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11-08 11:21: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1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1

  二、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图形、绳子、卷尺、彩带、贺卡.

  三、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 目标确定:

  《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1的

  教学内容,它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是在学生掌握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2、 教学策略选择:

  本课教学以学生最大程度参与为基本原则,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因为周长是一个数学概念,而且在我们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所以本节教学内容结合了大量实物和图形,通过学生的感知、动手操作来理解周长的含义。

  本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节日到了,制作贺卡,出示各种形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感知并抽象出周长的概念。

  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图形探究求周长的策略,进一步巩固周长的概念,为下节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说课稿2

  一、设计意图:

  春意盎然,百花绽放,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瞧!花园里、路边,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开得特别旺盛。每次散步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嚷着:"老师,花儿真美啊!""老师,我喜欢红色的花。"看着孩子们被这些漂亮的花吸引,在那里流连往返,我想何不以此为兴趣点开展活动呢?于是我把花儿渗透到数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说教材:

  1、本次活动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游戏的形式,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整个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自信心上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按照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2、知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能用不同方式表达鲜花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定为:能根据颜色、大小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四、说教学准备:

  1、六个花骨朵(红、黄、蓝各2个,反面画上大小标记)、幼儿人手一片花瓣。(颜色、大小不一)

  2、幼儿操作内容:

  第一组:白色花朵若干、油画棒。(中间印有3-5的点子)

  第二组: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若干,彩色花瓣。

  第三组:已画好的中间印有3-5的点子的彩色花朵。

  3、音乐(春天来了、找朋友)

  五、说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要方法,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启发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六、说学法:

  1、通过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验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学习的欲望。

  七、说教学程序:

  首先,活动一开始,幼儿扮演美丽的花瓣,在优美的氛围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花的绚烂;其次,让幼儿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的游戏活动中对颜色、大小有进一步的理解,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情境下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最后,以邀请其余小朋友来欣赏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以听音乐唱歌曲《春天来了》导入活动。

  2、幼儿以自身为花瓣,慢慢的开花展开活动。

  基本部分:根据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1、按颜色不同进行分类。

  2、游戏:找朋友是以找相同颜色的花瓣朋友为主。

  3、贴花朵:提供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让幼儿按大小标记、形状匹配相应的花瓣。

  4、游戏:花儿朵朵开是装饰花朵、粘贴花瓣的小组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度为出发点,更把幼儿对春天的喜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结束部分:

  以邀请其他幼儿来欣赏这些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八、活动延伸:

  将今天的操作材料置于"数学区"供幼儿复习巩固操作。

数学说课稿3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矩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积累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既是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特殊平行四边形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及本课内容的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

  1.理解矩形有关概念,根据定义探究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2.了解矩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矩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经历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根据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几何直觉向思维逻辑转化的习惯,进一步体会类比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以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探究矩形特殊性质。

  四、教法及手段:

  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采用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PowerPoint,几何画板)、实物投影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设计环节如下: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动手操作 得出定义、引导探究 得出性质、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归纳小节 巩固新知、分层作业 学有所得。

  在本课各个环节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问题生活化

  设计中我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标要求。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活动1我展示给同学们一张校园门口的照片,让同学们感受生活中到处传递着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搜集并分析熟悉的图形,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引出活动2 ; 性质应用中计算电视屏幕的大小,也是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问题,有的学生还不知道电视的大小是指的对角线的长短,通过这道题目,让学生了解到生活的常识,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且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

  2、创设自主探究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矩形定义的探究,学生拿出自制平行四边形学具,分组活动,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分析、交流,引出矩形的概念,把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的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通过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矩形性质的探究是让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观察、测量、分析、证明等手段,()让矩形的性质在活动中"浮出水面".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在评价中对活动积极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增强学生创造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性质1是学生小组交流完成的证明。而性质2要求学生认真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在此基础上请一个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余学生观察其板书正确与否。培养几何直觉向思维逻辑化转化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同时也积累了良好的学习经验。

  3、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解题习惯。

  本节课新知应用环节,我设计了3个题目。练习1是性质的定义的直接应用,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与矩形中所包含的基本图形,从而让学生感受矩形与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有密切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培养几何直觉向思维逻辑转化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例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性质应用的同时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和格式,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练习2是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做到学用结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的热情和情趣。

