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说课稿

时间:2022-12-05 14:01: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动手做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手做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动手做说课稿

动手做说课稿1

  【教材分析】

  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⑵ 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⑴ 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⑵ 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因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并获取知识。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以思促行,从而达到语文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统一发展。

  【教法学法】

  结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确立本课教法

  学法是质疑问难法、动手实验法、朗读感悟法、主动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一、遵循教学原则、优化学习过程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1、初读设疑,激发兴趣(大约3分钟)。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比较强,我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朗读课文,同时老

  师提出问题(展示课件一)目的是提出悬念,吸引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2、动手实验,解决疑问(大约12分钟)。

  在这一环节里面,我先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动手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

  看看杯里的水是否会漫出来,然后我以课件形式(出示课件二)把实验的全过程向学生演示一遍加深印象。这样,孩子们在自主互动的空间充分探究。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化教学理念。

  3、回归课文,感情朗读(大约10分钟):

  ⑴ 首先,我(出示课件三),朗读两个需要重点朗读的句子,同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想一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假如你是伊琳娜会怎么说?

  ⑵ 伊琳娜生气的责怪朗志万“哄骗”了他们,真的.是“哄骗”吗?(课件四)说说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以上安排的句子朗读和理解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家的目的,并从故事中受

  到生活启迪。同时我采用了范读、导读、让学生自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4、质疑过渡,深化认识(大约5分钟)。

  首先我利用课件提出学生是否赞同科学家说的话这么一个问题,同时组织学生

  小组讨论。(课件五)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5、联系生活,以知导行(大约5分钟)。

  我提出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内自由发表见解,并鼓励他们完整性的互相说。这样再通过“看、读、想、问、查”方法,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判断、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

  6、静思名言,深化认识(大约5分钟)。

  我采用的方法是齐读、背诵、感悟,目的是让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体现价值

  观的导向。

  7、延伸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⑴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者爸妈听。

  ⑵ 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把活动延伸到课外,目的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锻炼学习语文的实践能力。

  这节课我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权利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动手实验,感情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从实际意义上体现出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好形式。

动手做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动手做(四)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解和组成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动手做”系列活动的延续和发展。

  结合本节课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涂、说、拼七巧板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培养空间观念和创意识,难点在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说教法

  学生学习图形的基础是他们的经验和活动,对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获得的,为此我将自己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沟通者,为学行创造大量操作探究的活动,和学生一同在“做中学”。

  1、实践,空间观念——做中学。

  ”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本节课通过“涂、拼、说、玩七巧板”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操作,亲身感知运用图形,在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创新精神。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玩中识

  七巧板动画城情境的创设、“小鸭子、小鱼、台灯”等用七巧板拼成的唯妙唯肖的图形、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兴趣盎然的认识、了解图形。

  3、关注过程,体验成功——乐中得

  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将玩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展示自己拼图作品、拼图方法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三、说学法

  针对本节课教学任务操作性强,蕴含互动、互助、协同、直观等积极因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1、追求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学习前我将通过调查将学生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的6人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让这些学生不同且互补,既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又使小组间能力均等,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2、角色合理分配,让学生承担学习任务并相互依赖。

  为避免小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各自为战,一盘散沙的无序状况,我让不同的小组成员结合自身个性特点担任组长、纠错员、总结报告员等角色,将拼组图形分解成为子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成员(让他们每人拼组自己喜欢的图形),使小组成员体验到自己是小组不可获缺的成员,完成任务要相互依赖,相互合作。

  四、课堂教学秩序

  (1)导入、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儿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这里是七巧板动画城。你们一定是第一次来这里做客吧,我是这里的老师,那先由我向你们介绍几位朋友吧。请你们结合你们的生活猜一猜,这些都是谁?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就要动手把他们拼出来,你们有信心自己动手拼出这些美丽的图形吗?

  2、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呢?让我们共同请出动画城的小主人吧!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小主人?

