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秒的认识》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秒的认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秒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P59-61《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里将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并通过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这是对时间单位体系的进一步扩充完善,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秒”这一时间单位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目标
鉴于这一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及其知识构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和若干秒的时间观念,并深入体验1分钟的价值。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直观动作、堆积数据等方式感知并抽象的数学知识,初步感受有限与无限的相对性。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这相对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拟定如下:
初步建立1秒和若干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构想主要运用情境再现、直观演示、实践感知等方法,辅以多媒体电教手段,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交流、实践校正等活动,经历建立正确的“1秒”和“若干秒”的时间观念的过程。基于以上构想,我将整个教学流程预设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2.观察体验,建立表象
3.实践强化,体验价值
4.巩固应用,归纳总结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秒”的产生!课始,为学生播放一段好听的动画片音乐——《白龙马》,并告诉学生音乐的时长是1分钟。学生感受1分钟时长,听音乐,观察 “进度条”的变化。然后再欣赏一段乐曲——《喜羊羊》,边听边看进度条。音乐不足1分钟便停止了!于是,问学生:从时间的`长短来看,你感觉这段乐曲怎么样?不足1分钟的时间,我们该用什么单位记录呢?进而使学生自然认识到时间单位“秒”的产生的必然性,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即重点感知“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进而揭示课题:秒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明确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任务,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定向发展。
(二)观察体验,建立表象
本步骤预设要完成三个任务:认识1秒、认识几秒、归纳秒与分的关系。
1.认识“1秒”
在这一步骤中,为了强化学生对“1秒”时间单位的感知,我设置了三个层次,引领学生感知体验。
(1)感知“1秒”
揭示课题“秒的认识”之后,作为教师引导发言:认识秒还要用到计量时间的工具——钟表或电子表。
【1】第一,认识“钟面”计量秒的方法。教师提问:在钟面上,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自然从颜色、长短、快慢等方面找到了“秒针”。接着借助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动一动,认识到“秒针走1个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此外,引导学生配合语言描述和肢体动作加深对“1秒”时长的体验感知。
【2】第二,认识电子表计量秒的方法。教师出示电子表,如9:20(冒号在不断闪烁)。向学生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既没有秒针,有没有滴答的声音,那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学生自然观察到:冒号每闪烁一下的时间就是1 秒。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并配合动作深入感知了电子表上的1秒。紧接着,我又出示一种这样的电子表,如9:25:34(秒在不断变化)。提问:在这种电子表中,冒号不再闪烁,那用什么来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呢?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最后一部分数字每变化一次就是1秒。于是引导学生随着电子表的数字的变化,有节奏地数数,深入感知1秒1秒地变化。
通过以上两个层次的深入感知,加之多角度多方式的表述,“1秒”的时间观念在孩子的头脑中已初步形成,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体验1秒的价值
为了丰富学生对1秒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下活动;
【1】在1秒的时间里你能在做什么?谈一谈你的感受。
【2】接下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1秒钟内现代机械工具做的事情,突出数据的直观刺激,强化1秒的巨大价值。
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小结:
1秒虽短,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这1秒,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
【3】紧接着,通过课件展示数据,对比刘翔与奥利弗的110米栏成绩,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使学生认识到1秒虽短,却往往能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进而引发学生产生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共鸣。
通过以上活动,力求使学生对1秒的感知更加丰厚,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一定的人文教育。
2.认识几秒
为了加深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与运用,在认识“1秒”以后,引导学生认识5秒、10秒、20秒、直到60秒,在夯实时间单位感知的基础上,感知分与秒的进率关系。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设置了如下三个活动:
(1)感知5秒
【1】边看变数。
【2】静默数一数。
【3】自主回答:秒针从( )走到( )是5秒。
(2)采用上述方法,继续感知10秒、15秒、20秒。
(3)游戏:估一估
要求: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到宣布“停”,经过的时间大约是多少秒?分别估测10秒——15秒——20秒——30秒——60秒。
3.感知1分钟与1秒的关系
设置的活动如下:
(1)分组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多少?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归结出:1分=60秒。
这一活动的安排,旨在通过看、数、估等活动检测并进一步校正学生对“几秒”时长的感知,促进正确时间观念的形成。同时,直观地归纳出了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分=60秒,促进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知识架构进一步完善。
(三)实践强化,体验价值
为了深入感知1分钟,也就是60秒的时长及其价值,继续安排了下面的教学活动:感受1分钟。共设置三层次的活动:
1.静候1分钟,谈感受。
2.活动1分钟:分组在一分钟内写字、算题、数数等。
3.对比两个1分钟的感受。
通过以上的活动,观察、静候、活动、对比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时间的意义,领悟人生的道理,也就是教师在小结中提到的:时间有限,价值无限。
(四)巩固应用,归纳总结
在新知学习之后,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设计了练习,即以游戏闯关寻宝的形式完成练习。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改数学日记。
3.知识拓展:“一眨眼”的时间。
最后,引导学生寻得珍宝,那就是时间。教师随即揭示一句时间名言送给学生,并一起诵读时间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并以此完结本课知识的学习进程。
在课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或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从知识、情感等层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从而为达成了本课预订的三维目标。
板书:
本课板书设计主要是以呈现时间单位及其关系为主题,凸显重点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忆金字塔的形式展示时分秒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秒的认识》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时、分、秒》的第三课时《秒的认识》。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时、分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及几秒的持续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三年级的后继学习《24时记时法》打下基础。
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一秒及几秒持续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和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这样更直观易懂,并分小组为学生准备了活动材料袋,同时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钟表。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同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的这些情况,在教法和学法上,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秒的长短的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实验操作、游戏教学、体验感悟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和内化。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是 设景激趣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课件演示“春节晚会倒计时情景”,引出时间单位秒。
