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说课稿:浮与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浮与沉,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浮与沉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
(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改变沉浮现象。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
(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演示法:
(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
(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
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操作活动(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
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来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
8、延伸活动:生活中有哪些是利用沉浮现象的发明,你发现的沉浮五、教学效果分析这场活动引起了幼儿很高的兴趣,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老师课前没有想到的想象,橡皮泥是有包装袋的,有些组没有拆袋做实验,有些则拆袋做实验的,于是就这个实验材料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这也意外的为后来的探索改变沉浮想象的环节带来了启发。
反思活动中第7个环节改变沉浮的方法如果让孩子自己随意动手操作然后在一起讨论会更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但这就要求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要控制得当,否则会超时。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总之,每次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希望下次活动会更好。
说课稿:浮与沉2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
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
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
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
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
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说课稿:浮与沉3
尊敬各位专家、评委、在线的同仁大家好:
我是黑河市第五小学科学教师吴杰.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沉和浮》的第三课时《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课做一个简略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
l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在会用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关系的基础上,从物体所浸液体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
教材主要安排三部分内容:一:观察马铃薯的沉浮并推测原因。二、观察比较两个水槽里的液体的不同,验证马铃薯在盐水中能浮起来。三、比较同体积的盐水和清水的重量,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沉浮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物体沉浮原因的理解。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 “观察——发现——推测——证实” 的科学探究过程,这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有很大的帮助,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核心.教学流程的设计,要围绕学生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
2、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验观察时间、有充分的思考提问时间,有充分的交流共享时间,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不断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三、学生分析:
我们黑河市第五小学是一所市内的窗口学校,大多数的学生是城市的孩子,见识比较广,知识丰富,对科学学习有积极的热情。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们经历了三年级上册一系列有系统的观察活动,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敢于提出问题,乐于合作交流。通过一次次的亲历活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物体的沉浮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中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在“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的实验里,学生对“体积”概念的不清楚及同时使用量筒和天平两种精密仪器对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由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比较液体的轻重过程,寻找马铃薯在盐水中上浮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是有点难度的。
四、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在实验探究中感知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有关。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马铃薯的沉浮实验中,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组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会合作的愉快。进一步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主动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学习目标:
1、我在实验探究中感知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我要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因素与所浸的液体有关
教学难点:用科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物体沉与浮的因素与所浸的液体有关 。
学习方法:观察、发现、比较、推测、验证等方法。
五、说教法与策略------目标导学法
目标导学法包括五个部分:
一、课前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课上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学流程,实施学习目标
四、当堂检测学习目标
五、拓展延伸,应用学习目标
本课的教学流程采用目标导学法教学。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引导、网络辅助教学和突出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教学策略。
对于本课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我做了一些处理。学生学习了第二部分自制一杯盐水使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后,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很少学生知道要比较两杯液体的轻重,即使老师将这个实验端出来,要进行同体积的比较,首先要用量筒量取体积相同的盐水和清水,再用天平比较轻重,看似简单的一个实验,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特别是对两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学生还难以把握,要做好这实验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因而我把“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这一教学内容由师生合作完成。把不同物体放在不同液体的沉浮情况让学生自己课内阅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辅助答疑。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使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我校推行的“目标导学法”进行有效教学。
一)、质疑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质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一起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实验探究,实施学习目标
实验探究是教学流程的核心部分,也是实施学习目标的过程,这一环节突出学法的指导,通过观察、发现、体验、推测、验证实现学习目标。
