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独居的一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1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部分。这是我看完《独居的一年》这本书后,很强烈的.感受。
《独居》一书,是我在好几次出差途中,断断续续看完的,而在看之前,我其实已经看过很多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关于爱欲,关于成长。当我在断断续续的读书过程里,我思考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什么是轮回?就是被拘禁在自己的局限性中。什么叫解脱?就是从自己的局限性中跳出来。也许每个造物,该各安天分。又也许每个生命,悲伤或快乐都有自己的解读。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经历只属于自己的成长,那些你以为很深的伤口真的没必要掀开了给别人看,再亲密的人都不要,就让它结了痂随岁月尘封。长大,这个假以仪式感的服装,会用各种世俗来拘禁人,而以后的路,永远是奔赴自由之路。慢慢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地破茧而出。虽然有些人可能穷极一生也远未完成。
自由又是什么呢?是信赖自己啊!很喜欢《独居》一书,因为它让我读到各种不幸、自卑、愤怒的情绪之后,还有一条通往内心的平和、宁静的路。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2
1 、有些东西,只要你等,就会回来。
埃迪和玛丽恩的爱情依然让我感动,近四十年的等待,最终玛丽恩决定将自己无条件交给埃迪,她找到了爱情,也找到了自己。
这样跨越年龄,跨越时间的爱,最近的热搜有很多,虽然有时我也觉得不能理解,可这样禁得起时间考验的爱情,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
2 、有些事,慢慢的,我们都会懂。
露丝慢慢理解玛丽恩,理解她因为失去两个儿子的创伤而不敢去爱她,理解她为什么突然离开。而这样的场面戏剧性的也正是欧文人生的小片段,欧文第一次婚姻失败后,他的'母亲就曾经拿出一系列有关他父亲的音像,希望他明白父母的婚姻。
那些理解不了的事,就放放吧,或许某一刻,突然之间,恍然大悟了。
3 、哪有不正常的人,只有忘不了的创伤。
玛丽恩失去了爱子,不敢再爱露丝,怕的是再失去。
埃迪总是留恋于年老的女人,是他爱的启蒙是玛丽恩。
每个人心里都放着这样一个角落吧,落满了灰尘却无法清理。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3
看完全书才感受到这种写一个人整个人生的著作是多么的伟大。人的这一生总是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也许到最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喜欢什么。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每个阶段的我们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精彩。
埃迪从16岁开始偏喜欢比自己大的女人,然后一生都在这个状态下。露丝的一步一步的发展自己,最后能和仅认识一个月的人结婚,而且仰望星空时,会觉得自己幸运。所以合适自己的人会在何时的时候出现,会迅速的走到一起,不需要我们如何去寻寻觅觅,对于露丝整个人生的经历,也是十足的精彩了,遇上的人,经历的事情,如今应该是没有什么能动摇她了吧,即使是等了几十年的母亲的'回归。
每个人物都历经波澜,作者却将这些波澜写的异常的平静,包括玛丽恩的离去,泰德的去世和艾伦的去世,此等人生的悲剧,随能感受到露丝的各种伤心,难过,但是作者的语言却异常的平静。不愧是大师。对于人物的性格和经历,也是完全颠覆了作为在儒家思想环境成长的中国人,对于性的开放,甚至是变态的心理,在中国社会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然而对于本性的体现,也没什么了。虽然觉得埃迪的择偶很无语,汉娜的乱来很堕落,但是也并不恶心,不会反感。每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反而感觉别人的开放和自由和真实,没有受太多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吁社会关爱独居老人的演讲稿11-08
《东京一年》读后感04-30
一年级优秀读后感03-29
初一年级读后感04-10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02-14
《一年级的豌豆》读后感05-01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04-26
一年级学生读后感04-29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