  (新课伊始,多媒体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小鱼、鸭子等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动手欲望,进而引出七巧板让学生去认识和了解它,师生交流中温习已学过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动手实践,认识图形:

  1、同学们,你们一定想马上拼出这些美丽的图形吧?快看,你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副七巧板,它们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呢?请你们选出自己喜欢的七种颜色,给每块板分别穿上漂亮的衣服吧!看谁涂得又匀又快。

  2、 同学们的七巧板真漂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玩吧!先进行一项热身准备活动。请你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再拼成一个三角形,并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几个。(学生拼完后,鼓励学生展示不同拼法的两种图形。)

  (三)、拼组图形,张扬个性:

  1、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的拼法,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成了拼板能手了,那就让我们一起以前后6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组图形的游戏吧!谁愿意做小组的组长,请你勇敢的举起手。请同学们竖起耳朵认真听游戏要求:请小组内的每一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图形进行拼组,当小组内的同学选择重复时,请小组长进行分工,拼好后由小组长组织大家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展示。(教师播放歌曲并深入到小组内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拼图作品,并介绍自己拼的是什么图形,由几个什么图形拼成的。

  3、同学们做得真不错,下面,让我们休息一下,听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将七巧板做成的农夫、树和兔子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让学生边听边看。)

  故事欣赏完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用什么拼成的?(七巧板的本领可真大!)下面请你也来拼一拼、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样还要发挥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认真听要求:

  请1、2、3号同学分别拼三个图形,4、5、6号同学拿着前三名同学拼的图形表演这个故事。(学生合作拼组图形、表演故事。让学生体会动手做的无穷乐趣。)

  4、刚才,我们一直在模仿已经拼好的图形,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脑袋里一定装着更好的创意,现在就给大家展示的机会,请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并贴在本小组的`作品展示板上,介绍给你的伙伴听。我们小组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作品多、漂亮、有创意,老师将选取优秀的作品,保存在七巧板动画城的博物馆。

  (开放性的活动,给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展创新精神的机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一小组为单位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充分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

  (四)、活动结束,体验成功

  同学们,你们来到七巧板动画城,用你们的智慧和双手为动画城增添了许多美丽的图画,这些作品将永远的保存在七巧板动画城。请你们按顺序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博物馆的陈列台上,让更多的小朋友共同分享你的成功、你的智慧、你的喜悦!

动手做说课稿3

  撰写说课稿不必拘泥于固定、呆板的模式。另外,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赅,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下面小编以幼儿园科学《动手做玩具》说课稿为例,为大家介绍说课稿的写法。

  各位评委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科学《动手做玩具》。

  一、说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此活动的目标是:

  1、启发幼儿尝试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增进环保与创新意识。

  2、巩固幼儿练习不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3、学习与同伴合作制作玩具,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说活动准备

  人们常说:成功总是伴随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为本活动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1、VCD、电视机、CAI课件。2、一次性物品:快餐盒、纸杯、塑料袋、一次性快子、辅助材料等,即时贴、毛线等(人手多份)、剪刀、浆糊。3.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说活动重难点

  中班幼儿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向抽象逻辑性思维过渡,所以科学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地创造是活动重点。而幼儿的抽象逻辑性思维正在发展,因此,训练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连贯地讲述.是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了游戏法、启发提问法、讨论法、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

  1、游戏法是幼儿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

  2、我运用启发性提问法来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创作。

  3、讨论法可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来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操作练习法不仅能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能力,

动手做说课稿4

  学生分析

  学生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前两节课《认识图形》和《动手做(一)》中,学生已经在操作观察中认识和了解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动手做(二)》。就班级整体情况来看,这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节课。班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在上课前会用纸折出好几种作品;也有的学生能折一种作品;还有一些学生什么也不会折,这样的学生能占到三分之一。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教学设计中各有侧重。

  设计思路

  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形成自觉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想像力的空间。

  在课中从学生的感知入手,设计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注重把操作与思考探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以操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2、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每人准备8张不同形状的彩色纸。

  教师准备3幅简笔画,彩色纸若干张以及磁性黑板、视频展示台。

  教学流程

  一、展示作品,发挥想像,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老师自己画了几幅画,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教师逐一展示三幅图画,请同学们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那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在展示简笔画作品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说“像什么”时,发展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简笔画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

  2、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猜一猜他们像什么。

  (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今天就来上一节《动手做》(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哪些同学在这节课上能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请学生拿出1号图形(等边三角形)。

  教师: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试折。)

  教师:你是怎样折的呢?(请学生陈述。)

  教师:这两部分一样大吗?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请一些同学展示操作过程。)

  2、接下来拿出2号图形。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圆形。)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学生展示、汇报。)

  (把两个比较简单的、只有一种折法的图形放在教学之初,便于学生探索掌握折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师: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的?(生答,师板:1折,2剪,3比。)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总结学法,以利于后面的内容用这种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4、教师:请拿出你的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正方形。)您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看谁的方法多?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一种横折,一种竖折,还有一种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

  5、教师: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步骤把5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并请一名同学上来剪、比。)