1、探究马铃薯沉与浮的原因
我认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在导入中学生就带着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要寻找答案的心情是迫切的。于是,我就演示实验:把一大一小的马铃薯当作是薯爸薯仔放入两个不同的水槽(1号槽和2号槽里),让学生观察现象发现 。小的沉、大的'浮,从这现象让学生从前面的猜想小的浮,大的沉等和自己看到的现象相反,这就激发他们要寻找原因的欲望。接着我对学生说:“你们也来试一试,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放马铃薯,结果会怎样,从实验中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开始分组实验。有的小组学生把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在同一个水槽中时发现1号水槽里马铃薯全沉,2号水槽里马铃薯全浮的现象,这时学生马上提出:为什么马铃薯在水中有时沉有时浮呢?这个环节我为学生创设产生问题的情景,使学生了解把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马铃薯的浮和沉与马铃薯本身的大小、轻重都没有直接关系,而让学生们从马铃薯的沉浮现象中产生了新的关于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发现问题的过程,同时又让他们再一次经历了通过控制变量来分析原因的活动过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的方法,成功的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知道物体的沉浮与所浸的液体有关。
2、观察比较的液体。
学生观察和实验后想探究出原因的愿望更强烈了。这时,我让他们推测:为什么马铃薯在1号水槽中全都下沉,在2号水槽中全都上浮,你认为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学生可能会用排除法推测:与水有关 。我又提出,你能想什么办法证实这两个水槽中的液体是不一样的?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我就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提出的想法,在本课的实用性,与学生达成共识。实验活动前,(课件)温馨提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这对学生成功实验是很重要的。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明确任何探究活动必须要有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从而逐渐形成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的习惯,并且还要学会尊重组中的每一个人,做到最终方案的产生是在小组中取得一致意见。
学生讨论交流后,分组实验:比较两个水槽的水有什么不同。通过实验,从其中的一块铁片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多学生会猜出这是盐,能让马铃薯上浮的是盐水.。(实验结果不确定一定就是盐)。于是,学生很自然想通过进一步实验来验证猜想,从而增强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
接着我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调制盐水,也可以使用小组水槽,做在水里加盐把马铃薯浮起的实验。让他们汇报实验结果及交流对实验现象的看法(学生分组实验:用一杯水、盐、药勺、筷子,作为实验材料,往水中加盐,使马铃薯浮起来。)我在巡视小组实验活动时,可能发现很多组并不是第一次把马铃薯放进盐水里就能把马铃薯浮起来, 他们经历多次的放马铃薯,再拿出,再加盐,再放马铃薯这样反复的过程。有的组动作较慢的还不能把马铃薯浮起来,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发现马铃薯在水中的沉和浮与水中的盐溶解了多少有关系。实验证明了是盐溶解使马铃薯在水中浮了起来,我又给学生讲死海故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展示图片)以理论为依据进行说明马铃薯在水中浮了起来的事实。
3、推测与验证
在“比较盐水和清水的轻重”的实验里,要比较物体的轻重需要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它们的体积,就需要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但是两杯体积相同的盐水、清水,它们的重量差异很小,凭手掂的感觉是不能准确地比较出来的,这就需要天平。使用量筒和天平两种精密仪器对学生来说是难以把握的,由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比较液体的轻重过程,教师一边指导学生操作,一边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结果证明盐水比清水重。(板书:轻重)
我们知道了物体的沉浮与所浸液体有关系,物体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会怎样呢?学生自己阅读课文54页 ,汇报交流,教师辅助答疑,完成此项内容。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经历一个“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实现了第二个学习目标。体现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三)、提出问题,检测学习目标
目标检测是目标导学法中验证学习效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测这节课学生是否达到应完成的学习目标,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这节课我是通过填空、提出问题的方式,检测学习目标。经过目标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程度。
四)、拓展延伸,应用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发展,创新中提高”教学特色,运用目标导学法不断的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断的获取知识,并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使学生从课堂到课堂以外都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在拓展延伸中,应用学习目标,即动手实践,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自主探究精神。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文字精练,重难点突出,学生明了。知识体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书写过程见课件)
说课稿:浮与沉4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亲自动手去探索。玩水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沉与浮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所以我设计了《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本次活动意在用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挖掘物体在水里的沉浮规律。《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提供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学情分析: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幼儿的想象思维快速发展,生活经验有所丰富,所以活动的内容设计可以更丰富些,不能仅仅局限于玩水的活动,而应适当的加入反映物体性质的探究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在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根据知识经验、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一个三维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发现其规律。
这是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目标。大班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重,所以要培养幼儿对周围科学现象感兴趣,让幼儿亲身去观察,从而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2)、积极思考的能力,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并用语言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
这是从幼儿的能力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目标,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逻辑能力和表现能力。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动手探索带来的快乐。
这是从情感培养角度设定的目标,主要培养幼儿对科学感兴趣,愿意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尝试,是他们长大以后在科学世界中进行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动手操作体验各种物体在水里的沉浮并用正确的方式记录和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探索沉与浮的规律。
(2)、教学难点: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五、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软木塞、木块、橡皮泥、海绵、乒乓球、弹球、棉花、茶叶、贴有标签的分类篮子、矿泉水瓶子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5个人一组一份材料。