然后,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是用用秒来计时的,结合学生的举例,课件播放火箭发射,跑步赛场,刘翔跨栏情景等。同时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象,设置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 体验新知
我打算分为5个小步骤来进行,在第一个小步骤认识秒针和1秒中,首先让学生观察钟表面,认识秒针,看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接着听秒针走动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用一种声音来表示1秒的时间,最后让学生介绍电子钟表上是怎样表示1秒的,及其他表示1秒方式的钟表,如:摆钟、卡通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秒针、听声音、模仿声音等一列多感官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个小步骤是体验1秒的长短,感受1秒的价值,首先让学生做一个动作来表示1秒的时间,学生可能会拍一下手,眨一下眼,跺一下脚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短暂,接着出示课件介绍1秒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工具在短短的1秒却能做很多事情,如: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等等让学生感受1秒的作用真大啊!相机出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表示1秒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同时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了1秒的价值,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第三个小步骤是认识、体验几秒 首先是认识几秒,设置问题情境:秒针走1格就是1秒,那么春晚倒计时是从10开始,那它走了几格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景图,让学生经历10秒是由10个“1秒”组成的过程,学习计算几秒的方法。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巩固计算几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体验几秒。如果不看钟表,怎样知道一件事经过几秒呢,让学生想出估算几秒的方法,如:数数、眨眼睛、拍手等,然后让一个学生跳绳20下,其他同学用估算时间的方法估算出跳绳用的时间以及做游戏扳一次手腕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估算用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生的兴趣,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估算中,充分体验了持续几秒的时间长短。]
第四个小步骤是探究1分=60秒。首先让学生听一段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估算这段音乐用了多少秒。学生已经有了上面估算的经验,应该说大部分同学都能估算得比较接近,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猜想1分等于多少秒,接着通过课件演示证实学生的猜想。这个小步骤通过让学生在听音乐的情境中去估算、猜想、验证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1分=60秒的活动中来,再通过直观演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三、第三个环节是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练习,第一个是一个活动练习:首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几秒种可以做一件什么事情,接着让学生分小组根据材料袋里的要求完成一件事情,看看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练习的安排,让学生再次通过做和估加深了对秒的持续时间的估算和体验,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第二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5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推理,同时,在这个练习里增加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第三个练习是想想做做的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在思考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对时、分、秒这3个时间单位的认识,巩固对相邻时间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四、第四个环节是全课总结 课外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去总结:说说如果回家让你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打算怎么介绍?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指名学生集体汇报。接着通过课件《秒娃娃的悄悄话》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介绍了有关秒和时间,以及时间应用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预测学生能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对秒的时间认识能有一个深刻的体验。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理解和设想,希望领导和老师多提建议。
《秒的认识》说课稿3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第一部分“说课标”,
(一)(先说)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同时,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三年级处于第一学段,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解读本单元的课程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2.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数学思考目标:
1.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会独立思考,表达想法。
问题解决目标:
1.在经历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2.知道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能在他人帮助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感受生活与时间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再说)内容标准
下面,我就来阐述本单元的内容标准: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二、第二部分“说教材”
(一)(先说)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知识衔接更紧凑,过程更具探索性,本单元的编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方面)素材选取现实、有趣。
元旦联欢会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活动。本单元以“庆元旦”这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为素材,通过三幅情境图引出一系列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时、分、秒的认识。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数学活动中,认识时、分、秒的含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体验时、分、秒的实际长短,本单元设计重视学生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时、分、秒的长短。体验1分有多长的活动有:数脉搏、学算式等;体验1时有多长的活动有:利用新闻联播的时间是30分、大风车节目的时间是40分进行推想等;体验1秒有多长的活动有:听闹钟“滴答”一声响、问声“你好”等。
(二)(再说)编写体例
在青岛版教材的诸多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独具匠心、特色鲜明。这些栏目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我就对它们进行逐一解读。
信息窗:通过情境串、故事串、问题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合作探索:就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共同解决,充分发挥个人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力量。
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所学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
自主练习: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及时巩固练习所学知识。
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资料,开阔视野,了解数学文化。
我学会了吗:每单元一个,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做出自我评价。
聪明小屋:培养学生思维周密性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增长智慧。
丰收园: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定性评价。便于学生养成评价与反思的`习惯。
