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2-01-25 09:57: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历史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说课稿范文汇总10篇

历史说课稿 篇1

  情境导入

  要求学生观察其中再现了哪些历史人物?

  指出《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小说不等同于历史。历史上的三国究竟怎样的?回答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疑激趣,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导学[官渡之战]

  1.看图说史:①东汉末年人们生活环境

  ②人们最大的愿望

  ③北方有实力的割据政权?并预测谁最有可能统一北方

  2.明确学生任务:找到双方的优势劣势,分析出谁能取胜?

  3.归纳出官渡之战的特点和作用并过渡

  描述回答

  思考认识

  读图回答

  认识袁、曹势力,引出二雄相争在官渡。

  学生表演《官渡相持阶段的袁绍和曹操》

  畅所欲言,完成任务

  学生来叙述战争经过

  出示诗句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及问题

  出示任务

  演示官渡之战概况

  与语文联系,感性认识东汉末年人民的痛苦。

  由此理性认识人民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走进历史,通过情境再现,置疑导学,培养学生整理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增强教材的直观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赤壁之战]

  1. 读图说史:①“志”

  ②指导看图,曹操南下的两个对手

  2.要求简介赤壁之战经过

  3.点拨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回答并实现过渡。

  读诗并回答

  读图,理解“孙刘联合”战略

  学生踊跃回答,合作扩大知识面

  合作探究并回答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这个结果给三方带来的变化

  曹操诗句《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

  播放电视剧片段

  出示分组讨论题

  加强与语文的联系

  加强与地理的联系

  赤壁之战,学生有较多的认知,还课堂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以问题为中心,学方法,找原因求根源

  看结果辨影响,提升分析能力

  [三国鼎立的形成]

  1.利用形势图讲解三国鼎立的形成。

  2. 要求学生设计一张三国鼎立示意图

  3. 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学经济

  总结并设置悬念。

  看图

  学生动手绘制

  兴趣十足地找家乡,并阅读三国经济发展情况。

  探讨原因说说启示

  三国鼎立形成图

  展示成果

  出示问题“找一找”“感悟论坛”

  直观形象便于记忆。

  整理归纳表现历史信息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身临其境,通过内心体验,理解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启发思维,古为今用

  激发学生主动求知

  线索梳理教师引领学生掌握看,记忆,学方法出示线索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探究听

  辨

  思

  谈听一听

  辩一辩

  想一想

  谈一谈文史联系,陶冶情操

  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走出历史,人格培养

  多思考,多学习,善表达

  知识拓展留课下作业记出示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图文示意的板书设计,归纳了“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知识点,还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意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历史教学,并加强学科间联系、加强与现实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今后我还应该继续研究新课标,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探索网络型课堂教学,使历史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历史说课稿 篇2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 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 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

  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

  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 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

  (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 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历史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

  本课从人们积极地利用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出发,阐述人类是如何改造自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及特点,让学生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从而提高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新疆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提问能力、综合联系能力、自评互判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坎儿井开凿和利用的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问题情境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火花,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探究学习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说学法

  把联系阅读法、感受信息法、讨论法与学生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历史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概述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

  2.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天下为公。

  3.感受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指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1.吴老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争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课前预习,学讲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如下:

  1.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必修已经学过,学生对比已较为掌握,教材其他的内容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或者大概听过,并没有充分的了解

  2.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3.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历史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孙中山精神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孙中山的美好精神

  教的活动

  首先,个人觉得吴老师作为新老师在讲《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已经讲的不错了,尤其吴老师在小组合作探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且是这堂课的靓点。

  吴老师利用一段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愿录音和观看照片导入新课,引出了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做了哪些贡献?还有哪些未完成的使命?他的革命精神和对他的评价。首先她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检测,之后很自然的讲解了孙中山先生为民主共和做出哪些斗争的知识,然后给出同学一两分钟思考时间,请同学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维护共和中吴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让同学从材料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回答问题。讲解到孙中山一生最伟大的转变是什么的时候?着重突出了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这里是老师教学中应该突出的一个难点问题,一定要突出新三民主义新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是很深。

  吴老师利用了很多设问和提问的方法,请同学积极的回答,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有些吃力的方面加以引导。

  最重要的是吴老师设计两个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共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八个人左右。每一个探究题给出十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让小组交流,然后学生给出讨论结果。分别把他们组内的关键写在白板上,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期间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就会发表自己很多的看法,但有一些同学还只是处于被转换的迷茫中,不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在学案上吴老师安排了课后检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我觉得不足的是:①这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对孙中山先生看法的任何异议之处,我们现如今的学习不就是辩证的看待任何事情。

  ②老师真的只是在引导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的不是老师只是一节课并没有讲足够让学生知道的知识。其实学生没有老师那么足够的能力。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是否应该给出一些评价。

  ③学生课堂内讲的知识涉及到很深的层面,但是真正在现如今的高中教学模式下,真的会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这些吗?