(2)、记录材料:标有“上浮、下沉”标记的记录卡、记录表、记号笔。
记录表
六、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提问法: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七、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
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2、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物体的特征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3、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4、讨论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1、导入部分:以故事“掉进树洞的皮球”形式导入课题。
内容:小明在树林里踢皮球,不小心皮球掉到树洞里。树洞很深,小明够不着,他很着急,谁能帮他想想办法?(激发幼儿的思考)老师:为什么往树洞里倒水能把球拿出来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找出其中的原因吧。 分析: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故事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体验。
(二)、认识活动:2分钟
出示沉浮标记和记录卡(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三)、操作活动:共18分钟
环节1:6分钟
初步认识沉浮规律:不同的材质,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
(让幼儿自主探索软木塞、木头、弹球、橡皮泥的沉浮)
内容:(1)实验前: 教师先让幼儿预测这样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在记录表写下。老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四样东西,大家猜猜他们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将你们的想法写在记录表上。沉下去的用沉记号表示,浮上来的用浮记号表示。
(2)实验时,教师引导幼儿关注“什么样的东西沉,什么样的东西浮”并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帮助幼儿总结结论并提醒幼儿将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不同的篮子。
分析:通过猜测可以让幼儿建立一定的观点,为后来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通过实验记录幼儿逐渐发现重的东西沉,轻的东西浮。
环节2:6分钟
知道有些东西通过改变其形状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
内容:向幼儿介绍新增的材料,一块比软木塞和木头都轻的橡皮泥,一个乒乓球、同样大小的泥球,一团揉成乒乓球大小的纸。同样让幼儿先猜测所给的物体的沉浮,再进行操作实验记录。
分析:介绍材料的目的在于让幼儿集中注意力,明确老师的提出的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材料的共同性特征“材质相同”让幼儿通过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材质相同的东西,可以通过改变其形状而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环节3:6分钟
让幼儿认识有空气的东西会浮,当水把空气赶走后物体会沉。
内容:此环节为幼儿提供既会沉又会浮的东西,如:海绵、棉花、茶叶,还提供了要它沉就沉浮就浮的东西,如:有盖子的透明小瓶子,开口的乒乓球。
分析:对先前的沉浮规律有一个新的认识,有空气的物体的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以上这3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启发提问的办法。
(四)、讨论总结活动:3分钟
说课稿:浮与沉5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下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 说教材
《沉和浮》单元的学习要求是希望学生们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以及承载液体关系的认识;经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丰富自己的原有经验,并对原有的经验进行修正和完善;同时通过活动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所形成的科学概念是要为后续的学习活动作铺垫和服务的。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经历“发现——否定——在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从而认识到:相同大小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过程与方法:2、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控制某个影响因素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合作交流;通过探究活动修正、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纵观全课,我认为本课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2、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怎样通过控制某个变量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四、说教学方法
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十分典型的“实验观察——发现——推测——证实” 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了解有关沉与浮的更多问题。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他们的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通过自己意义建构而获得的。
五、说教学准备
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是本节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因为材料准备的典型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最终效果。本课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要进行几次对比实验,而对比实验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如何控制呢?就需要在材料上下功夫。 为此,我准备了:
1、教师用:木块(小)、石头(大)、铁的啤酒瓶盖。
这组材料符合学生的原有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
2、学生用:
第一组:钥匙(大)、马铃薯(大)、牙签(小)、螺丝帽(小)塑料泡沫(大)、马铃薯(小)、木块(大)、曲别针(小)、蜡烛(大)。
这组材料中有一些干扰材料,让学生从中发现“矛盾点”:物体的沉浮不一定与大小轻重有关。
第二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
第三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一组圆柱体。
这两组材料能完善,提升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六、说教学流程
1、实验观察设计问题情境。
出示木块、石头、铁的啤酒瓶盖,先让学生猜测它们的沉浮,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可能猜测出:木块小、轻,能浮在水面;石头大、比较重,能沉在水底;而瓶盖的沉浮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沉,一种认为浮。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先由我来做木块和石头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与学生的猜测会一致的,而啤酒瓶盖的实验,我会从“认为能浮”和“认为能沉”的学生中分别找一名学生来做演示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指导学生得出正确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是将物体放在水中观察,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这时教师再创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可能跟什么有关”这个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新的探究活动中。
2、学生操作,探究新知。
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我先让学生说说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可能跟什么有关,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样的,我将大小、轻重这两个影响因素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出示第一组材料,让学生进行第一个探究活动,实验前我提出如下要求:
1、首先推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把推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然后进行实验验证,2、带着下面三个问题进行实验:
①把这组材料分别按从大到小和从轻到重的顺序排队后,再进行实验验证。
②实际观察结果怎样?有没有推测出错的物体?有没有无法确定沉浮的物体?
