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13 11:14:32 路燕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

  最近一段时间认真研读了新课标,使我受益匪浅。2022年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理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为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一、对新课标的学习:

  1、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使其具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注重课程基础性与综合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即以主题为引领,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物理实验整体设计。

  3、关注跨学科渗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即以主题为引领,围绕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物理实验整体设计,关注跨学科渗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4、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倡通过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本质,从物理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5注重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对自己教学的启示

  1、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课堂是要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非常轻松,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习活动达到人人参与;课堂要体现自主性,也就是学生自愿学习,要想让学生自愿学习,就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要让学生产生集体感,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共享合作的乐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2、教学中,我们要保证课堂的和谐,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老师的心态很重要,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学生就会跟你越来越亲近,你的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3、科学探究中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相当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但是,如果说真正要让学生去进行深入探究的话,我们可以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问题。这就比由我们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来更有意义。然后是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形成探究能力的一个过程,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做”的过程、预期实验现象的出现等,而且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明晰通过这些过程和现象是为了培育学生哪方面的核心素养。

  经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自己的出发点和位置,并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2

  一、对新课标的学习及认识

  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要贴近生活,能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课程内容要求具有时代性,紧跟前沿科技发展的脚步。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相关的渗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发扬传统文化,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启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对今后自身教学的指导和改进

  1、树立教学的整体性,能够创设积极的相关的物理情境,从情境引入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提倡收集与选择切合学习实际的音像资料,展示真实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原理。音像资料的选材可以是多方面的:收集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现象,以及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实况的录像,如卫星发射、风力发电、山村水磨、激光手术等工作情境的录像;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音像资料,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如用慢录快放展示颜料在液体中的扩散,用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等;收集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资料,如用水银柱测量大气压等。

  2、强化实验探究,注重发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合理安排演示实验,如“低压沸腾”、碘的升华和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提出探究问题。尤其在物态变化特点、规律的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证据进行归纳、总结、解释及交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3、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知道物理学是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对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心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合理制订跨学科实践方案,科学引导、循序渐进实施跨学科实践。

  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活动的流程和要求,以及所需知识、方法和设备等;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素养导向,着力推进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的改革

  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更要关注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收集证据时,既要重视学生在特定任务情境下生成的结果,又要重视在结果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认识、反思和调整。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重复性、持续性的测量和证据收集,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反映学生不断发展的状况。以评导学,以评促学,激励学生进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与生产生活实践及时代发展相联系的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物理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践行课程标准的理念,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3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认识自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研读完新课标有以下体会:

  一、新课标的修订原则:

  1、坚持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为导向;

  2、坚持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为导向;

  3、坚持创新导向。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

  二、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

  1、整体目标,强调了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并且强调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2、强调了物理学习与生产、生活及时代发展的联系。

  3、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强调了“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新课标的变化

  1、凸显物理文化本质

  初中物理课程显然是以物理文化为主要资源和内容的课程,自然需要反映物理文化的内在特点。简单而言,物理文化的特点可从内涵界定、人际关系、文化要素三个方面来看。

  2、系统设计课程目标

  高质量的课程目标的.设定需要充分地调研论证和顶层设计。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高中、小学(段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顺畅衔接,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

  3、重构课程基本生态

  物理课程是一个系统,课程更是一个生态。良性的物理课程生态需要课程内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类型多样、层次清晰、联系广泛这个课程结构反映物理学科的本质特征,将课程内容按照本体知识、活动特征和科技联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聚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的《教学建议》也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格外关注,专门、明确提出要“突出问题教学”,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和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不断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新课标》的地位,物理的学习是上升的,是不断发展的。《新课标》也对我们物理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学习,要有发展的意识与终生学习的意愿,才能更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的需要。总之,新课标对培养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4

  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标准,更为我们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者,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是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丰富资源,自新课标提出后,我认真研读,现针对课程目标有了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课程目标

  考虑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段进阶式持续培养,因此,在确定物理核心素养时应注重一贯性与发展性。课程目标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目标对学习目标、学业要求、学业质量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全部物理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物理核心素养从四个维度提出课程目标分别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并对每一个维度提出了要素要求。

  一、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在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蕴含了物理学科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在物理学科体系中所选择的基本内容,将物理观念概括为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观念的形成不同于知识的习得,不可能通过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和单一的学习方式获得,这就加强了学习者本人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与内化的程度,因此,物理观念的提出超越了原有对碎片化知识的理解,是对学生知识理解和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