  4、教学活动中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能力、基础不一,把学生编排成探究小组,在探究中注重组内帮带,以互帮互助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提高,其分组的原则是:数学成绩优秀的,组织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强的、成绩中等的、基础差的。 其次是作业的设计体现的是层次性。我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必做题较基础,可以发现和弥补课堂学习的遗漏和不足。备选题则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另外数学日记是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5、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是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给学生以直观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表述、归纳的能力。 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以上,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根据《课标》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解方程1第57至58页]延伸引入了方程时的例子100+X=250通过让学生尝试找出X的值,引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个概念。例1以X+3=9为例,讨论了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观图示,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小,主要是提高学生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这种方法将延伸到解更多复杂的方程。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的概念,初步掌握用等式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重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初步掌握用等式性质来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难点: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感悟到数学美。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猜想、相互合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有目的地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①让学生学会以旧引新,掌握并运用知识迁移进行学习的方法;②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1、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用手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一直保持平衡,能做到吗?说说你是怎样使直尺保持平衡的。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课件出示天平:上节课我们借助天平平衡,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此环节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创设情境。通过寻找直尺上的'平衡点,观察天平平衡等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也为全课的教学活动创造氛围。

  (二)、观察猜想,感知方程的解

  课件演示:通过动态直观的演示,将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如何让天平保持平衡的学习过程中拓宽了思路,领悟到两边同时增加相同的重量,天平保持平衡,既天平的左边=右边。得出方程式100+X=250。演示操作结束后,教师抛出问题:如何求出X等于多少呢?学生分组讨论猜想[①根据数感直接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②利用加减法的关系:250-100=150。③把250分成100+50,利用对应的关系,得到X的值。④利用等式的性质从两边减去100。]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从中发现,天平两边同时

  减少相同的重量,天平仍然保持平衡。让学生感悟到可以借助天平来求未知数的值,有效地避免了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和死记硬背,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使学生轻松地感悟出像这样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三)、操作感悟,体会原理

  课件出示例1图。合作探究,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讨论: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只剩X,而保持天平平衡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突破了重点,解决了关键,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课题的能力。

  (五)全课小结,评价提升

  (1)本节课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是什么?怎样解方程?

  (3)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哪个小组或哪些同学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这样既对全课进行了总结,又能使每个同学对自己和对其他同学有个客观了评价。通过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

  五、板书设计

  100+X=250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和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1:X+3=9检验:方程的左边=X+3 X+3-3=9-3 =6+3 X=6=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这样板书,布局合理,简明扼要,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鲜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数学说课稿5

  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分》棚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八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来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五、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1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辩析、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身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①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并且上台讲解,实现兵教兵。②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③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④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总结的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我将出示3个小题的题目。

  1.把六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五化成分母是24的分数。说说根据什么性质来化的?

  2.求下面两组书的最小公倍数。 24和36

  26和39 3、比较大小

  7分之5和7分之3

  17分之9和15分之9 说说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一、激趣引入,自学导航。

  1.出示地球的图片。

  2 (1)这是地球,我们的家,你有什么想说的?

  (很美,要好好保护它;水的面积多还是陆地面积多;)(2)出示例4的条件:从数据(3/10和7/10)上分析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师:地球上的海洋比较多,所以地球又叫做水球、蓝星。

  师:对这两个分数,很容易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因为它们什么相同?除了分母相同的分数能比较它们的大小以外,还有哪些分数我们也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分子相同,分子分母都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渗透爱护地球的环保教育,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怎样比较的,讲清楚理由,这也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并埋下伏笔。

  二、导学反馈

  1.师:昨天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本第73页,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引导小结方法:

  师:第一行的分数你是怎样比较的?第二行呢?

  2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师:这些分数都能直接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掌握,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为后面引出异分母分数做好铺垫。

  2、随堂练习P73做一做

  (三)探究新知

  情景导入:豆类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经常有利于人体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种————黄豆和蚕豆。

  黄豆:我是豆类家族的一员,我的个头小小的,皮肤黄黄的,我叫黄豆,我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5分之2、 蚕豆:我也是豆类家族的.一员,我的个头比黄豆大很多,皮肤是棕色的,我是蚕豆。我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4分之1、(1)52和4 1与上面的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分母都不同)

  (2)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课本介绍哪种方法?(板书课本的方法)课本介绍的方法叫什么?(板书课题通分)(3)你还想到哪些方法?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演过程,引导思考方法:(投影学生的方法)①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②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③化成小数比较大小④画图比较

  3、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常常会用到通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比较作为基础,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能更好地明白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通分再比较大小,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这里的教学中还设计了:“你还想到什么方法?”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仅局限在通分这种方法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质疑: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预设学生会问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异分母分数?什么叫做公分母?(2)怎样进行通分?通分有什么作用?