与之前03年审核通过的青岛版同册教材相比,又增加了智慧广场栏目,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体现数学价值。
(三)(接下来说)内容结构
本单元共编排了三个信息窗。信息窗1学习时、分的有关知识;信息窗2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信息窗3学习秒的有关知识。
(四)(最后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
从横向角度来看,本单元由浅入深,呈阶梯状上升,在本册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纵向角度来看本单元,是学生在一年级知道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为三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
总之,本单元在编排上既总结、利用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为今后继续学习更复杂的内容作铺垫,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思维规律。
三、第三部分“说建议”
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青岛版数学教材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先说)教学建议
下面我就“时、分、秒的认识”这一单元说说我的教学建议。
1.经历过程,在情境中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本单元以学生喜爱的庆元旦为素材,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出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对时间的认识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时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具体教学中,我一方面让学生交流对时间的感受情况,以便确定教学的起点;另一方面我设计一些数学活动,如利用教材提供的数脉搏、写算式、听闹钟“滴答”声、问声“你好”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时、分、秒的时间长短,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说明了时间的重要意义。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体验时、分、秒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时间的宝贵,说说惜时的典故及惜时的名人名言等,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自觉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二方面)评价建议
结合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时、分、秒的认识”这一单元的研读,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评价建议。
1.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
数学学习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课上我通过让同桌互相考一考;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做题,然后同位交换角色;课下自己制作数学手抄报;自己动手画一画知识树等活动,来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2.注重时间计算中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要时时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简单的时间计算是本单元的难点,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组,采取小组加分制,根据每组学生在课堂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数奖励,如问题分析且解决对了1次+1分;分析或解决错误不加分,如果本组同学进行了补充,分析的合理+1分;分析精彩、表达到位1次+2分。下课时评选出优胜队进行奖励,如:一个本子、一块橡皮等。这种学习评价方式既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对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对学生所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考察,如:学生是否初步知道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等;又要结合具体活动考察学生在求知探索过程中的表现,是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等。在批改作业时,我采用不一样的等级评价,如:做题的对错用甲乙丙丁、书写是否工整用ABCD、整体非常好时我会在本子皮上画上五角星、笑脸等。到了学期末我会对得五角星、笑脸最多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这些评价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发利用教材,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1.巧用生活资源: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我巧妙利用现在上课的时间、平时每节上下课的时间来说一说自己对时刻的认识,从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在形象直观的操作中,理解、体验时、分的实际运用,达到一举双得之效。
2.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如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精心制作课件,上网查阅资料,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将本课内容及重难点做成课时知识树呈现,使知识形成网络,让学生更为轻松地获取知识。
3.及时捕捉课堂中动态生成资源:可以从学生的神情、姿态中,从学生正确或错误语言文字信息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听取学生的话语,找学生说的亮点让他给大家讲解,像这样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纵观本单元,我深知要想真正领会和运用好教材,就必须从心灵的关切出发,从亲历与体验出发,让爱与责任如缕缕春风,又如丝丝细雨滋润着孩子们心田,我将为此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秒的认识》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它时间单位打好基础。
3、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4、说教学重点、难点:
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学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教学意图,我主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 观察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 实践活动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3、 小组交流的方法——把小组每个成员的发现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境导入,秒的认识
放映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秒的认识
1.认识秒针。
师: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钟面,你看到什么?
生:时针、分针、秒针。秒针是最细最长的那一根。秒针跑得最快。
师:对,这根长长的细细的针就是秒针。课件演示动画出现秒针
2.认识1秒。
师:秒针在钟面上跑得最快,它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那怎样才是1秒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秒针走l小格是1秒。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长针”。由学生自己引出秒针,并辅以多媒体,效果更显著】
3.体会1秒。
(1) 师:我们来感受一下,请把你的闹钟和手表放在耳边,你听到了什么?(滴答声)滴答声和秒有什么关系?(滴答一声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 收闹钟
(2)1秒钟你能做一个什么样的动作?(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3)了解“1秒能干什么“的信息。
课件演示:动画出现飞机、火车、汽车、卫星、车间,并显示相应的文字。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车每秒约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等等。
师: (出示刘翔照片)小朋友,认识他吗?是呀,在2004雅典奥运会110米栏中以12秒91的成绩为我国夺得奥运史上田径比赛的第一枚金牌。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课件演示:刘翔在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的镜头。
小结: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秒钟!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在本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图像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通过介绍、演示,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用时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问让学生热情洋溢】
【二】秒的体验
体验10秒钟
师:平常,我们通过看钟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如果不看钟,你还能知道时间过去了几秒吗?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10秒的游戏。
老师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你认为10秒钟到了,就悄悄的高高的举起你的手告诉老师。
师:你是怎样知道10秒钟到了?