  学的活动

  吴老师将学生分为了6个小组,每组8-9人。小组讨论主要在合作探究活动时采用,在合作探究之前一直是不分小组活动。

  这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除小组探究外也是全程和老师互动频繁,学生主要活动和内容如下:

  1、聆听孙中山临终遗愿录音和观看ppt上其照片

  2、全班齐读ppt上的本课课标要求

  3、预习检测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需填空处内容,3名同学皆准备充分,回答正确

  4、 浏览ppt图片,并据此回答孙中山为争取共和做出哪些努力,学生小声讨论后回答,与老师互动

  5、回答ppt上的填空题,大多自己在下面报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认真听教师分析

  6、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失败原因”,发言同学归纳了几点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也认真听取并及时补充自己意见。

  7、学生齐声回答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在“民权”部分有些卡,在教师帮助下重新理解

  8、在回答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时,只有很少同学有反应

  9、 一起齐读孙中山名言,并且回答问题“从中感悟到哪些精神”,三名同学站起发言

  总的来说:学生参与度很高,回答问题较积极,其余在听的同学也保存专注力在课堂;同时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给予引导和启发,师生互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频繁

  小组合作探究部分

  探究一:

  问题一:孙中山历史评价问题,有人认为他与华盛顿和卢梭具有相似性,学生认同哪一种,5分钟讨论后,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与华盛顿相似,学生分别将他们两者在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做的事业性质进行对比,发现其具有一致性,同时总体概括其一世事业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都被誉为国父等等

  观点二:认为与卢梭相似,学生回顾了卢梭的人民主权、契约论等主张,孙中山的理念中也体现了类似的观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卢梭的浪漫主义在孙中山的个人性格中有很强的体现,尤其是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的幻想。

  问题二: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孙中山和华盛顿辞职的原因,并对其辞职做出评价,5分钟讨论后,两个小组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是孙中山的高风亮节,以及对袁世凯的幻想

  观点二:补充另一个观点,认为是被迫无奈,从而点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探究二:

  学生就“最欣赏孙中山哪些地方”讨论,并将其写在白班上到讲台上向学生讲述

  小组讨论后都在白板上写下了关键词,其中两位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其一:讲述了孙中山好几点大家所不知的特点,如布衣总统,生活简朴、不贪恋权力等。

  其二:以其爱国为总点,分别从其救国,不贪恋权力等方面展开论述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表达能力都不错。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很明显发言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看得出来课前做了功课,涉及很广。

  但是就小组讨论环节来看,很多小组成员在讨论的时候并不积极参与,每组只有几个同学在讨论,有些同学都开始两两交谈明显不在讨论相关话题,显然每组回答问题已经指定好固定的人了,其他人就不做讨论的努力了

  学会了什么

  见习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一件事情,我们小组各有分工,我就将我的的部分谈谈。我的任务是学生学到了什么?除了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孙中山的思想,贡献。评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个重点班,班级的气氛相当的活跃,我注意到,同学们除了教科书,事先都准备了厚厚的一叠参考资料。所以说不管课堂学到什么,课后同学们至少学会了如何就某一主题去查阅资料。

  在课堂上,老师先是挖词填空,同学们争相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到了如何去把握机会,展示自己。以及如何归纳课本上的知识。

  其次,经过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讨论,部分同学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别人反驳你的观点时,进行维护观点,改正观点。

  在讨论之后的展示环节,同学们,一部分人学会了倾听,另一部分人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更好的吸引人多眼球。

  ……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的是,学生本可以学到什么。

  第一,论从史出的思想方法,当一位男同学说他的观点,故事,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追问

  第二,对于创新意识的重视,一位女同学提出孙中山的浪漫主义,老师应该在分析她的这一观点的同时,对她予以表扬,表扬她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相对新颖的思想。

  第三,书写能力,审美情趣,同学们上去写字,有的非常美观,有的很一般,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说课稿 篇5

  一、专题名称:《中国近代经济转型(1840—1949》

  二、对本专题的说明

  1、本专题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从人类文明史的演进来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过程中,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继出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全面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从高考角度说明设置本专题的意义

  (1)透过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中国做出的反应,理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原因。

  (2)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过程中,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具体表现形式。

  (3)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以及成因。

  (4)多角度剖析近代经济转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从学生学习角度说明设置本专题的重要性

  (1)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运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

  (2)运用“探究研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进行探究,提高探究历史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特点以及成因。

  (3)通过合作探究,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以此来理解近代经济转型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四、专题复习目标

  (1)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及其影响

  (2)民族经济的举步维艰

  五、重点、难点说明

  重点: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

  难点: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

  说明:

  1、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是工业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及西方先进生产方式的渗透,客观上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转型。同时,中国面对这种形势,做出反应,政府和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启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转型。因此,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原因,对我们把握近代经济转型的表现以及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故为本课重点。

  2、中国近代经济转型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在中国近代的文明演进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呈现出步履艰难、道路坎坷的特点,全面地理解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现实社会中改革意义的理解,故为本课难点。

  六、[训练设计]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回答:

  (1)上表统计资料中的三种企业依次分别属于哪三种性质的资本?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

  (2)根据上表资料,与第一时期相比较,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有哪些变化?结合1895年以后的有关历史分析说明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技能比赛说课稿《中国近代经济转型》

历史说课稿 篇6

  一、 概说:

  英中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英中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英中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英中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英中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英中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 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②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外延要明确界定。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 情意目标:①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的特点和侵略性、掠夺性的本质。②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英中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 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以"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英中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程是;

  1、情景导入、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英中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英中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考的深入;观点论证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通过给学生时间来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点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三个回合展开。使学生拓展了联系的`纬度,涉及了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英中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一下,教师用多媒体打出英中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对比:

  3、自主学习、独立讲解

  在讲英中战争的过程时,由于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学利用教师所做的课件独立讲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的空间能力,而且通过英中战争过程中林则徐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讲解,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德育层次目标。

  4、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教师设立一道思考题,应如何评价林则徐?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林则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方法。

  5、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6、板书展示

  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和讨论的同步操作,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件呈现)

  英中战争

  英中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英中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略述英中战争的经过。

  评价林则徐

  四、 评价说明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评价仍然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评价

  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判断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

  评价历史的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中,学生态度端正,主动学习,讨论合作,拓展思维。

  (二)、阶段性评价;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跟踪档案袋,跟踪记录,包括每次成绩,课堂发言情况,自我活动情况等,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自我总结,对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并注意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方法形成模式,体系完整,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

  五、 说课总结

  本科主要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及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着重对学生评价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达到了历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历史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科举制的创立>>。(板书标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及科举制的影响。学习这一课对于学习隋唐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本课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本课的难点是: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联系,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主要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法、对比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及联系实际法,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现实引入法,联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通过高考制度引出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由此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把握课本基础知识。

  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针对重难点,精讲点拨

  科举制的诞生

  本目内容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1) 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致把握科举制诞生的基本知识。继而进一步提问:

  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弊端。这样自然引出隋朝建立不久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而创立出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2)然后进一步设问:在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诞生的?总结科举制创立的过程。通过这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过将科举考试与原来的选官制度作比较,学生能加深理解“科举制度”,为后面学习科举制的.影响作好铺垫。

  紧接着思考讨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阶层人带来什么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这几个题目的设置,很自然地总结出科举考试诞生的意义,为以后的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的完善

  1)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要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你讲考哪些科目?让学生了解朝的科举考试的科目。

  2)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完善科举制所做的贡献。提出问题: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并运用图片展示科举的有关图片和具体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难点鉴于这一综合较强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来提问):

  设置问题:唐太宗、唐玄宗统治措施中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引出科举制对选拔人才的影响。

  对于唐太宗的贡献,让学生阅读P18的第二段内容,加以归纳。然后多媒体出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3)然后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指出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后对科举制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得出结论。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9第三段的内容。对外国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第 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并多媒体出示第2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课堂小结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在课堂小结的时候以板书作结。)

  (4)检测反馈

  以基础知识为依据,精选习题,由易到难,有梯度的加强难度,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疑惑并指导解题方法。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历史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历史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的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分析课题的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一学生的现状,实行问题导航式教学模式。初一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

  (四)教学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及朝代兴亡的历史性规律。

  (五)教学手段

  为了生动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提高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说教法

  1、采用问题导航式教学法

  首先根据本课课题的"兴"与"亡"二字,设计了"自主先学 整理史料"的问题表格,引领学生对比分析"兴"与"亡"的国君及时间,然后再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

  三、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及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禅让制到家天下"的视频,并引导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解决如下问题: 片中的谁破坏了"公天下"的禅让制?

  取而代之的是哪种制度?

  此制度结束了____社会步入了____社会。

  在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有目标地理解了公天下变家天下这一知识难点。 世袭制的开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开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二)分析课题,出示目标

  1.首先分析课题涉及到几个朝代?分别讲到了朝代的'兴和亡?最终再让学生了解这近一千三百年的兴亡规律是什么?

  2.出示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定位。

  (三)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 兴亡线索-----自主先学 整理信息出示表格,学生自主看书五分钟后,展示交流并标记课本。

  注意:兴与亡的对比及由兴转衰的过渡。

  2、细化知识 君臣史事------明君暴君 道尽兴亡事(1)学生讲历史人物故事一至两分钟。

  (2)学生再进一步看书将人与事填入相应的朝代卡中,准备三分钟后再同位交流并且展示。

  (3)学生分两组分别对以下几个问题思考并回答展示:

  为何夏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而炎黄尧舜统治时是部落联盟呢?

