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04-26 13:23:1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锦集九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责任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31~32页例7及做一做

  2、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换等情势使学生控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比较熟练地用两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3)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类推能力、比较能力,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4)培育学生用"事物是互相接洽的且具有内部规律"的观点和"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观点,自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三、教学难点

  控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四、说教法

  1、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自动性,可采用的专利法是"设问引诱法",即教师以"问"作为"导"的重要方式。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控制法则,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材很注意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例题9中编了试商过程的方框图和盘算思路"想"的过程。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坚持由已知到求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从方框图和"想"的过程中摸索出算理和算法。利用设问,引诱和板演相结合,疏散难点,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盘算、察看、探究、讨论、表述、练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整体教学,形成知识网络,培育和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体验用事物是普遍接洽和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的观点去解决除法问题;自己排除思维障碍,获取最全面的思维成果,体会成功喜悦。

  五、说学法

  教学中,要求学生应熟练控制除法盘算法则,切实提高各自的盘算能力。

  (1)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盘算。

  运算法则是对盘算过程实行细则所作出的具体规定,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的自觉性和法则的控制程度,在盘算中尤其是刚总结出法则之后的盘算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严格依照法则进行盘算,让他们自我意识到法则对其盘算的领导,一方面用法则保证盘算过程及其成果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则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依照法则去规范自己的盘算过程的良好习惯,为熟练运用法则打下基础。

  (2)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法则的程度。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两位数除法的法则,形成良好的盘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老是要求学生按照法则步趋地进行盘算,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算法则的普遍规定性和盘算过程中的具体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逐步解脱运算法则的依附性。使其盘算最终达到而对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盘算,不用去联想其法则的三条规定便能精确无误地求出商的程度。并推而广之,对于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亦能如此。

  六、教学程序设计

  共有四个环节:创设情景,生成问题→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笔算乘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获的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第二个因数的十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1、知道乘的顺序。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

  二、说教法:

  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猜测、思考、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新课标特别提倡的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主尝试,算法多样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不规定算法,给予他们充()裕的思考空间,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三、实践联系,巩固新知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3、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取材于学生身边的材料。

  4、学生自己出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小结反思。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教学内容

  1、教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综观全部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二位数乘法,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知识铺垫的思路孕伏,而本课教学又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基础,因而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材创设了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情境,第一次2只猴子平均分48个桃子,这题中十位上的数能被2整除,这个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习过,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第二次是3只猴了平均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教学时要组织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并做到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算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因为这是能正确解题的关键。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又较少,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悟竖式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很难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多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全身心投入,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入学习过程的。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此服务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②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数学”,本节课教学中力求体现:

  1、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紧密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重视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条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谈活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等多种方法交叉进行,并灵活恰当地运用电教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多种感知觉都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在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处适当给予点拨启发。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采用设疑问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让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本环节把教材主题图编成小猴分桃的童话故事,创设这一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入,用小动物作为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境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2、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出示课题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本节课你想学到些什么?打算有怎样的收获?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确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老师硬性规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基础提出来的,自然会为达成目标而努力,从而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探究算法时,先让学生用自己想用用的方法进行尝试计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把要学习的东西“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告诉学生。

  刚进入这样除法竖式的学习,并且第二次分桃时,十位上的4又不能被3整除,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探索性,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在个别思考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并注意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交流反馈,自然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这里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创新,学生在交流反馈时,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心中唤起自豪感。实践证明,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极具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信人格的重要途径。

  交流反馈后,面对多种算法,这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种算法的优点,进行算法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与做法,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往往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3、 巩固提高,合理迁移

  练习既是信息反馈的手段,又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措施。为此本环节安排了练习教材中的两道习题,第一题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合理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第二题更贴进学生生活。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7—78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来学习。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多媒体

  四、学法分析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具:预习纸、学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这一环节将用时7分钟。首先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这一环节是重点环节,将用时17分钟。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

  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习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

  小组成员可能三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

  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长×宽。

  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

  然后验一验,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纸上的3个图形(图A:2行6列,图B:4行3列,图c:1行8列),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

  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A

  图B

  图c

  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了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说一说,我以例题1为例设疑诱导,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同时也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这一环节将用时8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把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坛,渐变成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坛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间异同。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将用时10分钟。

  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以下习题:

  活动一,求一张长方形餐桌的面积。(学生联系生活,练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课本例3)

  活动二,求出数学课本的面积。(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课本78页下边做一做)

  活动三,强化训练,提高难度。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外面长方形,里边正方形,剩余阴影部分)

  (五)总结过程,突破重点

  这一环节我将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并引导回顾研究的过程。

  设计意图:一节课总结必不可少,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我布置以下习题:课本79到80页2、4、6(必做),8(选做)。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让水平不同的同学都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行面积=长×宽7×6=42(m2)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6×6=36(m2)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4页“买新书”(乘除和连除的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知道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用三个环节处理这个问题,首先采用看图找信息、根据信息提问、读题、找关键句子等过程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上;其次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汇报思路想法,教师点拨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很多有关应用题的问题,如:比多比少问题、连乘法问题等;也曾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计算。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最大的困难不是计算的问题,而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学生由于个性的影响,遇到解决问题的题型,个别学生没有搞清题意就着急动手计算;再有部分学生不分析数量关系,因此理解题意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在整理图书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板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根据这几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0÷2=100(本);100÷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给大家讲讲。

  (2)200÷2÷4=100÷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算式的写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第一种方法(一)。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4=8(层);200÷8 =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200÷(2×4)=200÷8 =25(本)

  师:观察综合算式,思考: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必须先算2个书架有多少层,如果不加小括号,就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就不符合题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这两种算式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叫第二种方法(二)。

  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不一样,分别先求什么?

