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句子

时间:2024-09-02 14:46:40 唯美句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恨歌句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句子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恨歌句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恨歌句子

长恨歌句子1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临别时又反复多次委托道士把话儿捎去,其中的誓愿只有君妾两人知道。有一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上,夜深人静时,两人曾山盟海誓:在天上愿作相依双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作相生相缠的连理枝。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集灵台侧近。不过,唐代也称皇帝寝殿为长生殿,不必细究。这几句写得哀婉动人,深情缠绵。“七月”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云:“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纪》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一目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列,紧靠而飞。“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天长地久,也会有穷尽时,而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却永远不会有了结的时候。最后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誓言不能实现的千古遗恨。这两句常为后人引用。《老子》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则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尽”对“天长地久”的否定,极度夸张地写出了“恨”之永。同时,又通过“此恨绵绵无绝期”,显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望的虚妄,加深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意义。其实,愈是饱含泪水不懈地追求与思恋,其分离就愈具有悲剧意义,使人冥冥之中感受到的那一份无可奈何的心灵负荷就愈沉重,感伤的心灵就愈丰富。而李、杨永恒的'分离与彼此痛苦的思恋,又把他们的悲剧放大了,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延伸阅读: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一出,关于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大抵分三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贵妃进宫后恃宠而骄,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唐玄宗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宣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 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长恨歌句子2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

  君王统治天下多年却难以求得自己想要的有倾国之貌的女子。"求不得"说出了君王的无奈不在于国家的管理是否顺畅,而是纠结于自己的情爱未果的荒唐之举。

  (2)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人未识"凸显纯洁的爱情是多么的可贵,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可奈何读来令人唏嘘。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无颜色"突出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

  (4)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娇无力"写侍奉的宫女将贵妃扶起,她显得娇滴滴的,身软无力;这正是她刚刚得到皇帝宠爱的时候。写尽其柔弱娇美之态。

  (5)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不早朝"写唐明皇的迷恋声色,荒废政事。因为圣明君主亲躬政事,日夜操劳犹恐有失,决不会贪睡而"不早朝"。而沉溺于个人爱情之中的君主,无论其爱情是否合理,都终非"圣明天子事"。

  (6)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无闲暇"写出其享受着君王的恩宠,侍奉君王欢宴,没有一丝空闲。

  (7)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不重生男"的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杨妃的得宠,居然改变了人们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作者如此写,目的很明确,仍是为了显示李隆基对杨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8)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看不足"写出杨妃配合着管弦之乐,轻歌曼舞。皇帝如醉如痴,整日整夜,看个不够。君王的所作所为令人费解,不以国事为重,沉溺女色。

  (9)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六军不发无奈何"写出军变之时,将士要求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

  (10)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无人收"写出杨妃头上的花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无人拾取;其中有珍贵的翠翅、金雀,还有玉搔头。

  (11)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救不得"写出一代君王,面对此状,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无助与无奈。爱情的力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力可显。君王要江山社稷还是美人已不必说明。

  (12)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旌旗无光"峨嵋山下行人稀少,太阳暗淡无光,旌旗也失去色泽。

  (13)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能去"写出战乱平定后,时局好转,君王起驾回京,路经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14)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不见玉颜"写出君王途径马嵬坡,在杨妃葬身之处,空有荒凉的泥土,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容颜。时日不久,思念犹在,但死去的人已经尸首腐烂,化为泥土。

  (15)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不泪垂"写出君王睹物思人,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

  (16)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红不扫"写出了西宫、南苑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环境,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

  (17)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未成眠"写出夜晚的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曾经的如影随形,如今的形单影只。君王痛失爱人的苦楚与常人无异。

  (18)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不曾来入梦"写出了君王日思夜想但爱人不至,思念到极处,在梦中相见也可聊以慰藉,然而这样的期待依然落空。此时的痛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难以忍受的地步。

  (19)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皆不见"写出了疑虑与无奈。人死后,在活着的人的思念里却连入梦也不曾,那究竟到何处去了?上登九天,下入黄泉寻找,两下里渺茫迷离,全都找不见。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0)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花冠不整"写出杨妃在仙界听闻有汉家使者到来,她发髻半偏,刚刚睡醒,等不及梳洗打扮,甚至顾不上扶正花冠,便急急忙忙走下堂来。杨妃死后升入仙界,因此她的爱恋与思念无从传达,现在终于有机会可以倾吐了。那份急切,那份惊喜让人感动。

  (21)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不见长安"写出身处仙界的杨妃不是绝情,而是生死相隔无法对君王的思念加以安慰。因为回头下望人世间,只能望见尘雾,却始终无法看到长安,又怎么传递相思爱恋?