  二、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自然界中事物(包括对象、过程、现象、事实等)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性及自然界中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科学思维是复杂多样的,科学思维的养成也需要经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积累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要选择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助推科学思维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避免揠苗助长的错误教法。

  三、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是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作为核心素养,所具有的内涵不仅是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领悟到的物理学科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所具备的精神与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处理社会性议题时应采取的理性态度与合理做法,同时,也表达了物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从而培养出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深刻内涵。

  对于课程目标的感受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提出,是在原有三维目标的基础之上,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学习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加体现了对于学生素养的培养,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革新,努力解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5

  2022年7月20日、21日,在学校进行了为期2天的物理新课标培训,由四位专家为我们讲解新版的课程标准,受益良多。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相衔接,与化学、生物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核心素养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做题,更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会做题,能考高分就行,有时会忽略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加强实验教学。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9个测量类必做实验、12个探究探究类必做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会给学生留下真实感。尤其是演示实验选用的器材,越贴近生活,教学效果越显著。比如用吹风机和乒乓球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用盐水和鸡蛋演示物体浮沉条件;用水气球演示近视眼、远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等。

  二、加强直观教学。对于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在网络搜索合适的图片、视频来加强直观教学,加深学直观感。比如利用天宫课堂的视频进行教学,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太空中实验的现象,又加强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加强激趣设疑。物理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求知好奇的心理,开展有趣的实验,尤其是用玩具做的实验,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进行“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时,我利用易拉罐和橡皮筋制作“听话的滚筒”,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根据实验现象提出设问,让学生思考,学完本节课后,再进行回扣,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讲解“听话的滚筒”的原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实验为基础,深入贯彻核心素养,适应时代要求,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而努力。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6

  近期通过学习廖伯琴、黄恕泊、李春密等专家对2022《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专家的思想教育了我,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授课方式,“探究式教学”改变以往侧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多地要求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去发现和获得物理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对老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上好一堂课,需要老师精心打磨,以下浅谈本人实践中对《汽化和液化》这节课的初浅认识。

  一、认真钻研课标

  1、课标要求

  从“课程内容”的要求看,要让学生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课标解读

  本课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物质”主题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本主题所涉及的科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有重要联系。学习这些内容能让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本专题内容是对于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本课程内容涉及认知性和体验性两个维度目标。

  二、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物理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找出其物理规律,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

  因此,新的物理教学方法,应强调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其研究过程,逐渐培养出科学精神,使学生在思维、情感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

  为能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本节课我提前准备了一件湿的学生校服,要求半个小时后需穿干的校服,让学生帮忙解决问题,四人为一组先设计实验方案,再进行实践操作(由于校服太大,自己可以用一张湿水的纸代替校服),学生想到了展开,放在太阳能照到的地方,放在有风的地方等等影响因素很多,此时引导学生,在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探究时要用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蒸发快慢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时,要保证液体的多少、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一定;在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时,要保证物质种类、液体的多少、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一定;以此类推,直到把所有的因素都研究完为止。了解蒸发是液体温度低于沸点时,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材料等。在蒸发过程中,如外界不给液体补充能量,液体的温度就会下降,因而蒸发有制冷作用,紧接着马上给学生手背上用酒精棉球擦一下,让学生体验,学生马上就会说出感觉到凉快,再次说明蒸发有制冷作用,具体要求让学生体验蒸发现象,突破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的物理本质。

  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给予评价

  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肯定地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如:(就像小孩之所以喜欢玩游戏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每获得一点胜利,马上就给予奖励和肯定)从而爱上物理,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四、实践探究后的思考与反思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言:“实验后的思考往往比实验过程更重要”善于反思,才能不断进步。每一次都有成功与不足,及时反思,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反思有什么发现与困惑,有学生就谈到了,蒸发快慢与材料有关,有学生用的纸不一样,紧接着问现实生活中没有应用,学生谈到速干衣服,这就是一个创新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没有实践和缺少实践谈创新,创新无从谈起。对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体验生活,感受到抽象的物理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物理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课后,我通常先反思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然后反思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设计的情感状态,有没有更有效地发展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是否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人”角色;最后反思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否合理。课堂是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过程与顺序是否合理,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师生交流是否流畅等等。

  总之,我深刻体会到两点:

  1、务必把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以便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科学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2、要不断的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面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贴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以便更好适应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从而达到全面育人。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7

  2022年五月,我认真阅读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本文是由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廖伯琴教授所著,文中从修订背景、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实施重点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增加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为我们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将学习记录和个人感想总结如下:

  1、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

  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对物理自然观、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2、注重物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物理学科的价值在于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和科研成就,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之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3、注重课程基础性和综合性

  基础学科知识体系是养成科学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基础性支撑。因此,在强调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基础题,有创新题,也必然有区分度较大的综合题。这类题型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能熟练掌握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又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4、注重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在以后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内容与要求,研究高考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变化,探究多种教学方式,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8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变更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留意学科渗透,关切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老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老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喊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老师角色的再定位,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爱好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用物理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物理思维思考世界,用物理的语言描述世界。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特性的施展,创建性的解放,老师式学生和学生式老师的出现。作为一个老师应做好多方面的教化教学打算。

  一、细心设计教学方案,仔细备课。

  由于探究教学的开放性,确定了教学详细过程不易预料,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老师备课的要求大幅度提高。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针对教材和学生状况加以分析,对比新旧课程理念,尽可能多角度、大范围地预料学生可能的思维方向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问题及因应策略,并将这一切尽量融入实验器材的打算及电脑课件的设计制作中,等等这些方法既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开放,又能提高教师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

  二、创设情境,精彩导入

  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支配、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美丽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打算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活动的气氛和效果。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加进科学探究中来。

  三、按部就班,开展探究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老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老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老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削减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化”。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长至课外。对老师而言,课前仔细备课,课中专心教学,主动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状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老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

  四、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相当匮乏。单就我们运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长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提倡老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

  改变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能力、获得新学问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日,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化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9

  这个学期我任教期间认真学习《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对实施新课程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1、转变学生观。过去传统的教育只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围绕教师转,教师教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根本没有主动性,学生缺少体验。新课程要求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得以充分发挥,并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观念。

  2、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长期以来,课程开发是远离教师的,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导致教师不关注课程,缺乏课程意识。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培养课程意识,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

  3、教师要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如:学习到“能源问题”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不能以传统的分科课程实施方式去解释和推行综合课程。

  作为一线的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课改,注重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把握新课改的精髓,才有可能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

  二、教师要用三维目标进行反思教学,促进教与学方式改革。

  1、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构建物理课堂教学结构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适当的问题、开展有控互动的教学程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中要突出定律建立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这个定律发现是几代科学家坚持不懈努力结果,从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2、要重视实验和探究教学,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三维目标能很好的实验教学中得到体现。因此,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重视教材中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亮点,教师要把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各个地方、各个学校实验器材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教师必须利用身边器材。

  给学生创造条件(如在杠杆的实验中,我用教室里的.扫把做实验,在探究流体与流速关系时让学生自备硬币和纸张),体现生活中物理实验的思想。另外教师要将以往的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分组实验,把验证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多给学生动手机会和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教师要做好平时的教学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备课和上课工作。备课不能只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还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师采取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发展好每一位学生。

  要改变过去终结性评价的理念,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不强调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不要以书面考试作为惟一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档案袋的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和家长点评等评价方法,在评价时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总的一句话,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发展,没有客观、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顺利实施就没有保障。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0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颁布以来,我在线上认真学习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对课标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深刻的反思。

  一、对新课标的认识

  1、物理课程就是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育人价值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十四个要素。课标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相关要素,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部分,旨在引导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强调了物理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与会合作、学会生活。

  2、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物理课程内容新课标的课程内容由“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个一级主题构成。这些主题不仅包含物理概念与规律,而且包含物理探索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主题,凸显了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以及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的跨学科联系,体现了综合性。

  3、加强实验探究,凸显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新课标增加了“实验探究”一级主题,含21个学生必做实验,分别为测量类和探究类实验。与2011版课标相比,有13项完全相同,8项不同,在这不同的8项中有4项实验跟2011版课标在表述上略有区别,有3项在实验内容方面作了调整,有1项实验是新增加的即“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新课标中不仅含物理实验的内容要求,而且通过样例、活动建议等进一步引导和说明,同时还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等,这些皆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收集证据的能力、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发挥物理实验的育人功能。

  4、引入跨学科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新课标增加了“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提炼出“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从低碳生活、健康生活、动手实践及社会热点等方面提出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同时给出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

  二、在今后教学中我要转变观念,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1、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日常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方式多样化,深入开展“做中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的四要素,即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平时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探究教学,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尽量利用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注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今后我要更加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做中学”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创设情境教学,在解决问题中提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认识、同化新知识。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还能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核心素养。

