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时间:2022-07-05 14:37: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1

  一、说教材地位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二、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四、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爱的格言、爱的故事、爱的歌曲。

  2、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3、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在音乐的旋律在,讲述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故事。

  救援人员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废墟里,搜寻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停止呼吸,却至死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撑地,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压得变形,却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员见她已死去,转身离开,但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来到这位母亲跟前,将手费力伸进女人的跪姿之中,惊喜地大叫:“有孩子,还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个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级的大地震中竟毫发未损,酣睡如初。随行的医生发现被子里有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一则只有19个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国人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理论。文章按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揭示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二、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理清结构,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填写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我们通过填写表格发现,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过程来叙述母爱和父爱在构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课文1—3段是分析成长过程,4—8段是针对情感对象,9—10段总结全文。课文层层深入地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性质以及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在理请了文章的结构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到“问题探究”的环节

  2、问题探究:[10页] [11页] [12页] [13页]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①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样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自己情感成熟的过程,从理性层面审视自己的情感。)

  ②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③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④文章指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这也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解题的角度同上一题。

  三、课外拓展

  结合《诗经》《论语》阅读,开展对“怎样爱父母”研究性学习。

  10、短文三篇米歇尔·埃康·蒙田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1533年出生于佩里戈尔,从小进入教会学校学习,熟谙拉丁语和希腊语,还学习过法律和哲学。1554年起,他先后在法院任职多年,然后归隐田园,潜心研究和思考。他曾在欧洲长时间旅行,成为“罗马公民”,受到教皇格列戈里十三世的接见,并且两次当选波尔多市市长。

  蒙田身处欧洲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古希腊、罗马文化得到复兴,对人的尊重取代了对神的信仰,体现出浓烈的世界意识和人道关怀。蒙田是一位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他毕生所作的工作就是对人、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冷静审视和研究,他要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和矫饰,揭示人的本来面目,还他一个赤裸裸的本我。”〔1〕比埃尔·维利把蒙田的思想分成三个阶段:青年时期的斯多葛阶段,中年时期的怀疑阶段和最后的成熟阶段。第一个阶段,他的散文里充满了斯多葛派的价值观。他认为人要经历痛苦的磨炼,研究哲学就是要正视死亡、学会死亡。四十多岁的时候,他转向了怀疑论。《为雷蒙·德·塞蓬德辩护》一文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转变。他对宗教权威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的座右铭是:“我知道什么?”这一诘问唤起了人们对社会和自身问题的思考。第三个阶段,他反省以前的思想,宣扬人性善良。上述三个阶段的思想在《随笔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笔集》堪称蒙田思想发展的真实纪录。随笔与其他散文形式相比,内容、形式较为轻松随意,不拘一格。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所评价的:“如果不把有韵无韵作为区分散文的标准而把散文看作文学的一个品种的话,我们可以说,法国近代散文肇始于蒙田的《随笔集》。”〔2〕蒙田从1572年起开始撰写《随笔集》,1580年《随笔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1588年第三卷出版。1595年,经他修订的《随笔集》定本出版。

  《随笔集》共三卷,107章。蒙田素以博学著称,《随笔集》内容包罗万象,极为丰富。“大至社会人生,小至草木鱼虫,远至新大陆,近则小书房,但无处不有‘我’在,写法上是随意挥洒,信马由缰,旁征博引,汪洋恣肆,但无时不流露出‘我’的真性情。”〔3〕文中屡屡征引古罗马的经典著述,事实与思辨相结合,纵横捭阖,体现了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随笔集》语言平易晓畅,不饰雕琢,毫无学究气。蒙田喜欢使用市井口语,他曾说:“我愿意只用在巴黎菜市场所说的语言。”他还将法语化的拉丁字和方言入文,增强了表达的力度与生动性。与许多板起面孔训人的文章相比,蒙田的随笔“是一种真正的谈话,娓娓然,侃侃然,俨然一博览群书又谈锋极健的人与你促膝闲话,有时话是长了点,扯得也远了点,但绝不枯燥,绝不‘谋财害命’般地浪费你的时间,就是在这种如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蒙田谈自己,谈他人,谈社会,谈历史,表现出一个隐逸之士对人类命运的深刻的忧虑和思考。”〔4〕