  (把正方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有很多种折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出不同的折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三、拼一拼。

  1、教师: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学生拼图。)

  2、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0页,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图形(在同桌说的过程中,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接纳别人的观点,分享成功的体验。)

  3、教师:请你动手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4、教师:这里有六幅图,分别请六位同学上来拼。请上来拼的同学说一说,你用什么图形来拼的?它像什么。

  5、教师: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拼好后,粘在大白纸上。

  选择有创意的能构成一幅情境的图形粘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说像什么,再请作者介绍一下。(让学生先模仿拼,再进行自由创意,既有助于学生想像力的发展,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折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

  1、教师: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

  2、教师: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青蛙或纸鹤)的?(请一位同学折纸,起示范作用。)

  3、教师:请同学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评价要有一定的标准,学会评价自己,同时也能客观地评价他人。)

  4、教师: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学折一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评价一下。

  五、自由创作。

  1、教师: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请学生折好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折法。(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教师: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你有几种方法?(四个三角形,四个正方形。)

  3、教师:你用这四个一样大的图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发挥想像,自由创作,展示学生们的作品。)

  课后总结

  本节课,一开始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们说出看到的图形像什么,当时学生们的想像使我感到万分惊讶。一位女生说:“半圆像个孩子的头,有一个孩子盖着被子在睡觉。”在让学生进行折、剪、比的过程中,要求把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除了横折、竖折外,第三种方法难度是比较大的。我并没有统一要求,而是尊重了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自由创作时,学生十分活跃,有的学生创作出了一种物体,还有的学生则能构思出有情境的画面,想像得非常好,让人惊叹,这也显示了学生们不同的思维水平。只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自由创作环节没能设计展示完全,但我已经看到,学生们的思路被完全打开了:有设计汉字的,有设计楼梯的,还有风车、漏斗……

动手做说课稿5

  一、说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此活动的目标是:

  1、启发幼儿尝试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增进环保与创新意识。

  2、巩固幼儿练习不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3、学习与同伴合作制作玩具,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说活动准备

  人们常说:成功总是伴随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为本活动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1、vcd、电视机、cai课件。2、一次性物品:快餐盒、纸杯、塑料袋、一次性快子、辅助材料等,即时贴、毛线等(人手多份)、剪刀、浆糊。3。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说活动重难点

  中班幼儿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向抽象逻辑性思维过渡,所以科学地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地创造是活动重点。而幼儿的抽象逻辑性思维正在发展,因此,训练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连贯地讲述。是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了游戏法、启发提问法、讨论法、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

  1、游戏法是幼儿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

  2、我运用启发性提问法来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大胆创作。

  3、讨论法可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形式来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操作练习法不仅能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能力,

  五、说学法

  根据上面使用的教法为依据,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重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幼儿去怎样学。使用深入浅出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引导_观察实践_讨论评价_活动延伸的学习过程来进行。

  六、说活动程序

  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和本活动目标,本活动设立四个环节

  1、导入:在欣赏中入情。 2、深入:在创造中激情

  3、巩固:在情景中生情。 4、评价:在扩展中抒情

  (1)、导入:古人云: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用美观的课件来吸引幼儿,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创作欲望,为活动的重难点做好铺垫。

  (2)深入:幼儿在激情中去创造美,老师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启发幼儿根据废旧物品的外形特征,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技能大胆地创新制作,让幼儿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这样不仅能展现幼儿现有的操作水平,又给幼儿一定的挑战性,符合新纲要的原则。此时老师应根据新纲要的精神,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启发性指导。(放轻音乐,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活动)。

  (3)巩固:鼓励小朋友根据操作结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要及时鼓励那些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幼儿,也要激励内向胆小的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组织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创作方法。,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

  (4)评价延伸:老师对活动进行小结评价,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不同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根据新纲要提出的: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的指导精神来开展作品表演游戏: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创编表演。(放轻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七、预测效果:

  在本次活动设计过程中,我始终以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性,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看、听、想、说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多数幼儿会积极参与活动,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如:黄捷、谢晓彬无法完成作品。

动手做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5、动手做做看》是本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上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上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从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学生,平时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第一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课的生字掌握的较为扎实。上课时,头一段时间会很认真的学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感觉疲倦,就会不自主的开小差。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就会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学生上课喜欢听别人讲自己不怎么发表想法。总的'来讲,学生上课比较积极,上课认真。

  三、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朗、志”等1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却为,并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3、 通过理解伊琳娜的故事,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伊琳娜的故事,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已具备了独立认知能力和简单质疑的习惯。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实验多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划、读、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交流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不但学懂这篇课文,而且知道今后应怎么做。从而使学生的读、思、说和写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件——伊琳娜和郎志万的图片

  让学生来介绍一下他们?(学生介绍郎志万时,引导学生说出他的身份——科学家,并引导学生谈谈对科学家的印象)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巩固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子音,读通课文。

  2、出示“郎、志”等16个生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最好是画出词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4、开火车读。齐读。以多次出现的形式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默读思考: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奇怪问题?