  (老师有意识地板书:异分母分数

  )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深入学习通分。

  设计意图:通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虽然预习了,但还有很多问题弄不明白,这时候应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提出质疑。

  (三)即时巩固:课本74页做一做

  通过练习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

  (四)反馈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共发言几次?在什么方面表现较好?给自己的表现可以打几分?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八2 3

  八、板书设计:

  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数学说课稿6

  4、1从问题到方程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

  从问题到方程

  教学反思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是学生探索数、形以及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方程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重要题材。而方程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用方程描述;

  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②在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②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理解题意,寻求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2、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学生感兴趣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归纳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和天平动画演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后,理解学习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探究问题,领悟方程内涵

  体验问题,感受方程魅力

  解剖问题,建立方程模型

  运用模型,实践方程作用

  教学过程分析

  (一)体验问题,感受方程魅力

  设计意图

  1、猜年龄。

  问题1:用我的年龄减去3再除以2就等于你们的年龄13岁,谁能知道老师的年龄?

  问题2:再过多少年后你们的年龄是老师的二分之一呢?

  (1)激趣

  (2)设疑

  (3)通过天平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

  2、天平的动画演示

  教学过程设计

  (二)解剖问题,建立方程模型

  设计意图

  学校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得分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问题1

  (1)若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2)若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

  (3)若得分规则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你认为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

  1、问题设置由易而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逐步体会方程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3、正确审题,感受从问题到方程的关键是找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二)解剖问题,建立方程模型

  设计意图

  学生今年13岁,老师今年29岁,请问几年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二分之一?

  试一试

  设计意图:

  1、释疑

  2、给出从问题到方程的一般步骤

  3、铺垫。

  (3)根据相等关系得到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设x年以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的年龄的二分之一,

  分析:

  (1)相等关系:

  那么x年以后学生的年龄是_______岁,x年以后老师的年龄是________岁

  教学过程分析:

  设计意图

  问题2

  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oC,现测得某山山脚下的气温

  为15.2 oC,山顶上

  的气温为12.4 oC。

  问:这座山有多

  高?请用方程描述

  问题中数量之间的

  相等关系:

  (三)探究问题,领悟方程内涵

  1、根据题意找出的相等关系不同,而所列方程也不同,应加以鼓励,让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2、难点分化:如何理解“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0C。”

  3、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4、明确从问题到方程的步骤。

  教学过程分析:

  设计意图

  (四)运用模型,实践方程作用

  1、把50kg的大米分装在3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余5kg。问每个袋子可装大米多少千克?

  2、在国庆阅兵中,坦克方队共由18辆坦克组成,分成六排,第一排坦克的数量是第二排的一半,第三排坦克的数量比第二排多1辆,第四、五、六排数量相等,都是第二排的两倍,问每排各有多少辆坦克?

  1、选取两个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再次经历列方程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深刻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教学过程分析:

  设计意图

  学习感悟

  1、在总结中明确知识,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以数学大师笛卡尔的名言小结,“夸大”方程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名人效应,对今后方程的学习与应用更加充满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问题一:请从本课出现的问题举例,谈谈“用方程表达实际问题的意义”与“用字母表示数”的异同。

  问题二:用方程表达实际问题的意义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过程分析:

  1、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2、感受方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时,是从已知到未知,而用方程方法解题时是把未知当已知,这样就增加了条件,更容易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尝试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现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让学生展示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经历合作探究新知的过程。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各问题的'等量关系:

  ……

  课题:从问题到方程

  板演

  例题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数学模型

  (方程)

  解释

  抽象

  构建

  小结:

  此板书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强调方程建模的思想。

  (4)若得分规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问这个队胜了几场?

  得分

  负的场次

  平的场次

  胜的场次

  2×9+1×0+0×5=18

  2×8+1×1+0×5=17

  … … … …

  2×4+1×5+0×5=13

  胜场得分+平场得分+负场得分=总得分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体验问题,感受方程魅力

  设计意图

  1、猜年龄。

  问题1:用我的年龄减去3再除以2就

  等于你们的年龄13岁,谁能

  知道老师的年龄?