  师:观察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

  [在此环节采用让同学互问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解决问题的办法,澄清模糊的认识,进而达到解决的目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6、练一练:1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

  问题二:看完书我们得运动运动了。(练一练2题)

  1、学生自己读题目,理解题意。

  2、这道题中,哪句话你不明白?(请理解题意的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理解。)

  3、师:那你能不能解决?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吧。(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4、汇报: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师:谁和他的思路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三、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四、习题设计

  在“亚东会”来临之际,学校把做240朵花的任务,交给了三年级的2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做多少朵花?

  本道题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用乘法、除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怎样来分析数量关系,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剖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任务教导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懂得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的基础长进行教学的。

  《提纲》明白指出:"要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觉得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要害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添学生对千米的理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纪特点,我制订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视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准确估量物体的长度。

  3、感情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换,使学生在摸索和协作过程中取得胜利的休会。

  本节课的课时部署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态。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教训,从基础知识和根本技巧方面来看,预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必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刻,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分歧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过错。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试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触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点,因为"方法是翻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汇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略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丈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么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核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措施?根据学生的回答收拾,当测量行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当初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自动探究新知识的愿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意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挪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概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应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需跑完,跑慢不要紧。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想,然后告知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联),

  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跑完艰难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长远的,冲破了建破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艰苦的同学可以与同桌磋商一下。

  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成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30米=()米

  练习后说说主意。

  (3)教学例2

  尝试训练

  4000米=()千米

  并说说练习过程的根据?

  再训练

  10000米=()千米

  尝试练习:

  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千米是4千米530米

  (4)试一试:

  6千米720米=()米

  5830米=()米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由这个单元的学习,咱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体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次序给它们排排位?

  答: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依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顺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雷同吗?不同在哪里?

  答:基础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离是: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出以下的进率关系式:

  1千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1000000毫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行整顿和演绎,使学生认识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知识系统。)

  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新的播种?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办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坚固应用

  学了这些知识你感到能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多实际问题,课后你们可以抉择自己最爱好的问题想方法加以解决。这里老师也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事加以解决吗?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根拔河绳长12()

  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一本数学书厚8()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跟生涯接洽最严密,能够增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对照,培育学生正确应用长度单位的才能。)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

  (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辨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支配这道题的目标是在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基础上,会进行单位换算,并比较大小。又通过取舍合适的数目,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详细例子吗?

  (1)约6分米长的物体(举出5个例子)。

  (2)用千米作单位最适合(举出5个例子)。

  (在纯熟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上,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利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阐明,进步运用长度单位的能力。)

  板书设计:

  千米(公里)的认识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

  (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

  (1)4000米=()千米

  (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领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协调同一,能扼要凸起地浮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高深莫测。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4月23日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听了程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程老师幽默风趣的课堂组织能力,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受益匪浅。

  1、在活动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开始,教师就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的比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摸一摸数学书的面,再摸一摸文具盒的面,哪个大?第二次摸一摸课桌的面书的面,第三次摸一摸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哪个大?这样很好的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了铺垫。感知面积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摆学具说面积大小,体验到没有统一的面积单位不便于交流,从而自然地导出面积单位。

  2、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理解“面积单位”这一概念。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3、找出生活中的单位面积物体,为学生建立表象。在认识了1平方厘米时,教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差不多是1平方厘米,如指甲盖,键盘上的键等,同样1平方分米的物品的寻找,特别是1平方米的报纸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1平方米的'面积好大,并通过能站几个人来实际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为学生建立了单位面积的大小,教学效果好。

  本节课程老师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经历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初步学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解读

  根据《标准》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以往教材相比,这部分知识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但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课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应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2、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教科书的第82~83页例4及练习二十的相关习题。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应该说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从学习长度单位的进率到学习面积单位的进率,是认识发展的一次突破。学好本课内容,不仅能巩固前几节课知识,还能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由于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受负迁移影响,学生计算面积进率时容易出错。例4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教材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教学重点是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是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参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三、教法、学法

  1、由于学生在以往生活、学习中较频繁接触周长等一些进率为10的单位,受相邻长度单位进率为10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相邻单位进率都是10的错误迁移。再加上三年级学生思维分配力较弱,有时在计算中会顾此失彼,出现错误。因此,要加强对比,寻找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相邻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它们的进率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

  由于学生还没学过用100乘、除,所以只要求学生口头推算。如要求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可以这样想:因为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平方厘米,8个平方分米就有8个100平方厘米,也就是800平方厘米。又如要求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可以这样想:因为每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300里面有3个100,就是3平方分米。

  2、学法点拨

  (1)面积单位进率的推导与直观图象相结合。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如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图片中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摆,或画、或算来得出1平方分米=1000平方厘米的结论。

  (3)要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面积单位换算时,老师要注重学生想的过程,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推导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传统的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其侧重点在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把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甚至是解题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导致只会算,不理解。现行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统计》中,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不仅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节课教学平均数,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为此,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感受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整体状况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这三条目标中,第1条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第二条是数学能力与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第3条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计算平均数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平均数的教学是立足于统计,从统计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是在统计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平均数。

  三、教法分析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谈话法,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地思考、探索、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适当地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开展讨论,真正做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四、学法分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异性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发现新知,在讨论交流中加深理解知识,进一步掌握知识。

  五、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按以下五大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三)谈话交

  流,深化理解。

  (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五)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具体教学过程略。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5

数学乐园说课稿05-14

数学广角说课稿07-05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8

数学说课稿09-08

《数学广角》说课稿05-10

数学说课稿11-08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06-15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说课稿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