  《热爱生命》是蒙田的代表作之一。它篇幅短小,寥寥数语,却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文章开头是:“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这是一个简洁的、引人入胜的开头。紧接着道出了作者所关注的词语———“度日”。他赋予它以双重含义: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度日”无异于“消磨光阴”,打发时光。而“风和日丽”的.时候,则要“慢慢赏玩、领略”这“美好的时光”。这一奇异的对比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接下来,作者详细解说了这两种生活态度。一是所谓“哲人”的颓废习气,二是“我”的积极的人生观。“哲人”和“我”生活方式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对生命的看法不同。在“哲人”看来,生命是“苦事”,是“贱物”。“哲人”不尊重生命,所以活得毫无乐趣,百无聊赖,生命在无谓的损耗中悄然而去。相反,“我”认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它“受到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我”对生命心怀感谢,热爱生命,所以“我”不会虚度时光,而是活得认真而洒脱,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作者引用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格言:“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作者对这句话没有作任何评论,但是他的意图却一目了然。随便打发时光的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哲人”,而是真正的“糊涂人”。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来世,不在于任何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在于生命本身。

  《热爱生命》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字,但是逻辑思路却异常清晰、严密。如果说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谈“生”,那么后半部分,作者要解决的就是“死”的问题。“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作者一语道破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死亡,一直是困扰人类的巨大问题,也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但是蒙田并不因此而畏惧或逃避。他写下了不少关于死亡的篇章。《直面死亡》这篇文章堪称对他的死亡观的最好概括。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对死亡的熟思也就是对自由的沉思。谁学会了直面死亡,谁就不再被奴役,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得失去生命并不是件坏事时,谁就能坦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

  〔5〕蒙田通达的生死观一方面来自他对死亡本身的洞见,另一方面来自他充实的生命形态。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乐趣”是热爱生命的关键词。只有懂得发现乐趣、享受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蒙田在一篇随笔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例子。苏格拉底忍受饥饿、贫穷,忍受儿女的不恭和妻子的恶意中伤,同时还忍受暴政、牢狱、铁镣和诽谤,二十七年如一日。这样一位伟人学者和无敌的将军,却从不拒绝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且玩得十分高兴。在蒙田眼中,“这一切活动都与圣贤相称并为圣贤增光。”〔6〕另一个例子是大西庇奥。“在他过去的丰功伟绩中,最受尊敬最受爱戴的莫过于他能悠然自得地像幼童一般捡拾贝壳,以及他和莱利乌斯一道沿海岸比赛奔跑拾物,如遇天气不佳,他们还会饶有兴趣地写剧本表现下层人最艰苦的生活现象。”〔7〕

  蒙田在文章结尾写道:“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这些句子使人联想起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观念。蒙田的《热爱生命》就像一首庄严的歌曲,歌颂生命的美与爱,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2

  教师是阅读的参与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学生交流,最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本文就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课堂教学对这种方式加以探讨。

  一、教材教情简析

  1、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首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在整套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中,议论文只有两个单元(文言文除外),这是第一个单元,主要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其中文艺学安排在另一个单元)的随笔和杂文。

  这篇文章是伦理学方面的著作。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2、课文主要内容:它所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其中着重讲了父爱、母爱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与影响,这个主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很新鲜,对于正在走向成熟的他们来说,思考这个问题也是很吸引人的,有价值的。此外,这篇文章阐述问题逻辑线索清晰,是培养学生阅读论述类文章能力的很好范例。

  3、学情分析:人们一般把记叙能力、说明能力和议论能力,看做是中学生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鉴于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相对较弱,而高中生在初中基础上逻辑思维逐步增强的心理特征,初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和说明能力,而高中在继续培养学生记叙、说明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记叙、说明和议论能力,在中学阶段获得协调发展。但是由于这是高中第一个议论文单元,再加上本文涉及的哲学思维以及较长的篇幅,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透彻地理解文章。

  4、教师作用:教师是阅读的参与者,教师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是要与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进入文本,在有限的时间内“探究”文章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5、教学指导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篇课文从审美的角度说,属于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具有文学性、形象性,富于理趣和语言美,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该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理性的思辨分析,应该有机地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伦理学的知识,升华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完成从“被人爱”到“创造爱”的转变。

  6、三维目标的设置:根据上述分析,特制订下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②感受不同阶段的爱③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

  ①以时间和逻辑顺序理清课文结构,探究文章主要内容。②通过运用比较法,区分父爱与母爱的不同,重新审视爱。③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④掌握深入分析文章的一般顺序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懂得如何去回报“爱”、唤醒“爱”。 ②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体悟爱,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

  7、教学难点与重点:

  ①清晰多样地梳理课文思路。

  ②对伦理学内涵的深刻理解。

  ③对父母之爱的全面升华,学会“唤醒爱”和“创造爱”。

  二、教学教法:

  第一,注意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这个单元的课文,按照一般的文学作品分类法,都应该属于散文。但与一般散文相比,随笔又有自己的特点。散文主“情”,“随笔”主“理”,“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必须结合随笔文体特征进行教学,采用“图表梳理法”进入文本,再用“细节探究法”深入文本,最后用“联系实际法”升华文本,通过自由发言、指定回答、综合讨论等方式,分析文章。