生:(从1数到10)
2.我们再来进行一个写数字的小活动:老师说“开始”,你就从1按顺序开始写数字,当过了十秒老师喊停的时候看看那位同学写的数字最多。
小结:10秒钟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大约可以写十几个数字哦。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再一次让学生体验了时间单位“秒”,加深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同时还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优化了方法。】
(三)分的认识和体验。
1.秒与分的关系。
(1)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心里数数,或点头估算,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一起来估算这段音乐大约是多少秒?。
课件演示:播放1分钟的音乐。
学生汇报自己的估算时间。
(2)刚才这一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就是1分钟,1分钟是多少秒呢?我们一起来看电脑演示。
课件演示:刚才的1分钟音乐作背景,伴着“嘀哒”声音,钟面上秒针走了60小格,分针同时走了一小格。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分=60秒。
【设计意图:此处教学重点又一次放在了体验上,通过课件上秒针走一圈和分针就走一小格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能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分与秒的关系,从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结论。】
2.体验1分钟。
(1)师:同学们对10秒钟的感觉已经很准了,如果是1分钟,你还能像刚才那样准确吗?
游戏规则不变,一起来感受1分钟写数字。1分钟你能写多少数字呢?
小结:虽然一分钟不长,但是在一分钟时间我们还可以写40多个数字呢!所以我们可要珍惜每一分钟哦!
【设计意图:动静结合的一分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分钟的长短,体验1分钟的价值,学生们兴味盎然,积极性非常高,同时通过活动还将时间相同,做的数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数学思想加以了渗透。教学中还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培养评价别人发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师:接下来,让我们再一起到数学乐园去闯闯关吧!课件演示:闯关题。
第一关:做一做,在( )里填上时、分、秒。学生独自完成
(1)小朋友爬一层楼梯大约需10( );
(2)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为40( );
(3)放学前整队大约要用46( );
(4)同学们每天睡觉时间大约10( )。
师:你为什么这样填呢?
第二关:综合应用(这是一段关于小璇的短文,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同桌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小璇是个懂事的孩子,每天她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15小时才吃早餐。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她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走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小璇跑50米只用了12小时,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小璇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她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她经常会陪爸爸看30小时的新闻联播。星期六的晚上,她还看40秒的动画片。(你觉得这段短文有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第三关:趣味智力题 四人小组讨论
(1)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10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 全班合唱呢?
(2)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呢?(学生汇报,教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用了40分钟来学习秒的认识,你学到什么呢?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起到总结全课的目的,最后把一句名言送给学生,再次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达到课已尽意长存的教育效果。】
(六)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1分=60秒
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把握。
《秒的认识》说课稿5
一、说教学对象
我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失去了视力,无法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只能用双手感知生活的世界。我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龄层次相差大:学生年龄在9—14岁之间;
2、学习水平层次相差大:在5名学生中,3名学生学习能力强,数学基础好,思维活跃,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上课,另外2名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动手能力欠缺,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们俩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
我们班的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和普通孩子有很大区别——盲文书,他们学习的内容与普通孩子没有很大的区别,但他们的学习的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触摸盲文来学习,通过盲文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缺乏整体性,学生不能整体感知文字信息,只能一个一个地摸读感知文字信息,这对于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了1小时=60分,同时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已经对钟、表的计时以及时、分、秒的换算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正是在学生已经对时、分有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章节的内容与以前学习的长度、重量单位有很大区别,时间单位是一个很抽象的单位,但是时间又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量,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及呈现方式上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将抽象的量经验化,依靠学生已有的有关时间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本章节学习的秒是一个很小的时间单位,它的进制也不是十进制而是六十进制,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困难,那么在学习秒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秒。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学习能力较好的为A层,包括3名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为B层,包括2名学生。这也体现了特殊教育中分层教学的特点。
A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钟钟面,了解时钟的三根指针以及时钟钟面的刻度的特点,学会通过秒针读取时间“秒”,并能根据读出的秒找到秒针应该指向的刻度。
2、学会分与秒之间的单位换算,并能熟练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触摸时钟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通过猜想、推理、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通过秒针读取时间“秒”的方法,通过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体会时间秒的长短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实际事例以及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B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钟钟面,简单地了解时钟的三根指针以及时钟钟面的刻度的特点。
2、知道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即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触摸时钟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通过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体会时间秒的长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实际事例以及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中提出“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即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内基本掌握时、分、秒。在第一学段内一年级上学期和一年级下学期分别掌握了时和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分、秒之间的换算以及认识时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析,本班学生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地障碍,因而在认识时钟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只能通过触摸来感受钟面刻度的特点。同时,在认识秒针的过程中还会渗透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例如:如果秒针读出来的时间是16秒,学生需要根据钟面刻度的特点通过计算确定秒针指向的'刻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经历有余数除法的心算过程还必须通过推理和空间定位来确定秒针的指向的刻度,这是一个连续的心理过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触觉来认识钟面刻度以及在确定秒针的位置。