  4、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中我尝试开展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也仅局限在苏科版每章后提供的活动案例。新课标关于跨学科实践的内容要求中有更详细的活动建议,教学提示部分也给出了教学策略建议。我会认真学习,精心选题,制定合理的实践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1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是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过去的培养目标着重知识与技能。但由于学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学生今后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以便能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科学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因此课程目标由原来的一维目标转向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基本理念:

  理念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非精英教育。过分强调学科中心或学科本位,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学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难、繁、偏、旧等,并且物理教学也容易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为难的情绪。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等。

  理念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学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即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理念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成功的教育要使学生既能学到科学概念又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自学式、探究式等。已有证据证明,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新课标从过去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承变为全面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于是知识本身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性相对提高。

  理念四: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传统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万能、神圣以及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也正是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欠缺深思熟虑,我们的星球正面临着如像放射性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自然资源枯竭等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类开始客观地评价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理智的思考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而肩负培养学生科学观的科学教育应重视及时反应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使学生在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时,能有意识地从它对社会的正反两反面的影响去考虑,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理念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精神、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有关评价指标单一,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评价结果则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结果,而忽视各个时期个体的进步状况,因此不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轮课改中,为实现课程目标,必须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如:

  1、进行发展性评价。例如建立成长手册(也称档案式评价)。

  2、积极探索书面考试题型的改革。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的文明古国,但现在国民的整体科学素养需要提高。没有全体国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就不可能有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国家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本国国民素质,尤其是本国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积极应对物理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适应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3、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2、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3、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以往的物理学习,和教学成果的好坏,书面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结果导致应试教育的产生。新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活动、实验操作能力等实际能力的评价,提倡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衡量我们的教学优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看一个标志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师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问题。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作为站在教育阵地最前沿的每位教师必须要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满堂转、老师讲学生听、师问生答、老师演示学生看等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和学科研究,强调理解科学过程和自我探究科学知识.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已在物理课堂中得到创造性的运用。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因为旧的评价标准没变,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仍然是看他所教的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仍然是看他的考试分数。旧的评价标准仍然较大程度的限制着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大胆使用。所以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看两个重点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从思想意识到教学设计,都要尽可能的考虑多给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没有实践和缺少实践谈创新,创新无从谈起。对初中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体验生活,感受到抽象的物理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物理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看三维目标的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是看你是否重视了“双基”教学,也就是看你的教学重点是否突出了,难点是否突破了。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充实的、扎实的、真实的、朴实的,如果你的课堂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说明你没有注意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

  二是看该让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的是否让学生经历了,体验了,使学生在经历、体验中获得学习知识、思想、方法和经验。

  三是看你是否运用了十分适宜的方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出师生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就物理课堂来说,首先要看你是否运用了课本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物理的规律本身的魅力;语言艺术的感染力;操作性强的激励形式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当学生认识到物理有用而且有趣,讨论有价值,有滋味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教师的点拨语言才能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向上,学生才能带着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去学,才能学得好。

  四、是看四种状态的表现

  参与状态。参与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哪种形式的出现,都要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和学生已具有的学习习惯、动机来随机应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有趣,动心、动情。情绪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多种多样,积极的情绪他们会乐意的、愉快的、主动的;消极情绪就会出现不情愿的、反感的、被动的。交往状态。课堂是个互动的群体,老师在驾驭课堂时就要精心组织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往,要指导学生重交往、愿交往、会交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会听、能说、善辩的能力。交往形式应当是开放的,生生交往、师生交往就不拘一格。同时在交往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学会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修改补充自己的想法,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成状态。所谓生成就是自然形成。教学生成,就是自然形成知识与方法,它是与你的教学预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说,既然课堂是生成的,可化简备课或不备课。却不知,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生成的知识和方法大多是课本上已有的,只不过是要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交流、发现、总结而形成的知识和方法,这就是创新。其实,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教材展开的心灵对话,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们不应忽视精心地预设,也应将教学生成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理应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还要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物理现象并在生活实践中领悟生活中的物理规律。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3

  20xx年10月,我在参加了初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由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主持,由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刘丽英老师主持,

  首先由安达一名较优秀的物理教师高金凤老师主讲。

  主要内容是:

  1、修订后的课标和教材主要变化及在教学中的基本对策;

  2、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接着由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物理教研员刘丽英老师主讲。

  主要内容是:

  1、《课程标准》的修订进程;

  2、清楚课标修订的主要原则和内容

  3、《课标标准》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问题.;

  4、落实《课程标准》要求,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5、对课标修订后的教学和评价思考;

  6、我市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了解到:

  一、在课程标准方面

  1、课标在哪些方面做了修订?为什么?