  2、引导学生回答此问题,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四)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在教师与学生合作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读自悟,但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师要适时点拨。为了实施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我将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个大部分中,第一部分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部分抓住伊丽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以课文内容为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读,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运用讨论交流评价等手段随着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伊丽娜为什么生气了?伊丽娜为什么又笑了”?明确伊丽娜情绪波动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对话,鼓励他们在空白处写出自已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的话,了解科学家这样做的用意,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凡事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六)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引发学生讨论。

  出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动手做说课稿7

各位尊敬的专家评委老师好:

  很荣幸能参加教师资格证说课,在说课前我先进行下自我介绍,我是0号考生,平时喜欢上网和画画,性格活泼开朗,几年的大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和目标,教师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承担着教书与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下面我将从六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二 说教学目标,三 说重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五 说教学过程,六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大家动手做条龙》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3课,在这之前已经学过线条画,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对内容的分析,新课程的标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制作一条龙。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概括,归纳,总结,自主构建龙的概念,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龙。

  3. 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及以上的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现状,对美术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我确定的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现有的材料制作一条龙,并了解中华民族的龙文化。

  教学难点:怎样抓住龙的形态和特点,表现出龙的威武形象,以及材料的链接合理。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达到所制定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都知道美术是培养人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思考,还要让学生动手做,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学习法和集体讨论法。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法。

  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规律,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以上确定的内容,我再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制作好的纸杯龙,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讲授新课

  ①播放各种形式龙的图片(雕塑,剪纸,配饰,龙船,舞龙,纹样,建筑等等)谈话引入,问: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你知道民间传说的龙是有哪些动物组成的吗?看到腾飞的龙大家想到什么?

  通过观察是学生知道龙的构成和所代表的精神。

  ②师范纸杯龙的做法,明确龙的结构,纸杯的链接技巧,头部的造型设计,以及龙尾、角、爪、等的装饰。

  ③对学生进行分组制作,教师进行监督、指导。

  ④把每组的作品展示到讲台上,并有大家集体进行评论。最后对做的好的进行表扬。

  (3)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龙的制作,了解龙的结构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爱国情操。

  (4)布置作业

  课外让学生想想家乡还有那些材料适合制作龙,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体现出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本节课我采用:纲要式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下面请评委老师提问问题。

动手做说课稿8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动手做做看》。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理念、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教学方法与过程、学法指导与学习的习惯培养及学生分析几个方面谈一下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学理念

  基于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五方面来说。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利用身边的材料经常自已动手做做看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一)、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能力目标:通过自由读了解大致内容;通过朗读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动手做的'乐趣,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学家真正的目的,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动手做的乐趣,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已具备了独立认知能力和简单质疑的习惯。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法:

  1、让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喜欢想象的特点,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如果你是伊琳娜你什么态度?你想说些什么?由此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将课文中的实验带进课堂,进行了情景再现。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动手做的欲望。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上下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划、读、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交流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不但学懂这篇课文,而且知道今后应怎么做,从而使学生的读、思、说和写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五、教具准备:

笑脸、智慧星、金鱼、鱼缸、

  六、【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演示:(出示两张图片:)

  1.小女孩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

  2.小女孩面带微笑的样子。

  问题:这个小女孩怎么了?她就是伊琳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明白了。)

  (二)、复习检查识字情况

  1、.检查初学情况:a出示生字卡片,读出你已认识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b.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

  2.师生总结识字方法:

  (1)换偏旁识字:慢──漫màn篇──骗piàn

  (2)偏旁归类识字:哎ài哄hǒnɡ喝hē

  (3)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lǎnɡ”

  (4)编字迷识字:士兵的心──志zhì

  (5)比较识字:题──提tí

  (三)、读课文、发现问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充分地读是感悟的基础,在此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明确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对话,鼓励他们在空白处写出自已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的话,了解科学家这样做的用意,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凡事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1.读课文: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喜爱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工具书等方式读准字音。

  指名读(检查生掌握情况)──小组练习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a.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b.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们?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

  (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试着解决问题。

  2.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纠正。

  (五)、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解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1)学生找出相关段落

  (2)指导朗读:注意段落中反问的语气

  2.解决“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朗志万真的是在“哄骗”小朋友吗?