五、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本章节主题内容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为切入点,因而在本节课的开始就播放截取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视频,引导学生一起倒计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积极引申,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学生认识秒针的过程中巧设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逐渐深入,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钟面上的刻度来读秒,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读取的秒来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程度由浅入深,思维的过程由正到反。
(三)、直观教学,发挥学生触觉的补偿作用。因为学生的生理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大量的教学具,让学生通过触觉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这也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地操作获得的学习经验是最真实、最有用的,直观的经验经过加工后就可以转化成抽象的知识储存在学生头脑中。
(四)、分层教学,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之间都会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一碗水端平。不同的学生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选取上都会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六、说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种学习方法认知时间单位——秒
1、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时钟的指针和刻度。这里所说的观察的方法主要只学生通过触觉来直接感知时钟;
2、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的方法来感受秒的长短,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3、在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过程中引导学生猜想、归纳、推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的结构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我是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
(一)、情境引入
首先在上课时播放PPT中插入的新年倒计时的视频,带领学生一起倒计时迎接新年到来。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像这样计量很短时间,我们就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将开始新的单元学习——时间单位时、分、秒,首先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秒这个时间单位。
教师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理念: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倒计时的过程中学生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用学生最熟悉的场景引入秒的认识,可以使学习的内容更生活化,从而从学生主观情感上降低了对知识内容的认知难度。】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时钟上的秒针
(1)引导学生通过模型认识时钟上的三根指针。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钟上有几根指针?分别是什么指针?指针走一格表示经过多长时间?走得最快的是哪根指针?
学生自己摸模型,分析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代表交流思考、讨论的结果。
教师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视力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讨论交流,因而在数学课上我会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能力B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识钟面的刻度
在认识了三根指针后,接下来引导学生认识钟面的刻度:同学们先自己研究研究这个钟面,等一会说一说你自己发现这个钟面上的刻度有什么特征。
首先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的钟面刻度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从12开始往后分别是1、2……11,从12到1之间是一个大格,每个数字之间都是一大格,大格的中间有5个小格。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秒针从12走到1经过了几秒?从12走到5经过了几秒?走一个大格是5秒,5个大格就是25秒……
(3)认识60秒=1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秒针从12又回到12,那么秒针走过了多少秒?
学生思考,汇报自己的思考的结果。教师总结:秒针从12回到12就是走了一圈,那么经过了60秒,那这时候分针就会向前走一格,表示经过了1分钟。
教师板书:60秒=1分钟
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秒针转2圈是多少秒?多少分钟?
(4)学会读秒
提出新的思考题:
如果读出来是20秒,指针应该指在什么位置?读出来是35秒指针应该指在什么位置?
如果读出来是8秒,指针应该指在什么位置?17秒应该指在什么位置?
【此处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先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除法计算找到秒针所对应的大刻度,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有余数除法计算找到对应的小刻度】
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8÷5=1……3 ,17÷5=3……2 ,
先找到对应的大格的数字,然后向前再拨余下的小格的格数。
【前面四个教学环节是逐步深入的,首先认识秒针,然后再认识钟面的刻度特点,再通过钟面的刻度读秒,最后则是通过读出的秒来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思考的难度也逐步增加,学习能力为A层的学生需要掌握这四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学习能力为B层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前面三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内容】
(5)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秒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大家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秒的应用?
在学生分别举例后,教师播放视频,举例秒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教师列举田径赛场上的数据,说明秒的精确性。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秒的特点——精确性,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感受,使得知识回归生活,增强学生对秒的认识】
(6)感受1秒钟的时间长短
教师打开课件中的计时器,计时1秒,让学生感受1秒钟的长短。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对1秒钟长短的看法。
1秒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了?
首先由学生举例,接下来播放PPT展示事例,说明1秒钟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提醒同学们要珍惜时间。最后教师列举中外名人有关惜时的名言,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一环节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中外名人名言,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珍惜时间的观念,这也体现了数学的人文性特点】
(三)、课堂练习
(1)1分钟=( )秒 5分钟=( )秒
(2)秒针转2圈是多少秒?
(3)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天睡觉大约是9(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煮饭大约25( )
【课堂练习也是本节课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课堂练习既要反映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我在选择课堂练习中选择的是那些与课堂学习内容联系紧密又具有生活化气息的习题。在做课堂练习过程中,我还会对学习能力为B层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示范的过程中,也会有针对性地请B层的学生来回答,增加B层同学的课堂参与度】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秒,还一起认识了时钟,在时钟上秒针转1圈表示60秒,也等于1分钟。秒这个时间单位在我们生活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生活中每一秒都已经成为过去,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送给大家一句惜时的名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时光,好好学习!