  问题2:再过多少年后你们的年龄是

  老师的二分之一呢?

  (1)激趣

  (2)设疑

  (3)直观感受。

  2、天平的动画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说明

  5。感悟深化,收获成果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

  些知识?

  2、有哪些感悟?

  3、有没有困惑?

  4、有没有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感悟解题的方法,感知建模过程,认识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做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业分层次处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完成基础型练习题后,给了4道选做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设计说明

  教学评价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总之,全课自始至终,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感知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

  教科书将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一节,一方面是对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有关于算术方法解题和简单方程的运用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考虑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后,可以尽早渗透模型化的思想,使学生尽早接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数学说课稿7

  一、教材

  1、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36、37页《旅游中的数学》。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中的数学》是数学四大领域中“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内容。教材在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之后,安排“旅游中的数学”一课,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1)租车,教材首先出示一幅租车情境图,师生组成了40人的一个旅游团,有大车和小车,老师提出问题怎样租车最省钱?学生通过讨论这一问题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2)用餐,学生通过为自己安排饮食,复习小数加减法,体会合理搭配。(3)制订旅游计划。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解决旅游中的数学问题。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他们对旅游非常感兴趣,而且又有一定的旅游经验,所以我将教材进行加工和整理。首先为学生创设去本地风景区“瀛湖”旅游,这样一个情境,然后在模拟情境中解决“租车、买门票”、“用餐”的费用计算问题。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了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下节课制订旅游计划作了铺垫。

  4、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大纲的要求,确定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②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②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的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③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具体情境,再联系生活实际,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②通过练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辅以启发谈话,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学法:“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入学习,诱发其内在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本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依次解决“租车、买门票、用餐”等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先问学生是否喜欢旅游,再谈一谈自己曾去过哪些地方?然后出示本地有名景点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模拟去瀛湖旅游,来解决在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板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出示本地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合作探究

  本环节分为三个活动来完成:活动一是租车,去瀛湖旅游我们得先坐车,课件出示信息“我们40人去旅游,大车限乘18人,每辆70元;小车限乘12人,每辆60元,接着出示问题有几种租车方案”?在学生弄清交流规则后开始小组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写在租车方案表里,然后,学生代表展示汇报结果,老师出示填写好的租车方案表和学生一起小结列表方法,渗透有序列表的思想;最后出示问题,假如派你前去租车,你准备怎样租车?为什么?从而得到最佳方案。这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能力;假如派你前去租车,你准备怎样租车?给足了学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二)买门票。出示信息:全天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7:00,个人票每人20元,团体票每人16元(45人及以上)人数40人,先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主要问题有①今天开放多长时间?②怎样买票省钱?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要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我们买团票比买个人票省钱。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三)用餐:旅游完后去农家乐用餐,让学生根据菜谱,为自己点菜,并计算花了多少钱?个别同学回答、他人评价,提出建议,引导要荤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时要节俭,不要浪费。接下来再每个组一起点菜;这一环节从单独点菜用餐,再到小组内集体点菜,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优越,对别人点菜进行评价,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实践应用

  课堂小结后,我安排了这样两个实践练习:①估计去瀛湖你至少要花多少钱,为自己本次旅游作一次费用的预算;②制完一份旅游计划。

  本环节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预算旅游费用培养了学生的结算意识,制订旅游计划,学以至用,体现了数学的严谨,逻辑性。

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命题的概念,能把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数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命题的概念,若p则q形式的命题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后续学习充要条件的基础,这一章我们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常用逻辑用语,体会逻辑用语去表达和论证中的作用,他将成为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学习,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证能力打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2)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

  (1)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2)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五)教学难点:

  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师生多向合作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

  (2)练习巩固法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由特殊到一般的划归方法: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探索、分析、发现、归纳、概括

  (2)练习巩固法

  四、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1.思考、分析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0

  (2)如果a,b是任意两个正实数,那么a+b≥2(ab)1/2;

  (3)如果实数a满足a2=9,则a=3;

  (4)中学生目前的学业负担过重;

  (5)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讨论、判断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2)为真,(3)为假,(4)(5)的真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总是可以确定真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3.抽象、归纳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真命题)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假命题)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不是)

  (4)若空间中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假命题)

  (5)x>15.(不是)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练习

  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4)求证∏是无理数

  (5)若X是实数,则X2+4X+5≥0

  4.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上面例1中的(2)(4)具有“若p,则q”的形式.在数学中,这种形式的命题是常见的.