③你们发现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系吗?
通过汇报交流,学生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大小没有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会产生新的认知矛盾,抓住这个最佳时机,我又引导学生进入到第二个探究活动中去——物体的沉浮是否与物体的轻重有关。
出示第二组材料: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
让学生推测这组物体的沉浮之后,带着如下问题进行实验观察:
①观察这组材料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样的物体沉在水底?什么样的物体浮在水面?
③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引导学生会得出结论:大小一样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随后,我将这组材料和第一组的材料同时放在实物展台上,让学生比较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用第一组的材料观察时看不出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呢?向学生渗透对比实验法,利用控制某个变量的方法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问: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将学生带入到第三个探究活动中:物体的沉浮是否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将第三组实验材料发给各组进行验证活动,汇报交流学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轻重一样的物体,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沉?(很大却很轻)什么样的物体容易浮?(很小却很重)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是因为新课程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且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一放一收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一放:是指放手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来探究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有什么样的关系,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观察、讨论、交流、探究的时间,学生才能探索出沉浮的奥秘;一收是指:每次学生完成实验后将用过的实验材料收回来,重新发给另一组实验材料,防止用过的材料干扰下一个环节的研究效果这一放一收的组织形式,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同时我紧紧抓住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和热情,又一步步把学生带入有趣的科学探究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知识拓展
按照教材达到的认知水平,到了本单元第七课《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就会发现学生仍然说大的马铃薯沉、小的马铃薯浮。学生的原有认知没有得到提升。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知识拓展”这个环节帮助孩子达到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物质本身。
出示一个马铃薯,依次切成大小不等的块儿,观察在水中的沉浮与整个马铃薯放到水中是否有相同的现象。思考:这些马铃薯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有关吗?如果没有关系,那么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或许大部分的学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要着急,让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到课外继续研究,当他们学习第七课看到大小两个马铃薯在水中同时沉,而在盐水中同时浮时,就会明白的。)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大小相同 重的易沉 轻的易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轻重相同 小的易沉 大的易浮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浮与沉6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材说明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先观察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交流观察到的发现,从而得出观察物体沉浮的科学方法。第二部分是完成实验二,先预测所观察物体的沉浮,并让他们说说想法,然后让学生实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从而知道哪些物体预测错了,根据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三部分就是进入本课的重点探究活动,让学生探究萝卜由小到大、橡皮由大到小时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从而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让学生在探究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马上生成一个新的问题,即进入下一个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上一定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出一些常见物体的沉浮情况。也会很自然地想到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大小、轻重有关。因此学生在探究物体的沉浮时会积极投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动手探究后,会发现原来的认识可能有偏差。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明白实践是证明猜想的最好方法。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及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研究方法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科学知识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
1、对物体的沉浮做出大胆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四、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与他人的合作,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五、材料准备
1、教师用:水槽、萝卜、小刀、橡皮、烧杯和鸡蛋
2、学生用:水槽、一号材料袋、二号材料袋和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流程
(一)、魔术引入,初步感知沉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这里我设计了魔术“会游泳的鸡蛋”来引入新课,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且这一魔术也是和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从而能够顺利展开本课的教学。
(二)讲解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学生自由阐述他们心中的想法,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判断物体沉与浮的标准。接下来,再用课件出示三幅图,学生分别说出每幅图中物体的沉浮情况。其中第三幅图的物体是悬浮的状态,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主要是想让学生知道悬浮也是浮的一种,但在小学阶段是不需要出现悬浮概念的,只需要知道这种状态也是浮就行了。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判断标准的理解情况,也能成为后面实验的理论依据。
(三)实验一,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确定科学的观察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石子、木块、泡沫、啤酒瓶盖这四种材料,让学生猜测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接着适机提问: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自然会想到可以用实验来验证。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再由学生汇报结果。其中啤酒瓶盖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根据啤酒瓶盖的不同情况请学生分别展示操作方法,师提出问题:哪种方法更合理呢?学生自由交流想法,师总结并用课件出示观察物体沉浮的科学方法。
(四)、实验二,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渗透科学思想。
我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况,同样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实验,实验后学生会发现很多实验结果都与猜测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懂得科学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出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五)、实验三,探究同种物体沉浮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一个是观察萝卜由小到大时的沉浮状况,另一个是观察橡皮由大到小时的沉浮状况,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直观的实验学生能很快领悟其中的道理。