八、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表示1秒
1分=60秒
《秒的认识》说课稿6
观摩课资料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见识较少,思维能力差。为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并且,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 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光盘、秒表
2、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我选择以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境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
2、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受秒。
放映教学光盘: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问:“刚才咱们一起倒数的5、4、3、2、1,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观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计量“秒”的各种各样的`钟表。
2、观察秒针。
出示一个钟面,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几根针,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儿的?同桌互指、互说,然后让学生上台介绍。
3、认识秒针走动,体会1秒。
A、先让学生说一说秒针是怎样计时的?然后再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嗒”一响。)
B、再放映课件:师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秒。
C、说一说:同学们能在1秒钟里做点什么呢?
D、演一演:同桌的孩子互相做一个1秒钟里能做的自己喜欢的动作。
E、说一说: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 (一秒太短了)
通过学生自己用动作来配音,调动了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使学生有了具体的感受。
4、1秒的价值。
短短的1秒钟,“嗒”一下就过去了(转自数学 吧 ),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呢。接下来播放秒在生活中应用的短片。这与学生前面谈到的对一秒的感受是很短的,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秒虽短暂,但却是相当有价值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孩子懂得了要爱惜时间,了解交叉学科的知识。
4、认识几秒。
刚才,咱们知道“嗒”的一声就是一秒,那么秒针移动了多少呢?这一次秒针又移动了多长时间?分别用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1,从1走到4,从7走到1,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秒针分别走了5秒、15秒、30秒。学生有的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说出秒针走的时间,也有的可能会利用旧知的迁移用秒针走
了几大格几小格来判断秒针走了多少秒。这里尊重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5、探究秒与分的关系
A、猜一猜:秒针走一圈,分针会有什么变化?。
B、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脑演示的钟面秒针走动情况。
C、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出秒针走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板书:60秒。)同时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板书:1分)质疑1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1分=60秒。
此处是教学的难点,我把重心又一次放在了体验上,通过课件上秒针走一圈和分针就走一小格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能通过观察,亲身体验分与秒的关系,从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结论。
(三)活动体验。
1.体验几秒
①.体验5秒。(播放课件时,秒针走动伴随声音。)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点头、拍手、数数、眨眼……)随着秒针的走动,一起感觉5秒的时间。
②.体验10秒。(课件先播放伴随声音的5秒钟,接下来的5秒钟是静音。)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感觉有声音的5秒,当声音关掉时,让学生继续用自己的方法感觉剩下的5秒,感觉10秒的时间到了就马上举手。然后请估得准的学生谈谈方法。
③体验15秒。(课件播放时,秒针走动无声音。)引导学生脱离钟表,体验15秒。教师根据情况,酌情评价。
通过层次性的体验、估测,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估测短时间的方法,锻炼了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
2. 感受1分钟
教师先提出活动的要求,然后用秒表计时,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
生活动后汇报,生生互评,师也给予评价:孩子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渗透时间相同,做的数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思想。
动静结合的一分钟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1分钟的长短,体验1分钟的价值。教学中还注意评价的多样化,培养评价别人发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四)应用提高。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
1、教科书第63页第1题,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2、排名次
出示课件: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看时间排名,并说明理由。渗透同一段路程,用的时间越少,成绩就越好。
3、出示课件“明明的一天”,让学生修改短文中用错的时间单位。渗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时间的主人。
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发现所学知识的价值。
(五)课堂总结,谈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得高兴吗?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最后课件出示时间谚语,师生共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60秒 = 1分
生活即数学 珍惜时间
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获得技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时间观念,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说远程教育资源的分析与利用:我校是农村远教模式二,在上课之前我观摩了远教资源优秀教师的上课录象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教学光盘,对教学光盘进行了取舍,选取“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和“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场面”教学片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案例。
六、说教学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教学。整节课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作用,把数学与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学习空间,拓宽了知识领域。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在科技发达的今天,1秒钟能做很多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整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我相信同学们在体验中,会不知不觉对秒的认识达到一个高潮,真正感受到“秒”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秒的认识》说课稿7
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的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口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设计理念,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景激情法。本节课我抓住孩子们都非常熟悉的情景,利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
2、合作交流法。在学生探索后有所发现时,及时地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将成功的收获转化为大家共同的知识财富。
3、实践探索法。在学生产生探索欲望时,教师抓住时机问:观察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观察、探索新知。
4、体验感悟法。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教学中,通过安排学生进行1秒钟、1分钟你能做什么,深刻感受分、秒的时间,建立起时间观念,渗透了爱惜时间的情感目标。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注重体验地学: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出示家喻户晓的新年钟声敲响时倒计时的场面课件,像刚才那样我们会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本节课开始由春节倒计时场景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活跃气氛,提出问题
出示小动物赛跑的课件,提问:除了跑步的时候用到时间单位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秒呢?