  “若p,则q”也可写成“如果p,那么q”“只要p,就有q”等形式.

  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形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解:(1)条件p:整数a能被2整除,结论q:整数a是偶数;

  (2)条件p:四边形是菱形,结论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有一些命题表面上不是“若p,则q”的形式,但可以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例如: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例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解:(1)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它是假命题。

  (2)若一个数是负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负数。它是真命题。

  (3)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它是真命题。

  5.练习:P4:1.2.3

  6.课堂小结

  (1)、命题的概念

  (2)、能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7.思考题

  一,下列四个命题中,命题(1)与命题(2)(3)(4)的条件和结论之间分别有什么系?

  (1)若f(x)是正弦函数,则f(x)是周期函数;

  (2)若f(x)是周期函数,则f(x)是正弦函数;

  (3)若f(x)不是正弦函数,则f(x)不是周期函数;

  (4)若f(x)不是周期函数,则f(x)不是正弦函数;

  二,四种命题中任意两个命题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它们的真假性之间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

  8.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数学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xx》一课。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xx》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从知识体系上分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体积单位的进率和推导各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打下基础。

  教材由问题直接引出,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活动,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为主要手段,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操作与讨论中逐步加深对xx的认识,掌握xx。)。其突出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生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的是演绎推理(由抽象到具体)的设计思路。

  二、下面我对学生进行一下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xx,对于xx已有初步的感知,并掌握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相关体积与体积单位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经历几年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具备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经验。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知道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但并不知道体积公式的由来,所以本节课重在学生动手操作,探究验证,经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对新知已有初步的感知,但对于————却很难区分和理解,这说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还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怎样把生活的经验上升到数学的抽象层面,体会———的思想,成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且能正确计算、运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猜想——探究——验证——归纳”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培养观察、比较、操作、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发展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通过情境创设和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成功与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接下来再从教、学法上谈谈:

  教法:根据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通过猜想—探究—验证—归纳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巧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利用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提问设疑法、问题解决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面向全体,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调动积极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辅以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回归实际。

  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因此,本节课学生通过猜测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体验感悟法(观察、比较、发现、交流)等学法来获得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思维和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快乐。

  四、主要教学过程:

  秉承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巩固提高——质疑反思,总结评价来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出示——主题图,从“”问题出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的知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从旧知中寻找新知的生长点,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引导学生猜想,如果把——换成——-,你会计算吗?追问像这样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该怎样算呢?揭示出本课的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兴趣进入探究,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具体生活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在探究阶段,我设计了“猜想——探究——验证——归纳”四个环节。“猜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验证”为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归纳”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下面我分5步,重点说一下“探究”这个环节:

  第(1)步:使学生领悟一个物体体积的本质内涵。

  我首先出示一组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图形,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体积。追问:它们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为什么体积却不相同呢?然后再出示一组,学生说出体积后追问: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体积为什么都相等呢?这两个问题的抛出,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一步领悟到物体体积的本质内涵:一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物体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

  第(2)步: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首先用我准备的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然后在表格中记录它们的长、宽、高。(课件出示)思考并讨论:

  (1)你拼成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

  (2)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汇总数据发现规律。长方体体积确实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即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研究事物的关系要有数据,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第(3)步:再次验证,归纳计算公式。

  在上一环节之后我提出验证要求:是不是这个公式对所有的长方体都适用?学生选择不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进行验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证,反馈交流,然后归纳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字母表达式。我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运用“每行的个数×行数×层数”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并将其与长、宽、高建立联系,“每3行的个数”即“长”,“行数”即“宽”,“层数”即高。从而理解长方体体积用“长×宽×高”来计算的原理。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4)步:推导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通过类比迁移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体会演绎推理的思想。

  第(5)步:理解公式,并归纳通用公式。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的“长×宽”就是它的底面积,则体积为“底面积×高”(借助课件直观演示);正方体体积体积计算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就是它的底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可以看作是正方体的高,则体积也为“底面积×高”(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归纳出通用公式。

  总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辩论说理,经历“猜想——探究——验证——归纳”的过程后,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论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孩子们更是学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在说辩讨论中掌握了知识。

  (三)深化训练,巩固提高。

  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安排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