(六)、魔术揭秘
针对课前做的魔术,进行揭秘,让学生明白魔术中其实也是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的。这一环节设计也能起到前后呼应的效果,也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七)、课后小结
学生先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师做最后小结,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说课稿:浮与沉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沉与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幼儿情况、说活动方法、 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沉与浮》是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常见的材料,有趣的实验,让幼儿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感知,萌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符合《纲要》指出:“科学教育是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这一要求。结合《纲要》要求以及中班幼儿特点,我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感知各类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
能力目标:可以将物体按沉浮特征进行分类,并可以利用“”和“”来进行记录。
情感目标:乐意参加沉与浮实验,感受实验带来的快乐。
结合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以上确定的三维目标,本次活动我设立了如下教学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各类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并可以将物体按沉浮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可以利用“”和“”进行记录。
二、说幼儿情况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应该对幼儿进行分析,这样才保证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幼儿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中班幼儿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活泼好动,好模仿,求知欲强,喜欢与同伴进行交往,而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我设计的《沉与浮》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如何利用简单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科学游戏,并可以对它们的现象进行记录表达。从而可以丰富幼儿经验与认识,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作用中得到发展。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将采用实验游戏法为主,谈话法和观察法为辅来进行活动的开展,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形式,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取知识,得到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作为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因此,本次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物质准备:沉浮材料(小石块、小铁块、玻璃球、钥匙、硬币、铁罐、纸船、塑料空瓶、木块)记录表、脸盆每组一份。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一个活动最核心的环节,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方法来组织本次活动,基本流程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本环节我会通过设计“小伙伴迷路”的情境,用生动有趣的话语,导出沉浮材料,让幼儿初步认识沉浮材料,可以说出沉浮材料的名称,通过有趣的谈话方式,让幼儿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
(二)大胆猜测,初步感知
在本环节,我会通过以“钥匙实验”为例,先让幼儿对钥匙放入水中后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测,并让幼儿谈谈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猜测理由,并通过幼儿观察真正钥匙进入水中的现象,验证幼儿猜测是否正确,从而对物体在水中的现象,有初步感知。
(三)认识沉浮,进行记录
在本环节,我会在幼儿观察并认识“钥匙实验”的基础上,出示记录表,并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和“”符号的含义,并可以通过教师提问,并示范,在此过程中,我会提出如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朋友们,这个符号是什么呢“”?钥匙沉在水底,是在下面还是上面?可以用哪个符号表示?”使幼儿可以利用这两个符号,让对钥匙的沉浮现象进行记录,从而加深幼儿对实验的理解。
(四)分组实验,深度感知
本环节我会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让每组幼儿对剩下的材料,如:铁块、木块、塑料水瓶、纸船等材料,逐一进行实验,并采用记录表方式进行记录,从而使幼儿可以感知更多沉浮材料,并可以使幼儿对使用“”和“”两个符号,进行相应练习,从而可以更深的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五)进行游戏,迁移内化
本环节,我会通过“帮小材料找家”游戏,由幼儿根据记录表上的记录内容,帮助沉浮材料,找到相应的“家”,从而对今天的活动得到更深刻的迁移内化,并在活动过后教师进行总结,对幼儿的记录表以及游戏结果进行确认,并帮助幼儿再次回忆,从而使幼儿得到正确完整的知识。
六、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不是止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我将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发现更多可以用来做沉浮实验的材料,寓学习与生活之中,并与父母一起完成记录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并达到家园一致,使幼儿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考官耐心聆听。
说课稿:浮与沉8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根据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在讨论中可以让每个幼儿动口,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还拓宽了幼儿思维。最后教师总结:物体的沉浮规律。
1、不同的材质,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
2、有些的物体通过改变其形状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
3、有空气的东西会浮,当水把空气赶走后就会沉。
(五)、延伸活动:1分钟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九、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均是我个人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幼儿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实现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为幼儿的长远发展负责,使科学教学更好的为祖国的未来服务。
说课稿:浮与沉9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一、教材分析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教学内容。它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马铃薯的沉浮。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通过实验验证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第三部分,推测与验证。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教学难点:推测及验证清水、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验证实验。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物体的沉浮有一定的联想。在以往的实验中,他们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但学生不能自己盲目地过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踏脚石。根据《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水槽里的马铃薯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综合运用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物体的沉浮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2、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教学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因次我为本课准备了如下教学具:马铃薯若干,烧杯7个,食盐若干,白糖若干,酒精灯一盏,火柴一盒,试管架一个,玻片2片,玻棒7根,药匙7个,滴管一支,镊子7个,量杯1个