从动物赛跑这个生动、有趣的课件,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又利用问题激起学生勇于挑战、敢于探索,积极向上的意志。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钟面,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秒的知识?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
这一小节,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实物钟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因此,学生的探究性很高。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反馈等学习活动,学生会探索出:秒针在钟面上是最细最长的、秒针走得特别快、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3、师生互动,认识几秒
① 出示钟面的课件,老师拨动秒针,提问:秒针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经过了多少秒?为什么?这样反复多次地练习。其中秒针从数字12走到差2小格到数字6时,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一格地数,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个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
②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一个同学拨动秒针,另一个同学回答。通过这样的练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4、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让学生认真观察钟面,想一想: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秒?秒针走了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从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全班汇报。得出结论:1分=60秒。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所以在这一小节我采用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实践活动,体验时间
①体验1秒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嘀嗒”声感受一秒的时间,再让学生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的时间。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多样的`,可能有的1秒钟会拍一下手,有的会翻一下手腕,有的会眨一下眼睛,就让学生用自己想的动作跟着 “嘀嗒”声做一做,也可以全班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嘀嗒”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
②体验1分钟
让学生拿出口算卡片在1分钟里进行口算练习,体验1分钟的价值。在设计时我是这样考虑的: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浓,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6、知道1秒的价值,懂得珍惜时间
①课件播放一些现代化工具在1秒钟里创造的价值的一些数据。
②课件介绍我国体育健将刘翔110米栏夺冠的成绩。
通过一些数据和刘翔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1秒虽短,但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趁机提问:同学们现在对时间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借此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
7、时间名言欣赏
通过欣赏时间名言,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情感熏陶。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数学书第63页第1题。
2、课外延伸: ①动动脑
②评一评
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评价,享受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内容,既能使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概括能力。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简洁明了。
板书: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1分=60秒
在这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体验,鼓励他们去讨论、去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翱翔!
《秒的认识》说课稿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且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应为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我认为,学生是否能选用恰当的时间单位进行事件表述,是其时间观念建立情况的反馈,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正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力求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实践活动,体验交流,培养应用意识”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奥运冠军刘翔夺金时的场景,询问其夺冠所用时间,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拍手体验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有关明明的短文,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②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拍手等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将电子表放于课件屏幕上,由此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1秒的感受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同桌练习。
③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在教学中,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答案。
④小组交流的方法,在小组交流中每一个成员的发现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学中的部分环节,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更有利于学习。例如:练习中有关明明的短文,交流更有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⑤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在欣赏秒在生活中应用短片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了秒,认识了交叉学科的知识。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在希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共夺得了多少枚金牌吗?其中有一枚金牌获得者被世界称为“东方神鹿”,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你知道他是谁吗?(刘翔)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刘翔110米栏的夺金时激动人心的场景吧!感觉怎么样?为了给祖国争光,刘翔奋力拼搏,跑出了好成绩。画面上显示12.91的12表示的是他刚才所用时间是12小时吗?12分钟?那是多少呢?
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本节课开始由激动人心的奥运比赛录像引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观察探究
1、认识秒针
让我们观察一下商店里的钟,你发现钟面上的针有什么不同吗?(有的两根针,有的三根针)有两根针的各是什么针?其实,钟面上应该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看又来了一根针,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对!秒针长什么样?(引导:和时针、分针比呢?秒针最长最细)
①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一分,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1秒)请两生完整地说,同桌互说。(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②秒针走1大格的时间又是多少呢?为什么?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是几秒?举例。
③秒针从12走到6是多长时间?秒针走一圈呢?(板书:60秒)
2、秒与分的关系
下面我们跟着秒针弟弟的每一下走动,边数数边轻轻拍手,感受一下60秒有多长,好吗?注意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同桌互相说。
分针走了一小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分)
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两生说一说。(板书:=)
3、思考:想想时针、分针、秒针每天都在钟面上赛跑,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为什么?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引导:这说明了1时、1分、1秒,谁的时间最长?谁的时间最短?对比把握好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4、老师这里有个电子表被花瓶挡住了一部分,你会认这个时间吗?(8时30分)你是怎么认的?把花瓶拿开这个时间你会认吗?(8时30分34秒)还差多长时间就是8时31分?
(课件演示)电子表计时介绍:只有秒在走,满60秒,增加一分。满60分,增加一时。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认识秒针的特征,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电子钟的计时方式。以拍手的`形式,初步感受1秒的时间。小组交流讨论,区别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感受
大家想进一步感受秒,和秒做朋友吗?