  1、求出下列图形的体积。

  本题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利用公式直接计算,第二层次是灵活运用通用公式,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准底面对应的高(借助课件动态演示)。练习一使孩子们充分感知了()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加深对()的认识。

  2、解决营养液的体积问题。

  (课件出示营养液)怎么求营养液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所学来解决问题(课件动态演示营养液倒入容器的过程),此时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明确:要求体积,需要测量水的高度,而不是知道容器的高度。通过找出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让他们来解决,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应用意识。

  练习二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更是升华。

  3、辨析。

  (1)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也一定相等。

  (2)将3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都变大了。

  (3)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通过辨析的设计,进一步夯实所学知识。练习三在练习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对知识进行升华。

  巩固练习随着问题的逐一呈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选择方法,是对认知结构不断的构建、重组、内化、升华。在知情交融的过程中,掌握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达到三维立体目标的和谐统一。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交流本堂课的收获和感想;接着由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特别是对数学思想的体现,并针对大家的交流情况及突出的课堂表现作概述性评价。这样的安排主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经验。

  板书设计: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作业的布置: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以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有机结合。

数学说课稿10

  矩形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四边形》第2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1.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

  矩形是日常生活中出现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是研究线段相等、角相等、直角等知识的重要依据之一;借助于矩形的性质推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求线段长或线段倍分关系、探究线段相等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矩形定理教学是本节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体现的一般与特殊研究问题的思想,将为后续其它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

  因此,本节内容不论从知识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在学生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节又是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起始课,因此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生已积累了学习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即按“角、边、对角线”的思路进行学习,但学生的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易模仿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因此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通过对矩形特有性质的研究与验证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的得出,进一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强调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如下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得出。

  教学难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矩形的特有性质得出。

  教学方法:类比体验、探索式教学法。

  二、学习本内容的基础及今后有何用处,包括本内容的承前启后、地位作用、与其他知识内容的联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及应用。

  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矩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图形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矩形既是借助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的扩充,又是下一步研究正方形的基础。运用矩形的性质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重要结论,是前一节平行四边形内容及三角形内容的深化与应用。

  所以,本节内容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方法的渗透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诊断分析,学习本内容时容易了解与误解的地方

  本节课学习中,在学生易错处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是受日常用语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矩形常被称作长方形,容易给学生造成矩形是另一种图形的错误认识。

  对策:把“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作为教学情境,以学生直观感知为基础,体会矩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为90°的特殊情形,通过观察给出矩形的定义,教师明确长方形也叫矩形,纠正学生认为矩形是另一种图形的错误认识。

  二是学生在探究矩形性质时,找不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对策: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为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必要的铺垫;由学生对矩形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从属关系的认识,为寻找研究矩形性质的角度和方法,作进一步的铺垫,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但有些学生在后续应用时容易将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混淆。

  对策:归纳矩形性质,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体会特殊与一般的思想。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异同,以免弄混。

  四是在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建立数学模型。

  对策:在“用一用”环节中,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1.教法特点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自始至终以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思想为主线,采用类比体验、探索式教学法,体现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方向转变的.思想。

  2.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1、平实的引入,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

  教学中,把“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过程的演示”作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准备,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特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揭示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和本质属性。渗透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自然的过渡,性质将顺利得出

  借助于矩形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通过矩形与直角三角形图形之间的转化,顺利的得出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体现了图形之间的转化思想,达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3、类比学习,在探究中建构

  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为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必要的铺垫。

  由学生对矩形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从属关系的认识。

  类比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寻求研究矩形性质的角度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通过小结,领悟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般与特殊研究问题的思想,为后续其它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

  把体会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以及研究问题的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加强学生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的认识,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4、小结,完善知识,提升思想方法

  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在知识上完善、方法上提升。顺学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达到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和建构。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课堂的有效调控,能较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应该有所提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普遍联系的。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往往可以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研究。

数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数与形是数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而数轴是数形结合的高度统一。数轴是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再介绍的。通过数轴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并为后面引出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学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运算法则、平面直角坐标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较容易出现理解局限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技能:

  1、理解数轴概念,会画数轴。

  2、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B、数学思考:

  1、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2、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C、解决问题: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

  D、情感态度:通过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重点、难点(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我确定为:数轴的概念。

  因为:只要数轴概念真正理解了,画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等也就容易了。

  本节课教学难点我确定为: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

  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刚开始萌芽。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下面谈谈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五.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1、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为新课标和新理念认为,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情境—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掌握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概念,从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并派代表发言。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从而突出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形象。