  盘庚迁都的原因有哪些呢?

  将牧野之战填入西周对吗?

  (4)分析史料 揭密分封:

  通过图象、动画及声音等巧妙地展示了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一边记。多位学生在互相补充下回答完整后,标记课本并进行短时地形象记忆。接下来设置了"草拟圣旨领悟圣意"的环节,让学生模拟周天子的身份给姜尚分封齐地,且诏书中要包含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待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示,最终教师展示配音的诏书,其内容如下:

  为了加强对齐地的管理,现将齐地人民及土地赐于姜尚进行管治。太平之时姜尚要镇守齐地,周室危机之时要出兵保护周室安全,此外,还要定期进京朝贡和述职。望姜尚勤政爱民,发展生产,振兴齐地经济,开拓周室疆土。

  这样做既附合了分封制的历史背景,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就问学生"分封制"真能保西周太平下去吗?它有没有弊端呢?演示动画,让学生明确"诸侯势力膨胀,威胁周室安全"的历史事实,也为之后的春秋战国乱悠悠埋下伏笔。

  3、认识历史,感悟升华------历史轨迹 蕴藏玄机首先再次出现兴亡表格,引导学生提出探寻兴亡玄机的原因。之后出示了两段自制且录音的可以反应明君兴国和暴君亡国的两则史料。

  史料如下:

  汤任用贤臣伊尹,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周文王勤于国事,重视农业生产,重用贤才姜尚,周国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其子周武王经牧野之战后,打败没落的商朝,建立了西周。

  夏桀征发百姓建造宫殿,终日饮酒作乐,把百姓当成坐骑,百姓恨透了他,竟想与桀同归于尽……商纣王建造宫殿,"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来镇压人民,同时建立鹿台,抢掠百姓财产,失尽民心,所以人民在牧野之战中纷纷倒戈……周厉王暴虐无道,使人民不满,引发国人乱动,后来还上演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一幕,至此,周王室失信于天下,终于走上了灭国的道路。

历史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商鞅变法》是高二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重点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日后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会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从小立志、追求理想、勇于改革、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通

  过情景再现和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5、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6、难点:商鞅变法特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三、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选修历史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系统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有一定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导学,并采取讲授,讨论,学生课堂表演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教材插图以及多媒体设计课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同时课件上显示这首歌的部分歌词,“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目的是营造课堂气氛,以便成功导入“改革”的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商鞅其人(生平简介)(5分钟)

  1、展示“商鞅像”。请学生结合教材P22的内容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商鞅的生平,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阅读P23【学思之窗】的内容,谈谈秦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反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3、补充商鞅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历史小故事(提倡诚信的重要)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15分钟)

  1、引导学生阅读P23—24教材内容,寻找落实知识点

  2、老师逐一讲解;

  (1)关于“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结合教材,设置问题:为什么说“为田开阡陌封疆”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重农抑商“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让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利用教材插图《奖励耕织》《商鞅铜方升》加深对商鞅变法相关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2)关于“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收集的资料,组织学生分成奴隶主贵族守旧派和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派,展开宫廷辩论,加深对变法内容和评价的认识。

  3、学生发言商鞅变法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是见仁见智,没标准答案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变法内容的印象)(2分钟)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10分钟)

  1、商鞅变法的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几方面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P27【资料回放】、插图和P28历史纵横概括总结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变法的历史局限

  引导学生阅读P28教材内容和【学思之窗】,思考:商鞅变法有何历史局限性?怎样看待这些历史局限性?这些历史局限性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法家思想)有什么关系,与阶级属性有没有关联,从而对商鞅变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商鞅变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

  四、商鞅之死(对改革的'感悟)(5分钟)

  1、教师设计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守旧势力为什么强烈抵制和抗拒商鞅变法?他们是如何抵制和破坏变法的?导致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2、组织学生讨论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4分钟)

  3、启发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商鞅的什么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变革、与时俱进的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展示自制表格引导学生完成,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认识

  领域措施作用局限

  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

  教师讲解说明: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应一分为二地来评价商鞅变法。同时商鞅变法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从商鞅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家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四)巩固练习(3分钟)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完成。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的本课测评题

  六、说板书设计

  将本课要点设计成知识框架,直观明了。

【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历史说课稿11-21

高二历史说课稿12-15

高中历史说课稿01-11

初中历史说课稿02-14

高二历史商鞅变法说课稿07-12

《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说课稿07-12

《历史悠久的传统亚洲音乐》说课稿12-01

八年级历史说课稿11-25

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