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

时间:2024-07-18 09:41:1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集锦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集锦1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未来世界充满竞争,归根到底也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集锦

  新时代、新形式呼唤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么,如何根据牧区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教学环境,激活课堂教学

  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知识面较窄,见闻不广,对熟练应用汉语容易有心理负担,怕说错被别人笑话,无论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就是不开口,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为了走出这种教学困境,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师生和谐;教师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开启学生的心智,落实学生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多提倡读文,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

  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允许他们说错,容许他们改正和保留自己的意见,鼓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再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和谐的师生情感中学习,不久,学生逐渐敢说、敢问、自信而活泼。

  在课堂中张扬自己的个性,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成了课堂的主人,如在教《找骆驼〉》一文时,我让全体学生参与进行课本剧表演,有的朗读课文、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从而形成了一种民主、合作、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别开生面的教学,学生表演的都很投入,激活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敢问的教学氛围,质疑成习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传统教育模式是不行的,还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质疑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质疑时间,使学生养成爱质疑,勤质疑,善质疑的好习惯。

  思维起源于疑问,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因此,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紧扣文章的重难点讲精彩之处,把剩余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看书、思考、交流。

  开始时,从不理解的字词开始质疑,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要形成榜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逐渐引发看句子、看文章,哪些是值得思索和回味的。

  从质疑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过程。

  如在学习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学生对当前退耕还林现象展开辩论,学生主动寻求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激活了课堂,既拓宽了学生质疑的途径,又有利于因材施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

  三、创设兴趣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发生的学习活动上,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还会使学习变得愉快。

  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是产生创造思维的动力和源泉,是学生不断努力,积极创新的基础。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开讨论,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保持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如:有的采用采访,有的让学生当小导游,识字课上猜谜语、词语接龙等活动,对成功者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体味成功带来的自豪和乐趣,让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满怀着创新的激情,不断地探索新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细心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得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牧区的学生也一样,关键是看我们老师是否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着去抓住学生创新的契机。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集锦2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语文是一门想象力和创造性都非常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增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学生;个性;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讨论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主观能动性

  经调查,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仍然以老师讲台说教,学生下面被动听课为主要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填鸭式教学。

  填鸭式教学的最大缺点就是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都是一味的在接受老师的灌输,更不要谈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了。

  2、师生互动较少

  在小学语文的授课当中,大多数老师都是始终坚持学生听课,老师授课,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非常少。

  这直接导致老师不能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利于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长处和改掉不足。

  3、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据统计,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有朗读书本和写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识字和读文章。

  这样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对生活中事物的合理联想,从而很大的阻碍了小学生想象力的开发。

  4、语文考试不规范

  设置语文考试就是为了真实的检测孩子对语文的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

  但是,实践中很多考试却事与愿违。

  例如很多考试故意玩文字游戏,有些考试为了害怕学生都会做而没有区分度设置很多偏难怪题。

  这类严重失去规范的语文考试对于选拔优秀人才和学生个性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5、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本来应该给当代学生提供更好更快捷的学习方式,可是互联网中到处充斥的网络垃圾却严重的污染视听。

  网上的帖子和文字运用严重不规范,甚至错字连篇,语法混乱。

  长久如此,小学生不但不能正确掌握文字和语言,反而成为制造垃圾语言的工具。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针对上文我们分析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一节我们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个性。

  1、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

  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是大多数小学生的欲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并领悟课本知识,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如可以安排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乐于交流和探讨,逐渐形成好的个性品质。

  2、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老师的威严往往使得课堂上的氛围非常严肃紧张,很多学生不敢说,不敢想,甚至说一些空话、假话。

  这种氛围极大的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对于自主创新非常不利。

  因而,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信。

  老师在课堂上尽量营造随和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放手自己去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最大发挥个人潜能,敢说敢想,充分培养自己的个性。

  下面,主要从三点谈一下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的方法:

  首先,老师要主动和学生简历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是的双方不仅是师生还是朋友,可以相互信任。

  老师只有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才敢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老师要对班里的每个学生有大致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积极帮助他们。

  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因材施教能够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长处、优点,更能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掉不足。

  最后,老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对于自己遇到的困难不能畅所欲言,而是保持沉默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也会极大的扼杀学生的天性。

  只有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看法,畅所欲言,老师才能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个性品质。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让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也是让学生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

  对同一篇课文有不同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允许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充分的去思考。

  创新个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求异。

  所以老师一定要抓住求异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求异中去创新。

  传统的教育中总是让学生服从标准答案,不能对标准答案有异议。

  这其实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不利于个性的形成。

  所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4、开展良性竞争

  当今社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以培养学生奋发进取、不甘落后的优秀个性品质。

  在开展良性竞争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发挥榜样作用。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一旦受到阻挠时,就容易半途而废了。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应该将书本里的那些人物作为榜样,树立典型,用这些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个性。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我国的基本教育,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任。

  在今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积极发现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有着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美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王素华.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3]杨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集锦3

  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改革以来,家长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众多要求中的一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创新应用于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挖掘创新兴趣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发展,教育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根据手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比如,有一篇课文是《画杨桃》,这篇文章的主旨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希望人们要从多角度看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三组,分别从三个角度画杨桃,画完之后,让学生调换位置继续画,然后将三幅画放在一起对比,其实学生在自己动手画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同,这样学生自己就会得出书本已有的结论,这比教师只是将课文内容教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

  二、启发创造想象,激发创新精神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通过启发学生创造想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这样的游戏环节,比如,教师可以提问“月亮像什么”,小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月亮像镰刀”“月亮像白玉盘”等答案,教师就可以奖励学生一些小奖品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新的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比如,在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是讲小蝌蚪慢慢长大变成青蛙的,很多大城市里的小学生没见过蝌蚪和青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放映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这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小学生还会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本文从转变教育观念,挖掘创新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激发创新精神,利用新的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几个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如何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改革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本文对创新教育的实施有所作用。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集锦4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个性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作为直接的施教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这必然是当今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缺乏创新的原因

  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二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怎样营造课堂创新环境

  1.允许插话

  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对学生疑难进行解答,或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学生插话,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都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也是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培植的沃土,是学生独立个性得到发展的可喜特征。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这里的怀疑,不是怀疑一切,而且怀疑须有根据。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正确意见;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而不是训斥、打击、挖苦。诚然,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对小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但只要我们营造了宽松民主的环境,并加以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敢于在课堂上大胆质疑了。

  2.允许失败

  创新教育强调失败和错误也对人有益,拨开失败和错误的迷雾,真理就会光芒四射。课堂上,学生不活跃,不敢大胆发言,原因之一就是怕说错,怕失败,既丢面子,又可能招致同学笑话,甚至老师的批评。这样,课堂气氛必定死气沉沉,学生的智慧必被埋没,创造力、创新精神必遭扼杀。因此,要鼓励大胆创新的精神,要使学生认同爱迪生对失败的看法。有人认为他寻找灯丝失败了500多次,而他却认为自己成功地知道了500多种材料不可以作灯丝。高度的心理自由是爱迪生创造潜能极大显现的重要因素。因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就要允许失败。学生的回答尽管是错的,也要赞扬他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在此基础上再启发诱导,通过读书、思索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3.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进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发挥语文学科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蕴含的创新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

  发挥语文学科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首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要求,把创新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比较明显,有些课文的创新思维因素较为隐蔽,这就要求师生努力去挖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的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并进行科学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体会】相关文章:

《教育创新》心得体会03-12

科技创新教育心得体会07-12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总结05-23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0-29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报告05-09

语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05-08

信息技术创新心得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心得04-01

小学教育心得体会03-17

小学教育心得体会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