  2、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思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告诉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简单模仿、机械操练,而是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成功的一半。

  六.教学准备

  老师:要充分备课,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具

  学生:要认真预习,准备直尺或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思维的主战场。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

  通过对已知知识的回顾复习,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知识。

  (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为了使学生明白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美妙之处,我设计了:

  观察温度计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为学习数轴概念埋下伏笔。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温度计分小组讨论观察,共同发现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随后我提出问题:“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学生小组讨论后再派代表回答)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考虑东西方向的马路上一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从而需要用正负数描述。

  前面几个活动之后,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已有所体会,为此我让学生:

  再次观察所画情境图、温度计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将其抽象成一条直线。

  这样,就把正数、0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点表示出来。

  (三)、学习概念,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观察、比较,我引出了新课:

  1)学习数轴的概念

  我先进行讲解:

  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当然这条直线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为正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再画数轴

  师生共同归纳画数轴的步骤,要求学生独立画出数轴,并互相交流,老师巡堂并参与交流使学生弄清如何画数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画数轴,交流和反思,使学生真正掌握数轴的概念。

  3)在数轴上表示右边各数:

  4)指出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下一个活动,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课堂练习:

  1)课本第12页的练习1、2题

  2)强化练习:

  (1)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2)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数轴的概念;强化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

  1.画直线;

  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

  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

  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作业:课本第17页习题1.2第2题;学生用书同步训练

  设计意图: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多做同步训练。

  八、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通过五个活动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数学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其内容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和“起立游戏”、“送信游戏”等。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认识了0~10并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日常教学中,班上的人数较多,活动空间有限,组织起来也较困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全班同学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有序、愉快地参与到各个活动中来,是本节课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设计理念

  未来的社会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为此,我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1、课件展示——“数学乐园”全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2、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3、用奖“数字之星”的方法激励学生多发言、多动脑。

  (二)活动1:走迷宫游戏。

  (1)复习对0~10各数的认识。

  ①说数字:学生说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的数字0~10,教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②用数字:引导学生用黑板上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

  ③找数字:启发学生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娃娃”,体会数字的重要性,并邀请“数字娃娃”一块儿做游戏。

  ④排数字:启发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点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排,其他学生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排数字卡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

  (2)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出示小黑板)教师以一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导入: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它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迷路了,怎么办才好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做,只要你按1、2、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家的。”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家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兔可能是怎样走的吗?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白兔找家。

  让四个学生分别在四块小黑板上用不同色的粉笔画不同路线,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小白兔回家的路线。

  (4)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5)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找其中的规律,如,“从1走到2有几种方法?”“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作为课后的作业,鼓励学生合作完成。

  (三)活动2:对口令游戏。

  1、(放快节奏鼓点音乐)师生对口令,如师说“我出3”,生答“我出5”,复习数的组成。

  2、同桌互对口令,复习数的组成。

  (四)活动3:送信游戏。

  学生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每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反面写有一个数字的信封,然后请学生把桌面上的得数与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请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学生表扬自己。

  (五)活动4:起立游戏。

  1、报数:请两竖行学生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2、数数排第几:让每位同学通过数数和思考,对自己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3、起立拍手游戏:教师点到从前(后)数第几位学生,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一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前后左右等空间的方向,并注意让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六)活动5:投掷游戏。

  布置好游戏场地,教师点几位学生按规则向篓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学生当评判员,用圆片贴在黑板上表示投进球的数量,之后请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报道几位学生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学生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9:38:38

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梯形会有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梯形的判定及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五种基本辅助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成三个层次:

  1、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其他相关概念;

  2、熟练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3、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努力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突破——以学生主体观念突破教师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突破课堂中心、以学生主体参与突破讲解中心、以学生主体经验突破书本中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突破考试中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二、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引、动、导、探”教学法,实施“二、四、六”教学模式,即两个探究层次、四个教学环节、六步教学程序。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方法上应该是“行”为先,“知”为后。

  三、学习方法:

  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做、思、问、辩、议”的五步学习法、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剪纸工具,矩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信纸

  五、教学程序:

  共有六步

  (一)情境引发

  (二)活动探索、研究发现

  (三)深化建构

  (四)迁移运用

  (五)系统概括

  (六)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这六步教学程序在教案中都详细介绍了,我只把教学的主线和总的设计意图说一说。