  2、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

  3、如何把课标精神贯彻在课堂教学中?

  二、在新课标教材方面

  1、初中物理新教材修订原则、目标是什么?

  2、新修订教材与原教材有什么区别?

  3、如何把教材修订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在这次培训中让我触动很大,新教材更体现出物理的魅力,更激发了我对物理教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两位专家的培训,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指明灯,若把他们比作奇葩,我愿作遍及天涯的小草。把这次的培训精神“学好新课标,用好新教材”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我们物理教学成效更上一层楼。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4

  今年,县组织了物理教师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后,我深的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自主、合作、探究

  在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开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驾驭课堂能力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如:李永林老师的课中,学生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象的错误结论,教师马上利用简单的实验,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教学的机智性真是非常不错。课堂设计新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凌晓东老师的公开课中,桌上实验器材先只给出平面镜、跳棋,

  没有玻璃,然后在实验中逐步引导让学生发现用不透明的平面镜很难找到像的位置,而应该用透光的玻璃。这样就让学生大大加深了对实验器材的印象。

  在确定像的位置时,让几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再让学生讨论找出其中最简单准确的一种。这样在实验中让学生自选器材,自己探究多种实验方法,并且能够再让学生讨论验证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每一组同学都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外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教师引入新课、提问题时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也很有吸引力。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教师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开课教师非常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起来谈自己的想法,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发言,上前演示,这样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恰到好处。

  二、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

  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了教学难度。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新课改提供了机遇,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很多东西,但是美好中也存在着点滴不足。诸如教师的鼓励手段应该及时、多样;在给予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时,应该让学生充分、彻底的进行思考、讨论,而不搞形式主义;再是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太长,影响了听课的效果;有些教师在设计上还是以问题作为引线,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

  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作为新课改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在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5

  进入初中后,有一门新的功课叫做物理。很多孩子对于物理的学习都感到很困惑,怎么学都学不会。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学好物理,x给出以下指导。

  想要克服一个困难,首先要明白问题所在。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学困生呢物理学困生什么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困生的形成该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和分类

  学困生具体表现为:

  1、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对物理知识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3、对课本知识找不到重、难点,不能理解。

  4、对物理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积极思维,学习困难,持消极态度。

  5、不能理解、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不能迁移旧知识、旧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总体表现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后是放弃。将学困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习暂时困难型;该类型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能力较好,学习中所遇问题,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学习能力缺乏型;这类学生主要特点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都较低,但学习行为习惯较好,意志比较坚强。

  3、学习动力缺乏型;这类学生的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低于上述两类学生,主要由于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

  4、学习整体困难型;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较差,求知欲低,意志和好胜心不强,所以总体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均较低。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造成,这里仅谈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缺点所致的三个原因。

  1、教学思想有偏差导致教不得法,学生学习情感难于建立。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忽略多数学生实际水平,违背教育客观规律,教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学优生上;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重点班级;注重统考学科而忽略常识科目,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也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愿望重视不够,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失去学科吸引力,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学习情感无法正确建立,最终成为学困生。

  2、教学过程中缺乏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法和教学艺术,从而导致学生学困方面的最终形成。

  (1)教学过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铺垫,使学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体抽象物理感念或规律的情景。

  中学生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较弱,形象直观思维占有相当比例,恰当地给学生提供,较丰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课件、录象、实物等感性材料,减缓知识坡度,逐步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同步。例如:讲到“惯性”内容时,可以通过课件或录像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刹车,车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人坐在汽车中,车启动人向后倒;拍打身上的灰尘等

  (2)新课教学过程中知识迁移和联系的忽视,使学生未形成良好知识体系,也是形成学困的主要原因

  新课教学前,对学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但是如果即使抓不住新知识,生长点和支撑点,不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事例寻求联系点,会造成新旧知识脱节,不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会造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接收造成困难。例如:讲“电流的形成”内容时,可以对比水流的形成,加强知识概念铺垫,迁移和形成。欧姆定律公式的讲解时I=U/R可以与速度公式V=S/t联系讲解。

  (3)教学节奏过快或教学要求过高,使学生学习知识兴趣冲减。

  高质量的物理课是高效率、高密度的,这并不代表节奏快则效率高,如果片面追求教学进度,欲速则不达。使学生思维无法与教学内容同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学习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思维受到压抑,久而久之,丧失学习物理兴趣,学困生也会随之而生,同理,若忽略学生认识水平,凭借教师对知识掌握程度,拔高教学要求,增大知识容量,使多数学生无法达标,结果是个别优生表演,多数学生当观众,严重挫伤多数学生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演变为学困生。