六、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就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准备两个水槽,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学生讨论、猜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
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老师把两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马铃薯在盐水中浮而在清水中沉;把两只马铃薯同时放在清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沉在水里;把马铃薯同时放在盐水中,结果两只马铃薯都浮起来。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马铃薯的沉浮与水槽里的液体有关。
设计意图: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实验的现象与学生的预测结果出现了矛盾,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获取结论。
水槽里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
1、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
(1)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液体。
(2)引导学生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
(3)预测:在水中加盐是否可以使沉在水里的马铃薯浮起来。
(4)实验验证:在清水中慢慢加盐。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马铃薯可以上浮是因为在水中溶入了一些能溶解于水的物质。
设计意图:此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两个水槽里的液体有哪些不同?怎样比较两种液体的不同?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尝、闻等方法来鉴别。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于陌生的物质,不能用尝和闻的方法来观察。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水里是不是溶解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呢?教师引导学生研讨,如果水中溶解有一些其他物质,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蒸发,然后看有没有一些物质出现。通过加热,学生发现了一些白色的颗粒,有的学生说是盐。到底是不是盐呢?学生说可以尝一下,能不能尝?答案是否定的。水中确实溶解有一些物质,至于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反过来,如果水中加盐,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呢?科学讲求实证,但是仅凭加热后出现的白色颗粒就认定是溶解有盐,显然是不够的。
2、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
盐水的确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呢?盐水和清水有什么区别?引出第二个问题: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
(1)研讨:盐水和清水有什么区别?怎样知道?
(2)实验:用量筒分别从两个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体,放在天平上比较,结果发现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认识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3)推断:如果有比同体积盐水更重的液体,放入马铃薯会怎么样?如果比同体积的盐水更轻的呢?如果是一个铁块,怎样能使它浮起来?
设计意图:《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实践出真知。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去获得要掌握的知识,从中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动手“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三)扩展活动。
1、演示:分层漂浮实验、铜法码在水银中漂浮的实验。
2、师生共同研讨死海的有关奇特现象。
3、利用“加盐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师生一起做有趣的实验,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死海的奇特现象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看到这一奇观之后,萌发“用科学”的热情。接着让学生课后思考,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六、板书设计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以下的板书,简洁明了地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相同体积时:盐水重浮力大
清水轻浮力小
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越轻浮力越小。
说课稿:浮与沉1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教科版的小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第七课。它是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本课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编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马铃薯的沉浮。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沉浮条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通过实验验证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第三部分:推测与验证。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让学生理解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切相关。最后是对本课的扩展。
2、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②让学生体验“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
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难点:推测及验证清水、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设计验证实验。
二、说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对于物体的沉浮有一定的联想。在以往的实验中,他们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
三、说教学法
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但学生不能自己盲目地过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对水槽里的马铃薯进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以及进一步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为了能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发现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
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物体的沉浮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
四、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1、准备两个的水槽, 教师拿起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问:“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
2、学生讨论、猜测,教师动手演示实验。
3、学生交流发现:水槽中的液体也是也是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这一锤就敲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
(1)观察比较两个水槽的液体。
1、 鼓励学生讨论研究: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是不同的液体。
2、 引导学生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水。
3、 验证实验:在清水中慢慢加盐。
4、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马铃薯可以上浮是因为在水中溶入了盐。
(2)寻找盐水浮力大的原因。
1、 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在水中溶入了盐就可以使马铃薯上浮呢?
