质的一般性质的概括思维,基于离子的性质和反应的微观概括思维,基于化合价升降的氧化还原思维。

  学生从综合类别通性的酸碱盐离子反应和价态升降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来学习硫及其化合物存在困难,但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价类二维的元素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建构科学合理的认识思路,使认识方式趋向稳定化和内化。

  三、说教学方法

  为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5个环节来展开。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多种含硫矿物,如:自然硫、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有机硫、硫化氢及有色金属硫化物中的硫。由此引入本节新课:硫及其化合物。体现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新知探究

  1、硫单质及其性质

  展示火山喷发的景象照片,说明火山喷发时,会释放出许多含有硫元素的物质,在火山口还有硫单质出现。接下来会介绍硫单质的多种游离态,以正交硫为例,介绍硫单质的物理性质。接着我会展示课前资料:古代炼丹时使用硫单质的资料及火药的成分中含有硫单质。请学生尝试分析硫单质的化学性质,说明分析的理论依据并尝试设计实验获取实验依据。

  学生可以从物质类别和价态的角度分析硫单质有氧化性,可以与金属如铁、铜发生反应,也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如氢气反应,同时硫也有还原性,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我也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硫和铁粉的反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理论角度、文献角度、实验角度学习硫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认识硫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体会硫单质作为重要的非金属单质在历史上的用途,渗透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为后面学习二氧化硫做铺垫。

高中化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㈠教材简析

  本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教参建议安排一学时来完成教学。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高中教材中详细讲述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并且此部分很多内容与日常生活、环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 能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教材从“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它对人类有危害吗”这两个问题开始,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并依次介绍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二氧化硫的污染等知识,知识编排得有条理。其中安排的“二氧化硫的用途、二氧化硫的污染”,特别是文中安排的家庭小实验——测定雨水的pH等内容,与现实生活环境密切联系,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此外,通过本节的知识,向上可以和第一节硫的知识联系,向下可以和第三节硫酸的知识和第四节环境保护的知识联系,有助于形成以化合价为主线的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和整章知识的系统化,同时,可以巩固和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认识。

  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⑵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⑶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做珍爱家 园——地球的主人。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提高对元素 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⑷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 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⑵通过对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 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素质等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其原则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文中安排了2个演示实验和1个家庭小实验,有很多内容与生活环境有关,再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基础知识等实际情况,采用情境激趣法、随堂实验法、演示法、对比法、自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1、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在学习“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推写“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分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 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推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 还原性。

  2、对同类知识运用对比法,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稳定性、与品红溶液作用、与紫色石蕊试液作用等项目的对比,加深对二氧化硫与氯水等物质的漂白性的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程序

  ㈠新课引入

  先播放一段《酸雨》的教学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物质?它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观看了录像后,容易回答出第一个问题,但不能回答出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留下悬念,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向新课的学习。

  ㈡新课教学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①学生实验:将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 SO2的颜色、状态,并闻气味。让学生回答并板书。

  ②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得出SO2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关系。

  ③学生实验:将另一只事先收集满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让学 生按课本【实验6—1】的方法完成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并 得出结论。让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并板书。

  ④通过上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变红”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SO2 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引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 其原因,引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边讲边板书。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⑴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①引导学生得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②根据“二氧化硫溶于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使水溶液变红,长时间放置后, 溶液又重新恢复紫色”这一事实,说明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进而说明“二氧化 硫与水的反应”的可逆性,并简单说明“可逆反应”的特征。

  ③复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④让学生判断“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分析二氧化 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在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得出二 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并引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这一化学性质 的学习。

  ⑵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

  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与反应的可逆性。

  ②讲述SO3的性质。

  ③简单说明二氧化硫还能与氯水、溴水、碘水、KMnO4等强氧化剂,H2S等还原 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④演示:【实验6—2】,引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这一化学性质的学习。

  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①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漂白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 被漂白的物质又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②通过二氧化硫与氯水的漂白原理、反应类型、稳定性、与与品红溶液作用、与 紫色石蕊试液作用、等项目的对比,加深对二氧化硫与氯水等物质的漂白性的 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③提问学生:SO2能使溴水、碘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否表现了SO2的漂白 性。作出解释。

  3、二氧化硫的用途简单讲解。

  4、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看录像。

  ②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评价二氧化硫,并指定学生分甲、乙两方对二氧化硫的利弊 进行辩论。

  ㈢课堂小结

  归纳本节书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好“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育学生要加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珍爱家园——地球的主人。

  ㈣布置作业

  P129 第五题。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 SO2与水反应 SO2 + H2O ? H2SO3

  b、SO2与碱的反应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亚硫酸钠)

  SO2 + Ca(OH)2 == CaSO3↓ + H2O

  SO2 + CaSO3+ H2O == Ca(HSO3)2

  2SO2 + Ca(OH)2 == Ca(HSO3)2

  (2)还原性

  a、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

  2SO2 + O2 ? 2SO3

  △

  (SO3 :无色固体,熔点(16.8℃)和沸点(44.8℃) 都比较低。

  SO3 + H2O = H2SO4 ( 放热) ——工业上制硫酸)

  b、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Cl2、Br2、I2 )

  SO2+Cl2+2H2O==2HCl+H2SO4 SO2+Br2+2H2O==2HBr+H2SO4 SO2+I2+2H2O==2HI+H2SO4

  (3)氧化性——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

  +4 -2 0

  SO2 + H2S == 3S↓+ 2H2O

  氧化剂 还原剂

  (4)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生成的白色物质不

  稳定。(鉴别SO2)

  2、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

  ⑴制造硫酸

  ⑵可以漂白白纸浆、毛、

  丝、草编制品等。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二、SO2的污染

【高中化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07-01

高中化学说课稿范文08-15

高中化学说课稿15篇01-15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01-07

关于高中化学说课稿模板(通用15篇)02-28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12-23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5-21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实用)07-05

(实用)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