  3、教学中缺乏正确了解学生个体发展了解忽略学生自身因素

  (1)忽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面对严峻的考试形势,高密度、高难度的题海战术;讲实验、背实验等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考试、为做题而学习、而教学,禁锢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考试的工具,缺乏开拓钻研精神。这样既有悖于大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造成学生思想僵化,观念淡泊,反应迟钝,因而成为学困生。

  (2)学生未正确树立学生观、知识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教师对学生的不平等对待,反差强烈,偏爱学优生,歧视学困生,对学困生少提问少过问,指导缺乏耐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意识,并逐步对学习物理丧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难勇气,丧失学习乐趣,最后放弃对物理的学习,成为学困生。

  三、学困生如何进步

  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立足教学实际,实现学困生转化。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抓住有利学习时机,积极开展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要深入学生学习实际,根据学生平时、听课、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等情况,结合测验考试成绩,分析找出学困生成绩差的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培养、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树立能够好的信心,努力搞好学习,从而走上正常学习轨道

  (2)锻炼学困生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

  习物理的信心,学困生学习过程中,情绪波动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畏惧困难与挫折,学习本身就充满了困难挫折与挑战,因而要引导学困生战胜困难,压倒挫折,在练习中克服重重阻力,在情景中循序渐进,不断磨练,逐步养成习惯,提高自我克服困难能力,逐步提高学好物理信心。

  (3)教师要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对待学困生要有耐心和爱心,消除学生学习上心理阴影,使他们自尊、自信,让潜藏在内心的热情激发出来,兴趣才会产生,同时鼓励同学们亲近、信任、关心、热情帮助,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突出人文关怀特点,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发展氛围。

  综上所述从教学角度分析,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过程的某些失误或不当而造成的,而预防学困生的产生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艰巨工作,要求物理教师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手段,注重教学小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学困生形成与发展,为教育学生素质整体提高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x提醒,不仅仅是物理,各个学科都可能有学困生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偏科”。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害怕,应该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就要及时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16

  回顾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经历,可突然却发现头脑中并没有存下一条成文的“经验”,简直是一片空白。静心思考、认真回顾,才发现这么多年的教学,更多时候凭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经验,,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和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为我一直信奉“教无定法”,教学的确要“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因知施教”,必要时“死教和活学结为一体”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当然无论是何种模式和方法,都少不了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用心去教”。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但称不上经验,与老师们交流和探讨一下。

  一、给学生留好至关重要的“第一印象”。

  我不知道在大家心目中什么是“好”的第一印象,我的观点是:几节课下来,你给学生要留下比较鲜明的初步感觉:这是一个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严爱有加的老师,他不但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对自己要求也严格,在今后相处的日子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抱着一种“说干就干,干就往好处干”的心态去工作、去学习,任何人、任何时候不能懈怠。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在衣着、言谈上应大方。如果你给了学生这样的印象,我想以前多么散漫的学生,也应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就算没有改善和提高,心灵上也会形成一个“触动”。

  二、严爱兼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我最深的感受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给他们知识,更要给他们细心的爱护和严格的管理,也就是严爱兼施。因为知识重要,但是懂得如何“学知识”和“学会做人”更重要,所以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全面的知识,而且要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做到既能严格要求,又能爱生如子。实践证明:有些事情需要用爱心来暖化,但是有些时候更需要用严格的要求和纪律来约束,离开了纪律和约束有很多事情会走形和打折扣。所以我的观点是:该爱则爱,该严格必须要严,而且一定也不能留情,即“爱而不溺,严而不疏”。这样一来,学生对你的感情是“敬”、“怕”、“爱”的交织,有话既想和你说,干任何事情时又不会肆无忌惮,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用生动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的活力。

  按照新课标要求和我校的课改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探索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更能适应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上,我很少自己一言堂,只要课时内容允许、教学进度允许,我总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学生的讨论、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把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掌握的更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另外多让学生参与进来,也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表现欲,课堂的气氛比较高涨。

  总之,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实施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制定全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较快的适应教材以及学生的变化,做个适应发展的教育者。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摸索创新,并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和能力。

【初中物理创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1-03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心得体会06-30

关于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2-18

物理课程教学反思03-12

初中物理培训心得体会06-05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05-16

创新初中作文02-07

(优选)初中物理培训心得体会09-06

初中物理说课稿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