1、集体活动
①请两生同时跳绳20下,其他生用喜欢的方式为他们计时,可以拍手、心中默数数,有困难的同学随着屏幕中的电子表秒的走动计时。
②同样的方法,估测从教室后走到前面用了几秒。
2、同桌活动
同桌合作,互测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几秒。
3、小组活动
由组长分配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四项活动。
①写字:老师百年乒乓买肉网夹丢尽(都为六画)
②口算:小组内集体检查。
③数脉搏:
④数数:从0开始尽可能快而清楚地数
(教师用秒表计时15秒)
通过活动,你觉得秒怎样?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秒,逐渐学会用秒作单位的估测,也是学生进一步建立“秒”概念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生活实践
1、刚才老师帮大家计时用了专门测秒的计时工具,叫秒表。瞧!你还在什么时候见过它吗?(体育课计赛跑时间)用法介绍:按一下计时开始,再按一下计时结束。
2、你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用秒做时间单位?秒虽然是很小的时间单位,但生活中用到它的机会可不少!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一看!
(课件介绍:①猎豹是陆地上的跑步冠军,它最快时每秒约跑30米。
②雨燕是飞行健将,它的最快记录约是每秒飞行47米。
③日本的磁悬浮列车每秒行驶约15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
④光每秒总大约跑300000000米,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⑤南京紫金电视塔的高速电梯每秒上升6米。
⑥全球每30秒就因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43人受伤,为了生命安全,请多等几秒!)
看了这些和秒有关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感受秒的应用。]
3、闯关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根据生活实际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你会用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去闯闯关?
①想想做做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抢答,有问题的集体交流。
②日记:
明明是个乖孩子。每天他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20小时才吃早饭。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明明会花15秒把早饭吃得干干净净才上学。明明家就在学校旁边,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他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跑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明明跑50米只用了12秒,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明明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他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他经常会陪爷爷看30秒的新闻联播。有时,他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
A、这篇日记,在你的小组中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B、你觉的明明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③趣味智力题:想想做做5
小组讨论再交流。
改“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
④认时刻:想想做做4(可依时考虑是否纳入教学内容)
小组讨论先认时刻,在说说这些时刻同学们各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在层次性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闯关1是基础性练习,闯关2是综合性练习,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经历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闯关3是道趣味智力题,通过对教材的改编“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学生更深刻地加强了对本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全课,谈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秒,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六、板书设计文章
《秒的认识》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设计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这些素材,既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活动体验 探索新知→→全课总结,系统梳理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 “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秒的认识》说课稿10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验让数学课堂更鲜活
内容是:《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秒、1分的长短,初步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解读教材和课标后,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并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进率以及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度,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起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就在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以及探索分和秒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要有效地冲突重难点,就要选择适当的教法与学法。
1、以人为本地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本课,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主要采用了创景激情、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变静态的文本教材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2、注重体验地学:
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秒,体验秒,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我谈一谈本节课的设计及想法。
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活动体验,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全课总结,系统梳理→欣赏感悟,教育升华。
我重点谈一谈自己在为有效冲突重难点的的设计:
1、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和“分”(分为两个层次:认识秒和体验秒)
认识秒:我从电子时刻上的秒入手,引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自主认识秒针,引导生总结出最细最长的是秒针,让学生观察秒针走动留下的阴影认识1秒和几秒,其中秒针从12走到差2格到6时,让学生说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格格数的,有的是先数5个大格再加3小格,有的是先数6大格再减2小格等,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整个秒针走到的过程中都同时配有“滴答”声,让学生在看其形并听其音中,亲历1秒。
体验秒:让学生听“滴答”声,想一秒钟能做些什么?学生的答案肯定是鲜活的,无法预设的,也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跟着课件里的“滴答”声试一试,有时也可以全班跟着做一做,一起做动作一边跟着“滴答”声数,在观察、倾听、模仿、数数等多种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我是小闹钟”的.游戏更是让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活动,尝试估老师规定的几秒。我想,这些活动对于“秒”的概念建立应该是有效的。
2、观察、探索、体验分与秒的关系
师引导生先观察钟面上的分针和秒针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看完动画后,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秒针走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到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1分=60秒,那就又反过来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因为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
在课前,我布置了让学生由家长计时1分钟,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然后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学生在1分钟的口算比赛中又体验了1分钟。我设计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浓。而且,课堂也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学生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让学生回家体验与课堂体验结合起来,就可以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更有利于“分”时间概念的建立。
此外这节课在设计上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给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本课里,我采用了大量的现实素材,例如:“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刘翔110跨栏破世界纪录的12秒88以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人类利用1秒钟可以做许多了不起的事情等事例。这些事例都是近期的、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信息,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这些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体现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思想。
2、渗透了德育教育
本课里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珍惜时间的教育。
【《秒的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09-18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0-03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0-19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6-11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6-10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9-18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14篇03-26
圆的认识说课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