  (1)理解“哄骗”。区别生活中的“恶意哄骗”与“善意哄骗”

  (2)指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中的意思,反复读句子,注意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六)、实践活动:加深理解

  1.按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七)、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她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说的话并写下来。

  2.你在生活中听到或发现过老师,家长说或做的不对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有何感受”如《小马过河》的故事……

  (八)、课后作业:

  1、阅读《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说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听。

  2、动手做做看: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七、板书

  板书是一种形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是教师指导学生学路的缩影,依据本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如下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科学家)

  伊琳娜生气————笑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八、教学评价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设疑—解疑—鼓励、奖励、评价”,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互换角色,设计了“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激发学生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还有不足希望各位老师指出,谢谢!

动手做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说学情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说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⑵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⑴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⑵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确立重点:

  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2、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3、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4、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5、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还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1.收集背诵科学家的名言;

  2.阅读故事《小马过河》、《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和其他科学家故事;

  3.动手做做自己曾经猜想而未经证实的小实验。

  六、说板书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13、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伊琳娜: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说课稿10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出处、内容、地位: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 《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 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 情感目标:

  (1)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2)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二、 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四、 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附本课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想、做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动手做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章记叙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首先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为什么?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孩子中只有伊丽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她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真知,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

  《动手做做看》是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是一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好教材。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从小事做起,利用身边的材料经常自已动手做做看让其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能力目标:通过自由读了解大致内容;通过朗读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3、情感目标:感受动手做的乐趣,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学家真正的目的,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让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已具备了独立认知能力和简单质疑的习惯。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心理认知的特点,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喜欢想象的特点,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画两幅表现伊丽娜不同情绪的图像,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结合上下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想、划、读、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交流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不但学懂这篇课文,而且知道今后应怎么做。从而使学生的读、思、说和写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身体验

  上课一开始,我创设一个给科学家朗志万通超时空电话的情境,这样不但强烈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入了科学家提给小朋友的问题,继而针对问题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由此创设了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另外同学们的年龄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的小朋友也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有利于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体味情趣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讲了哪两个人物?理清文章脉络。

  2、生生互动,交流初读收获,粗略地体味情趣。

  3、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再读课文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进而形成自已的见解。对学生出现的困惑不直接针对某个学生进行解疑,而是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品读感悟,深化主题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读自悟,但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师要适时点拨。为了实施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我将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个大部分中。第二部分抓住伊丽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以课文内容为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读,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运用讨论交流评价等手段随着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充分地读是感悟的基础,在此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伊丽娜为什么生气了?伊丽娜为什么又笑了"?明确伊丽娜情绪波动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与文本对话,鼓励他们在空白处写出自已的体会,同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的话,了解科学家这样做的用意,让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凡事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

  (四)读写结合,积累延伸

  在学生读文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读中思,想好说,说好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说写习惯,同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外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板书

  板书是一种形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是教师指导学生学路的缩影,依据本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如下板书(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动手做说课稿12

  【教材简析】

  动手做(二)是北师大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本单元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教材安排了三个“动手做”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本节课“动手做(二)”是让学生通过对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从而巩固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平面图形组合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设计理念】

  本节课借助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认识的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班上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动手能力比较差,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不强,操作时我行我素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难度变大。因此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初步学会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做数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生自主活动: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及收获从而积极参与本节课的教学。

  3、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用七巧板自由拼图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设计、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拼图任务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套七巧板.

  【教具准备】:一套七巧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

  1、展示学生前一天的拼图,全班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出示七巧板,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西方人称为‘东方魔板’。它可不是一般的玩具,而是一种智力玩具,喜欢和爱动脑筋的孩子交朋友。由于它由七块图形组成,所以人们称它为‘七巧板’。”(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认识七巧板

  1、看七巧板图,说说各是什么图形,1、2、4、6、7号是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认识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

  2、七巧板是由______种图形组成,其中有______个正方形,______个三角形.

  3、电脑课件演示比较图形,说说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三、拼一拼

  (一)拼基本图形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七巧板,七巧板的奥妙可多了,我们可以用七巧板拼出许许多多的图形,现在,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看哪个小组拼的又快又好。

  1、请你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试试看有几种拼法,并说出各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2、你还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个三角形吗?