2、 用量筒分别从两个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体,放在天平上比较,结果发现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因而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3、 通过不断的探究实验,推理出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
此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学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来检验水,因此,我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猜一猜,动一动手。在这一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获得一个发现的“经历”,他们的科学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做”去获得要掌握的知识,从中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动手“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同时,我还对教材进行了挖深研究,引导学生推理出另一个重要的结论。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涵,深化了他们的探究活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扩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热情。
1、师生一起做有趣的实验:分层漂浮实验、铜砝码在水银中漂浮的实验。
2、师生共同介绍死海的有关奇特现象。
3、利用“加盐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师生一起做有趣的实验,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死海的奇特现象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看到这一奇观之后,萌发用科学的热情。接着让学生课后思考,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
板书设计: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相同体积时:盐水重 浮力大
清水轻 浮力小
相同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越轻浮力越小。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以下的板书,简洁明了地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说教学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评价时,我不是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是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个环节中我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 “组织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这个环节中我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所作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回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中时,给科学教学活动带来无限生机,更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也许,这就是新科学课程的魅力!
说课稿:浮与沉11
一、本课设计意图。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是《沉与浮》单元的第三课,是继“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之后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影响物体沉浮因素的一课。从科学知识领域来说,沉与浮实际上是对物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把马铃薯放入水中,它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前面的研究使学生只会关注到物体本身的大小、轻重等特征,而这一课的研究将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物体身上——即关注到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而且学生通过兑一杯盐水的实践活动,发现只有加入的盐达到一定的量时,原来沉下去的马铃薯才可以浮起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开始学会全面的、系统的、多角度的对某个现象进行观察研究,使刚刚接触《科学》学习的三年级学生认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它里面隐藏着非常深远的科学教育的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
⑴、科学概念方面要知道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系。
⑵、科学过程与方法方面是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观察事实的求实态度,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时,不能妄下结论。
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了以下设计:
1、大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进两种不同的液体中,观察。交换场地再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的事实,产生疑问:会不会是其中一种液体里加了盐?这时,学生观察的重心已经从马铃薯转变到液体身上。
2、围绕液体里是否加盐展开讨论,进行多种可能的猜想。如:摸、闻、尝等。强调安全第一,不能随便尝。学生会说加了盐看不见,溶解了。老师适时进行追问:“既然你们那么肯定加了盐,那你能不能把盐找出来?”学生这时会继续开动脑筋,想出烧干水等办法。于是,新的现象产生出来——白色晶体是什么?能不能证明是盐水?学生普遍认为白色晶体就是盐,于是老师拿出与盐类似的白糖和味精,请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把盐、白糖和味精分别放进水里,马铃薯会怎样?
3、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积极地动手实验,发现三种液体都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这时学生心里已是几经波折,不用老师讲,他们也会思考“老师讲台上的是盐水吗?” 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弄明白几个道理——
第一,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第二,水里要加到一定量的盐或者白糖、味精,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马铃薯在水中的沉与浮,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还与液体本身有关;让学生感受到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糖、味精等物体,就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
2、科学方法目标: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科学的思维方法。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观察事实的求实态度,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时,不能妄下结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水槽、蜡烛、火柴、天平、量筒、实物投影仪、幻灯片、植物油、糖浆、小番茄、软木塞等。
学生准备:马铃薯、杯子、小棒、毛巾、蜡烛、火柴、食盐、白糖、味精、记录本等
活动过程
复习
导入问: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出示马铃薯,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思考
回答
观察现象,试图解释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承上启下,引出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阶段一述:科学讲求实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是盐水。
教师让学生对提出的方法展开讨论,并对方法的实施提供帮助。思考并想出多种办法证明。如:
1、闻
2、摸
3、尝
4、烧
5、称……让学生千方百计用求实证的方法寻求对问题的解决
探究活动阶段二述:那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分别兑制一杯盐水、白糖水、味精水,看马铃薯是否真的能浮起来?提出实验要求,明确所用材料及实验方法。指导学生兑制盐水、白糖水、味精水,明确观察目的,做好实验记录。
在具体实验中发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白糖或味精)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但是却不能说明教师水槽里是盐水。发现白糖、味精等兑制的液体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再次确认手中的证据不足以说明水槽中的液体是盐水。
问:放盐之前要先观察什么?怎样做好实验记录?(出示记录表) 小组讨论、交流
巡视并给予帮助分工合作、观察记录
汇报总结
扩展延伸各组汇报刚才实验活动中的发现。小组交流分享知道盐水、白糖水、味精水等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感受到要有足够的证据才能下结论。
液体三色瓶的出现,给学生思维形成新的冲击,发现沉浮不仅局限于固体在液体中,液体之间也存在沉浮现象。
出示液体三色瓶,上层是植物油、中间是水、下层是糖浆。把软木塞、小番茄等分别在天平上称量后,再一一放进三色瓶中。
问:看到这个液体三色瓶,你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发现?