  在前三个环节我都是以剪纸为主线: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先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梯形,然后是利用矩形纸片剪特殊梯形,再利用剪出的等腰梯形研究发现等腰梯形的性质,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完成教学目标,并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重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没有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升华,借助于优美的课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在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里我设计了“练一练,议一议,试一试,想一想”四个环节。

  由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解答过程,集体评价、完善,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并着重解决梯形的辅助线问题,由学生归纳、补充、完善,在黑板的主板面——中间位置逐一列出。

  设计意图: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很多,在这里我没有单纯的就辅助线来研究辅助线而是把知识点蕴含在习题中,再归纳总结。华应龙老师说:的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我就想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上,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解决一类问题、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在第五个环节系统概括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学生或老师小结的方式而是以探究课题的方式出现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探究课题: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

  2、我看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3、解决梯形的常用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将探究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这三个题目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在浏览、思考、准备、生成的'过程中即达到了概括的目的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第六个环节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单一的作业形式,留的两项作业都是考察学生能力的

  1、拓展性作业: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

  2、发挥想象,以梯形为基础图案设计通钢三中第九届运动会的会徽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即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突出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发展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在设计会徽时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六、有四点说明:

  1、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左)梯形定义和性质;(中)梯形五种辅助线的作法及图形;(右)大屏幕。这堂课的板书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适当运用彩粉笔,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2、时间的大体安排:情境引发大约3分钟,活动探索、研究发现,大约15分钟,深化建构约8分钟,迁移运用大约13分钟,系统概括及布置作业6分钟。

  3、教学反思需要课后填写4、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做到的我不做,努力做到“教是因为需要教”。

  七、教学预测:

  本节课内容较多尤其是辅助线的几种作法在一课时内完成,有部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基于《梯形》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作出的教学设计,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正数与负数”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自然数与分数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面研究有理数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区分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说教法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特点,我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会列举出周围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与方法:

  探索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数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际例子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教学重难度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三、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我将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启发法和讲解传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这是因为七年级的学生个性活泼,学习积极性高。在整个过程中,我将讲解和分析与学生自己归纳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回答与表现给予肯定、表扬,由此保护并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积极性。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巩固练习,熟练技能;总结反思,发展情意;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让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零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3℃,最低气温是零下3℃,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都记作3℃,这样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这样之后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4个实际例子让学生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我会在学生练习时进行巡视.具体的例题如下: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我会让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一对反义词.于是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东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就会回答:足球比赛中的净赢球和净输球;花生产量的增长和减少;体重的增加和减少等例子.这样的举例,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为新知的展开铺平了道路.

  帮助学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后,我将带领学生回到创设情境中产生的问题:零上3℃和零下3℃应该如何表示?一边引导学生,一边归纳总结: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通常地,我们规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为正,亏损、支出、减少、下降为负.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

  这里建立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我会特别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同时指出,0不仅仅表示“没有”的意义,还有确定的意义,比如0℃就是一个确定的温度.(三)巩固练习,熟练技能

  为了使学生实现由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我将通过形式不同的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如课本上的练习:判断正、负数以及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判断正、负数的时候,我将再一次强调学生的易错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其中一道练习: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就可以记作-3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可以记作0m.这里也要特别强调0表示的意义.由此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概念以及零的意义的理解.课内及时练习,反馈调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四)总结反思,发展情意

  练习之后,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1)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起到了对本节课巩固深化的作用.这样不但可以梳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记忆,而且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更有所侧重.(五)布置作业

  最后,针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并将作业进行分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各位老师,以上说课只是我在短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指导思想设计出来的一种方案,一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果准备时间充分的话,我会在教学过程这一模块进行更多细节的探讨,让本节课的内容讲授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然后《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学好这部分资料,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资料奠定坚定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景,然后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然后明白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本事目标:经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构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本事和口头表达本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然后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然后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本事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

  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然后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做“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

  2+3怎样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样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

  (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经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我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能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一样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忙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一样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必须会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明白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忙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一样,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能够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终借助一组练习题,经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习,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那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必须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一样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一样,也就是单位“1”不一样,所以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资料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经过自我的思考,到达学习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习,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统计说课稿07-08

数学广角说课稿07-05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数学说课稿09-08

《数学广角》说课稿11-06

数学乐园说课稿11-12

初中数学的说课稿02-15

比的应用数学说课稿07-24

数学数的运算说课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