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吃粽子周记
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这一小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是不是该好好写一篇周记记录一下呢?那么好的周记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吃粽子周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吃粽子周记1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好了粽子、菜角、水果,一起去外婆家过端午。
摆满了一桌饭菜,放上了热气腾腾的粽子,我们都有些沉默不语,拿起了香甜的粽子,我的眼前浮现出去年的情景……
去年端午节是我们和外爷共同度过的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头一天,妈妈问外爷明天怎么吃饭,外爷要求一定要在家里吃饭,还摸着我的头说:“过节在家吃饭,我还可以给娃娃蒸个鸡蛋羹”,我最喜欢吃外爷做的鸡蛋羹了,他做出的鸡蛋羹比谁做的都好吃。
端午节那天,我们准备好了东西来到外婆家,外爷正要蒸粽子,看见我来了,就高兴地说:“正好给娃娃蒸鸡蛋羹,等着啊,马上就好!”
只见外爷打开一个鸡蛋,倒入准备好的温开水,而不是用凉水,然后慢慢搅拌均匀,妈妈开玩笑说:“我可知道你蒸的鸡蛋为什么又鲜又嫩了,不光有技巧还有耐心呀!”
围着满桌的`美食,我们高兴地说着吃着,外爷看着盘中的粽子,拿出一个递给我说:“这种是娃娃爱吃的肉粽,快吃吧。”
外爷也爱吃肉粽,我挡住外爷的手,说道:“外爷你先吃吧,你也爱吃肉粽,咱们一起吃吧。”
外爷慈爱地说:“这个粽子一定是你爱吃的肉粽,其余的我也认不准了,我是什么样的粽子都爱吃,你吃吧。”
外爷什么时候都想着我,家里的人都是叫我的名字,只有外爷每次都叫我娃娃,我知道,外爷对我是那样的喜爱!
外爷愉快地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端午节故事,还说他小时候端午节根本就没有吃过粽子,只听有文化的人说过,端午节他们最重要的美味就是炸菜角和糖糕,难怪外爷让妈妈买了些他平时不怎么吃的油炸的东西,原来是外爷在怀旧啊。
我们一家吃着、说着、笑着,温馨热闹布满了整个房间。谁也没有想到,端午过后仅仅不到半个月,我亲爱的外爷就突然永远离开了我们……
流着泪,我们在外爷的遗相前放上外爷最喜欢吃的疏菜和水果,放上粽子、菜角,外爷还是那样慈祥地看着我,我似乎听到外爷熟悉的声音:娃娃……
吃粽子周记2
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吃粽子周记3
到了端午,大家都知道是个吃粽子的日子。吃着香糯的粽子,看着妈妈提着好吃又好看的粽子满是情谊。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北方有不少小孩子会佩戴漂亮的香囊,据说有辟邪的作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北方各地共有习俗,只不过我们家包粽子是用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我们家包粽子是用糯米加枣包的'。一年又一年这种习俗便传了下来,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要学习包粽子,妈妈把糯米淘干净,准备了几条彩色的绳子。只见她手握勺子把生米倒入芦叶中,裹成一个倒三角,然后用绳子一扎就完成了。看上去真容易啊,我也学着包起来。试了一次、两次、三次……才发现我貌似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正当我打算放弃时,妈妈看我垂头丧气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做事情半途而废的话,那么他只会一事无成。"我听了妈妈的话,脸涨得像个红苹果。连忙走到妈妈身边继续向她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了无数次后,终于完成了一个好看的粽子,像个绿色的小宝塔一样立在我的面前。终于下锅了,我耐着性子等待着。当最后品尝到自己包裹的粽子是,心里面甜滋滋的。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我发誓要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吃粽子周记4
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一提起粽子呀,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这东西可是我最喜欢吃的美食之一了,你喜欢吃吗?
今天早上我两眼一睁,一股浓浓的粽香味就扑鼻而来,我一骨碌就起了床,赶快跑到厨房一看,蒸锅里正蒸着一盘粽子,看到它们我就有点垂涎三尺了,我着急的在厨房里打起了转。妈妈说:"你先去洗脸,粽子一会儿就热好了。"
我感觉今天早上的时间怎么这么慢呀!我的肚子早在"咕咕"地抗议了!我等了好长时间那热气腾腾的粽子才端上桌,看着那热气腾腾的粽子,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冒着酷暑在站岗,又像一个个"五花大绑"的娃娃,那身上的绳子有红有黄,味道还各不相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哇!烫死我了,粽子也不听话的跑到了地上,这下可要把我气死了,我要好好制制你们,看你们老实不老实吧!
我跑到客厅拿起我的终极武器——吹风机,插上电源按下启动按钮,把他们个个吹得直打哆嗦,乱打滚,连喊救命。还有几个粽子我让它们去冰箱里旅游了一圈,几分钟后,我大功告成,它们个个都乖乖的躺在盘子里,终于把它们都制服了。爸爸和妈妈看到我的做法也笑得直不起了腰,这时我飞速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断绳子,再剥开粽叶,这时看到的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个小小的蜜枣,像是蜜枣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让我回味无穷,我一口气吃下了两个不同味道的粽子,真好吃,可是我的小手被弄得粘糊糊的!
哎!可惜今天的粽子是妈妈从超市买的,妈妈说明天要亲手做一些各种味道的粽子,那时的粽子一定会更加美味十足的!
吃粽子周记5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吃粽子周记】相关文章:
包粽子周记02-25
吃烧烤周记01-28
吃粽子日记05-07
端午节包粽子周记11-21
端午吃粽子作文04-08
端午吃粽子作文09-01
端午吃粽子作文(合集)09-05
[热]端午吃粽子作文12-30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05-09
端午节吃粽子作文02-04