说课稿:浮与沉12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
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a、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b、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c、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b、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a、各种操作材料:
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b、记录材料:
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测活动
(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活动
(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
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
(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记录活动
(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
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分类活动
(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
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6、交流总结活动
(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7、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说课稿:浮与沉13
一 说教材
这节课的教材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中的第三课。它是在研究盐的溶解特征后,进一步探究“其他的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由此引导学生发现,放到水中的物体除了溶解外还有其他情况,从而引出沉与浮的.内容。教材先设计了“感知浮力”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浮力的存在。接着又通过实验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和拓展,让他们设法“改变鸡蛋与橡皮泥的浮沉”,由此见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入生活实际,去关注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人类对浮力的作用。
二、说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接触实验探究比较少,但对于“沉与浮”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沉与浮”现象有着似是而非的解释,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和事实对比,到判断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和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经历一个个猜测及验证,矛盾与思考、疑问到探究、意识到自己的科学认识在不断更新和提升,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沉浮,并加以描述。
三、说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事物)现象应具备的猜想能力。
2、初步了解和体验物体沉浮应具备一些条件,我们可通过改变这些条件来控制物体的沉浮。
3、继续培养敢于提出猜想与假设,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提出猜想与假设。
(2)、对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提出猜想与假设。
5、教学准备
水槽 泡沫板 钩码 测力计 橡皮泥 鸡蛋 乒乓球 水 玻璃杯及课件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应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综合运用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略)
说课稿:浮与沉14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花官营中心小学的——张艳萍。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九课《浮与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本课的构思和设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同学刚接触科学学科不久,热情很高,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
2、了解沉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
2、能根据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状态给物体分类;
3、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现象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教学难点: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三、教法与策略
科学教学力争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水槽等演示设备 学生准备:水槽、水、曲别针、橡皮泥、小石头、螺丝钉、钥匙、乒乓球、塑料瓶、海绵、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浮沉现象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使用故事导入新课:“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进了第一文库网旁边的树洞里,洞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想出向深坑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教师问:“如果是我们上体育的铁球掉进深坑,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
【设计意图: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教师拿起一个瓶盖,让学生猜猜它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让学生动手试一试,会发现把瓶盖放在水面让它仰在那,瓶盖就会浮在水面上,如果把瓶盖放入水中或者反过来放进去,就会沉入水底。于是引出新问题:瓶盖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
把一件物体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运动离开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运动停在水底就是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
(二)提升原有认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
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十种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教师演示正确实验方法,实验前用课件提出实验要求及要点:并填好实验记录单。
让它沉下去?
(2)选择一个沉在水底的物体(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
学生分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比一比,哪组的办法多。 2、交流探究发现,建立科学概念
学生展示汇报小组探究结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比如让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压下去,装满重物或灌满水等。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盖里,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
通过交流、研讨、提炼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比重的容易浮,重量相同的.物体,大的比小的容易浮。
【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交流总结。】
四、总结拓展——收课不收思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与沉浮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1、轮船为什么浮在水面上?
2、中国死海,人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 3、潜水艇是怎样浮上来的。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课堂中心内容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感受浮力”作了铺垫,是科学探究的延续。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会让他们用探究的思想去认识事物,用开阔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最后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我设计的板书图文并茂,简洁地概括了本节课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的说课过程,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说课稿:浮与沉15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秘密。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幼儿的讨论、交流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教学反思: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5.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时由于准备不足,孩子没能答出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还要多探究,并及时引导孩子为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