  (22)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夜半无人"写出二人曾经的爱的誓言,在天上愿作相依双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作相生相缠的连理枝。在这里杨妃殷勤寄语,希望汉家使者可以把这属于自己爱情的誓言传达给君王,我的思念与痛苦和你的一样多,即使阴阳两隔又何妨。

  (2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无绝期"写出这份凄楚的`爱情没有期限,思念与痛苦是永远的。这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

  全文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白居易并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长恨歌句子3

  1、当你们彼此相乘时,最终会得到一个废墟。

  2、江莉莉读小说现在帮助她,教她温柔的爱,教她的话生活风,还教她分析情况,但遗憾的是,她错误的作用,第一句话是错误的,整篇文章是错误的。信仰是错误的,希望也是错误的。

  3、盆里的夹竹桃在开花,花草的又一季的枯萎辉煌拉开了帷幕。

  4、暮色像温热的稀液体一样从窗户里涌进来,上面盖着一层薄膜。物体,空间,声音,气味,都变得遥远,模糊,不确定。只有火炉里的火,突然而热烈地冒了出来,鼓舞着我们的身心。在炉火旁,这是一个温柔的时刻,所有的欲望都变成了一种孤独的需要,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留给他们。即使天塌下来,它能做什么。

  5、后来,眼泪停止了,但心里却很压抑,也说不出为什么,只是觉得无聊。看到灯的影子,酒的光被泪水覆盖,都在哀痛着什么,脸上的微笑是哭泣的人。在那边年轻人的桌旁,喧闹声震耳欲聋,但王琦瑶却认为这是一种极度的悲伤,满是愁容。她旁边的一个小孩打翻了酒。桌布是红色的。王琦瑶看到的是血的颜色。她简直坚持不下去了,痛得要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也解不开。这顿盛宴似乎是最后的晚餐,一切都结束了。绝望是突然的,强烈的,寻找这样一个场面的舞台。越是绚丽的景色,越是强烈的忧伤。

  6、当时,他们就像白色的丝绸一样,然后逐渐地写了字,字和句子,成为历史。没有一句话的日子是轻松自在的日子,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一点责任去承担,忧伤也是不负责任的忧伤。

  7、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哭什么,但他们的内心感到一种不可逆转的悲伤。早晨十点钟,太阳照在他们身上,像一片水银穿过悬铃木的叶子。

  8、这条巷子里的房屋,一排接一排,挤在一起,灯光暗淡得像豆子,但整体上却很稠密。

  9、爱一遍又一遍的说过去,其实都是在脸上。人们是如何变老的?这就是它的历史!胭脂粉是白色的,画的只是沧桑,是美丽的尘埃,每一笔都是用来遮掩一切的招认。

  10、流言蜚语总是可鄙的。它有一颗庸俗的心,它是自卑。它是下水道的水,已经被使用和污染了。它不直,也不结实;它只是在悄悄耳语。它没有责任感,不承担后果,所以有点随意性,比如水。它经不起推敲,没有人有心思去刻意。这有点像语言垃圾,但有时真正的东西是从垃圾里出来的。

  11、女人的友谊其实是用芥末形成的,芥末越多,友谊越深。

  12、春天的太阳总是明亮而虚荣的。

  13、像我们这样的两足动物在行动上不是那么自由,它们的思想被禁锢,它们的视野狭窄得可怜。我们生活在平等的环境中,我们看到同样的东西,没有什么新鲜的。我们的心不好奇,什么都已经知道了。因为我们看不到任何特别的东西。

  14、原来要靠时间去抹平,哪能经得起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真的变得刻骨铭心。

  15、她演错了角色。如果第一句话是错的,那么整篇文章就是错的。信仰是错误的,希望也是错误的。

  16、光线变得越来越密集,就像飞蛾扑火一样。不管火车是无视,还是向前,轰鸣声盖过了天空和大地。过去,就像一股冻结了的泉水,漫过了河岸,说它不想,它还是来了,但毕竟,这条河向东,再也回不来了。