  3、你还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哪些图形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拼图,观察拼图,自由拼图来发现美、欣赏美,感受七巧板的拼图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感受图形之美。)

  (二)、模仿拼图

  (课件出示图)学生观察说说拼出的图形像什么?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快速拼出来,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用到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拼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意拼图

  1、课件展示拼图作品学生欣赏。

  2、请小朋友发挥想象,拼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可以独立拼,也可以与人合作。

  四、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玩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请你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收起来。

动手做说课稿1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说。

  一、 说教材:

  龙的形象学生已十分熟悉,并在小学阶段描绘过,本节课是平面描绘到立体构成的衔接。本课为设计应用课,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设计应用领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思考基点,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本课从学生兴趣出发,内容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立体构成知识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废弃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立体制作和练习,符合现代设计的特点。

  本节课利用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要学会应用立体构成造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所以教学目标我们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进行阐述有三点:1、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把龙作为尊严和吉祥的象征。把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学会夸张、变形龙的方法;应用剪刻、穿插、粘贴的方法。3、以一个纸杯、圆台形体等为设计元素进行构成练习,形成起伏变化的中国龙的形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龙的基本特征,学会应用立体构成造型。教学难点: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二、 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法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

  1.直观分析、比较法——课件简要归纳龙的造型特征和内涵。进而把学生引导到龙的制作首先要抓住龙的形象特征,根据龙的特征、材料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概括这一重点。

  2.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所以投影仪——示范三种不同材料的龙的主要制作方法。这三种龙从易到难适合各种程度的学生,让程度好的学生可以综合几种方法进行发挥、让程度低的同学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作为设计应用课,给学生留有足够多的时间实践,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所以大量龙的图片留到学生制作过程中在屏幕滚动播出,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可以边参考边设计。欣赏部分的图片量不多,有代表性地引出龙的特征及内涵。

  三、 说学法:

  学法过程按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1.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掌握龙的特征,了解龙的内涵;在教师的直观示范中掌握基本纸立体技法。

  2.学法指导中根据学生熟悉龙的形象这一实际,重点放在龙的特征的夸张概括和剪、刻、折、粘贴等技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制作和创新的基础。

  3.提示学生在分组后——进行分工并讨论技法在材料上的灵活应用,争取创新。突破难点。

  四、 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与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出示课题:《大家动手做条龙》。

  课件展示巨龙图片——提问:龙总体的外部特征?给学生熟悉的形象一个总的概括:“大、长、起伏变化”。

  (二)讲授新课:(14分钟)

  分成欣赏和示范两个部分。

  1.欣赏部分主要是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5分钟)展示12生肖图片——提问:龙和哪只动物最为相似?他们的相似之处是什么?把学生引导到龙和蛇以及其它动物的联系上来。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又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龙图腾源于蛇,又综合了哪些动物的特征?提问:龙的九似“角似鹿、头似驼、顶似蛇、腹似蜃(蛤蜊)、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知识延伸——“龙”图腾的寓意: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课件欣赏民俗活动,体会龙的精神。

  在喜庆的节日当中,我们中国人经常用舞龙、赛龙舟、挂龙灯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欢乐的心情,从中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奋发、欢腾的气氛。

  2.展示各种龙的立体构成图片,示范怎样制作立体造型的龙。(9分钟)

  a.根据龙的特征、材料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夸张、概括。——制作的基础。

  B.采用剪、刻、折、粘贴等方法制作龙头、龙尾.——重点示范。

  c.穿、插、捆等方法连接龙身。——视频演示。

  提示学生根据龙的造型特点和材料本身的特性,去积极探究、创造巧妙的构成方法。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25分钟)

  要求:选择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内容完成。

  分工合理,体现合作精神。

  指导要点:启发、鼓励

  四、小结:(5分钟)

  1、让学生大胆展示、评价自己的作品,给予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示优点的机会,使学生小有成就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评价:把分组做好的几只龙一起展示,归纳优缺点。主要从整体感觉和局部特征进行评价。

  五、课后拓展:

  留心生活中的立体构成,观察其材料的应用和制作方法。

  课余时间试试能否用其它的材料完成龙的造型。

【动手做说课稿】相关文章:

《动手做做看》说课稿11-04

动手做教学反思04-05

动手做的教学反思04-05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04-14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02-18

语文教案:动手做做看02-10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15篇)03-30

小学语文教案:动手做做看09-05

小学语文教案:《动手做做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