  第二,这个单元的课文大体上属于议论文,以说理为主,因此适用于“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重在文章思路结构的分析。在速读文章之时,要同时弄明白“文章谈了什么问题?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后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要有全面理解,也要获得重要部分的理解。当然,学生的上述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

  第三,努力升华学生的情感。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始于语言文字,行于手法形象,终于情感态度。离开文本搞架空分析,不回归情感,就会把语文课上成哲学课、美术课、科学课……失去了语文应有的审美价值。本课是哲学随笔,更应注意这一点。因此,必须由感性始,理性思辨贯穿其中(第二点已有论述),最后落脚于感性情感,做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语文的特色。

  第四,重视评价的作用。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肯定要设置各种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付出努力。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应该贯穿始终,并能由评价引出新的感悟或是独立的观点。使教学评价及时而有效。

  第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资料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大都是几十年前乃至几百年前写的,又都是以说理为主,诉诸学生的理性思维,阅读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一些相关资料来辅助阅读课文。例如,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对课文的评论,等等。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设计探究作业,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

  三、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三维目标,我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主要遵循“感性——理性——感性”的思路进行,按照进入文本、深入文本、升华文本的顺序,设置了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留下悬念。以学生熟悉的《一封家书》出发,引出和课文相关的主题——“父爱与母爱”,同时预设本节课的最终任务——“给父母的一封信”,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第二环节是走入文本,理解课文。主要根据思维由易及难,由感性向理性的发展走向而定。分为三大块:

  1、浏览课文,预估问题。

  2、细读文本,分析文章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里,我将看似复杂的'问题以简单化,通过题目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章脉络的把握,准确而又迅速地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3、细节探究。由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随笔。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所以在文本的解读中,最终还要回归生活。

  在深入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回到课程开始时设立的任务:“给父母的一封信”。先引导学生用讨论的方式探究这封信如何写出新意,而后由教师做范例,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从不同角度去阐发。

  这个问题的设置,有以下几层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加深对弗洛姆观点的认识,另一方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学生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第三,充分体现“教师是阅读的参与者”这一观点,把教师置于和学生平等的阅读地位上。第四,明确爱的内涵,不光是爱自己还要爱他人,在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爱他人。并能学会珍惜每一份情感,学会感恩。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3

  一、 说教材地位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

  二、 说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作者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观点。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即理性分析的解读方法。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学会对生活现象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

  情感目标: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进而敬畏生命,学会回馈社会。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及部分关键语句。

  四、 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爱的格言、爱的故事、爱的歌曲。

  2、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3、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五、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在音乐的旋律在,讲述汶川地震中的一个小故事。

  救援人员在一所坍塌的民宅废墟里,搜寻到了一位母亲。她已经停止呼吸,却至死保持着一个姿势:双手撑地,双膝跪地,上身向前匍匐,背部早被压得变形,却依然努力拱着。救援人员见她已死去,转身离开,但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来到这位母亲跟前,将手费力伸进女人的跪姿之中,惊喜地大叫:“有孩子,还活着!”孩子被成功救出。他只有三四个月大,被包在小被子里,在里氏8级的大地震中竟毫发未损,酣睡如初。随行的医生发现被子里有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假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一则只有19个字的短信,刺痛了全中国人的眼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爱”的理论。文章按儿童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阐述了父母之爱与孩童情感与心智成熟的`关系,揭示了爱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的心理基础。

  三、 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 理清结构,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填写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成熟时期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我们通过填写表格发现,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过程来叙述母爱和父爱在构成他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课文1-3段是分析成长过程,4-8段是针对情感对象,9-10段总结全文。课文层层深入地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性质以及发展变化。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在理请了文章的结构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到“问题探究”的环节

  2、 问题探究: [10页] [11页] [12页] [13页]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① 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寻找生活中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感情经历。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这样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成熟的爱,是能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在课文中找到作者的观点并不难,难的是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认识自己情感成熟的过程,从理性层面审视自己的情感。)

  ② 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

  ③ 作者认为:“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这个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④ 文章指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值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父爱是有条件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这也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解题的角度同上一题。。

  四、 课外拓展

  结合《诗经》《论语》阅读,开展对“怎样爱父母”研究性学习。

  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二、《论语》中的孝论

  《学而篇》子曰:“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

  《学而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如何对父母 “行孝”,《诗经》《论语》中不乏真知灼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些资源,并把它们提供给学生。 要求每4-5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并让他们在“怎样爱父母”这个话题中选择合适的角度,在班级的范围里做调查,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中学生该怎样爱父母”,合作完成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相关文章: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3篇07-28

父母对孩子的寄语11-03

《雪孩子》说课稿03-30

雪孩子说课稿07-19

乡下孩子说课稿07-12

《雪孩子》-说课稿06-19

《父母的心》说课稿11-17

父母的心说课稿11-06

父母对孩子的高考寄语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