  17、美是一种令人敬畏的东西,有拒绝的含义,也有攻击的含义;看起来不错,但是温柔,善良,有点善解人意。

  18、黑暗就像一个深渊,把一座山抛下去,静静地沉入水底。

  19、时间是美好的,但它无法计算。

  20、这就是她做人的方式。她越有魅力,就越需要矜持。

  21、上海巷由于王琦瑶的原因,有一个爱的味道,这味道有点像白天的生活之间的差距的草,像墙上的裂缝的黄色花朵,不是小注意小姐,无意中插入刘的意思。这种情感味道似乎会晕染而溶解,像那种苔藓类的植物,沿着墙壁蔓延生长,风吃露水喝,也是满眼的绿色,是星火燎原的'意思。奋斗不息,百折不挠,是没有办法消除痛苦的。上海弄堂正是因为这种味道,才会有痛感,这种痛感的名字也叫王琦瑶。偶尔,在上海的长巷里有一堵墙,爬满了茂盛的常青藤,常青藤是老的味道,是长寿的味道。自己的长寿也是一种漫长的痛苦,写在上面的都是时间,时间,积累的时间的残骸,压力无法呼吸。这就是长期受苦的王琦瑶。

  22、虚无就是虚无,擦肩而过擦肩而过,生命就在水的手中,永远消逝,没有千万年这样的东西。是的,为什么不呢?王琦瑶的希望破灭了,但有片刻的放松,一切都停止了,对康明斯的爱,便成了一场灾难。

  23、她家的月亮就是院子里的月亮,散发着厨房里的烟和火的味道;这里的月亮是小说的意境,花影藤风。

  24、栀子都开了,雪白的,只有她是一朵红红的;树叶都是绿色的,水是蓝色的,她是红色的。房子上的瓦片是黑色的,桥墩上的水是黑色的,或者只有她是红色的。这红色是永恒的世界里转瞬即逝的一瞬,也是对古老的一种烘托,一去不复返,不断地追随,为古老的大厦添砖补瓦,才是色彩之道。

  25、桥是这个地方最常见的东西,也是最有意义的,它有着佛的另一面和引渡的意义,所以它是江南水乡的伟大美德,是这个地方的灵魂。

  26、世界上的东西太多了。你想要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少。最好是抓住你手中的东西不放。

  27、现在她和她,虽然近在咫尺,却像天空一样遥远。

  28、闺房还是幻想中的上海弄堂,云烟会飞,还一幕幕,没完没了。

  29、如果有梦想,梦想就是流言蜚语。

  30、大多数人都是搅不起的,一搅就动,这动就不敢说,没有好合的。

长恨歌句子4

  1、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韩非子·难一》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3、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高适《塞下曲》

  4、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5、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以“开府”代庾信,以“参军”代鲍照)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帆船的.突出部分“帆”借代整个船)

  8、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借代酒)

  12、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吟》

  13、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1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用“朱门”借代显贵之家)

  1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金戈铁马”来借代精锐的部队)

  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7、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

  1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9、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20、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日本 西乡隆盛。

  21、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2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23、如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李商隐《马嵬》

  24、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日本 西乡隆盛。

长恨歌句子5

  1、年华是好年华,却是经不得数的。

  2、女人间的友谊其实是用芥蒂结成的,越是有芥蒂,友情越是深。

  3、这东方巴黎遍布远东的神奇传说,剥开壳看,其实就是流言的芯子。就好像珍珠的芯子,其实是粗糙的沙粒,流言就是这颗沙粒一样的东西。

  4、这只是她做人的方式,越是有吸引的事就越要保持矜持的态度,是自我保护的意思,还是欲擒敌纵的意思?

  5、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6、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7、这是深入肌肤,已经谈不上是亲是近,反有些起腻,暗底里生畏的,却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动。

  8、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

  9、如今她和她,虽在咫尺之间,却遥如天各一方。

  10、上海弄堂里的闺阁,说不好就成了海市蜃楼,流光溢彩的天上人间,却转瞬即逝。

  11、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12、她自己家的月亮是天井里的月亮,有厨房的烟熏火燎味的;这里的月亮却是小说的意境,花影藤风的。

  13、她扮错了角色。起首一句错了,全篇都错。信心是错,希望也是错的。

  14、午后是一日里正过到中途,是一日之希望接近尾声的等待,不耐和消沉相继而来,希望也是挣扎的希望。它是闺阁里的苍凉暮年,心都要老了,做人却还没开头似的。

  15、不过,垃圾里有时也可淘出真货色的。

  16、那时候的她们就像是白绢似的,后来就渐渐写上了字,字又连城了句,成了历史。没有字的日子是轻盈自由的日子,想怎么就怎么,没有一点要负的责任,忧愁也是不负责任的忧愁。

  17、缺缺相乘,最后是一座废墟。

  18、对面盆里的夹竹桃开花,花草的又一季枯荣拉开了帷幕。

  19、时装这东西,你要说它是虚荣也罢,可你千万不可小视它,它也是时代精神。

  20、次次恋爱说是过去,其实都留在了脸上。人是怎么老的?就是这么老的!胭脂粉都是白搭,描画的恰是沧桑,是风尘中的美,每一笔都是欲盖弥彰。

  21、她们也不知在哭些什么,有什么可哭的,只是觉得心里有一种无法挽回的难过。上午十点钟的阳光从梧桐叶里洒在她们身上,晶片似的,像水银。

  22、这世界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越想要越不得,不如握牢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有一点是一点,说不定反会有意外的获得,所以是越不想越能得。

  23、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4、人心最经不起撩拨,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没有个到好就收的。

  25、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26、太阳是从屋顶上喷薄而出,坎坎坷坷的,光是打折的光,这是由无数细碎集合而成的壮观,是由无数耐心集合而成的巨大的力。

  27、闺阁还是上海弄堂的幻觉,云开日出便灰飞烟散,却也是一幕接一幕,永无止境。

  2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9、春日的阳光总是明媚,也总是徒然的`样子。

  30、爱丽丝公寓,那一套套的房间里,盛的全是各色各样的等。

  3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2、上海弄堂如果有梦的话,那梦,也就是流言。

  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4、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35、蒋莉丽读过的小说这会儿都来帮她的忙,教她温柔有情,教她言语生风,还教她分析形势,只可惜她扮错了角色,起首的一句错了,全篇都错。信心是错的,希望也是错的。

  36、他们两人话里来话里去,说的其实只是一件事。这件事他们都知道,却都要装不知道;但只能自己装不知道,不许对方也装不知道;他们既要提醒对方知道,又要对方承认自己的不知道。

  37、那暗是像深渊一样,仍一座山下去,也悄无声息地沉了底。

  38、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

  39、本来要靠时间去抹平,哪经得起这么翻来覆去的提醒,真成了刻骨铭心。

  40、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却是温和的,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

  41、耐心是百折不挠的东西,无论于得于失,都是最有用的。得失都是心上留痕。

  4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43、虽是日常的情景,可因为多,也能堆积一个惊心动魄。

  44、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45、这种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鳞次栉比,挤挤挨挨,灯光是如豆的一点一点,虽然微弱,却是稠密,一锅粥似的。

  46、桥这东西是这地方最多见也最富涵义的,它有佛里面彼岸和引渡的意思,所以是江南水乡的大德,是这地方的灵魂。

长恨歌句子6

  1、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2、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5、《长恨歌》中表达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引起公愤的句子是“春宵苦短日高照,从此君王不早朝。”

  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7、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8、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9、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10、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11、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12、后宫粉黛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13、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14、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15、著名诗句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7、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18、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19、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2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3、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24、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25、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26、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27、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28、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29、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30、唐玄宗的'迷色误国,是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

  31、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32、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3、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34、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35、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36、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37、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38、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39、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40、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41、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42、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43、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44、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45、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46、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4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8、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49、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50、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51、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5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53、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54、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55、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56、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57、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58、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59、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6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61、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6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63、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64、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65、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66、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67、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68、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69、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70、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71、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72、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73、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74、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75、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7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77、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78、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

  79、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80、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长恨歌句子7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花开日 一作:花开夜;南内 一作:南苑)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阑 通:栏;飘飘 一作:飘飖)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绰约。

  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逐次地打开屏风放下珠帘。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寂

  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赏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政治主题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本文作者持爱情说。首先从作品的四个层次来分析,肯定白居易并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独到之处,进一步说明唐明皇杨贵妃形象的审美意义。

  《长恨歌》一出,关于其主题,便成为历来读者争论的焦点。观点也颇具分歧。大抵分三种:其一为爱情主题。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其二为政治主题说。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其三为双重主题说。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贵妃进宫后恃宠而骄,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唐玄宗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缈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宣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 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象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长恨歌句子】相关文章:

王安忆《长恨歌》说课稿05-03

长恨歌读后感04-16

长恨歌的读后感04-26

《长恨歌》读后感04-26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04-26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06-20

最新《长恨歌》读后感通用02-03

长恨歌读后感13篇04-16

长恨歌读后感15篇04-18

《长恨歌》读后感15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